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1953U - 斜锯 - Google Patents

斜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1953U
CN217121953U CN202122875606.8U CN202122875606U CN217121953U CN 217121953 U CN217121953 U CN 217121953U CN 202122875606 U CN202122875606 U CN 202122875606U CN 217121953 U CN217121953 U CN 217121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assembly
transmission
miter s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756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方勇
陈智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756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1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1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1953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8210 priority patent/WO2023087872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锯,包括:工作台,用于放置工件;切割系统,用于完成对工件的切割作业;切割系统包括:切割件,在一个切割平面内旋转以完成切割动作;导向组件,至少设于所述切割件的一侧,所述工件接触导向组件时,所述导向组件能够提供给所述工件一个朝向工件内部方向的作用力。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工件进行导向、限位,保证切割过程中工件运动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切割工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斜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斜锯。
背景技术
斜锯是台型工具的一种,能够进行一定倾斜角度的切割作业,通常包括能够转动倾斜的切割系统和能够旋转的工作台。上述旋转或转动动作都需要进行一定控制,现有技术中,一方面,对于旋转或转动的控制不够精细,会影响斜锯的作业精度,另一方面,现有的控制结构较为复杂,使用繁琐,在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锁定效率高、多功能的斜锯。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斜锯,包括:底座;工作台,用于放置工件,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切割系统,用于完成对工件的切割作业;所述斜锯包括:定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底座的运动,所述定位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底座静止,所述定位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工作台用于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制动块,所述制动块沿与第三直线平行或重合的方向运动,所述制动块的一个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一个表面紧密接触,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实现所述定位组件的锁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包括第六操作件,使用者操作第六操作件运动到第一位置时,定位组件处于锁定状态,使用者操作第六操作件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定位组件处于解锁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制动块和第六操作件,沿第三直线延伸,并能在第三直线的所在方向上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包括:第二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六操作件,当第六操作件运动方向不同于第一传动件运动方向时,所述第二传动件用于将所述第六操作间运动房产转换至第三直线所在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包括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与所述制动块接触的表面,记为第一制动面,对应制动块的接触面记为第二制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制动面或第二制动面与工作台所在平面具有夹角β, 5°≤β≤90°。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包括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设有调节工作台转动所需的刻度;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指针,所述指针跟随所述工作台在所述刻度上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包括偏压元件,用于对第一传动件的运动提供复位的作用力。
