CN217150201U - 一种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0201U
CN217150201U CN202121406309.2U CN202121406309U CN217150201U CN 217150201 U CN217150201 U CN 217150201U CN 202121406309 U CN202121406309 U CN 202121406309U CN 217150201 U CN217150201 U CN 217150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tirring
mixing
grouting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063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红旗
刘剑
李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eoharbour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eoharbour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eoharbour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eoharbour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063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0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0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0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包括机座,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锚杆钻机机架,设置在所述锚杆钻机机架上的锚杆回转钻进系统和旋喷注浆系统,支撑所述机座的加宽的小型履带式行走系统;其中:所述机座包括安装在其上的电机总成和液压系统;所述锚杆回转钻进系统包括回转系统和搅拌杆系统,所述回转系统与所述锚杆钻机机架滑动连接;所述加宽的小型履带式行走系统的单侧履带宽度为35~50cm,接地长度2~3米。本实用新型整合了小型履带式行走系统、锚杆钻机机械角度可调的锚杆钻机机架系统、锚杆回转钻进系统的特性,解决了现有水泥搅拌桩机械完全不能做到的软陷地层施工问题,且施工质量高,施工效率显著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泥搅拌桩处理领域,具体地讲,是关于一种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
背景技术
水泥搅拌桩是软地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是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利用搅拌桩机将水泥(固化剂)喷入软土土体并充分搅拌,使水泥与土体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而提高地基强度来达到软地基处理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根据水泥搅拌桩按采用的作业场地不同,采用的搅拌桩机械及工艺不同。水泥搅拌桩主要分为单轴、双轴和三轴搅拌桩。单轴搅拌桩常采用步履式单轴搅拌桩机械,双轴搅拌桩常采用滚筒式双轴搅拌桩机械,三轴搅拌桩常采用履带式三轴搅拌机械。步履式单轴搅拌桩机械通常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的搅拌桩机机架,设置在机座下的步履式行走系统,设置在搅拌桩机机架上的搅拌系统和喷浆系统。常用搅拌桩机械具有尺寸大、重量大、机架高的特点。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搅拌桩机械的重量以及作业场地要求如下:
Figure BDA0003127959550000011
现有技术中,常规搅拌桩机械尺寸大、重量大、机架高的原因在于:
(1)、常规的搅拌桩机械施工时,通常采用直径500~1000mm的搅拌轴进行搅拌,会产生强大的扭矩作用,因此需要搅拌桩机械本身具有足够的重量来提供足够大的抵抗扭矩力。因此,为保证搅拌桩机械施工时的稳定性,需要搅拌桩机械有足够大的尺寸和质量;
(2)、水泥搅拌桩一般的施工深度在10米以上,为保证工效,需要采用整体钻杆,钻杆长度一般在12~30米,通常保证在20米左右,这样机架的整体高度大于12米。为保证稳定性,搅拌桩机械的尺寸和重量也不宜过小。
因此,常规搅拌桩机械存在如下不足:
(1)、行走慢。常规的步履式、滚筒式搅拌桩机械,其优点是抗扭矩力大,稳定性好,但缺点是移动慢,行走不方便。
(2)、不适用软陷地层作业。目前市场上的单轴搅拌桩机械均在18吨以上,其中三轴搅拌桩桩机重量甚至达100吨以上,这些常规搅拌桩机械施工时接地面积仅1.2~6.0平方米,这就要求地基原始承载力需要有80kPa以上。对于待处理场地原始地表地基承载力仅有10~50kPa的软陷淤泥区、沿海滩涂、吹填区等施工现场作业不适用。强行作业会出现陷机、倾覆等施工安全事故。
(3)、不适用限高环境作业。目前市场上的搅拌桩钻杆全部为整体钻杆。钻杆长度一般在12~30米之间。对场地范围内有高压线等限高作业环境施工时不适合。
(4)、角度不可调节。目前市场上的搅拌桩机械的机架很高,通常与机座固定保持垂直,机座与机架的角度不可调节。
