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9808U - 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09808U CN217109808U CN202220741599.4U CN202220741599U CN217109808U CN 217109808 U CN217109808 U CN 217109808U CN 202220741599 U CN202220741599 U CN 202220741599U CN 217109808 U CN217109808 U CN 2171098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pipeline
- outdoor unit
- square groove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机壳,机壳限定出容置腔;隔板将容置腔分隔为安装风机的第一腔和安装节流装置的第二腔;隔板上设有连通第一腔和第二腔的通风口;电装盒设于通风口处;散热器设于电装盒内,散热器包括散热块和散热管,散热块内设有方形槽,方形槽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散热管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与节流装置相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口;第二管道的一端和空调室外机的低压气管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开口相连接;冷媒从第一管道经第一开口流入方形槽,在方形槽内吸收电装盒的热量,再经第二开口流入第二管道。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使冷媒在方形槽内流动,增大了冷媒的流动面积,提高了吸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室外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的普及,空调的使用温度要求上限也越来越高。在高温环境下制冷的情况下,空调室外机暴露在室外高温环境中。而在工作过程中,空调室外机将与外界空气换热来释放热量。但是,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温度将更高,而在空调室外机中电控盒内的电器部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更不容易散热,进而使得电控盒内的电器部件一直处于高温状态而发生老化和损坏,导致空调室外机的使用可靠性降低。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空调室外机,其包括:
机壳,其限定出容置腔;
隔板,其将容置腔分隔为安装风机的第一腔和安装节流装置的第二腔;隔板上设有连通第一腔和第二腔的通风口;
电装盒,其设于通风口处;
散热器,散热器设于电装盒内,散热器包括散热块和散热管,散热块内设有方形槽,方形槽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散热管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与节流装置相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口;第二管道的一端和空调室外机的低压气管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开口相连接;
冷媒从第一管道经第一开口流入方形槽,在方形槽内吸收电装盒的热量,再经第二开口流入第二管道。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方形槽内设有隔断块,隔断块将方形槽分为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流入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第一管道伸入第一开口。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流出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第二管道伸入第二开口。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的形状为方形,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并列设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块包括第一侧壁和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隔断层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侧壁上,另一端与第二侧壁之间具有空隙。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装盒内设有发热元件,散热块连接在发热元件上。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块设有贯穿隔断块的螺纹孔,散热块通过螺钉穿设于螺纹孔中以连接在发热元件上。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螺纹孔的数量为4,四个螺纹孔呈不均匀列式排布。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隔断块设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空调室内机包括处于通风口处的电装盒,散热器设于电装盒内,散热器包括散热块和散热管,散热块内设有方形槽,方形槽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散热管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与节流装置相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口,第二管道的一端和空调室外机的低压气管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开口相连接,冷媒从第一管道经第一开口流入方形槽,在方形槽内吸收电装盒的热量,再经第二开口流入第二管道,散热块内的方形槽的散热面积较大,增强了冷媒冷却电装盒的效率,使电装盒迅速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一的部分结构拆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拆分图;
图9是图7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二的接水盘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0的仰视图;
图13是图12中的C-C向剖视图;
