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34901U - 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34901U
CN217134901U CN202220406470.8U CN202220406470U CN217134901U CN 217134901 U CN217134901 U CN 217134901U CN 202220406470 U CN202220406470 U CN 202220406470U CN 217134901 U CN217134901 U CN 217134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switch
charging
charge
main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064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晓鹏
鄂从吉
方成
吴镇汉
曾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34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34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B60L3/0046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relating to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systems, e.g. batteries or capaci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boards or switchyar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Distribution Board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配电装置包括:电路板;预充电阻与电路板插接配合以实现电连通;预充开关与电路板插接配合以实现电连通,预充开关具有预充开关插片;基座设在电路板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基座上形成有预充电阻装配腔和预充开关装配腔,预充电阻装配腔面向电路板的一侧敞开,预充电阻装配在预充电阻装配腔内,预充开关装配腔的远离电路板的一侧敞开,预充开关插片穿过预充开关装配腔插接在电路板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配电装置,节省了预充回路的元器件之间的导电结构,从而可以简化配电装置的布局,减小配电装置的体积,进而可以提高配电装置的空间利用率,且降低成本,保证预充电阻和预充开关的位置的稳定。

Description

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配电箱的预充回路通常包括多种元器件,例如继电器、保险、HVSU(High voltage supervi se unit,高压监控单元)等,其中,配电箱内的各个元器件之间通过连接铜排或者连接线束进行连接,使得配电箱内的连接铜排和连接线束较多,导致配电箱的布局混乱、占用空间大、空间利用率较低、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配电装置,节省了预充回路的元器件之间的导电结构,从而可以简化配电装置的布局,减小了配电装置的体积,进而可以提高配电装置的空间利用率,且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配电装置的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电池包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配电装置,包括:电路板;预充电阻,所述预充电阻与所述电路板插接配合以实现电连通;预充开关,所述预充开关与所述电路板插接配合以实现电连通,所述预充开关具有预充开关插片;基座,所述基座设在所述电路板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基座上形成有预充电阻装配腔和预充开关装配腔,所述预充电阻装配在所述预充电阻装配腔内,所述预充开关装配腔的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敞开,所述预充开关插片穿过所述预充开关装配腔插接在所述电路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通过将预充开关和预充电阻均插接在电路板上,且预充电阻装配在基座的预充电阻装配腔内,预充开关装配在基座的预充开关装配腔内,由此,节省了预充开关和预充电阻与电路板之间的导电结构,从而可以简化配电装置的布局,减小了配电装置的体积,进而可以提高配电装置的空间利用率,且降低了成本,减小了配电装置的厚度,同时保证预充电阻和预充开关的位置的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预充电阻具有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所述第一插片位于所述预充电阻装配腔内,所述第二插片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预充电阻装配腔的侧壁;所述配电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插片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插片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预充接口,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另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预充接口处;所述预充电阻和所述预充开关沿所述电路板的长度方向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一插片插接,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二插片插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配电装置还包括:预充低压连接回路,所述预充低压连接回路集成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预充低压连接回路与所述预充开关电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预充开关装配腔内设有沿所述预充开关装配腔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卡扣,多个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预充开关配合以限定所述预充开关朝向远离所述电