综上所述,常规搅拌桩机械不能做成小型、轻型搅拌桩机械,无法适用于地表地基承载力仅有10~50kPa的软陷淤泥区、沿海滩涂、吹填区等施工现场的搅拌桩处理,且现有技术中完全没有适用上述施工现场的搅拌桩机械。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搅拌桩机机械,以满足亟待解决的市场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可实现在软陷地层例如:软陷淤泥区、软弱场地、沿海滩涂、吹填区的顺利施工作业,且施工效率高,质量可靠,拓宽了水泥搅拌桩施工范围和适用性,解决了常规搅拌桩机械不能在软陷地层作业的痛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包括机座,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锚杆钻机机架,设置在所述锚杆钻机机架上的锚杆回转钻进系统和旋喷注浆系统,支撑所述机座的加宽的小型履带式行走系统;其中:
所述机座包括安装在其上的电机总成和液压系统;所述锚杆回转钻进系统包括回转系统和搅拌杆系统,所述回转系统与所述锚杆钻机机架滑动连接;所述加宽的小型履带式行走系统的单侧履带宽度为35~50cm,接地长度2~3米。
优选地,所述机座还包括设置在其上的操作台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方案,所述锚杆钻机机架包括固定铰支座、机架液压缸、主机架和推进架;其中:
所述固定铰支座设置在所述机座上,并与所述主机架铰接;所述机架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机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机架铰接,以确保所述主机架可在一定角度范围旋转;所述主机架上设置第一导轨,所述推进架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主机架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角度范围为0~6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方案,所述回转系统包括回转器、滚轮组件、链条和驱动装置;所述搅拌杆系统包括搅拌杆和与所述搅拌杆的下端可拆卸地连接的搅拌轴,所述搅拌杆的上端与所述回转器连接,所述搅拌杆和搅拌轴内设置注浆通道;
所述推进架上设置第二导轨,所述回转器设置在所述推进架上,并通过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推进架滑动连接;所述回转器通过滚轮组件和链条传动,所述驱动装置提供回转动力,驱动所述回转器带动所述搅拌杆和搅拌轴沿所述第二导轨在所述推进架上上下移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很人容易理解,所述回转系统还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常规形式的所述回转系统。
优选地,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搅拌桨和螺旋翼,所述螺旋翼设置在所述搅拌桨的下方,所述搅拌轴的底端设置三翼合金钻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三翼合金钻头的最大翼的直径为65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搅拌桨有2~3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搅拌桨有3组。
优选地,所述搅拌杆的长度为3~5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方案,所述回转器的行程为2500~3500mm,所述推进架的给进行程为600~1200mm。
优选地,所述回转器的行程为3400mm,所述推进架的给进行程为90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方案,所为旋喷注浆系统包括注浆泵、注浆管和喷浆嘴;所述注浆管的一端与所述注浆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搅拌杆系统的注浆通道顶端连通;所述喷浆嘴与所述搅拌杆系统下端的注浆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旋喷注浆系统为高压旋喷注浆系统,包括高压注浆泵、高压注浆管和喷浆嘴;所述高压注浆管的一端与所述高压注浆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搅拌杆系统的注浆通道顶端连通;所述喷浆嘴与所述搅拌杆系统下端的注浆通道连通;所述高压旋喷注浆系统的送浆压力为0.5~1.6Mpa。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方案,所述小型履带式行走系统可以是小型60挖机履带行走系统、锚固钻机履带行走系统。
优选地,所述加宽的小型60挖机履带行走系统的单侧履带宽度为50mm;接地长度2.5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机座长2.5~3.5米,宽1.6~2.5米,所述锚杆钻机机架的整体高3.0~4.0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软陷地层桩基搅拌桩机械还包括嵌入式支腿,所述嵌入式支腿包括支腿液压缸、支腿、支腿靴板和锚定柱;所述支腿靴板设置在所述支腿的底端,所述锚定柱设置在所述支腿靴板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锚定柱为(10~20)mm×(10~20)mm方杆,长200~350mm。
优选地,所述主机架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器,所述定位器上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搅拌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定位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改进:
