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2730U - 一种窗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窗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2730U
CN217082730U CN202220909017.9U CN202220909017U CN217082730U CN 217082730 U CN217082730 U CN 217082730U CN 202220909017 U CN202220909017 U CN 202220909017U CN 217082730 U CN217082730 U CN 217082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collecting
air conditioner
heat exchang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090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义贤
莫菲
吕根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090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2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2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2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底座、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电控组件以及散热件;底座上从前至后依次开设有接水槽及集水槽,接水槽与集水槽连通;室内换热器安装于接水槽内;室外换热器安装于集水槽内;电控组件位于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并位于底座的上方;散热件的一端与电控组件相连,散热件的另一端伸入至集水槽内;其中,接水槽能够收集室内换热器上形成的冷凝水,并将冷凝水引至集水槽内。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冷凝水对电控单元进行水冷散热,对电控组件的散热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降低了窗式空调器内电控组件因过热而失效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窗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窗式空调器是一种安装在窗口上的小型空调,其一部分处于室内,另一部分处于室外,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均具有换热器;在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之间的区域内,设置有压缩机、电控组件以及风机等。
窗式空调器在运行时,其内部的电控组件将会持续发热,电控组件的温度也会持续升高,而电控组件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工作,其温度越高,发生故障的概率越高;因此,为了防止电控组件因过热而失效,窗式空调器一般还需要对电控组件进行散热。
目前,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引入室外空气与电控组件进行换热的方式对电控组件进行散热;然而,随着窗式空调器的运行,室外部分周边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引入的用于与电控组件进行换热的室外空气温度也会随之升高,室外空气与电控组件之间的温度差减小,导致室外空气对电控组件的散热效果降低,从而提高了电控组件失效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式空调器,其能够有效地对窗式空调器内的电控组件进行散热,降低了窗式空调器内的电控组件因过热而失效的概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从前至后依次开设有接水槽及集水槽,所述接水槽与所述集水槽连通;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安装于所述接水槽内;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安装于所述集水槽内;
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以及
散热件,所述散热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所述散热件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集水槽内;
其中,所述接水槽能够收集所述室内换热器上形成的冷凝水,并将所述冷凝水引至所述集水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槽的底壁面低于所述接水槽的底壁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槽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集水池和第二集水池,所述第一集水池的底壁面低于所述接水槽的底壁面,所述第二集水池的底壁面低于所述第一集水池的底壁面,所述第一集水池与所述第二集水池之间设有隔挡筋,且所述隔挡筋上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集水池与所述第二集水池的溢流孔;其中,所述散热件伸入至所述第一集水池内,所述室外换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二集水池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
底盘;以及
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安装于所述底盘上;
其中,所述接水槽开设在所述接水盘上,所述第一集水池开设于所述接水盘或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二集水池开设于所述底盘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水盘由隔热材料制作;当所述第一集水池开设于所述底盘上时,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裹于所述第一集水池外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集水池开设于所述接水盘上,所述第一集水池沿所述接水盘的左侧或右侧向后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室内风道,所述室内风道位于所述接水盘上,所述接水盘与所述室内风道的至少部分为一体成型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室外风道,所述室外风道的前侧设有电机安装架,所述电控组件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架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件包括: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及
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连接板相连,并伸入至所述集水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件上设有至少两个呈间隔分布的所述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窗式空调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在室内换热器内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时,室内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凝结形成冷凝水,并落在底座的接水槽内,并随着接水槽流入至集水槽内收集,将伸入至集水槽内的散热件部分浸没;期间,电控组件持续发热,发出的热量经由电控组件传递至散热件处,散热件与集水槽内的冷凝水之间形成温度差,使得热量由散热件传递至冷凝水内,由此实现对电控组件的散热。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冷凝水对电控组件进行水冷散热,对电控组件的散热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降低了窗式空调器内电控组件因过热而失效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窗式空调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窗式空调器的接水盘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窗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架与电控组件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窗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窗式空调器的电控单元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窗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窗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窗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剖面图。