路板的方向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预充电阻装配腔的边缘处设有沿所述预充电阻装配腔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预充电阻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座上形成有第一主装配腔和第二主装配腔,所述第一主装配腔内装配有第一主开关,所述第二主装配腔内装配有第二主开关,所述第一主装配腔和所述第二主装配腔的面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均敞开,所述第一主开关和所述第二主开关的主开关插片分别与所述电路板插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主开关包括第一主开关芯体,所述第一主开关芯体装配在所述第一主装配腔内,所述第一主装配腔构成所述第一主开关芯体的外壳;所述第二主开关包括第二主开关芯体,所述第二主开关芯体装配在所述第二主装配腔内,所述第二主装配腔构成所述第二主开关芯体的外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座上装配有电路保护器和电流传感器,所述电路保护器位于所述基座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预充电阻和所述预充开关位于所述基座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主开关位于所述第二主开关的邻近所述电路保护器的一侧,所述电路保护器与所述第一主开关搭接以电连通,所述第一主开关上搭接有第一电压采集片,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片与所述电路板插接;所述电流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主开关的远离所述第一主开关的一侧,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主开关搭接以电连通,所述电流传感器连接有电流采集针,所述电流采集针插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主开关上搭接有第二电压采集片,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片与所述电路板插接;所述预充开关、所述预充电阻、所述第一主开关和所述第二主开关沿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路板为电池管理控制器的电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配电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电路板;
图4是图3中所示的配电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的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的电路板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的电路板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的基座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
100:配电装置;
1:电路板;11:第一预充接口;12:预充开关接口;13:主开关接口;
14:BDU接口;21:第一连接片;22:第二连接片;
221:第一连接段;222:第二连接段;3:预充电阻;31:第一插片;
32:第二插片;4:预充开关;41:预充开关插片;5:基座;
51:预充电阻装配腔;511:第二卡扣;52:预充开关装配腔;
521:第一卡扣;522:缺口;523:支撑板;53:高压电气接口;
54:座体;55:面板;56:第一主装配腔;57:BDU装配腔;
58:第二主装配腔;6:第一主开关;61:第一电压采集片;
62:第一主开关插片;7:第二主开关;71:第二电压采集片;
72:第二主开关插片;8:电路保护器;9:电流传感器;
91:电流采集针;10:高压回路;20:低压回路;
30:预充低压连接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配电装置100。
如图1-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配电装置100,包括电路板1、预充电阻3、预充开关4和基座5。
具体而言,预充电阻3与电路板1插接配合以实现电连通,预充开关4与电路板1插接配合以实现电连通,预充开关4具有预充开关插片41。基座5设在电路板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基座5上形成有预充电阻装配腔51和预充开关装配腔52,预充电阻装配腔51面向电路板1的一侧敞开,预充电阻3装配在预充电阻装配腔51内,预充开关装配腔52的远离电路板1的一侧敞开,预充开关插片41穿过预充开关装配腔52插接在电路板1上。
例如,在图1-图8的示例中,电路板1上可以为电池管理控制器(BatteryManagement Controller,BMC)的电路板,预充开关4可以与电池管理控制器导通,以控制预充开关4的断开和闭合。电路板1、预充电阻3和预充开关4可以构成预充模块,通过设置预充模块,当配电装置100应用于电池包时,能够防止电池包的电池模组的损坏,达到保护电池模组的目的。具体地,预充电阻3和预充开关4可以均位于电路板1的厚度方向(例如,图3中的前后方向)的同一侧,可以减小配电装置100的厚度,且提高了电路板1的集成度,使得配电装置100的结构紧凑,以便对配电装置100进行小型化设计。
其中,通过使预充开关4和预充电阻3均插接在电路板1上,以使预充开关4和预充电阻3与电路板1之间无需设置导电结构(例如导电铜排和导线),从而可以简化配电装置100的布局,减小了配电装置100的体积,进而提高了配电装置100的空间利用率,且降低了成本。
结合图1,电路板1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例如螺栓与基座5螺纹连接,以将电路板1牢靠地固定在基座5上,同时将预充开关4和预充电阻3安装在基座5上装配腔(即上述预充电阻装配腔51和预充开关装配腔52),可以保证预充开关4和预充电阻3的位置的稳定,且基座5可以对预充开关4和预充电阻3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预充电阻3和预充开关4受损。