(1)本实用新型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锚杆钻机机架代替常规搅拌桩机机架,通过锚杆钻机机架具有机架的角度可调节的特点,刚好能够满足软陷淤泥区施工需求;且锚杆钻机机架高度低,体积小,重量轻;用常规的锚杆回转钻进系统代替普通搅拌桩机械的转盘搅拌系统,回转力大,刚好能满足水泥搅拌桩的高扭矩力要求;用加宽的小型履带式行走系统代替常规搅拌桩机械的步履式或者滚筒式行走系统;极大低减轻了重量,且提高了接地面积,降低接地了压力,且保证了在软陷地层施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种桩工机械的特点和相应结构,重新组合成一种新型的搅拌桩机械,可以保证够顺利在软陷地层施工水泥搅拌桩,解决了现有水泥搅拌桩机械完全不能做到的软陷地层施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2)用高压旋喷注浆系统改装普通搅拌桩注浆系统;提高了注浆压力,搅拌桩效率大大提高。且在高压注浆条件下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能够保证软陷地层上的稳定施工。
(3)采用嵌入式支腿,支腿靴板下端的锚定柱可插入软陷地层,从而提高整机稳定性,进一步确保了稳定施工。
(4)用可拆卸地连接的搅拌杆和搅拌轴代替整体钻杆,实现了搅拌轴的快速拆卸与安装,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5)在搅拌轴的底部安装螺旋翼和三翼合金钻头;显著提高了钻进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重量只有6~7吨,重量仅为常规搅拌桩机械25%,接地压力显著减小,施工稳定性高,因此能顺利在地表承载力极低的软陷地层(软陷淤泥区、软弱场地、沿海滩涂、吹填区)施工作业,解决了淤泥上施工行走难题。且尺寸仅为常规搅拌桩尺寸1/3,因此,运输组装简单快速,节省运费一半以上。
(2)移机速度非常快,缩短到1分钟,是常规步履式搅拌桩移机速度的4倍;
(3)搅拌时间可以由12~15分钟每根桩缩短到8分钟;在保证设计的水泥掺和量和拌和均匀度的前提下,单桩成桩效率提高1.5倍以上,因此,施工效率大大提高。整体评价下来,搅拌桩施工工效提高2倍以上。
(4)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桩机械施工得到的搅拌桩,经成本分析,造价降低1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轴下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号说明:
10-机座;20-锚杆钻机机架;30-锚杆回转钻进系统;40-加宽的小型60-挖机履带式行走系统;50-嵌入式支腿;
11-电机总成;12-操作台总成;13-液压系统;21-固定铰支座;22-机架液压缸;23-主机架;24-推进架;
31-回转器;32-滚轮组件;33-链条;34-搅拌杆;35-搅拌轴;36-注浆通道;
351-搅拌桨;352-螺旋翼;353-三翼合金钻头;51-支腿液压缸;52-支腿;
53-支腿靴板;54-锚定柱;60-喷浆嘴;231-定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或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包括机座10,设置在所述机座10上的锚杆钻机机架20,设置在所述锚杆钻机机架20上的锚杆回转钻进系统30和高压旋喷注浆系统,支撑所述机座10的加宽的小型60挖机履带式行走系统40。所述机座10包括安装在其上的电机总成11,操作台总成12及液压系统13。所述锚杆回转钻进系统30包括回转系统和搅拌杆系统,所述,回转系统与所述锚杆钻机机架滑动连接;所述加宽的小型60挖机履带式行走系统40的单侧履带宽度为35~50cm,接地长度2~3米;所述高压旋喷注浆系统的送浆压力为0.5~1.6Mpa。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锚杆钻机机架(例如MGL-150D型号的锚杆钻机机架)代替常规搅拌桩机机架,由于锚杆钻机机架具有机架角度可调节的特点,因此刚好能够满足软陷地层施工水泥搅拌桩对垂直度的需求;且锚杆钻机机架高度低,体积小,重量轻。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小型履带式行走系统(例如徐州工程机械公司的小型60挖机履带行走系统,单侧履带宽度为30~35cm)并进行加宽处理,代替常规搅拌桩机械的步履式或者滚筒式行走系统,极大低减轻了重量,且提高了接地面积,降低接地了压力,所述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能够在软陷地层行走,及稳定施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锚杆回转钻进系统(例如MGL-150D型号的锚杆钻机的锚杆回转钻进系统)代替普通搅拌桩机械的转盘搅拌系统,回转力大,刚好能满足水泥搅拌桩的高扭矩力要求。所述高压旋喷注浆系统,采用了旋喷桩的注浆系统,灰浆泵送浆压力为0.5~1.6Mpa。如此设置,在常规搅拌桩注浆的基础上增加了注浆压力,能有效减少回转钻进时扭矩抗力,保证钻进搅拌施工时的稳定性,且搅拌桩效率大大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所述锚杆钻机机架20包括固定铰支座21、机架液压缸22、主机架23和推进架24,所述固定铰支座21设置在所述机座10上,并与所述主机架23铰接,所述机架液压缸22的一端与所述机座10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机架23铰接,所述机架液压缸22由所述液压系统13驱动,可确保所述主机架23在0~60的一定角度范围旋转;所述主机架23上设置第一导轨,所述推进架24设置在所述主机架23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主机架滑动连接。具体地,所述推进架24通过液压链条传动可沿所述第一导轨上下移动。
当然,所述机架液压缸22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所述回转系统包括回转器31、滚轮组件32、链条33和驱动装置;所述搅拌杆系统包括搅拌杆34和与所述搅拌杆34的下端可拆卸地连接的搅拌轴35,所述搅拌杆35的上端与所述回转器31连接,所述搅拌杆34和搅拌轴35内设置注浆通道36;
