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6705U - 一种冲击钻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击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36705U
CN209736705U CN201920150661.0U CN201920150661U CN209736705U CN 209736705 U CN209736705 U CN 209736705U CN 201920150661 U CN201920150661 U CN 201920150661U CN 209736705 U CN209736705 U CN 209736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impact
recess
suppor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06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yi Kezho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yi Kezho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yi Kezho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yi Kezho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506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36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36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36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钻,一种冲击钻,包括左外壳以及右外壳,左外壳与所述右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左外壳与右外壳之间卡接有支架,支架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输出轴,第一凹槽内相对输出轴的顶端设置有下冲击齿,输出轴上设置有上冲击齿,支架上相对第一凹槽一端设置有护油圈,上冲击齿与护油圈贴合形成储油室。这样的冲击钻,通过在安装下冲击齿的支架上设置有护油圈,冲击工具工作时,上冲击齿会向下冲击齿移动,上冲击齿会与护油圈形成储油室,可以保证润滑油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被甩出冲击齿面,使冲击齿面得到有效的润滑,从而提高上冲击齿以及下冲击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冲击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冲击钻。
背景技术
冲击钻是一种能使工具产生冲击和旋转复合运动的多用途手持机具。其直接工作部位为钻头,工作时一手握手柄一手执把手,按下工作开关即可工作,主要适用于在混凝土地板、墙壁、砖块、石料、木板或多层材料上进行冲击打孔。冲击钻的冲击运动是由电动机经齿轮传动,带动曲柄、连杆,使压气活塞在冲击活塞缸中做往复运动,压缩气体推动冲击活塞缸锤头以较高的冲击频率打击工具(钻头或钻头夹的连接杆)的尾端,使工具向前冲打。旋转运动为一般的齿轮传动,由电动机经齿轮传动而带动工具尾端使工具产生旋转运动。而电钻只具备旋转方式不具有冲击力,其震动小,开孔精度高,特别适合于在需要很小力的材料上钻孔,例如软木、金属、砖、瓷砖等。
现有技术中,当冲击工具工作时,上冲击齿向下冲击齿移动时,其上冲击齿和下冲击齿冲击齿面上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离冲击齿面,使得上冲击齿和下冲击齿冲击齿面不能受到有效的润滑,长时间使用之后,会造成冲击齿面磨损严重,从而造成冲击钻使用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击钻,通过在安装下冲击齿的支架上设置有护油圈,冲击工具工作时,上冲击齿会向下冲击齿移动,上冲击齿会与护油圈形成储油室,可以保证润滑油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被甩出冲击齿面,使冲击齿面得到有效的润滑,从而提高上冲击齿以及下冲击齿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冲击钻,包括左外壳以及右外壳,左外壳与所述右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左外壳与右外壳之间卡接有支架,支架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输出轴,第一凹槽内相对输出轴的顶端设置有下冲击齿,输出轴上设置有上冲击齿,支架上相对第一凹槽一端设置有护油圈,上冲击齿与护油圈贴合形成储油室。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该冲击钻在冲击工具工作时,上冲击齿朝向安装有下冲击齿的支架一侧移动,直至与支架上的护油圈贴合,上冲击齿与护油圈在上冲击齿以及下冲击齿之间形成储油室,储油室的作用是在冲击工具时将润滑油脂储存在储油室内,防止润滑油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出冲击齿面,保证上冲击齿以及下冲击齿上的冲击齿面有效的得到润滑,从而有效的提高上冲击齿以及下冲击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护油圈相对与上冲击齿贴合一端设置有缓冲环。冲击钻在冲击工具工作时,护油圈相对与上冲击齿贴合一端会持续不断的贴合上冲击齿,时间一长,护油圈与上冲击齿的贴合处会受到很大的磨损,严重会造成护油圈损坏,从而影响到冲击齿面的被润滑效果。而在护油圈相对与上冲击齿贴合一端设置有缓冲环,目的就是减少护油圈与上冲击齿之间的磨损。
进一步的,第一凹槽内设置有通孔,输出轴贯穿所述通孔。
进一步的,支架的顶部相对所述通孔处设置有插口,插口内设置有拨档。
进一步的,上冲击齿相对靠近下冲击齿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上设置有环状凸起,环状凸起将第二凹槽分为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与护油圈匹配。
进一步的,下冲击齿与上冲击齿之间相对输出轴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轴承顶触,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上的第一区域顶触。环状凸起的设计将上冲击齿上的第二凹槽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与弹簧配合,第二区域与护油圈配合。弹簧的一端位于第一区域内,环状凸起可以避免弹簧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移位的现象。冲击工具工作时,护油圈与上冲击齿的贴合处位于第二区域,能够有效的保证润滑油脂收集在储油室内。
进一步的,第一凹槽的内侧设置有安装下冲击齿所匹配的安装槽。
进一步的,支架的两端设置有卡接凸起,左外壳以及右外壳上设置有与卡接凸起匹配的卡接槽。支架通过卡接凸起与左外壳以及右外壳上的卡接槽连接,实现支架的固定。
进一步的,卡接槽内设置有加强件。
综上所述,这样的冲击钻,通过在安装下冲击齿的支架上设置有护油圈,冲击工具工作时,上冲击齿会向下冲击齿移动,上冲击齿会与护油圈形成储油室,可以保证润滑油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被甩出冲击齿面,使冲击齿面得到有效的润滑,从而提高上冲击齿以及下冲击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冲击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冲击工具的爆炸图一;
图4是本实施例中冲击工具的爆炸图二;
图5是本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2、第一凹槽;21、通孔;211、轴承;22、输出轴;221、上冲击齿;222、第二凹槽;23、下冲击齿;231、弹簧;232、环状凸起;24、安装槽;3、护油圈;31、缓冲环;4、储油室;5、插口;51、拨档;6、卡接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冲击钻,包括左外壳以及右外壳,左外壳与所述右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左外壳与右外壳之间卡接有支架1,支架1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通过轴承211安装有输出轴22,第一凹槽2内相对输出轴22的顶端设置有下冲击齿23,输出轴22上设置有上冲击齿221,支架1上相对第一凹槽2一端设置有护油圈3,上冲击齿221与护油圈3贴合形成储油室4。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该冲击钻在冲击工具工作时,上冲击齿221朝向安装有下冲击齿23的支架1一侧移动,直至与支架1上的护油圈3贴合,上冲击齿221与护油圈3在上冲击齿221以及下冲击齿23之间形成储油室4,储油室4的作用是在冲击工具时将润滑油脂储存在储油室4内,防止润滑油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出冲击齿面,保证上冲击齿221以及下冲击齿23上的冲击齿面有效的得到润滑,从而有效的提高上冲击齿221以及下冲击齿23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护油圈3相对与上冲击齿221贴合一端设置有缓冲环31。冲击钻在冲击工具工作时,护油圈3相对与上冲击齿221贴合一端会持续不断的贴合上冲击齿221,时间一长,护油圈3与上冲击齿221的贴合处会受到很大的磨损,严重会造成护油圈3损坏,从而影响到冲击齿面的被润滑效果。而在护油圈3相对与上冲击齿221贴合一端设置有缓冲环31,目的就是减少护油圈3与上冲击齿221之间的磨损。