安装时,可以先从基座5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将预充电阻3装配至基座5的预充电阻装配腔51内,同时将电路板1安装在基座5的厚度方向的上述一侧,之后,从基座5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将预充开关4装配至预充开关装配腔52内,且预充开关4的四个预充开关插片41均穿过预充开关装配腔52且分别插接在电路板1的四个预充开关接口12内。由此,可以将预充电阻3和预充开关4稳定地安装在基座5上,避免预充电阻3和预充开关4相对基座5发生移动,提高了配电装置100内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100,通过将预充开关4和预充电阻3均插接在电路板1上,且预充电阻3装配在基座5的预充电阻装配腔51内,预充开关4装配在基座5的预充开关装配腔52内,由此,节省了预充开关4和预充电阻3与电路板1之间的导电结构,从而可以简化配电装置100的布局,减小了配电装置100的体积,进而可以提高配电装置100的空间利用率,且降低了成本,同时保证预充电阻3和预充开关4的位置的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预充电阻3具有第一插片31和第二插片32,第一插片31位于预充电阻装配腔51内,第二插片32的自由端穿过预充电阻装配腔51的侧壁,配电装置100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第一连接片21的一端与第一插片31电连接,第一连接片21的另一端插接在电路板1上,第二连接片22的一端与第二插片32电连接,第二连接片22的另一端插接在电路板1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预充电阻装配腔51的敞开侧为基准,位于敞开侧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侧面均称为侧壁。
参照图4和图5,第一插片31和第二插片32设在预充电阻3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第一连接片21沿电路板1的长度方向(例如,图5中的左右方向)倾斜延伸,第一连接片2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电路板1和第一插片31上。第二插片32的自由端可以沿朝向第二连接片22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的连接方式较为简单,在保证第一连接片21的连接可靠性的同时,可以提高配电装置100的装配效率,且节省了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与电路板1和预充电阻3之间的导电结构(例如导电铜排和导线),进一步降低配电装置100的成本。
进一步地,参照图3-图5,电路板1上设有第一预充接口11,第一连接片21的上述另一端插接在第一预充接口11处,使得第一连接片21与电路板1的连接方式简单,方便操作,可以进一步提高配电装置100的装配效率。预充电阻3和预充开关4沿电路板1的长度方向排布,这样,能够提高电路板1的空间利用率,且保证了配电装置100的电路可靠连接。预充开关4和第一预充接口11沿电路板1的宽度方向排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电路板1的长度,从而可以减小配电装置100的体积。
具体地,第二连接片22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段221和第二连接段222,第一连接段221的一端插接在电路板1上,第二连接段22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段221的另一端搭接,第二连接段222的另一端与第二插片32插接。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段222可以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子连接段和第二子连接段,且第一子连接段与第二子连接段垂直连接,以使第二连接段222的形状大致为L形。第一子连接段的自由端与第一连接段221插接,第二连接段222的自由端与第二插片32插接。如此设置,第二连接片22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预充低压连接回路30集成在电路板1上,预充低压连接回路30与预充开关4电连通。结合图9,预充低压连接回路30连接在预充开关4和电池管理控制器之间,由此,电池管理控制器可以将信号传递至预充开关4,以控制预充开关4的打开和闭合,保证预充模块的正常工作。
可选地,预充开关4可以为继电器、接触器或MOS管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预充开关装配腔52内设有沿预充开关装配腔5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卡扣521,多个第一卡扣521与预充开关4配合以限定预充开关4朝向远离电路板1的方向运动。预充开关4可以在与第一卡扣521相对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卡槽(图未示出),第一卡槽与第一卡扣521相配合以限定预充开关4朝向远离电路板1的方向运动,可以提高预充开关4与预充开关装配腔52的连接稳定性,避免预充开关4在使用时由预充开关装配腔52内脱出造成配电装置100失效,保证了配电装置100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预充开关装配腔52的至少一个侧壁的自由端具有朝向预充开关装配腔52的底部凹入的缺口522,缺口522设有第一卡扣521。通过在预充开关装配腔52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朝向预充开关装配腔52的底部凹入的缺口522,卡接时,在预充开关4的作用下,第一卡扣521受到朝向缺口522的方向的作用力,缺口522可以为第一卡扣521提供卡接空间,便于预充开关4与第一卡扣521的插接配合,提高插接的顺畅度。
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缺口522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板523,第一卡扣521设在两个支撑板523之间,预充开关4支撑在支撑板523上。支撑板523可以沿朝向预充开关装配腔52中心的方向凸出于预充开关装配腔52的侧壁,如此设置的支撑板523可以提高侧壁在缺口522处的结构强度,防止缺口522两侧的侧壁受力变形,提高了配电装置100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预充电阻装配腔51的边缘处设有沿预充电阻装配腔5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卡扣511,第二卡扣511与预充电阻3卡接配合。第二卡扣511的靠近电路板1的一端与预充电阻3卡接配合,由此可以提高预充电阻3与预充电阻装配腔51的连接稳定性,防止预充电阻3由预充电阻装配腔51内脱出,提高了配电装置100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配电装置100还包括高压电气接口53,高压电气接口53集成在基座5上,且位于基座5的厚度方向的一侧与电路板1电连接。如图1所示,基座5可以包括座体54和面板55,面板55连接于座体54的厚度方向(例如,图7中的前后方向)的一侧,高压电气接口53可以集成在面板55上,电路板1可以安装于座体54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由此,保证了高压电气接口53的连接可靠性,同时提高了基座5的集成度。另外,将基座5分设为两个部件,不仅能够便于座体54和面板55的加工制造,而且能够方便地将电路板1、预充开关4和预充电阻3安装在基座5上。