所述推进架24上设置第二导轨,所述回转器31设置在所述推进架24上,并通过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推进架24滑动连接;所述回转器31通过滚轮组件32和链条33传动,所述驱动装置提供回转动力,驱动所述回转器31带动所述搅拌杆34和搅拌轴35沿所述第二导轨在所述推进架24上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回转器31的行程为3400mm,所述推进架24的行程为900mm,产生的扭矩7500N·M,加压力36KN。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回转器31的行程在2500~3500mm,所述推进架24的给进行程在600~1200mm范围,产生的扭矩在6000~7500N·M范围,加压力在30~48KN范围,均可有效减少钻进时的反力,保证钻进的顺利进程。
优选地,所述搅拌轴35的下端设置搅拌桨351和螺旋翼352,所述螺旋翼352设置在所述搅拌桨351的下方,所述搅拌轴35的底端设置三翼合金钻头333。所述三翼合金钻头353的最大翼的直径为65mm。如此设置,能保证钻孔更加顺利,且成孔和进程产生更小的反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所述搅拌杆34的长度为3~5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搅拌桨351有2~3组。优选地,所述搅拌桨351有3组。如此设置,可确保搅拌更加均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所述高压旋喷注浆系统包括:高压注浆泵(图中未示出)、高压注浆管(图中未示出)和喷浆嘴60;其中,所述高压注浆管的一端与所述高压注浆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搅拌杆34的注浆通道36的顶端连通,所述喷浆嘴与所述注浆通道36的底端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小型60挖机履带行走系统还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小型履式带行走系统,例如为锚固钻机履带行走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所述小型60挖机履带行走系统的单侧履带宽度为50mm;接地长度2.5米。如此设置,不仅显著减小了重量和尺寸,还增大了受面积,减少接地压力。
现有技术中,小型履带式行走系统,通常包括履带,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履带饶设在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与所述电机总成11驱动连接,从而通过所述电机总成11驱动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带动所述履带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所述机座10长2.5~3.5米,宽1.6~2.5米,所述锚杆钻机机架20的整体高3.0~4.0米。如此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机座10和锚杆钻机机架20的整体高度大大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桩机械的总重量仅6吨,进一步大幅度减小了机械接地压力,接地压力仅24kPa,仅为常规搅拌桩机械接地压力的1/3~1/4,解决了淤泥上施工行走难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嵌入式支腿50,所述嵌入式支腿50包括支腿液压缸51、支腿52、支腿靴板53和锚定柱54;所述支腿靴板53设置在所述支腿52的底端,所述锚定柱54设置在所述支腿靴板53的下端。如此设置,在常规靴板下方设置锚定柱,锚定柱54作为支腿52的下端,嵌入软陷地层,增加了锚定性,所以称之为锚定柱。每个支腿上端设置液压缸,加压时,支腿向下伸出,顶起机座,实现整体机架的调平功能,可有效保证搅拌桩机械施工时增加扭矩,进一步保证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锚定柱54为(10~20)mm×(10~20)mm方杆,长200~35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所述锚定柱54为15mm×15mm方杆,长25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主机架23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器231,所述定位器23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搅拌杆34的下端穿过所述通孔。如此设置,可实现对所述搅拌杆34的限位,提高整机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所述软陷地层为地表地基承载力10~50kPa的施工场地。所述软陷地层包括软陷淤泥区、软弱场地、沿海滩涂、吹填区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软陷地层桩基处理方法,其采用上述的搅拌桩机械施工水泥搅拌桩。
结合图1至图3,所述的软陷地层桩基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所述加宽的小型履带式行走系统40,使所述搅拌桩机械移动至设计桩位,调节所述嵌入式支腿50,使所述机座10调平;调节所述锚杆钻机机架20的主机架23角度以使所述搅拌杆34与软陷地层垂直;
步骤二、启动所述锚杆回转钻进系统30,所述回转器31带动所述搅拌杆34和搅拌轴35沿所述主机架23下移,预搅拌下沉至设计深度;