一种斜锯,包括:底座;工作台,用于放置工件,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切割系统,用于完成对工件的切割作业;所述斜锯包括:定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底座的运动,所述定位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底座静止,所述定位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工作台用于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所述定位组件沿与第三直线平行或重合的方向运动,所述定位组件的一个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一个表面紧密接触,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实现所述定位组件的锁定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工件进行导向、限位,保证切割过程中工件运动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切割工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工作台及锁定组件的局部结构图;
图4是图3中B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第一操作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图3结构的R-R平面的截面图;
图7是第一操作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图3结构的R-R平面的截面图;
图8是第一操作件位于第三位置时图3结构的R-R平面的截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机架和锁定组件的局部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锁定组件的部分结构图;
图11是图1中A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延伸组件的局部结构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延伸组件的局部爆炸结构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延伸组件的使用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16是现有技术中图15的C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图15的C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锁定组件结构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锁定组件俯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离合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工作台和调节组件的结构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工作台和调节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24是图22中Q-Q平面的截面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副台面组件局部结构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27是图26中S-S截面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定位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中箭头所示的上、下、前、后、左以及右。本实施中所说的上下左右均以图1中的斜锯100所在的状态为例。
如图1所示的斜锯100,该斜锯100包括底座130、工作台120、切割系统 110、延伸组件150以及锁定组件140。
底座130用于支撑工作台120,也即用于支撑整个斜锯100,斜锯100可以通过底座120平稳的放置于地面或者是操作平面上。具体的,底座130位于工作台120的下方,切割系统110位于工作台120的上方。
切割系统110包括切割组件111、机架113和导轨组件112。切割组件111 包括切割件111b和电机,切割件111b用于实现斜锯100的切割功能,其具体为圆锯片,电机用于提供动力来源,能驱动切割件在一个切割平面102内旋转,从而实现切割件对放置于工作台120上的工件进行切割。进一步地,切割组件111 还包括一个连接切割组件111和导轨组件112的连接件111c,且切割组件111枢接至该连接件111处,即切割组件111能绕第一轴线101转动。进一步地,切割组件111还包括至少部分覆盖切割件111b的护罩111a。可以理解的,护罩111a 也可以固定连接至连接件13,为满足安全需要,护罩111a还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护罩和相对于连接件111c转动的第二护罩。其中,第一护罩始终包围至少部分切割件111b,在未切割状态下,第二护罩能包围至少部分切割件111b并避免圆锯片11暴露在用户能直接触碰到的范围内。当用户操作切割头10围绕第二轴线102转动并逐渐靠近工件进行切割作业时,第二护罩可在使用者操作逐渐朝远离工作台或者远离切割件111b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切割件111b能接触工件进行切割。护罩111a下端与工作台120接触之处还设有行走轮,辅助切割系统在工作台120的前后移动。
导轨组件112设置在机架113的上方,机架113形成有供导轨组件112穿过的通孔,通孔具有一定深度,导轨组件112可以在通孔内沿前后方向运动。导轨组件112包括滑轨,滑轨穿过上述通孔设置,一端设有止挡件,防止导轨组件 112脱离通孔,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件111c。具体的,导轨组件上还连接有可供滑轨复位的复位件,该复位件可以是弹簧。