可选地,座体54与面板55可以为一体件或分体件。需要说明的是,座体54与面板55为一体件时,可以先将座体54与面板55单独制造,再将座体54与面板55成型为一体,从而便于电路板1、预充开关4和预充电阻3的安装。或者,直接将座体54与面板55一次注塑成型,以提高座体54与面板55之间的连接强度。这样,基座5的设置方式更为多样,以便于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调整基座5的结构,提高了基座5的适用性,配电装置100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环境的需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高压电气接口53与基座5一体注塑成型。例如,高压电气接口53可以集成在面板55上。如此设置,可以提高高压电气接口53与基座5之间的连接强度,且加工方式简单,可以提高基座5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参照图2和图3并结合图8,基座5上形成有第一主装配腔56和第二主装配腔58,第一主装配腔56内装配有第一主开关6,第二主装配腔58内装配有第二主开关7,第一主装配腔56和第二主装配腔58的面向电路板1的一侧均敞开,第一主开关6和第二主开关7的主开关插片分别与电路板1插接。例如,在图3-图7的示例中,预充电阻3和预充开关4彼此串联且与第一主开关6并联,第一主开关6包括两个第一主开关插片62,第二主开关7包括两个第二主开关插片72,电路板1上形成有四个主开关接口13。安装时,两个第一主开关插片62分别插接在四个主开关接口13中的其中两个主开关接口13内,两个第二主开关插片72分别插接在四个主开关接口13中的剩余两个主开关接口13内。由此,以实现第一主开关6和第二主开关7与电路板1的电导通,且第一主开关6、第二主开关7与电路板1的连接方式简单,方便操作,电连接可靠,同时节省了主开关(即上述第一主开关6和第二主开关7)与电路板1之间的导电结构,进一步降低成本。
其中,当配电装置100应用于电池包时,第一主开关6能够控制电池包的高压连接器和电池模组正极端之间是否连通,第二主开关7能够控制电池包的高压连接器和电池模组负极端之间是否连通。当第一主开关6和第二主开关7都保持闭合时,能够实现配电装置100的高压回路10的电导通,此时电池包的电池模组能够通过高压连接器为车辆的高压电器件供电。由于高压回路10内的电流的电压较高,因此通过设置第一主开关6和第二主开关7两个开关,且使第一主开关6和第二主开关7之间的通断相互之间不干涉,能够非常可靠地切断高压回路10,提升高压回路10的安全性,从而保证对车辆的高压电器件供电的安全性。
可选地,第一主开关6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继电器、IGBT的芯体、MOS管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主开关7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继电器、IGBT、MOS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主开关6包括第一主开关芯体,第一主开关芯体装配在第一主装配腔56内,第一主装配腔56构成第一主开关芯体的外壳。第二主开关7包括第二主开关芯体,第二主开关芯体装配在第二主装配腔58内,第二主装配腔58构成第二主开关芯体的外壳。如此设置,基座5可以对第一主开关6和第二主开关7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第一主开关6和第二主开关7受损,同时可以降低配电装置100的重量,且可以降低配电装置100的成本。
其中,为了保证基座5可以充当第一主开关芯体和第二主开关芯体的外壳,基座5的拉伸强度需大于等于70兆帕,基座5的弯曲强度需大于等于100兆帕,基座5的缺口冲击强度需大于等于70焦耳每米,且基座5的热变形温度需大于等于230摄氏度。
进一步地,基座5上装配有电路保护器8,电路保护器8位于基座5的宽度方向(例如,图1中的上下方向)的一侧,预充电阻4和预充开关3位于基座5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第一主开关6位于第二主开关7的邻近电路保护器8的一侧,电路保护器8与第一主开关6搭接以电连通。参照图1,电路保护器8可以设在基座5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且电路保护器8可以位于预充电阻3的上方。其中,电路保护器8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保险丝、断路器、熔断器、主动保险等回路保护器件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设置电路保护器8,能够在配电装置100的高压回路10出现电流过大、电压过大等情况时及时电路保护器8能够自动断开以切断高压回路10,从而达到保护高压回路10中其他元器件的目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基座5上装配有电流传感器9,电流传感器9位于第二主开关7的远离第一主开关6的一侧,电流传感器9与第二主开关7搭接以电连通,电流传感器9连接有电流采集针91,电流采集针91插接于电路板1。参照图1和图3,电流传感器9可以设在基座5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且电流传感器9可以位于第二主开关7的上方。其中,电流传感器9可以作为高压监控单元(High voltage supervise unit,HVSU)。电流传感器9可以通过电流采集针91与电路板1的低压回路20电导通,从而可以保证低压回路20的电流稳定,有利于实现配电装置100的可靠使用。同时,电流传感器9与电路板1采用插接方式相连,这样可以无需设置额外的导电铜排和导线,且连接方式简单,方便操作。可选地,电流传感器9可以为分流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主开关6上搭接有第一电压采集片61,第一电压采集片61与电路板1插接。第二主开关7上搭接有第二电压采集片71,第二电压采集片71与电路板1插接。参照图1和图3,第一电压采集片61和第二电压采集片71可以均与电路板1的低压回路20电导通,当配电装置100应用于电池包时,电池包的高压连接器可以通过第一电压采集片61和第二电压采集片71与电路板1电导通,从而能够通过第一电压采集片61和第二采集片采集电路板1的高压回路10的电压,进而可以监控高压回路10的电压以及是否烧结,有利于配电装置100的可靠应用,提高了配电装置100的安全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预充开关4、预充电阻3、第一主开关6和第二主开关7沿基座5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如此设置,可以提高基座5的空间利用率,以使配电装置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基座5可以为绝缘件,其中,基座5可以为绝缘塑料件。这样能够避免电路板1、电路保护器8和电流传感器9与基座5之间发生短路,提高了配电装置100的电路安全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预充电阻3可以为水泥绕线电阻、厚膜电阻或热敏电阻。当预充电阻3为热敏电阻,配电装置100的预充回路的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与其它元器件集成,对于预充过热有一定的保护能力,且工作环境及阻值范围适配能力好。
