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5747U - 一种座椅扶手及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扶手及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45747U CN217145747U CN202220418324.7U CN202220418324U CN217145747U CN 217145747 U CN217145747 U CN 217145747U CN 202220418324 U CN202220418324 U CN 202220418324U CN 217145747 U CN217145747 U CN 2171457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rest
- arm
- handrail
- buffer layer
-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扶手及座椅。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座椅本体的两侧设有扶手;扶手以用于支撑乘客的手臂;扶手支座与座椅本体连接,以用于将扶手安装在座椅本体上;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扶手本体上设有缓冲层;缓冲层由发泡材料直接在扶手本体上发泡成型;扶手本体上设有成型腔,成型腔供发泡材料的一部分在其内部发泡成型;缓冲层成型在成型腔中的部分相对于缓冲层的相邻部分成弯折状态,形成弯折部分,用于防止缓冲层从扶手本体上脱落。发泡材料直接在扶手本体上发泡,使得形成的缓冲层与扶手本体紧密贴合,避免扶手本体与缓冲层之间产生间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扶手。
背景技术
客车上座椅的扶手用于为乘客提供支撑,但是现有的扶手由塑料整体注塑而成,乘客的手臂长时间搭在扶手上时,会产生不适。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扶手通常在用于支撑乘客手臂的扶手本体上设置缓冲层,以避免乘客手臂与扶手本体直接接触,进而减缓乘客手臂不适的感觉。
现有技术中扶手本体与缓冲层通常分开制作,制造比较麻烦,耗费时间较长,并且扶手本体与缓冲层采用卡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装配在一起,但是采用上述方式将两者装配在一起时,需要控制缓冲层与扶手本体之间的间隙,容易出现间隙不均匀的现象,且在螺纹连接时,需要设计螺栓孔,通过封堵或其他填补的方式以保证整体的美观,装配复杂,装配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扶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扶手的缓冲层与扶手本体之间间隙不均匀、装配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座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座椅扶手的扶手本体与缓冲层之间间隙不均匀、装配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座椅扶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扶手本体上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由发泡材料直接在所述扶手本体上发泡成型;所述扶手本体上设有成型腔,成型腔供发泡材料的一部分在其内部发泡成型;缓冲层成型在所述成型腔中的部分相对于缓冲层的相邻部分成弯折状态,形成弯折部分,用于防止所述缓冲层从所述扶手本体上脱落。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扶手,发泡材料直接在扶手本体上发泡,使得形成的缓冲层与扶手本体紧密贴合,避免扶手本体与缓冲层之间产生间隙,增加缓冲层与扶手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扶手本体设置成型腔,并且在成型腔中直接发泡成型缓冲层的弯折部分,避免缓冲层从附后本体上脱落,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再进行装配作业。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扶手本体的侧面设有槽状结构,该槽状结构形成所述成型腔。
有益效果是:槽状的成型腔使得聚氨酯在成型腔中发泡成型反折部分,以反勾扶手本体,增强了缓冲层与扶手本体的连接强度,设计简单。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扶手本体包括第一扶手臂和第二扶手臂,第一扶手臂的横截面为C形,C形开口处设有嵌装槽,第二扶手臂嵌入嵌装槽中,第二扶手臂的外侧面与嵌装槽的两侧槽壁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形成所述成型腔。
有益效果是:采用嵌合的方式形成成型腔,便于制造。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扶手臂与所述第二扶手臂分体设置,所述嵌装槽设有限位部,用于对第二扶手臂沿嵌装槽的深度方向进行限位,第二扶手臂通过紧固件压紧固定在限位部上。
有益效果是:限位部对第二扶手臂限位,既便于将第一扶手臂与第二扶手臂紧固装配,又使得成型腔不会过大,以节省成本。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扶手臂设有穿孔,所述紧固件为穿过穿孔的紧固螺钉。
有益效果是:第一扶手臂与第二扶手臂螺钉连接,安装方便。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扶手臂背向所述第一扶手臂的一侧设有沉入槽,以用于供所述紧固螺钉沉入。
有益效果是:避免紧固螺伸出第二扶手臂的外侧面,提高了扶手的安全性能及观感。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沉入槽中设有装饰条。