工作台120上还形成有一个贯穿自身的第一通道121,第一通道121在切割平面102内延伸,第一通道121的第一端位于工作台120的内部,第二端延伸至工作台120的外部,该外部即切割组件111的前端。该第一通道121可供切割件 111b切破工件时通过并至少部分容纳至第一通道121中部形成第一容纳腔122 内。工作台120和第一通道121的第二端为护罩111a的行走轮提供支撑,行走轮在第一容纳腔122两侧运动,在第一通道121上靠近第一容纳腔122的边缘处设有定位槽125。具体的,该定位槽125设于第一通道121的第二端,即设于第一通道121伸出工作台120的部分,定位槽125形状与行走轮形状一致,使得护罩111a上的行走轮在运动到该位置时恰好进入定位槽125,此时切割件111b位于第一通道121的中部,同时操作第二操作件114锁紧导轨组件112。
在工作台120与第一通道121相反方向的一侧设有支撑座123,即该支撑座123设于切割组件111的后端。具体的,支撑座123连接机架113,且机架113 能够支撑并带动切割系统相对于底座130绕第二轴线103转动。进一步地,第二轴线103位于切割平面102内,工作台120、第一通道121以及支撑座113等结构均相对于第二轴线103对称,第一通道121也沿该第二轴线103延伸。
机架113依次包括相互连续的枢转部113a、延伸部113b和连接部113c,枢转部113a与支撑座123枢接并传递机架113的转动,延伸部113b相对于工作台 120向上方延伸,连接枢转部113a和连接部113c,连接部113c形成有通孔112a。进一步的,连接部113c在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延伸部113b的宽度,使得连接部 113c的前端与支撑座的前端在前后方向大致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换句话说,连接部113c、延伸部113b和支撑座123可以围成一个容纳空间,锁定组件140 大部分设于该容纳空间中。连接部113c的下方形成支架113d,支架113d位于该容纳空间内,锁定组件140大部分结构被安置在该支架113d内。
锁定组件140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锁定组件140为第一状态时,能锁紧所述切割系统以使切割系统相对于支撑座123静止。锁定组件140 为第二状态时,切割系统相对于支撑座123转动。锁定组件140为第三状态时,能与支撑座123配合以对切割系统的转动进行定位,换句话说,锁定组件140 为第三状态时,切割系统能在设定的位置停止沿一个方向的转动,具体的,可沿另一方向继续运动,该停止运动的点为定位点,或者切割系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活动,此时具有两个相接近的定位点。
锁定组件140包括第一操作件141、定位销142和传动轮143。第一操作件141传动连接传动轮143,传动轮143传动连接定位销142。第一操作件141通过第一转轴145传动连接传动轮143,第一操作件141和传动轮143均绕第一转轴中心的第三轴线104旋转,第一操作件141用于通过第一转轴145传递旋转所需的动力至传动轮143。第一操作件141在外力作用下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间运动,如图6、7、8所示。应当注意的是,上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并不一定仅限制为图中所示的位置,图中所示的位置为本实施例中实现锁定组件140状态的极限或临界位置,只要当锁定组件140能够实现上述状态所描述的功能时,即可认为其已经到达相应位置,该位置也可能为图中所示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之间的位置。
第一操作件141位于第一位置时,锁定组件140为所述第一状态,如图6 所示。传动轮143为异形凸轮结构,包括凸出的第一传动部143a和第二传动部 143b,第一传动部143a和第二传动部143b在传动轮143上的位置不同,即第一传动部143a和第二传动部143b朝向不同的方向凸出。传动轮143后侧设有第一锁紧部115,即锁定组件140和机架113之间设有第一锁紧部115,第一锁紧部 115为具有一定摩擦系数的摩擦片。进一步地,支撑座123和机架113之间还设有锁紧板114,锁紧板114上具有刻度,用于辅助切割系统的定位。当第一操作件141运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操作件141沿第一方向106转动,带动传动轮 143沿第一方向106运动。随着第一操作件141朝向接近第一位置的位置运动时,该第二传动部143b逐渐挤压第一锁紧部115,使第一锁紧部115逐渐贴紧锁紧板114,进一步使得锁紧板114贴紧机架113的内部结构,使得机架113与锁紧板114锁紧,当到达切割系统相对于支撑座123静止时,第一操作件141所在位置为第一位置,即锁定组件140处于第一状态。进一步地,机架113和锁紧板 114之间还设有第二锁紧部116,第二锁紧部116同样为具有一定摩擦系数的摩擦片,通过分布在锁紧板114两侧的锁紧部,可进一步提高锁定组件140在第一状态下的锁定稳定性。
第一操作件141位于第二位置时,锁定组件140为所述第二状态,如图7 所示。传动轮143下方间隔设置有定位销142,定位销142在定位位置和非定位位置之间运动。定位销142的上端包括与第一传动部143a形状和位置对应设置的从动部142b,在定位销142下端设有突出的定位部。定位销142中部贯穿有第二转轴146,定位销能绕第二转轴中心的第四轴线105转动。第一操作件141 沿第二方向107转动,带动传动轮143沿第二方向107转动,第一传动部143a 对从动部142b进行干涉,在第一传动部143a的干涉下,定位销142沿第一方向106绕第四轴线105转动,当第一操作件141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定位销142由定位位置运动到非定位位置。
第一操作件141位于第三位置时,锁定组件140为所述第三状态,如图8 所示。第三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介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当第一操作件141 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传动部143a不与从动部142b干涉,且第二传动部143b 不挤压第一锁紧部115和锁紧板114,使得定位部142a处于定位位置的同时,切割系统还能够相对于支撑座123转动,此即为第三状态。进一步地,锁定组件 140为第三状态时,第一传动部143a的下边缘和从动部142b的上边缘具有一定间隙或刚刚接触,所述刚刚接触的情形为两表面相切但第一传动部143a不会对定位销142产生转动的作用力。同理的,锁定组件140为第三状态时,第二传动部143b的一侧表面和机架113内壁具有一定间隙或刚刚接触,所述刚刚接触的情形为两表面相切但第二传动部143b不会对机架113后方的第一锁紧部115产生挤压的作用力。