举例而言,热敏电阻的阻值对温度较为敏感,热敏电阻具有温度上升高于温度转换点(居里温度点)时,其阻值阶变式上升的特性。将热敏电阻在预充回路中应用,只需要考虑其正常工作的阻值区间(最小电阻与居里温度对应的阻值之间)。热敏电阻的阻值区间以及承受能量范围可以根据电压、负载电容、预充完成压差和预充时间等参数要求计算得出。
热敏电阻的最小阻值计算方式:Rmin≥tmin/(C*ln(UB/UB-Ut)),热敏电阻的最大阻值计算方式:Rmax≤tmax/(C*ln(UB/UB-Ut))。其中,tmin为最小预充时间,tmax为最大预充时间,Rmin为热敏电阻的最小阻值,Rmax为热敏电阻的最大阻值,C为容性负载电容值,Ut为预充电过程中对应的容性负载端电压,UB为电池模组的电压。
计算出热敏电阻的阻值范围后,根据所选热敏电阻的温度阻值特性曲线进行校核,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例如-60℃~130℃范围内,选取热敏电阻在此温度区间内对应阻值的最大及最小值进行预充时间校核。
热敏电阻在预充过程中,预充电路对热敏电阻释放最大能量计算方式:Ech=1/2CU2,单个热敏电阻温度从最大工作环境温度Tamax升高到居里温度TC需要吸收的能量为Eth:Eth=Cth*(Tc-Tamax),其中,Cth是热敏电阻的热容量(即热敏电阻本体温度上升1K所需供给的的能量,单位为焦耳)。
热敏电阻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维持低阻状态,否则影响充电时间,如果充电回路的能量大于单个热敏电阻承受的能量可以采用多个热敏电阻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能量分解,增加电路耐压能力及能量耐受能力,即n*§*Eth≥Ech,§为安全预留余量,一般预留0.7~0.9,n为热敏电阻使用个数。通过该计算方式得到的热敏电阻使用个数既符合要求,又能够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单个热敏电阻的阻值范围可以为20Ω~200Ω,使用环境温度范围为-60℃~130℃,单个耐电压能力可以为耐压450VDC及以下或者耐压1000VDC及以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配电装置100还包括BDU组件,BDU组件安装在基座5的BDU装配腔57内,且BDU组件的引脚穿过BDU装配腔57并插接在电路板1的BDU接口14内,以实现BDU组件与电路板1的电连接。由此,可以通过BDU接口14和BDU组件将电路板1的电气信息传递至配电装置100的外部,同时通过BDU接口14和BDU组件可以接收外部指令,并执行外部指令控制第一主开关6或第二主开关7的断开和闭合。
下面举例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电装置100的装配过程:
首先,用灌封胶将第一主开关芯体和第二主开关芯体固定在基座5内;
然后,将预充电阻3以及预充开关4卡装在基座5上;
接下来,将电路保护器8放置到基座5上,并与预充电阻3电连接,用螺栓将第一电压采集片61、第二电压采集片71和第一连接段221固定,将电路板1固定在基座5上,同时将各个插片对准、插接(即上述第一电压采集片61、第二电压采集片71和第一连接段221、电流采集针91、预充开关插片41、第一主开关插片62和第二主开关插片72)。
最后,将密封圈套装在基座5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图未示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配电装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采用上述配电装置100,可以将电池包进行小型化设计,且可以降低电池包的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图未示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电池包,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空间利用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通用性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
预充电阻,所述预充电阻与所述电路板插接配合以实现电连通;
预充开关,所述预充开关与所述电路板插接配合以实现电连通,所述预充开关具有预充开关插片;
基座,所述基座设在所述电路板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基座上形成有预充电阻装配腔和预充开关装配腔,所述预充电阻装配腔面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敞开,所述预充电阻装配在所述预充电阻装配腔内,所述预充开关装配腔的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敞开,所述预充开关插片穿过所述预充开关装配腔插接在所述电路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电阻具有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所述第一插片位于所述预充电阻装配腔内,所述第二插片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预充电阻装配腔的侧壁;
所述配电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插片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
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插片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预充接口,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另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预充接口处;