其中,又如图5所示,第一凹槽2内设置有通孔21,输出轴22贯穿所述通孔21。
支架1的顶部相对所述通孔21处设置有插口5,插口5内设置有拨档51。
上冲击齿221相对靠近下冲击齿23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222,第二凹槽222上设置有环状凸起232,环状凸起232将第二凹槽222分为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第二区域与护油圈3匹配。
另外,下冲击齿23与上冲击齿221之间相对输出轴22的外侧设置有弹簧231,弹簧231的一端与轴承211顶触,弹簧231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222上的第一区域顶触。环状凸起232的设计将上冲击齿221上的第二凹槽222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与弹簧231配合,第二区域与护油圈3配合。弹簧231的一端位于第一区域内,环状凸起232可以避免弹簧231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移位的现象。冲击工具工作时,护油圈3与上冲击齿221的贴合处位于第二区域,能够有效的保证润滑油脂收集在储油室4内。
又如图5所示,第一凹槽2的内侧设置有安装下冲击齿23所匹配的安装槽24。
支架1的两端设置有卡接凸起6,左外壳以及右外壳上设置有与卡接凸起6匹配的卡接槽。支架1通过卡接凸起6与左外壳以及右外壳上的卡接槽连接,实现支架1的固定。卡接槽内设置有加强件。
综上所述,这样的冲击钻,通过在安装下冲击齿23的支架1上设置有护油圈3,冲击工具工作时,上冲击齿221会向下冲击齿23移动,上冲击齿221会与护油圈3形成储油室4,可以保证润滑油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被甩出冲击齿面,使冲击齿面得到有效的润滑,从而提高上冲击齿221以及下冲击齿23的使用寿命。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冲击钻,包括左外壳以及右外壳,所述左外壳与所述右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壳与所述右外壳之间卡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输出轴,所述第一凹槽内相对所述输出轴的顶端设置有下冲击齿,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上冲击齿,所述支架上相对第一凹槽一端设置有护油圈,所述上冲击齿与所述护油圈贴合形成储油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油圈相对与所述上冲击齿贴合一端设置有缓冲环。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通孔,所述输出轴贯穿所述通孔。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顶部相对所述通孔处设置有插口,所述插口内设置有拨档。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击齿相对靠近所述下冲击齿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上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将所述第二凹槽分为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护油圈匹配。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冲击齿与所述上冲击齿之间相对所述输出轴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轴承顶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上的第一区域顶触。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所述下冲击齿所匹配的安装槽。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两端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左外壳以及所述右外壳上设置有与卡接凸起匹配的卡接槽。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内设置有加强件。
CN201920150661.0U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冲击钻 Active CN209736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0661.0U CN209736705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冲击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0661.0U CN209736705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冲击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36705U true CN209736705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07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0661.0U Active CN209736705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冲击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36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4815B2 (en) Powered hammer with vibration dampener
US7401661B2 (en) Lubricant pump for powered hammer
US7413026B2 (en) Lubricant system for powered hammer
CN104209929B (zh) 往复运动式作业工具
JP5147488B2 (ja) 作業工具
US8590633B2 (en) Beat piece wear indicator for powered hammer
CN104033102B (zh) 冲击式液压凿岩机
JP4794306B2 (ja) 打撃工具
CN107206584B (zh) 作业工具
EP1872912B1 (en) Hammer drill with a beat piece support structure
CN209736705U (zh) 一种冲击钻
US20080006419A1 (en) Tool holder connector for powered hammer
CN209935924U (zh) 一种新型冲击钻
CN102069479A (zh) 一种钉钉子的冲击锤
CS254308B2 (en) Impact hand-operated compressed air tool
US3108644A (en) Power hammer
CN2605969Y (zh) 气动旋转式多功能锤
JP6620555B2 (ja) 打撃作業機
CN217123075U (zh) 冲击工具
EP4026656A1 (en) Con rod
JP4581895B2 (ja) 衝撃工具
CN219726118U (zh) 一种带缓冲机构的锂电锤
CN215848020U (zh) 冲击工具
KR102509965B1 (ko) 윤활제 건조 방지 전동 공구
JP2008238300A (ja) ハンマードリ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type of impact drill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

Pledgee: Wuyi County Sub-branch of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Ltd.

Pledgor: Wuyi Kezho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3168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