支撑座123上还设有与定位销142配合的若干定位块124。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块相对于支撑座123的表面向外凸出,由于切割系统需要转动,支撑座123 的上表面被配置为圆弧形,表面的不同位置设有定位块124,以满足机架113转动到不同位置时,定位销142可以被不同位置的定位块124限位。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块124的左侧壁与定位销142接触,该定位销142的左侧壁(或定位块124的左侧壁)到支撑座中心所连直线与工作台所在平面形成夹角α,该夹角即为定位块124的安装角度,α也为切割系统的转动定位角度,α取值包括但不限于30°、45°、60°、90°、120°、135°、150°等常用切割角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块124设为可拆卸或可转动调节的结构,根据使用者需求对定位角度进行调整。
如图9所示,第一转轴145的两端固定在支架113d上,其中一端部分伸出支架113d,伸出的部分固定连接第一操作件141,传递第一操作件141的运动。上述伸出部分包括第一固定部145a和第二固定部145b。第一操作件141包括操作部141a和固定孔141b。第二固定部145b对应连接固定孔141b,第一固定部 145a在固定孔141a中穿过,与固定件147连接,使得第一操作件141和第一转轴145稳定连接。进一步的,固定件141b的外径大于固定孔141a的直径。进一步的,固定孔141b和第二固定部145b的截面呈腰形或扁位形。
锁定组件140还包括偏压元件144,偏压元件144用于将定位销142由非定位位置复位至定位位置。具体的,偏压元件144为金属弹片,偏压元件144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越过传动轮143固定连接至机架113,第二端通过紧固件148与定位销142的上端固定。进一步的,定位销142包括转动部142d和连接端子142c。转动部142套设在第二转轴146外,使得定位销142可以相对于支架113转动。连接端子142c连接转动部142,并与从动部142b分别位于转动部142d的轴向上的不同位置,更利于传动轮143的传动部与从动部位置的设置,保证锁定组件的紧凑性。进一步的,连接端子142c和从动部142b在转动部142d 的径向方向上也沿不同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端子142c至少设有两个,上述连接端子142c分别在第三轴线方向上位于从动部142b的两侧,保证复位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两个连接端子142c分别连接两个偏压元件144的第二端。进一步的,两个偏压元件144的第一端呈一体形。当定位销142在传动轮143 作用下向上转动至非定位位置时,连接端子142c带动挤压或扭转偏压元件144,当传动轮143的干涉作用力消失后,在偏压元件144的作用下定位销142回到定位位置。
切割系统还设有用于对工件导向的导向组件160,导向组件160设置在护罩 111a上,并与切割件111b间隔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组件160可设置于靠栅或工作台等位置。导向组件160包括枢接的导向活动件161和导向固定件 162。具体的,导向固定件162与护罩111a固定连接,导向固定件162包括枢接孔162a,导向活动件161包括枢接部161a。枢接部161a和枢接孔162a通过第三转轴163枢接,使得导向活动件161可绕第三转轴相对于导向固定件162转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如图所示的为第一位置。导向组件160还包括弹性件 164,弹性件164一端连接导向活动件164,用于提供导向活动件164的复位的作用力。在弹性件164自然状态下,导向活动件161位于第一位置。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被配置为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或者平行于水平面。第二位置为导向活动件161挤压弹性件164而向上转动后的位置,第二位置的具体高度由工件的高度决定。在本实施例斜锯100的使用过程中,对于高度较高的工件,放置作业的稳定性较差,通过设置导向组件,当工件沿切割件111b运动时,工件的上表面接触导向活动件161,在操作人员的推力作用下,导向组件向上转动,被挤压的弹性件164使得导向活动件161始终具有一个向下的压紧力,保证工件稳定性。
进一步的,导向活动件161包括一个与枢转部161a连接的平直面、L形台面或者阶梯形面,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结构,使得导向活动件161至少具有与工件接触的一个平面或一条边。导向固定件162固定在第一护罩。导向固定件162 还具有调高装置,能够根据工件高度调整所在位置。
如图1所示,工作台120的外侧设有延伸组件150,具体的,延伸组件150 大致地关于切割平面102对称设置。延伸组件150包括辅助支撑件152、第一滑轨151以及延伸台155。辅助支撑件152与第一滑轨151连接,并沿滑轨运动。第一滑轨151由连续的横向滑轨151a和纵向滑轨151b连接形成。具体的,横向滑轨151a和纵向滑轨151b沿不同方向延伸,并在一点连接成L形,为了保证辅助支撑件152滑动的顺畅,该连接处成弧形。辅助支撑件152至少具有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上述支撑面能给超出工作台尺寸的工件提供支撑。具体的,辅助支撑件152运动到纵向滑轨151b上时,其第一支撑面与横向滑轨151a的表面平齐,辅助支撑件152作为滑轨表面的延伸面提供支撑。辅助支撑件152运动到横向滑轨151a上时,其第一支撑面与靠栅相配合,为工件提供倾斜等姿态的支撑,如图14所示。进一步的,辅助支撑件152还包括不同于第一支撑面的第二支撑面,该第二支撑面用于对待切割工件进行限位,可将工件切割成固定长度(约为工作台直径的二分之一)。当辅助支撑件152位于工作台120左侧时,第二支撑面为辅助支撑件152右侧端面,工件从右侧进入工作台120,在工件端部抵达辅助支撑件152的第二支撑面时,运行切割系统完成切割,则工件可切割为给定长度。基于此,该辅助支撑件152还可从第一滑轨151上拆卸下来,作为延伸组件的第三状态,安装至靠栅126前侧,在靠栅126前侧完成上述限位定位的功能,进一步将工件的设定切割长度缩短。在其他实施例中,辅助支撑件152还可以自转,将辅助支撑件152的第二支撑面旋转到抵靠工件的一侧,该第二支撑面的曲率、斜率或者表面形状不同于第一支撑面,以使支撑件对于工件具有不同的支撑方式。