所述预充电阻和所述预充开关沿所述电路板的长度方向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一插片插接,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二插片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充低压连接回路,所述预充低压连接回路集成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预充低压连接回路与所述预充开关电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开关装配腔内设有沿所述预充开关装配腔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卡扣,多个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预充开关配合以限定所述预充开关朝向远离所述电路板的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电阻装配腔的边缘处设有沿所述预充电阻装配腔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预充电阻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形成有第一主装配腔和第二主装配腔,所述第一主装配腔内装配有第一主开关,所述第二主装配腔内装配有第二主开关,所述第一主装配腔和所述第二主装配腔的面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均敞开,所述第一主开关和所述第二主开关的主开关插片分别与所述电路板插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开关包括第一主开关芯体,所述第一主开关芯体装配在所述第一主装配腔内,所述第一主装配腔构成所述第一主开关芯体的外壳;
所述第二主开关包括第二主开关芯体,所述第二主开关芯体装配在所述第二主装配腔内,所述第二主装配腔构成所述第二主开关芯体的外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装配有电路保护器和电流传感器,所述电路保护器位于所述基座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预充电阻和所述预充开关位于所述基座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主开关位于所述第二主开关的邻近所述电路保护器的一侧,所述电路保护器与所述第一主开关搭接以电连通,所述第一主开关上搭接有第一电压采集片,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片与所述电路板插接;
所述电流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主开关的远离所述第一主开关的一侧,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主开关搭接以电连通,所述电流传感器连接有电流采集针,所述电流采集针插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主开关上搭接有第二电压采集片,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片与所述电路板插接;
所述预充开关、所述预充电阻、所述第一主开关和所述第二主开关沿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电池管理控制器的电路板。
12.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配电装置。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包。
CN202220406470.8U 2021-12-20 2022-02-25 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 Active CN21713490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37955 2021-12-20
CN202123233795 2021-12-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34901U true CN217134901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42279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02656.6U Active CN217134900U (zh) 2021-12-20 2022-02-25 配电装置的面板、配电装置和电池包
CN202220406325.XU Active CN217789052U (zh) 2021-12-20 2022-02-25 配电装置的面板、配电装置和电池包
CN202220406470.8U Active CN217134901U (zh) 2021-12-20 2022-02-25 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20406034.0U Active CN217387886U (zh) 2021-12-20 2022-02-25 配电装置、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10182099.6A Pending CN116278750A (zh) 2021-12-20 2022-02-25 配电装置、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10182971.7A Pending CN116278751A (zh) 2021-12-20 2022-02-25 配电装置、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20406703.4U Active CN218005556U (zh) 2021-12-20 2022-02-25 配电装置及电池包
CN202220406010.5U Active CN218005555U (zh) 2021-12-20 2022-02-25 配电装置的面板、配电装置和电池包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02656.6U Active CN217134900U (zh) 2021-12-20 2022-02-25 配电装置的面板、配电装置和电池包
CN202220406325.XU Active CN217789052U (zh) 2021-12-20 2022-02-25 配电装置的面板、配电装置和电池包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06034.0U Active CN217387886U (zh) 2021-12-20 2022-02-25 配电装置、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10182099.6A Pending CN116278750A (zh) 2021-12-20 2022-02-25 配电装置、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10182971.7A Pending CN116278751A (zh) 2021-12-20 2022-02-25 配电装置、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20406703.4U Active CN218005556U (zh) 2021-12-20 2022-02-25 配电装置及电池包