图中,100、底座;110、底盘;120、接水盘;130、接水槽;140、集水槽;141、第一集水池;142、第二集水池;143、溢流孔;150、隔热层;200、电机组件;210、电机安装架;220、电机本体;300、室内换热器;400、室外换热器;500、电控组件;600、散热件;610、连接板;620、散热片;630、第一段;640、第二段;650、第三段;660、第一部分;670、第二部分;700、室内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窗式空调器分别由压缩机、室内换热器300、节流机构以及室外换热器400组成,压缩机、室内换热器300、节流机构以及室外换热器400依次通过管路首尾相连,管路流流动有制冷剂,以制冷过程为例对窗式空调器的原理进行说明:制冷剂经过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气体,经室外换热器400实现与室外气体换热,热量由制冷剂传递至室外空气;而后,制冷剂经过节流机构,形成低温低压液体后,进入到室内换热器300内,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制冷剂吸热并蒸发形成低温低压气体,最终回到压缩机内,进行下一轮循环。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底座100、室内换热器300、室外换热器400、电控组件500以及散热器;所述底座100上从前至后依次开设有接水槽130及集水槽140,所述接水槽130与所述集水槽140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300安装于所述接水槽130内,所述室外换热器400安装于所述集水槽140内,所述电控组件500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与所述室外换热器400之间,并位于所述底座100的上方;所述散热件600的一端与所述电控组件500相连,所述散热件600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集水槽140内;其中,所述接水槽130能够收集所述室内换热器300上形成的冷凝水,并将所述冷凝水引至所述集水槽140内。
其中,使用时,底座100的前方朝向室内,底座100的后方朝向室外。
基于上述方案,在室内换热器300内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时,室内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凝结形成冷凝水,并落在底座100的接水槽130内,并随着接水槽130流入至集水槽140内收集,将伸入至集水槽140内的散热件600部分浸没;期间,电控组件500持续发热,发出的热量经由电控组件500传递至散热件600处,散热件600与集水槽140内的冷凝水之间形成温度差,使得热量由散热件600传递至冷凝水内,由此实现对电控组件500的散热。
此外,还利用了冷凝水对室外换热器400进行散热,提高窗式空调器的整体制冷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利用了冷凝水对电控组件500进行水冷散热,对电控组件500的散热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降低了窗式空调器内电控组件500因过热而失效的概率。
其中,为实现窗式空调器本身的制冷功能,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外壳、压缩机、节流机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400、节流机构以及室内换热器300首尾相连形成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回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图4至图5,所述集水槽140的底壁面低于所述接水槽130的底壁面,以使得接水槽130能够实现收集室内换热器300上形成的冷凝水,并将冷凝水引流至集水槽140内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至图5,所述集水槽140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集水池141和第二集水池142,所述第一集水池141的底壁面低于所述接水槽130的底壁面,所述第二集水池142的底壁面低于所述第一集水池141的底壁面,所述第一集水池141和所述第二集水池142之间设有隔档筋,且所述隔挡筋上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集水池141与所述第二集水池142的溢流孔143,所述接水槽130内的冷凝水能够引至所述集水槽140内;其中,所述散热件600伸入至所述第一集水池141内,所述室外换热器400安装于所述第二集水池142内。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保证对电控组件500的散热效果的前提下,对室外换热器400进行散热,保证了电控组件500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所述底座100包括底盘110和安装于所述底盘110上的接水盘120,所述接水槽130开设在所述接水盘120上;所述第一集水池141开设于所述接水盘120上,所述第二集水池142开设于所述底盘110上。本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窗式空调器原有的底盘110结构上,额外设置接水盘120以组成本方案的底座100,在后续的维护保养中,可以拆除接水盘120以对接水槽130和第一集水池141内的水垢进行清除,维护保养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冷凝水的冷量流失,所述接水盘120由隔热材料制作,如图4所示。由此,冷凝水在于散热件600换热时,始终保持在与外界隔热的状态,与其它部件的热交换减少,提高对散热件600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集水池141开设于所述接水盘120上,所述第一集水池141沿所述接水盘120的左侧或右侧向后延伸。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集水池141从接水盘120的左侧或后侧向后延伸,可以避免第一集水池141与需要设置在接水盘120中部后侧的室内换热风机等其它部件产生干涉,提高了窗式空调器的内部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2,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室内风道700;所述室内风道700位于所述接水盘120上,所述接水盘120和所述室内风道700的至少部分为一体成型件。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室内风道700和接水盘120部分一体设置,提高了接水盘120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3,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室外风道;所述室外风道的前侧设有电机安装架210,所述电控组件500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架210上。
本实施方式中,将电控组件500安装在电机安装架210上,一方面,方便了电控组件500内的电控组件500分别与压缩机、电机本体220等用电设备电连接;另一方面,电控组件500可以更为靠近底座100,以便于将散热件600伸入至集水槽140内实现散热。
其中,电机安装架210是电机组件200的一部分,电机组件200还包括安装在电机安装架210上的电机本体220,电机本体220用于与室内换热风机和室外换热风机连接,以使得窗式空调器能够分别与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进行换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所述散热件600包括连接板610和散热片620;所述连接板610与电控组件500相连,所述散热片620与连接板610相连并伸入至所述集水槽140内。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连接板610实现对散热片620的固定,通过散热片620与集水槽140内冷凝水的换热实现对电控组件500的冷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中的a)、e)以及f)所示,所述散热件600上设有至少两个呈间隔分布的所述散热片620。
具体地,如图5中的a)所示,连接板610贴设于电控组件500的底部,至少两个散热片620垂直连接于连接板610上并平行间隔设置。电控组件500发出的热量依次经由连接板610和多个散热片620传递至冷凝水内,散热效果良好,但散热件600的制作成本较高。
