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3075U - 冲击工具 - Google Patents

冲击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3075U
CN217123075U CN202220735358.9U CN202220735358U CN217123075U CN 217123075 U CN217123075 U CN 217123075U CN 202220735358 U CN202220735358 U CN 202220735358U CN 217123075 U CN217123075 U CN 217123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aft sleeve
impact tool
shaft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53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祥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53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3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3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3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冲击工具,具有机壳、收容于机壳内的电机及电机驱动的冲击组件,冲击组件包括偏心轴组件、活塞及气缸,偏心轴组件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表面设有远离轴心向上凸伸的偏心销,偏心轴组件具有一端固插于机壳内的定位轴、套设于定位轴上的轴套、套设于轴套外圈下方的外齿轮及安装于轴套与外齿轮之间的减振部件,偏心销固设于轴套上端,电机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具有位于端部的电机齿,电机齿啮合连接于外齿轮并通过减振部件带动轴套旋转。有利于降低电机齿与外齿轮之间的冲击。

Description

冲击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来在混凝土、楼板、砖墙和石材上钻孔或凿击的冲击工具。
[背景技术]
冲击工具例如电锤,通常具有由电机轴驱动冲击组件与旋转组件,以实现钻、冲击钻及冲击模式之间的切换。电机轴具有位于一端的电机齿,该电机齿同时驱动两侧的偏心齿轮与旋转齿轮旋转,偏心齿轮的下端与电机齿啮合连接,偏心齿轮的上端设有偏心销以带动活塞进行往复运动;偏心齿轮套设于一端固接于机壳的定位轴,该偏心齿轮以悬臂梁的形式驱动活塞进行往复运动,偏心齿轮的偏心输出方式加剧了自身的晃动,进而导致偏心齿轮冲击或硬干涉电机齿,所述偏心齿轮与电机齿均易出现齿部崩坏等形式的损伤,大大降低了冲击工具的使用寿命。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冲击工具,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齿轮冲击的冲击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击工具,具有机壳、收容于机壳内的电机及电机驱动的冲击组件,所述冲击组件包括偏心轴组件、活塞及气缸,所述气缸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偏心轴组件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表面设有远离轴心向上凸伸的偏心销,所述活塞的一端相对滑动的收容于所述气缸内,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偏心销上;所述偏心轴组件具有一端固插于机壳内的定位轴、套设于定位轴上的轴套、套设于轴套外圈下方的外齿轮及安装于轴套与外齿轮之间的减振部件,所述偏心销固设于所述轴套上端,所述电机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具有位于端部的电机齿,所述电机齿啮合连接于所述外齿轮并通过减振部件带动所述轴套旋转。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轴套外圈与外齿轮的内圈的一个具有朝向对方延伸的数个花键,另一个设有部分收容所述花键的凹槽。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轴套外圈与外齿轮的内圈之间、所述数个花键与数个凹槽之间共同形成有互相连通的间隙,所述减振部件填充所述间隙。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减振部件具有填充所述间隙的缓冲部及沿缓冲部上端向外翻折的悬挂部,所述轴套上设有台阶,所述台阶抵压所述悬挂部于所述外齿轮的上表面。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偏心轴组件还具有贴靠于轴套外圈与外齿轮的内圈之间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数个所述花键与凹槽下方。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定位轴的上端贯穿所述轴套并套设有卡簧,所述轴套位于所述卡簧与所述机壳之间。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轴套外圈滑动套设于所述外齿轮的内圈,所述数个花键与数个凹槽相对间隔形成数个间隙,数个所述减振部件填充所述间隙。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减振部件为弹性圆柱销,所述轴套外圈与外齿轮的内圈设有相对设置的数个凹槽,数个所述减振部件收容于相对设置的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减振部件为橡胶成型件。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冲击工具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机壳内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啮合于所述电机齿的旋转齿轮及固定于旋转齿轮内圈的旋转齿轴。