以上各图中:100、空调室外机;10、机壳;20、容置腔;21、第一腔;22、第二腔;30、隔板;31、通风口;40、前面板;41、出风口;50、电装盒;51、发热元件;52、PCB板;53、元件支架;60、散热器;61、散热块;611、方形槽;6111、第一开口;6112、第二开口;6113、隔断块;6114、流入通道;6115、流出通道;6116、第一空隙;6117、螺纹孔;612、第一侧壁;613、第二侧壁;62、第一管道;63、第二管道;64、第一管段;65、第二管段;66、第三管段; 67、散热板;671、凹槽;68、压板;681、固定槽;7、接水盘;71、凸出部;72、侧壁;73、倾斜底面;74、第二空隙;75、排水孔;76、排水管;8、风机;9、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100,空调室外机 100包括机壳10,机壳10限定出容置腔20,用于包围空调室外机100 机身并保护其内部设备,机壳10包括具有出风口41的前面板40。空调室外机100还包括隔板30将容置腔20分隔为安装风机8的第一腔21和安装节流装置的第二腔22。其中,第一腔21与设置于前面板40上的出风口41相连通,且第一腔21内安装有风机8,第二腔 22内安装有压缩机9。
隔板30上设有连通第一腔21和第二腔22的通风口31。电装盒 50设于通风口31处,通风口31处的气流能对电装盒50起到降温作用。
散热器60设于电装盒50内,散热器60包括散热块61和散热管,散热块61内设有方形槽611,方形槽611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6111 和第二开口6112。
散热管包括第一管道62和第二管道63。第一管道62的一端与节流装置相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口6111。第二管道63的一端和空调室外机100的低压气管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开口6112相连接。
冷媒从第一管道62经第一开口6111流入方形槽611,在方形槽611内吸收电装盒50的热量,再经第二开口6112流入第二管道63。方形槽611的散热面积较大,冷媒在方形槽611流动时能与电装盒 50进行快速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使电装盒50避免高温运行导致损坏,使空调室外机100能够稳定运行。
其中,散热管与空调室外机100的冷媒管路相连通,以使空调室外机100的冷媒流经散热管;具体的,第一管道62的一端与空调室外机100的节流装置相连接,第二管道63的一端与与空调室外机100 的低压气管相连通;冷媒流经散热管和散热块61时时吸收热量,对电装盒50进行散热。一方面,散热器60位于电装盒50的内部,冷媒流经散热管时,吸收由电装盒50释放出的热量,以实现对电装盒 50的散热。另一方面,风机8运行时,第一腔21内形成负压,第二腔22内的空气流经散热器60,空气由散热管和散热块61内的冷媒吸收热量后形成低温气流,低温气流流经电装盒50,并携带走电装盒50释放的热量,然后通过通风口31进入第一腔21内,最后由风机8排出机壳10外。以上设置充分利用冷媒特性,对电装盒50进行散热降温,及时带走电装盒50内功率发热元件51(功率元件)工作时释放的热量,确保发热元件51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方形槽611内设有隔断块6113,隔断块6113将方形槽611分为流入通道6114和流出通道6115,冷媒先进入流入通道6114再进入流出通道6115,使冷媒的流动有序进行,减少了流动阻力,冷媒能形成循环流动,对电装盒50持续降温。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流入通道6114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 6111,第一管道62伸入第一开口6111,第一管道62内的冷媒从第一开口6111进入流入通道6114。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流出通道6115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 6112,第二管道63伸入第二开口6112,流出通道6115的冷媒经第二开口6112进入第二管道63。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流入通道6114和流出通道6115的形状为方形,流入通道6114和流出通道6115并列设置,流入通道6114 和流出通道6115之间连通,使冷媒在方形槽611内循环流动,且流入通道6114和流出通道6115并列设置有利于冷媒的冷量均匀的传递至电装盒50内,使电装盒50降温。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散热块61包括第一侧壁72612和与第一侧壁72612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72613,第一侧壁72612上设有第一开口6111和第二开口6112,隔断块611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侧壁 72612上,另一端与第二侧壁72613之间具有第一空隙6116,第一空隙6116位于流入通道6114和流出通道6115之间,冷媒依次流经流入通道6114、第一空隙6116和流出通道6115。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电装盒50内设有发热元件51,散热块61连接在发热元件51上,以使散热块61能够快速的吸收发热元件 51的热量。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散热块61设有贯穿隔断块6113的螺纹孔6117,散热块61通过螺钉穿设于螺纹孔6117中以连接在发热元件51上,使散热块61能够牢固的与发热元件51连接,以使散热块 61可以持续吸收发热元件51的热量。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螺纹孔6117的数量为4,四个螺纹孔 6117呈不均匀列式排布,使散热块61能够牢固的固定在发热元件51 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隔断块6113设于第一开口6111和第二开口6112之间,隔断块6113位于流入通道6114和流出通道6115之间,使第一开口6111和流入通道6114连通,使第二开口6112和流出通道6115连通。
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100,其包括限定出容置腔20的机壳 10、设置于容置腔20内的电装盒50;电装盒50包括散热器60,散热器60包括散热块61和散热管,散热块61内设有方形槽611,方形槽611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6111和第二开口6112。
散热管包括第一管道62和第二管道63。第一管道62的一端与节流装置相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口6111。第二管道63的一端和空调室外机100的低压气管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开口6112相连接。第一开口6111的尺寸与第一管道62的尺寸相配合,第二开口6112 的尺寸与第二管道63的尺寸相配合。冷媒从第一管道62经第一开口 6111流入方形槽611,在方形槽611内吸收电装盒50的热量,再经第二开口6112流入第二管道63,以将发热元件51所释放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器60。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外机100利用冷媒吸收电装盒 50释放的热量,电装盒50的发热元件51被控制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能够避免其高温老化,进而提高使用可靠性,提高空调室外机 100的运行可靠性;且方便电装盒50的安装固定。