CN202220406010.5U Active CN218005555U (zh) 2021-12-20 2022-02-25 配电装置的面板、配电装置和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KR (2) KR20240050396A (zh)
CN (8) CN217134900U (zh)
AU (2) AU2022422952A1 (zh)
CA (2) CA3233043A1 (zh)
WO (2) WO202311629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66434B2 (en) * 2011-10-21 2016-02-23 Robert Bosch Gmbh Modular battery disconnect unit
WO2015097534A1 (en) * 2013-12-23 2015-07-02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ower distribution box and power distributor assembly
CN206471638U (zh) * 2017-02-24 2017-09-05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切断单元bdu装置及汽车
CN108550757B (zh) * 2018-06-28 2023-10-24 余姚市海泰贸易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切断单元
CN109591727B (zh) * 2018-11-16 2021-02-19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配电盒
CN111645618B (zh) * 2020-05-15 2022-07-15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分体式高压配电盒
CN212861166U (zh) * 2020-05-26 2021-04-0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集成式高低压执行总成
CN111572347A (zh) * 2020-06-28 2020-08-25 河南航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氢能源车辆的智能电瓶仓配电盒及其使用方法
CN213920679U (zh) * 2020-11-03 2021-08-10 宁波均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回路互锁结构
CN112996243B (zh) * 2021-02-02 2022-06-14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78751A (zh) 2023-06-23
KR20240048525A (ko) 2024-04-15
WO2023116293A1 (zh) 2023-06-29
CA3233043A1 (en) 2023-06-29
CN116278750A (zh) 2023-06-23
CN217387886U (zh) 2022-09-06
CN217789052U (zh) 2022-11-11
AU2022422953A1 (en) 2024-04-04
CN217134900U (zh) 2022-08-05
AU2022422952A1 (en) 2024-04-04
WO2023116298A1 (zh) 2023-06-29
CA3233292A1 (en) 2023-06-29
CN218005556U (zh) 2022-12-09
KR20240050396A (ko) 2024-04-18
CN218005555U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68047B1 (en) Battery pack having improved safety
EP2212941B1 (en) Battery module of improved safety and middle or large-sized battery pack containing the same
EP2919296B1 (en)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bus bar assembly,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RU2454754C1 (ru)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ая батарея, содержащая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оединения электродных выводов
US9219260B2 (en) Middle or large-sized battery pack of improved safety
US20100127565A1 (en) High-voltage electrical component unit for vehicles
WO2012036317A1 (en) Battery connector
KR101551036B1 (ko) 배터리 과충전 방지 장치
CN215771395U (zh) 动力电池bdu结构及车辆
CN117293477B (zh) 一种配电盒及电池包
CN217134901U (zh) 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
CN212461804U (zh) 一种12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
CN215772569U (zh) 一种配电装置及具有该配电装置的交通运输装置
CN213401436U (zh) 电气盒、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8966852U (zh) Bdu总成和车辆
CN219696653U (zh) 电池包及包含其的储能系统
CN220963965U (zh) 一种带过热保护的充电插座
CN216055011U (zh) 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7009397U (zh) 电池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513377U (zh) 一种电池系统保护开关及电池系统
CN220544689U (zh) 保险装置及电气设备
CN212967960U (zh) 断电保护结构及电池包
CN210554606U (zh) 插入电子器件与低压集成化软连接用电池断路保护模块
US20230387539A1 (en)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5360053A (zh) 一种电池系统保护开关及电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