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气缸上的输出齿轮,所述旋转齿轴通过输出齿轮带动气缸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轴套与外齿轮之间设有减振部件,轴套以悬臂梁形式带动活塞往复运动时,轴套发生晃动,所述减振部件将轴套的晃动缓冲以后再传递给外齿轮,避免了外齿轮冲击与干涉电机齿,不仅提高了冲击工具的寿命,也降低了齿轮噪音。另外将减振部件限位于所述台阶与电机齿之间,无需额外的部件限位减振部件,使得冲击工具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锤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偏心轴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向剖视图;
图4是图2部分偏心轴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偏心轴组件的其他实施方式;
图6是本实用新型偏心轴组件的其他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下述的“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冲击工具100,所述冲击工具100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为一种在混凝土、楼板、砖墙和石材上钻孔或凿击的电锤,定义所述冲击工具100的输出方向为前后方向,垂直所述输出方向为上下方向,所冲击工具100包括具有机壳1、收容于机壳1内的电机2及电机2驱动的冲击组件10与旋转组件30,所述冲击工具100作业时,依据冲击组件10与旋转组件30连接状态,可在冲击旋转模式、冲击模式之间切换。
所述冲击组件10包括偏心轴组件11、活塞12、冲锤14及气缸13,所述气缸13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冲锤14与活塞12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气缸13内壁,所述偏心轴组件11驱动活塞12作往复运动,并压缩空气推动前方的冲锤14作冲击输出。
所述偏心轴组件11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具有一端固插于机壳1内的定位轴112、通过轴承116套设于定位轴112上的轴套113、套设于轴套113外圈下方的外齿轮114及安装于轴套113与外齿轮114之间的减振部件115与限位环117。所述轴套113上端设有远离轴心并向上凸伸的偏心销111,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偏心销111固插于轴套113上端,所述活塞12的另一端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通孔,该通孔套接于所述偏心销111上。
所述电机2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具有位于端部的电机齿21,所述电机齿21啮合连接于所述外齿轮114,所述轴套113外圈与外齿轮114的内圈的一个具有朝向对方延伸的数个花键,另一个具有部分收容所述花键的凹槽,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套113外圈设有六个向外凸伸的花键;所述轴套113外圈与电机齿21的内圈之间、所述六个花键与六个凹槽之间共同形成有互相连通的间隙,所述减振部件115填充所述间隙,即减振部件115沿着轴套113外圈完全阻隔轴套113与外齿轮114的接触,所述减振部件115为橡胶成型件,有利于防止轴套113将振动传动给外齿轮114。
所述减振部件115具有填充所述间隙的缓冲部1151及沿缓冲部1151上端向外翻折的悬挂部1152,所述轴套113上设有台阶1131,所述台阶1131抵压所述悬挂部1152于所述电机齿21的上表面,以防止减振部件115从所述间隙中脱离,也无需额外的定位部件对减振部件115进行定位。并通过减振部件115带动所述轴套113旋转。所述限位环117位于数个所述花键与凹槽下方并贴靠于轴套113外圈与外齿轮114的内圈,以对轴套113和外齿轮114进行定心。所述定位轴112的上端并贯穿所述轴套113并套设有卡簧,所述轴套113位于所述卡簧与所述机壳1之间,以防止轴套113沿上下方向窜动。外齿轮114通过减振部件115带动所述轴套113旋转。
所述冲击工具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机壳1内的旋转组件30,所述旋转组件30包括啮合于所述电机齿21的旋转齿轮31及固定于旋转齿轮31内圈的旋转齿轴32;所述旋转组件30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气缸13上的输出齿轮33,所述旋转齿轴32通过输出齿轮33带动气缸13旋转;所述电机齿21的两侧同时带动冲击输出与旋转输出,有利于节约冲击工具内部空间。
请参照图5及图6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依据减振部件115不同形状,所述轴套113、外齿轮114及减振部件115的配合方式也是多样的,例如图5中所示,所述轴套113外圈滑动套设于所述外齿轮114的内圈,所述轴套113的六个花键与外齿轮114的六个凹槽相对间隔形成六个间隙,六个所述减振部件115填充所述间隙。再例如图6中所示,所述减振部件115为弹性圆柱销,所述轴套113外圈与外齿轮114的内圈设有相对设置的六个凹槽,六个所述减振部件115收容于相对设置的所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轴套113与外齿轮114之间设有减振部件115,轴套113以悬臂梁形式带动活塞12往复运动时,轴套113发生晃动,所述减振部件115将轴套113的晃动缓冲以后再传递给外齿轮114,避免了外齿轮114冲击与干涉电机齿21,不仅提高了冲击工具的寿命,也降低了齿轮噪音。