辅助支撑件152包括与第一滑轨151连接的滑杆157、支撑座154a以及第一把手154b,滑杆157包括滑动端157b和固定端157a,滑动端157b直径大于固定端157a直径,滑动端157b嵌入至第一滑轨151内,固定端157a连接支撑座154a。滑杆157主体呈圆柱形,以保证辅助支撑件152在第一滑轨151上的自转。支撑座154a构成辅助支撑件154的主体部分,具有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支撑座154a与固定端157a固定连接,支撑座154a在上述连接处相反的一侧设有第一把手154b,用于操纵辅助支撑件152的运动。
辅助支撑件152和第一滑轨151的组合结构被安置在延伸台155上,延伸台 155通过伸缩装置156与底座130连接,使得延伸台155能够调整整体宽度以适应工件的需求。延伸台155还包括第二滑轨158,第二滑轨158内设有第二把手 153,第二把手153的一端穿过第二滑轨158连接到第一滑轨151,通过操纵第二把手153可使得第一滑轨151的整体在延伸台155的一个平面上滑动,进一步地延伸支撑的范围。
在现有技术的斜锯中,切割件连接有传动装置,切割件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传动,该传动装置部分与切割件同心设置。传动装置中包含有解锁装置,用于接触切割件与切割系统或与传动装置的连接,然后使用人员对切割件进行更换。现有技术中该解锁装置的按键通常包括设于传动装置机壳172上的解锁按键170 和弹性体171。一般弹性体171仅提供解锁按键170的复原力,即当操作人员按下时,内部的解锁装置才会处于解锁状态,为了机构配置的简便性,及不影响传动装置的布局,内部一般不会配置有按压的卡和结构,需要使用者长时间保持按压状态以配合解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机壳173上形成有异形槽175,按键机壳173内设有解锁销174,解锁销174上设有凸出的卡和部174a。异形槽 175至少包括朝向不同的两段槽,卡和部174a可以沿异形槽175运动,当其由异形槽175的末尾沿第一段槽运动直到第一段槽和第二段槽交接处时,解锁装置由锁定变为解锁,卡和部174a进入第二段槽后,卡和部174a与第二段槽配合,使得解锁装置维持解锁状态,此时操作者可双手操作拆装切割件。
实施例二
如图18至图2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斜锯,其中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或名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本实施例的斜锯200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锁定组件210 的结构及位置等。
锁定组件210的主体沿第一通道241设置,并在第一通道241的第二端242 处露出有锁定组件210的第三操作件221和第四操作件231。锁定组件210由锁紧结构220和定位结构230组成,锁紧结构220和定位结构230分别连接第三操作件221和第四操作件231。
如图19所示,锁紧结构220包括与第三操作件221连接的传动杆222,使用者操纵第三操作件221的转动,带动传动杆222绕第一直线201转动。传动杆 222第一端连接第三操作件221,第二端设于支撑座内并连接锁紧件。锁紧件包括第一固定件224、锁紧片226、第一弹性件225以及第二固定件227。传动杆 222第二端,即远离第三操作件221的一端具有螺纹段,该端通过螺纹段依次贯穿并连接第一固定件224、锁紧片226、第一弹性件225以及第二固定件227。具体的,第一固定件224及锁紧片226与支撑座的壳体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227与传动杆222的第二端末端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225设于第二固定件225 和锁紧片226之间,支撑座的部分壳体设于第一固定件224和锁紧片226之间。当传动杆222沿第一方向202绕第一直线201转动时,螺纹段的作用下,传动杆 222沿第一直线201向斜锯200的前方运动,第二固定件227挤压第一弹性件225 并进而挤压锁紧片225和支撑座壳体至第一固定件224,使得锁定组件锁定支架的转动,切割系统达到第一状态。当传动杆222沿与第一方向202相反的方向绕第一直线201转动时,传动杆222沿第一直线201向斜锯200的后方运动,在第一弹性件225的复原力作用下传动杆222更快速的带动第二固定件2227远离锁紧片226,完成切割系统的转动运动的解锁,此时切割系统可进入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
锁紧结构220还包括设于定位杆222上的离合结构223,用于限制传动杆222 沿第一直线201方向向斜锯200后方的运动,即限制解锁过程的进一步运动。如图21所示,离合结构223包括第一离合件223a和第二离合件223b,第一离合件223a和第二离合件223b分别具有一个相互啮合的表面。具体的,第一离合件 223a固定在工作台240下方的壳体上,第二离合件223b与传动杆222固定连接,第一离合件223a和第二离合件223b均具有供传动杆222贯穿的通孔。进一步的,第一离合件223a朝向第二离合件223b的表面设有阶梯状的台阶223c,台阶223c 沿第一方向202依次增高,达到一定高度后,形成一个断面223d。第二离合件223b朝向第一离合件233a的表面上也具有与第一离合件233a相啮合的形状。上述两表面至少具有两个台阶223c结构。第二离合件223b中心设有异形孔223e,该异形孔223e是不同于圆孔的通孔,相应的传动杆222上设有凸块,能够卡合至该异形孔223e中,完成第二离合件223b和传动杆222的固定连接。具体的,当第一离合件223a和第二离合件223b啮合后,由于两断面223d的限制,传动杆222沿第一方向202的反方向的转动被离合结构所限制。