有益效果是:装饰条设置在沉入槽中,提高了扶手本体的整体观感。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扶手本体由镁合金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是:以镁合金材料作为扶手本体的材料,在满足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保证了扶手本体的强度。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成型腔的开口朝向座椅扶手的内侧,座椅扶手的内侧为使用时靠近乘客的一侧。
有益效果是:成型腔开口朝向乘客,使得第一扶手臂背向第一扶手臂的一侧背向乘客,便于乘客握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座椅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扶手支座,座椅本体的两侧设有扶手用于支撑乘客的手臂的扶手,扶手支座与所述座椅本体连接,以用于将扶手安装在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扶手本体上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由发泡材料直接在所述扶手本体上发泡成型;所述扶手本体上设有成型腔,成型腔供发泡材料的一部分在其内部发泡成型;缓冲层成型在所述成型腔中的部分相对于缓冲层的相邻部分成弯折状态,形成弯折部分,用于防止所述缓冲层从所述扶手本体上脱落。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扶手通过扶手支座安装在座椅本体上,安装方便,发泡材料直接在扶手本体上发泡,使得形成的缓冲层与扶手本体紧密贴合,避免扶手本体与缓冲层之间产生间隙,增加缓冲层与扶手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扶手本体设置成型腔,并且在成型腔中直接发泡成型缓冲层的弯折部分,避免缓冲层从附后本体上脱落,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再进行装配作业。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扶手本体的侧面设有槽状结构,该槽状结构形成所述成型腔。
有益效果是:槽状的成型腔使得聚氨酯在成型腔中发泡成型反折部分,以反勾扶手本体,增强了缓冲层与扶手本体的连接强度,设计简单。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扶手本体包括第一扶手臂和第二扶手臂,第一扶手臂的横截面为C形,C形开口处设有嵌装槽,第二扶手臂嵌入嵌装槽中,第二扶手臂的外侧面与嵌装槽的两侧槽壁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形成所述成型腔。
有益效果是:采用嵌合的方式形成成型腔,便于制造。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扶手臂与所述第二扶手臂分体设置,所述嵌装槽设有限位部,用于对第二扶手臂沿嵌装槽的深度方向进行限位,第二扶手臂通过紧固件压紧固定在限位部上。
有益效果是:限位部对第二扶手臂限位,既便于将第一扶手臂与第二扶手臂紧固装配,又使得成型腔不会过大,以节省成本。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扶手臂设有穿孔,所述紧固件为穿过穿孔的紧固螺钉。
有益效果是:第一扶手臂与第二扶手臂螺钉连接,安装方便。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扶手臂背向所述第一扶手臂的一侧设有沉入槽,以用于供所述紧固螺钉沉入。
有益效果是:避免紧固螺伸出第二扶手臂的外侧面,提高了扶手的安全性能及观感。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沉入槽中设有装饰条。
有益效果是:装饰条设置在沉入槽中,提高了扶手本体的整体观感。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扶手本体由镁合金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是:以镁合金材料作为扶手本体的材料,在满足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保证了扶手本体的强度。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成型腔的开口朝向座椅扶手的内侧,座椅扶手的内侧为使用时靠近乘客的一侧。
有益效果是:成型腔开口朝向乘客,使得第一扶手臂背向第一扶手臂的一侧背向乘客,便于乘客握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未显示座椅本体);
图2为图1中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局部剖切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扶手本体;11、第一扶手臂;12、第二扶手臂;2、缓冲层;21、弯折部分;3、扶手支座;4、成型腔;5、限位部;6、沉入槽;7、装饰条;8、嵌装槽;9、紧固螺钉;91、紧固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可能出现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座椅的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座椅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装配有一个扶手支座3,两侧的扶手支座3上各转动装配有一个扶手,以用于支撑乘客的手臂。
扶手包括扶手本体1和缓冲层2,缓冲层2包裹在扶手本体1上,以作为缓冲结构,用于避免乘客的手臂与扶手本体1直接接触,以减轻乘客手臂的不适。
扶手本体1整体由镁合金材料制成,在满足扶手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保证足够的强度。扶手本体1具体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扶手臂11和第二扶手臂12,第一扶手臂11与第二扶手臂12相向布置。第一扶手臂11的横截面为C形,其C形开口朝向座椅本体,以使得第一扶手臂11的背侧背向座椅本体,便于乘客握持。C形开口处设有嵌装槽8,嵌装槽8的槽口方向与C形开口的开口方向一致,供第二扶手臂12嵌入。嵌装槽8中设有凸起,以形成限位台阶,限位台阶作为限位部5,用于与第二扶手臂12限位挡止。