另外将减振部件115限位于所述台阶1131与电机齿21之间,无需额外的部件限位减振部件115,使得冲击工具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冲击工具,具有机壳、收容于机壳内的电机及电机驱动的冲击组件,所述冲击组件包括偏心轴组件、活塞及气缸,所述气缸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偏心轴组件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表面设有远离轴心向上凸伸的偏心销,所述活塞的一端相对滑动的收容于所述气缸内,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偏心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组件具有一端固插于机壳内的定位轴、套设于定位轴上的轴套、套设于轴套外圈下方的外齿轮及安装于轴套与外齿轮之间的减振部件,所述偏心销固设于所述轴套上端,所述电机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具有位于端部的电机齿,所述电机齿啮合连接于所述外齿轮并通过减振部件带动所述轴套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外圈与外齿轮的内圈的一个具有朝向对方延伸的数个花键,另一个设有部分收容所述花键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外圈与外齿轮的内圈之间、所述数个花键与数个凹槽之间共同形成有互相连通的间隙,所述减振部件填充所述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部件具有填充所述间隙的缓冲部及沿缓冲部上端向外翻折的悬挂部,所述轴套上设有台阶,所述台阶抵压所述悬挂部于所述外齿轮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组件还具有贴靠于轴套外圈与外齿轮的内圈之间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数个所述花键与凹槽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的上端贯穿所述轴套并套设有卡簧,所述轴套位于所述卡簧与所述机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外圈滑动套设于所述外齿轮的内圈,所述数个花键与数个凹槽相对间隔形成数个间隙,数个所述减振部件填充所述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部件为弹性圆柱销,所述轴套外圈与外齿轮的内圈设有相对设置的数个凹槽,数个所述减振部件收容于相对设置的所述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部件为橡胶成型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工具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机壳内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啮合于所述电机齿的旋转齿轮及固定于旋转齿轮内圈的旋转齿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气缸上的输出齿轮,所述旋转齿轴通过输出齿轮带动气缸旋转。
CN202220735358.9U 2022-03-31 2022-03-31 冲击工具 Active CN217123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5358.9U CN217123075U (zh) 2022-03-31 2022-03-31 冲击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5358.9U CN217123075U (zh) 2022-03-31 2022-03-31 冲击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3075U true CN217123075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45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5358.9U Active CN217123075U (zh) 2022-03-31 2022-03-31 冲击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3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39038B1 (en) Electric hammer
EP2314421B1 (en) Battery-powered power tools
EP2415565B1 (en) Power tool
US7513317B2 (en) Impact tool with vibration control mechanism
CN102666029B (zh) 冲击工具
CN101134310B (zh) 具有振动控制机构的电动工具
EP2138278B1 (en) Handle for a power tool
US7806201B2 (en) Power tool with dynamic vibration damping
US7077217B2 (en) Hammer
US9044848B2 (en) Impact tool having a vibration reducing member
JP4793755B2 (ja) 電動工具
US9156152B2 (en) Impact tool having counter weight that reduces vibration
CN217123075U (zh) 冲击工具
CN217494769U (zh) 冲击工具
JP2002283254A (ja) 衝撃工具
JP2007175836A (ja) 打撃工具
CN214135874U (zh) 电锤
CN112296947A (zh) 一种滑块撞击式冲击电钻
CN214870332U (zh) 电锤
CN211647975U (zh) 一种液压旋冲振荡器
CN213673950U (zh) 电池可拆卸式无刷电锤
CN220945220U (zh) 一种锤击工具
CN209736705U (zh) 一种冲击钻
CN213616503U (zh) 手持式无刷电锤
CN214187040U (zh) 分体式电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