锁紧结构220还包括设于第二离合件223b前方的连接件229,连接件229 和第二离合件223b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228。,第二弹性件228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接件229和第二离合件223b。连接件229套设在传动杆222上,并与传动杆 222活动连接,传动杆222可在连接件229之间运动,连接件229还与工作台240 壳体固定连接。当传动杆222沿第一方向202绕第一直线201转动时,传动杆 222沿第一直线201向斜锯200的前方运动,锁紧结构完成锁紧的同时,第二离合件223b在传动杆22的带动下沿台阶223c运动,直至在第二弹性件228的带动下与第一离合件223a相互分离。当传动杆222沿与第一方向202相反的方向绕第一直线201转动时,传动杆222沿第一直线201向斜锯200的后方运动,第二离合件223b在传动杆22的带动下与第一离合件223a相互接近,当接近到两表面相啮合并挤压第二弹性件228时,两表面的断面223d相卡和,使得第二离合件223b不能进一步运动,从而限制传动杆222进一步运动,此时到达解锁后的临界状态,保证解锁后切割系统可以完成运动。支撑座的后侧还设有阻尼件,用于给转动的机架提供缓冲。
定位结构230包括与第四操作件231连接的传动件234,在本实施例中传动件234为柔性传动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刚性结构。传动件234通过连接杆232和凸轮233连接到第四操作件231,连接杆232和凸轮233用于改变第四操作件231的传动方式和传动方向,使得第四操作件231和第三操作件221 可设置在第一通道241的同侧。由于第一通道241中间设有第一容纳空间,第一通道241壳体被分割为左右两部分,定位结构230和锁紧结构220的主体可分别设于两部分内,第四操作件231和第三操作件221设于第一通道241的侧部,连接杆232横向的设置于第一通道241的端部。传动件234主体沿第一通道延伸,即沿平行于第一直线201的方向延伸。具体的,连接杆232一端连接第四操作件 231,一端连接凸轮233,凸轮233能在第四操作件231的带动下绕连接杆232 的中轴线即第二直线203转动。传动件234的运动方向与凸轮233的转动所在平面平行,在本实施例中,传动件234沿与第一直线201平行的反向运动。传动件 234末端连接有定位销235,定位销235至少部分与支撑座壳体相连,使定位销235只能沿与第一直线201平行的方向运动。定位销235处设有定位块236,定位块236设于机架内,定位块236上设有若干定位孔236a,每一定位孔236a的位置对应机架旋转到不同角度。当锁定组件210处于第二状态时,切割系统可以相对于支撑座转动,此时凸轮233向前侧运动时,带动传动件234向前侧运动,进而带动定位销235向前运动,定位销235从定位孔236a中分离,在锁紧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时,切割系统可以相对于支撑座转动。当锁定组件210处于第三状态时,切割系统暂时相对于支撑座静止,不论锁紧结构处于解锁状态还是锁紧状态,切割系统均保持静止,此时凸轮233向后侧运动时,带动传动件234向后侧运动,进而带动定位销235向后运动,定位销235进入定位块236上之一的定位孔236a内,由于定位销235至少部分与支撑座连接,则可通过定位销将切割系统限位至预定位置,此时只需要操纵第三操作件221锁紧切割系统,即可实现锁切割系统的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孔236a的形状与定位销235末端的形状一致,使得锁定组件为第三状态时,定位后的切割系统基本与第一状态类似。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孔236a可以为弧形孔等异形长孔,该孔的两端分别对应特定的切割角度,使得定位销235能够在一定设定范围内转动,即使得切割系统能够在一定设定范围内转动,在转动到两端部时,分别对应两个设定角度,操作者不需要去斜锯 200后方确认刻度即可快速确定所需求的角度范围,结合设于斜锯200前侧的操作件。
斜锯200除了切割系统能够相对于支撑座转动外,其工作台240也能相对于底座250旋转,此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为了便于操作工作台240的旋转,本实施例还包括调节组件260,调节组件260设于工作台240下方,用于操作者转动工作台240,并对工作台240在底座250上的位置进行调整、定位等。调节组件 260包括锁紧位置与解锁位置,分别对应工作台240相对于底座250的锁紧与解锁状态。调节组件260连接设于第一通道241第二端处的第五操作件261,第五操作件261呈把手状,使用者通过操作第五操作件261带动工作台240解锁后的运动,并带动调节组件260在锁紧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
具体的,第五操作件261通过枢接杆262与工作台240壳体连接,使得枢接杆262能够绕一点转动。枢接杆262上连接有第一运动件263,能够在枢接杆262 带动下朝同一个方向运动。第一运动件263的第一端设于第五操作件261处,第二端抵靠第二运动件264,当第一运动件263转动时,第二运动件264能在其作用下,朝与第一运动件263相反的方向运动,即,当第一运动件263第二端相对于原始位置向下转动时,第二运动件264远离第一运动件263的一端向上转动。具体的,第二运动件264第一端抵靠在第一运动件263的下方,第二运动件264 的第二端连接调节件266。调节件266为弹性结构,设于第二运动件264的下方,调节件266至少部分与第二运动件264的下侧连接。调节件266的第一端通过固定件265和工作台240的壳体连接,使其可以以固定件265的连接处作为弹性变形运动的参考点。调节件266的第二端位于底座250的调节部252的上方,该调节部252设有调节工作台在水平方向转动所需的刻度。进一步的,调节件266 的第二端设有定位部266a,在调节部252上设有若干定位槽251,若干定位槽 251对应不同的工作台240和切割系统的旋转角度。具体的,定位部266a向下侧凸起,凸起的形状与定位槽251的形状一致。第一运动件263还包括套设在枢接杆262上的弹性部263a,弹性部263a的上端在第一通道240第二端的附近。当调节机构位于锁紧位置时,弹性部263a的上端和第一通道240第二端具有一定间距,当第五操作件261向上运动时,弹性部263a的上端逐渐接近第一通道 240第二端,当调节机构位于锁紧位置时,弹性部263a的上端和第一通道240 第二端接触并相互挤压,使得弹性部263a发生一定形变。当使用者操作第五操作件261向上运动时时,第一运动件263第二端向下运动,第二运动件264第二端相应向上运动,带动调节件266第二端向上发生形变,定位部266a离开定位槽252,进而调节组件260离开底座250,此时进入解锁状态,工作台240可相对于底座250旋转,反之则为锁定位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只设有一个运动件完成上述传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部也可以设置在调解部上,而在调节件的末端设置定位槽。