实施例二
参照图7-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100,包括机壳 10,机壳10限定出容置腔20,用于包围空调室外机100机身并保护其内部设备,机壳10包括具有出风口41的前面板40。
隔板30将容置腔20分隔为设有风机8的第一腔21和设有节流装置的第二腔22,其中,第一腔21与设置于前面板40上的出风口 41相连通,且第一腔21内安装有风机8,第二腔22内安装有压缩机 9和电装盒50。隔板30上设有连通第一腔21和第二腔22的通风口 31。
空调室外机100还包括电装盒50,电装盒50设于通风口31处,使通风口31处的流动性较大的气流对电装盒50起到降温作用。电装盒50横向连接在隔板30上,电装盒50包括PCB板52,PCB板52 沿左右方向延伸。
电装盒50包括散热板67、压板68和散热管,散热管安装在压板68和散热板67之间,冷媒在散热管流动,压板68和散热板67均与散热管接触,使散热板67和散热管的温度降低,从而传递冷量给电装盒50。
电装盒50还包括接水盘7,接水盘7设于散热板67和电装盒50 的发热部件之间,在散热器60表面形成的凝露流入接水盘7中,避免凝露流动至电装盒50内导致危险。接水盘7形成有朝向散热板67 的凸出面,凸出面与散热板67的下侧面相连接,使散热板67能够向凸出面传递冷量,从而使接水盘7处于较低的温度。
电装盒50包括PCB板52、散热板67、压板68及设置于散热板 67与压板68之间的散热管。电装盒50包括散热器60,散热器60包括散热板67、压板68和散热管。
其中,PCB板52上设有发热元件51,发热元件51和散热板67 之间设有接水盘7,由于散热器60的表面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容易在此形成凝露,凝露从散热器60的表面流入接水盘7中,避免对电装盒50的运行造成危险。
散热管一端与空调室外机100的节流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与空调室外机100的低压气管相连通,冷媒流经散热管时吸收热量,吸收由电装盒50释放出的热量,以实现对电装盒50的散热。散热管内流动有冷媒,能将冷量传递给压板68和散热板67,从而在散热器60的周围形成冷气流,冷气流能对电装盒50起到冷却的作用,吸收热量后的冷气流从第二腔22流动至第一腔21的出风口41处。
本实施例中,接水盘7能实现对发热元件51的降温,一方面接水盘7与发热元件51紧密贴合,在接水盘7中的凝露能对发热元件 51起到降温作用,提高了换热的效率,另一方面接水盘7的凸出面与散热板67贴合,散热板67的冷量通过接水盘7传递至发热元件 51,对发热元件51起到降温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散热板67上设有凹槽671,压板68与凹槽671共同限定出管路通道,散热管安装于管路通道内。作为一种实施的方式,压板68呈平板状;散热管安装于凹槽671内的管段与凹槽671的截面相一致。作为另一种实施的方式,压板68上形成有固定槽681,固定槽681与凹槽671配合限定出管路通道;散热管的形状与管路通道的形状相一致。PCB板52上固定有元件支架53,发热元件51安装于元件支架53上。
作为一种可设置的方式,散热板67上设置有两个凹槽671。散热管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管段64、第二管段65及第三管段66;其中,第一管段64与第三管段66位于第二管段65的同一侧;第二管段65安装于其中一个凹槽671内,第三管段66安装于另一个凹槽 671。可设置的,两个凹槽671并列设置,并贯穿散热板67的相对两端部。以上设置多个凹槽671增加了散热管的长度及散热管与散热板 67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凹槽671的截面呈弓形,且弓形弧为优弧,以增加凹槽671与散热管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并增加了两者的连接牢固性。发热元件51与散热板67通过第三固定件固定连接。另外,本实施例中,PCB板52固定于盒体上;发热元件51位于PCB板52 靠近盒盖的一侧。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接水盘7的下侧面贴合在发热部件上,以使接水盘7内的水流对发热部件进行降温,能提高发热部件的散热效率,通过水流与接水盘7之间进行对流传热,使传热效率增加,快速吸收哦发热部件的热量。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电装盒50的底面投影中,压板68的投影和散热板67的投影均位于接水盘7的投影内,并位于接水盘7 投影的中间位置,使接水盘7能够接收压板68、散热板67和散热管流下的所有凝露。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散热板67的下侧面为平面,凸出面为平面,散热板67的下侧面和凸出面的接触面为平面,使散热板67和凸出面的传热效率提高。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接水盘7还包括凸出部71,凸出部71 包括位于上侧的凸出面,凸出部71呈长方体且设于接水盘7的中间位置,使凸出部71的在接水盘7中处于较高位置,长方体的凸出部 71能为散热板67提供稳定支撑。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接水盘7还包括侧壁72和倾斜底面73,倾斜底面73和散热板67的下侧面之间具有第二空隙74,散热板67 上凝结的露水从第二空隙74流入接水盘7,第二空隙74位于凸出部 71的四周,能够使散热板67流下的露水从四周都能进入接水盘7。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倾斜底面73设有排水孔75,排水孔75 位于相邻的两个侧壁72的拐角处。凝露从接水盘7的倾斜底面73流动至排水孔75,排水孔75与位于接水盘7下侧的排水管76相连接,使从排水孔75排出的凝露从排水管76流出。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倾斜底面73的左侧设有排水孔75,倾斜底面73的右侧的高度高于左侧的高度,倾斜底面73从右侧向左侧倾斜。水从较高的倾斜底面73的右侧流动至较低的倾斜底面73的左侧,再流入倾斜底面73的左侧的排水孔75,从接水盘7流出。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侧壁72、倾斜底面73和凸出部71共同限定出水流通道,水流通道为方形,使接水盘7内的水沿水流通道流出。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接水盘7的材料为铝。铝的导热性能良好。一方面接水盘7能够快速与散热板67进行热交换。另一方面,接水盘7能够快速与发热元件51进行热交换,接水盘7内的水也能快速与发热元件51进行热交换,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100,其包括限定出容置腔20 的机壳10、设置于容置腔20内的电装盒50;电装盒50包括其上设有发热元件51的PCB板52、与发热元件51远离PCB板52的一侧相配合的散热板67、固定于散热板67远离发热元件51的一侧的压板68、固定于散热板67与压板68之间的散热管和固定在发热元件 51和散热板67之间的接水盘7;散热管一端空调室外机100的节流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空调室外机100的低压气管相连通;发热元件 51释放热量给接水盘7,接水盘7将热量传递给散热板67,散热板 67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管,并由散热管内的冷媒所吸收;散热器60上的凝结的露水通过倾斜底面73和散热板67之间的第二空隙74流至接水盘7,凝露在接水盘7上流动至接水孔,再从接水孔流至接水管排出电装盒50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机壳,其限定出容置腔;