第二扶手臂12朝向第一扶手臂11的一侧同样为开口结构,以减少其自身重量。第二扶手臂12嵌入嵌装槽8中,第二扶手臂12的尺寸小于嵌装槽8靠近第二扶手臂12处的槽宽,那么,第一扶手臂11外侧面与嵌装槽8的两侧槽壁之间会产生间隔,该间隔形成成型腔4,以供发泡材料在其内部发泡成型。第二扶手臂12朝向第一扶手臂11的一侧与限位台阶顶压挡止,以避免成型腔4过大导致成本增加。
为了使得第一扶手臂11与第二扶手臂12紧固连接,在第二扶手臂12背向第一扶手臂11的侧面设有紧固连接部91,紧固连接部91上设有穿孔,通过在穿孔和第一扶手臂11穿装紧固螺钉9,将第一扶手臂11与第二扶手臂12紧固连接。并且,紧固连接部91朝向第一扶手臂11凹陷,以在第二扶手臂12背向第一扶手臂11的侧面形成沉入槽6,紧固螺钉9沉入沉入槽6中,在沉入槽6中设置装饰条7,以提高扶手本体1的整体观感。
缓冲层2具体由发泡材料发泡而成,发泡材料具体为聚氨酯,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聚氨酯发泡成型为缓冲层2是现有技术,而在本实施例中,直接在扶手本体1的外表面上进行聚氨酯发泡,在扶手本体1上形成聚氨酯发泡层,聚氨酯发泡层作为缓冲层2与扶手本体1紧密贴合,以对扶手本体1起到缓冲作用,并且,聚氨酯发泡时,一部分聚氨酯会进入到成型腔4中,以形成反折部分,反折部分作为弯折部分21,避免缓冲层2从扶手本体1上脱落,进而增强缓冲层2与扶手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
组装座椅时,先将第二扶手臂12嵌入进第一扶手的嵌装槽8中,使得第二扶手臂12朝向第一扶手臂11的一侧与限位台阶顶压挡止。然后将第一扶手臂11与第二扶手臂12通过紧固螺钉9连接起来以组成扶手本体1。之后在扶手本体1的外表面进行聚氨酯发泡,并使得一部分聚氨酯进入到成型腔4中发泡,聚氨酯发泡完成后,形成的缓冲层2紧密包裹在扶手本体1上,以组合形成扶手。最后将扶手支座3固定安装在座椅本体上,将扶手转动装配在相应的扶手支座3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聚氨酯直接在扶手本体1上发泡,使得形成的缓冲层2与扶手本体1紧密贴合,避免扶手本体1与缓冲层2之间产生间隙,增加缓冲层2与扶手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一扶手臂11与第二扶手臂12嵌合以形成成型腔4,聚氨酯在成型腔4中发泡,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再进行装配作业。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的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嵌装槽8中设有凸起,以形成限位台阶,限位台阶作为限位部5用于与第二扶手臂12限位挡止。而本实施例中,嵌装槽的槽宽未设置凸起,嵌装槽内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作为限位部用于与第二扶手臂限位挡止。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的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第二扶手臂12背向第一扶手臂11的一侧设有沉入槽6。而本实施例中,第二扶手臂背向第一扶手臂的一侧未设置沉入槽6。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的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第一扶手臂11与第二扶手臂12分体设置。而本实施例中,第一扶手臂与第二扶手臂一体焊接,以组合形成扶手本体。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的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第一扶手臂11和第二扶手臂12的相向侧均设为开口结构。而本实施例中,第二扶手臂朝向第一扶手臂的一侧为封闭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的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嵌装槽8中的成型腔4为横向延伸的槽状结构。而本实施例中,第一扶手臂上方的成型腔为横向延伸的槽状结构,第一扶手臂下方的成型腔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孔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的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第一扶手臂11的尺寸小于嵌装槽8的槽宽,以形成成型腔4,聚氨酯由成型腔4开口进入成型腔4中,以发泡成型缓冲层的弯折部分21。而本实施例中,第一扶手臂上设有通孔,聚氨酯从通孔中流入,发泡成型的聚氨酯发泡层为柱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的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第一扶手臂11与第二扶手臂12通过紧固螺钉9连接。而本实施例中,第一扶手臂与第二扶手臂通过铆钉结构铆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座椅扶手的实施例:
该实施例中的座椅扶手结构与上述座椅实施例1中的的扶手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座椅扶手也可选用座椅实施例2至8中任一实施例中的扶手的结构,在此也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本体(1),扶手本体(1)上设有缓冲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2)由发泡材料直接在所述扶手本体(1)上发泡成型;所述扶手本体(1)上设有成型腔(4),成型腔(4)供发泡材料的一部分在其内部发泡成型;缓冲层(2)成型在所述成型腔(4)中的部分相对于缓冲层(2)的相邻部分成弯折状态,形成弯折部分(21),用于防止所述缓冲层(2)从所述扶手本体(1)上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1)的侧面设有槽状结构,该槽状结构形成所述成型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1)包括第一扶手臂(11)和第二扶手臂(12),第一扶手臂(11)的横截面为C形,C形开口处设有嵌装槽(8),第二扶手臂(12)嵌入嵌装槽(8)中,第二扶手臂(12)的外侧面与嵌装槽(8)的两侧槽壁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形成所述成型腔(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臂(11)与所述第二扶手臂(12)分体设置,所述嵌装槽(8)设有限位部(5),用于对第二扶手臂(12)沿嵌装槽(8)的深度方向进行限位,第二扶手臂(12)通过紧固件压紧固定在限位部(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扶手臂(12)设有穿孔,所述紧固件为穿过穿孔的紧固螺钉(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扶手臂(12)背向所述第一扶手臂(11)的一侧设有沉入槽(6),以用于供所述紧固螺钉(9)沉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入槽(6)中设有装饰条(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1)由镁合金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腔(4)的开口朝向座椅扶手的内侧,座椅扶手的内侧为使用时靠近乘客的一侧。
10.一种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扶手支座(3),座椅本体的两侧设有用于支撑乘客的手臂的扶手;扶手支座(3)与所述座椅本体连接,以用于将扶手安装在所述座椅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扶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18324.7U CN217145747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一种座椅扶手及座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18324.7U CN217145747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一种座椅扶手及座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45747U true CN217145747U (zh) | 2022-08-09 |
Family
ID=82692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418324.7U Active CN217145747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一种座椅扶手及座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45747U (zh) |
-
2022
- 2022-02-28 CN CN202220418324.7U patent/CN2171457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723759A1 (en) | Composite liftgate system | |
CA2517822A1 (en) | Seat mount structure for saddle ride vehicle | |
CN217145747U (zh) | 一种座椅扶手及座椅 | |
US11440452B2 (en) | Composite seat back | |
JP2014156229A (ja) | 鉄道車両用腰掛の袖仕切り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袖仕切りを備えた鉄道車両 | |
KR101759206B1 (ko) | 자동차용 시트백 프레임 | |
CN201619528U (zh) | 一种汽车内饰件 | |
CN112498067B (zh) | 汽车塑料后尾门 | |
CN205997744U (zh) |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 |
JP2007020636A (ja) | シートパッド及びクッション材 | |
CN210881887U (zh) | 车辆迎宾踏板的连接结构 | |
KR101764457B1 (ko) | 분리형 패드를 구비한 차량용 루프랙 조립체 | |
US20030168890A1 (en) | Car body part and method of its production | |
CN204427287U (zh) | 用于座椅的分体式扶手 | |
KR101254033B1 (ko) | 시트백 프레임의 커버 조립구조 | |
JP4745781B2 (ja) | シート用パッド、並びにその成形型及び製造方法 | |
KR101278901B1 (ko) | 복판형 시트 백 프레임 | |
CN220281195U (zh) | 一种一体式座椅靠背 | |
CN220096287U (zh) | 一种带高调器的汽车b立柱上内饰板总成结构 | |
JP7314511B2 (ja) | 車両用ドア内装構造 | |
JP2004159712A (ja) | 椅子における背凭れ等の取付構造 | |
CN217441425U (zh) | 一种不锈钢柜体和线条灯安装结构 | |
CN218661493U (zh) | 头枕、座椅和车辆 | |
CN218463588U (zh) | 一种汽车装饰条 | |
CN210502537U (zh) | 一种汽车后围饰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