步骤三、喷浆并搅拌上升至施工面下0.3m,然后搅拌下沉至设计深度,再次喷浆并搅拌上升至施工面下0.3m;送浆压力为0.5~1.6Mpa;
步骤四、清洗;
步骤五、启动所述小型履带式行走系统40,移机至下一个设计桩位。
实施例2施工应用实施例
一、施工地简介
广东台山渔业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300MWp,整个项目规划总红线面积约4300亩,光伏组件布置占地面积约4000亩,左侧地块约3300亩,右侧地块约1000亩。
附近场地地勘资料中,场地普遍分布软陷淤泥层,层厚平均约14.93m,含水量高(天然含水量W=51.44%),强度底(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5kPa)、灵敏度高,在无支护状态下搅拌桩机械难以自稳,易触变,易震陷。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固结沉降,工程性质极差。
二、技术方案
(1)、技术参数和要求
本实施例中,水泥搅拌桩施工参数和要求主要为:直径:700mm;有效深度:3.0m、3.05m、3.45m。固化剂采用强度等级P.O32.5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可为10%,每米Φ700桩体水泥用量约65kg。与桩身水泥土配方相同的室内水泥土试块28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fcu不小于600kPa。
水泥搅拌桩采用湿法施工,采用复喷复搅工艺,控制搅拌下沉速度及搅拌提升速度,保证搅拌均匀性;水泥浆水灰比0.6。施工流程如图4所示。
上述湿法施工工艺及复喷复搅工艺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施工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上述常规工艺。
(2)、施工评估
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桩机械经现场调试表现为:
扭矩调试:本调试在5号塘塘埂位置进行了不加浆液的干转测试,钻进顺利,可顺利钻进至3米深度以上,说明该桩机的扭矩完全可以满足软陷地层的搅拌桩施工。
行走调试: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桩机械配备了与小型60挖机一致的履带行走系统。本调试位置选在5号塘最差的区域,且在原塘埂取土而形成的低洼处,120挖机不能直接进入的区域,在该区域回填30cm塘埂土后,桩机顺利就位,顺利实施钻进施工,说明场地施工没有问题。
角度调试: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桩机械整合了锚杆钻机机械角度可调的锚杆钻机机架系统,可以调整角度0~60度,从而能够满足软陷地层的垂直度要求。
工效调试: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桩机械整合了旋喷桩机回转速度快的特性。本次调试共钻进了3个水泥搅拌桩,钻进时间分别为4分40秒;5分50秒;6分20秒。移机时间为1分30秒。基本满足每个台班约60根桩的工效。如果两班倒,一台桩机一天可以完成100~140根桩,完全可以与管桩机械采用1:1的配置。
质量调试:本次调试将搅拌叶由2组增加至3组,使搅拌更加均匀。本次施工的2根带水泥浆液搅拌的桩体,施工完成24小时后,桩体已经很硬,竹子不能插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锚杆钻机机架,设置在所述锚杆钻机机架上的锚杆回转钻进系统和旋喷注浆系统,支撑所述机座的加宽的小型履带式行走系统;其中:
所述机座包括安装在其上的电机总成和液压系统;所述锚杆回转钻进系统包括回转系统和搅拌杆系统,所述回转系统与所述锚杆钻机机架滑动连接;所述加宽的小型履带式行走系统的单侧履带宽度为35~50cm,接地长度2~3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桩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钻机机架包括固定铰支座、机架液压缸、主机架和推进架;其中:
所述固定铰支座设置在所述机座上,并与所述主机架铰接;所述机架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机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机架铰接;所述主机架上设置第一导轨,所述推进架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主机架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桩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系统包括回转器、滚轮组件、链条和驱动装置;所述搅拌杆系统包括搅拌杆和与所述搅拌杆的下端可拆卸地连接的搅拌轴,所述搅拌杆的上端与所述回转器连接,所述搅拌杆和搅拌轴内设置注浆通道;
所述推进架上设置第二导轨,所述回转器设置在所述推进架上,并通过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推进架滑动连接;所述回转器通过滚轮组件和链条传动,所述驱动装置提供回转动力,驱动所述回转器带动所述搅拌杆和搅拌轴沿所述第二导轨在所述推进架上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桩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搅拌桨和螺旋翼,所述螺旋翼设置在所述搅拌桨的下方,所述搅拌轴的底端设置三翼合金钻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桩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的长度为3~5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