隔板,其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安装风机的第一腔和安装节流装置的第二腔;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的通风口;
电装盒,其设于所述通风口处;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电装盒内,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块和散热管,所述散热块内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所述散热管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节流装置相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和所述空调室外机的低压气管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相连接;
冷媒从所述第一管道经所述第一开口流入所述方形槽,在所述方形槽内吸收所述电装盒的热量,再经所述第二开口流入所述第二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槽内设有隔断块,所述隔断块将所述方形槽分为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管道伸入所述第一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管道伸入所述第二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通道和所述流出通道的形状为方形,所述流入通道和所述流出通道并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包括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隔断层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具有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装盒内设有发热元件,所述散热块连接在所述发热元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设有贯穿所述隔断块的螺纹孔,所述散热块通过螺钉穿设于所述螺纹孔中以连接在所述发热元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4,四个所述螺纹孔呈不均匀列式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块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41599.4U CN217109808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空调室外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41599.4U CN217109808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空调室外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09808U true CN217109808U (zh) | 2022-08-02 |
Family
ID=82578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41599.4U Active CN217109808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空调室外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09808U (zh) |
-
2022
- 2022-03-31 CN CN202220741599.4U patent/CN2171098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109808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17057760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14627775U (zh) |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 |
CN214627774U (zh) |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 |
CN212108752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11146959U (zh) | 一种气温调节装置及空调 | |
CN217109809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17082743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17057758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16953294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17082741U (zh) | 空调室外机 | |
JP4239328B2 (ja) | 筐体内冷却システム | |
CN217031413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16953295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13020026U (zh) | 空调器的室外机 | |
CN217685509U (zh) | 散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9981377U (zh) | 一种功率单元的散热结构 | |
CN213272930U (zh) |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 |
CN217594235U (zh) | 一种除湿装置、户外设备和充电设备 | |
CN216011082U (zh) | 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及除湿机 | |
CN217082730U (zh) | 一种窗式空调器 | |
CN218998618U (zh) | 一种具有灰尘收集功能的家用电器散热装置 | |
CN220524328U (zh) | 电控部件以及空调器 | |
CN215421351U (zh) | 服务器散热柜 | |
CN217275043U (zh) | 一种储物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