在本实施例中,斜锯200的一侧还设有副台面组件270,副台面组件270与实施例一中的延伸组件类似,可以起到辅助和延伸工作台的支撑功能,本实施例的副台面组件270还具有收纳工件、废料的作用。副台面组件270包括支撑件 272、第六操作件271、延伸座273以及伸缩装置。伸缩装置设于支撑件272的下方,连接底座250,使得副台面组件270能够相对于工作台240进行远离或靠近运动。延伸座273设于伸缩装置的导轨上方,在副台面组件270位于原始位置时,延伸座273一端低靠底座250,一端连接在支撑件272下方。支撑件272的上表面和工作台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使得工作台240、延伸座273和支撑件272三者形成凹形结构,即工作台240和延伸座273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内可放置工件,支撑件272的上表面也可作为工件多余出工作台部分的放置面。第六操作件271能够将运动后的副台面组件270锁紧在伸缩装置的导轨上到某一位置。
如图26~28所示,斜锯200包括工作台定位组件280,定位组件280至少部分结构与工作台240固定连接,定位组件280至少部分结构设于工作台240下方,尤其是,部分定位组件280沿第一通道241设置。定位组件280用于对转动后的工作台240锁紧,并与调节组件270共同完成对工作台旋转角度的定位。定位组件280包括供使用者操作的第六操作件281,使用者操作第六操作件281运动到第一位置时,定位组件280完成对工作台240的锁定,使用者操作第六操作件 281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定位组件280完成对解锁。上述的锁定状态是指工作台 240通过定位组件280实现与底座250的固定,此时工作台240与底座250无法完成相对运动。上述的解锁状态是指工作台240与底座250无固定连接,工作台 240在使用者的作用下可以相对于底座250运动。
定位组件280包括制动块282,第六操作件281和制动块282传动连接,制动块282随着第六操作件281的动作运动,当工作台240和底座250锁定时,制动块282的一个表面与底座250的一个表面紧密接触,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通过该制动块282将工作台240与底座250锁定。具体的,底座250在工作台240 的下方形成一个容纳槽253,容纳槽253具有与制动块282接触的表面,记为第一制动面,对应制动块282的接触面记为第二制动面。容纳槽253设于调解部 252所在圆周的内侧,且与制动块282接触的表面位于容纳槽253远离调解部252的一侧。第一制动面或第二制动面与工作台240所在平面具有夹角β,5°≤β≤ 90°,优选为15°≤β≤70°。
制动块282与通过传动组件283与第六操作件281连接,传动组件283包括第二传动件283b和第一传动件283a。第二传动件283b一端与第六操作件281 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传动件283a。第一传动件283a沿第三直线204延伸,并能在第三直线204的延伸方向上进行运动。进一步地,第一传动件283可以为刚性的杆状结构,也可以是其他挣够运动的结构或组件。该第一传动件283设于工作台240和底座250之间,一端连接第二传动件283b,另一端连接制动块282。当第一传动件283a在第三直线204方向上进行运动时,制动块282跟随第一传动件283a在平行或重合于第三直线204方向上运动。尤其是,工作台240和底座250的上表面平行于或大致平行于第三直线204,使得工作台240的主体、第一传动件283a和底座250的上表面相互平行,或者,上述三者两两之间的夹角不超过10°。当第六操作件28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运动路径与第三直线204不平行也不重合时,第二传动件283b用于将第六操作件281对第二传动件283b的作用力方向转换成沿第三直线204的方向,若第六操作件281 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运动路径与第三直线204平行或重合时,传动组件283也可以不包含第二传动件283b。
第一传动件283a与工作台240底部的固定结构连接,该固定结构限制第一传动件283a在径向方向上的运动,使得其基本沿轴向方向,即沿第三直线204 方向运动。在固定结构之间还设有偏压元件284,用于对第一传动件283a的运动提供复位的作用力。
定位组件280包括指针285,指针285跟随工作台240在调节部252刻度上运动。具体的,第一传动件283a靠近制动块的一端设有指针285,指针285随定位组件280运动,也即随工作台240转动。指针285末端位于调节部252附近,指示于调节部252的刻度。由于定位组件285被安装在工作台240壳体的内部,指针285在工作台240中露出。
在其他情况下,调节组件260和定位组件280通过传动结构传动连接,操作第六操作件281或第五操作件261中的一个即可实现工作台240相对于底座250 的转动及定位。传动结构在一定情况下将第六操作件281或第五操作件261连接在一起,在一定情况下使二者分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斜锯,包括:
底座;
工作台,用于放置工件,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
切割系统,用于完成对工件的切割作业;
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锯包括:
定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底座的运动,所述定位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底座静止,所述定位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工作台用于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制动块,所述制动块沿与第三直线平行或重合的方向运动,所述制动块的一个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一个表面紧密接触,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实现所述定位组件的锁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六操作件,使用者操作第六操作件运动到第一位置时,定位组件处于锁定状态,使用者操作第六操作件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定位组件处于解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第一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制动块和第六操作件,沿第三直线延伸,并能在第三直线的所在方向上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第二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六操作件,当第六操作件运动方向不同于第一传动件运动方向时,所述第二传动件用于将所述第六操作件运动方向转换至第三直线所在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与所述制动块接触的表面,记为第一制动面,对应制动块的接触面记为第二制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面或第二制动面与工作台所在平面具有夹角β,5°≤β≤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设有调节工作台转动所需的刻度;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指针,所述指针跟随所述工作台在所述刻度上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偏压元件,用于对第一传动件的运动提供复位的作用力。
9.一种斜锯,包括:
底座;
工作台,用于放置工件,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
切割系统,用于完成对工件的切割作业;
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锯包括:
定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底座的运动,所述定位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底座静止,所述定位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工作台用于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
所述定位组件沿与第三直线平行或重合的方向运动,所述定位组件的一个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一个表面紧密接触,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实现所述定位组件的锁定状态。
CN202122875606.8U 2021-11-22 2021-11-22 斜锯 Active CN217121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5606.8U CN217121953U (zh) 2021-11-22 2021-11-22 斜锯
PCT/CN2022/118210 WO2023087872A1 (zh) 2021-11-22 2022-09-09 斜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5606.8U CN217121953U (zh) 2021-11-22 2021-11-22 斜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1953U true CN217121953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17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75606.8U Active CN217121953U (zh) 2021-11-22 2021-11-22 斜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1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9510B2 (en) Miter saw having holder fixing mechanism
EP0941797B1 (en) Sliding mitre saw
CN108177202B (zh) 台式切割机
JP4600184B2 (ja) ガイド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携帯用切断工具
JP5313081B2 (ja) 卓上切断機における切断機本体の傾斜位置決め機構
JP5103083B2 (ja) 卓上切断機
CN217098112U (zh) 斜锯
TWM446669U (zh) 切割機
EP3479942B1 (en) Cutting tool
CN109789593A (zh) 用于动力工具的具有微调整的锯栅
US20080257453A1 (en) Micro-Adjustment Device for the Angle Stop Plank of a Planar
CN217121953U (zh) 斜锯
CN217095968U (zh) 斜锯
JP5989552B2 (ja) 卓上切断機
CN102756171B (zh) 斜断锯
CN116140700A (zh) 斜锯
CN116140698A (zh) 斜锯
CN114603206A (zh) 台式切割机
WO2016131412A1 (zh) 动力工具
US11338375B2 (en) Portable manual vertical milling key duplicating machine
JP7423309B2 (ja) 卓上切断機
WO2023087872A1 (zh) 斜锯
JP5344891B2 (ja) 卓上切断機における切断機本体の傾斜支持機構
CN110712076A (zh) 一种自动开刃铣刀研磨机
CN114888435B (zh) 一种光纤激光切割焊接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