桩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器的行程为2500~3500mm,所述推进架的给进行程为600~12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桩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喷注浆系统包括注浆泵、注浆管和喷浆嘴;所述注浆管的一端与所述注浆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搅拌杆系统的注浆通道顶端连通;所述喷浆嘴与所述搅拌杆系统下端的注浆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桩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履带式行走系统包括:小型60挖机履带行走系统、锚固钻机履带行走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桩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长2.5~3.5米,宽1.6~2.5米,所述锚杆钻机机架的整体高3.0~4.0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搅拌桩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入式支腿,所述嵌入式支腿包括液压缸、支腿、支腿靴板和锚定柱;所述支腿靴板设置在所述支腿的底端,所述锚定柱设置在所述支腿靴板的下端。
CN202121406309.2U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 Active CN217150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6309.2U CN217150201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6309.2U CN217150201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0201U true CN217150201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60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06309.2U Active CN217150201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02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4773B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工艺
CN104988910B (zh) 变径旋喷搅拌桩
Brown et al. Compaction grouting
CN1657711A (zh) 旋喷锚杆桩施工工艺
US4909675A (en) In situ reinforced structural diaphragm wall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CN105442605B (zh) 拔出phc桩再利用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112281827A (zh) 一种高压气扰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
Christopher et al. Deep soil mixing at the Jackson lake dam
CN217150201U (zh) 一种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
CN110984126B (zh) 一种易坍地层预加固再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RU2054502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цементогрунтовой сваи в просадочных грунтах
CN113136885B (zh) 脱硫石膏水泥作为固化剂的水泥土止水帷幕施工工艺
CN110409435A (zh) 一种新型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
CN115506340A (zh) 一种用于软陷地层桩基处理的搅拌桩机械及其处理方法
CN213869711U (zh) 一种狭小空间内施工用干成孔钻机
CN112323729B (zh) 桩基承台临河深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2554783A (zh) 一种用于地下狭小空间内施工的干成孔钻机及施工方法
CN218204422U (zh) 一种prc管桩与预应力锚索组合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09763493A (zh) 一种高原河谷填石区域大直径深孔桩人工开挖方法
CN111622208B (zh) 一种轨交地铁基坑就地固化淤泥填筑临近路基的施工方法
CN219315691U (zh) 一种浅表层软基固化设备
KR102245060B1 (ko) 복합형 연약지반 보강공법
RU2794444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ого и наклонно-направленного грунтоглинистого элемента методом перемешивания
JPH02108722A (ja) 軟弱地盤改良工法
CN214887090U (zh) 一种防上浮加固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