具体地,如图5中的e)和f)所示,连接板610贴设于电控组件500的侧面,至少两个散热片620垂直连接于连接板610上并平行间隔设置。电控组件500发出的热量依次经由连接板610和多个散热片620传递至冷凝水内,散热效果较佳,但散热件600的制作成本较高且占用的空间较大。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以及图5中的b)所示,散热件6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630、第二段640以及第三段650,所述第一段630贴设在所述电控组件500底部,所述第二段640向远离所述电控组件500底部的方向延伸并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一集水池141内,所述第三段650完全处于所述第一集水池141内。本实施方式中,电控组件500发出的热量依次经由第一段630、第二段640以及第三段650传递至冷凝水内,结构简单,散热件600的制作成本较低。如图5中的b)所示,第一段630、第二段640以及第三段650连成U型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段630、第二段640以及第三段650连成Z型结构。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中的c)和d)所示,所述散热件600包括依次连接形成L型的第一部分660和第二部分670;所述第一部分660贴设在所述电控组件500的侧面上,所述第一部分660向所述第一集水池141内延伸并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一集水池141内,所述第二部分670完全处于所述第一集水池141内。本实施方式中,电控组件500发出的热量依次经由第一部分660和第二部分670传递至冷凝水内,散热效果良好但散热件600占用空间较大。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请参阅图6,所述第一集水池141和第二集水池142共同开设于所述底盘110上,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隔热层150,所述隔热层150包裹于所述第一集水池141外侧。
本实施例中,将接水槽130和集水槽140分离,并通过隔热层150保证第一集水池141的隔热效果,提供了另一种方案解决电控组件500的散热问题。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请参阅图7,底座100不再分成底盘110和接水盘120,而是呈整体设计,通过直接在窗式空调器原有的底座100上改进得到接水槽130和集水槽140等结构,底盘110整体由隔热材料制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直接在底座100上改进得到接水槽130和集水槽140,简化了窗式空调器的整体结构。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请参阅图8,集水槽140不再分为第一集水池141和第二集水池142,集水槽140的底壁面呈水平设置,室外换热器400和散热件600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底盘110整体由隔热材料制作。本实施例中,冷凝水可同步对散热件600和室外换热器400进行散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从前至后依次开设有接水槽及集水槽,所述接水槽与所述集水槽连通;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安装于所述接水槽内;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安装于所述集水槽内;
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以及
散热件,所述散热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所述散热件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集水槽内;
其中,所述接水槽能够收集所述室内换热器上形成的冷凝水,并将所述冷凝水引至所述集水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的底壁面低于所述接水槽的底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集水池和第二集水池,所述第一集水池的底壁面低于所述接水槽的底壁面,所述第二集水池的底壁面低于所述第一集水池的底壁面,所述第一集水池与所述第二集水池之间设有隔挡筋,且所述隔挡筋上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集水池与所述第二集水池的溢流孔;
其中,所述散热件伸入至所述第一集水池内,所述室外换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二集水池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底盘;以及
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安装于所述底盘上;
其中,所述接水槽开设在所述接水盘上,所述第一集水池开设于所述接水盘或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二集水池开设于所述底盘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由隔热材料制作;
当所述第一集水池开设于所述底盘上时,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裹于所述第一集水池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水池开设于所述接水盘上,所述第一集水池沿所述接水盘的左侧或右侧向后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室内风道,所述室内风道位于所述接水盘上,所述接水盘与所述室内风道的至少部分为一体成型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室外风道,所述室外风道的前侧设有电机安装架,所述电控组件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及
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连接板相连,并伸入至所述集水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上设有至少两个呈间隔分布的所述散热片。
CN202220909017.9U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窗式空调器 Active CN217082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09017.9U CN217082730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窗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09017.9U CN217082730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窗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2730U true CN217082730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499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09017.9U Active CN217082730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窗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2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66272U (zh) 换热器、电控盒以及空调系统
CN214775425U (zh) 充电桩及充电设备
CN110671750A (zh) 空调器及其相变散热控制盒
CN214676255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4676259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7082730U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209857252U (zh) 空气调节系统和空气调节装置
CN215597553U (zh) 一种空调器散热结构及空调器室外机
CN215570861U (zh) 空调装置以及空调室外机
CN214627775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3811888U (zh) 一种热管换热装置及换热系统
CN211457823U (zh) 空调器及其翅片式相变散热控制盒
CN212108751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0641239U (zh) 空调器及其板式相变散热控制盒
CN209857250U (zh) 空气调节系统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14126331A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6557431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4485230A (zh) 一种热管换热装置、换热系统及温度调节的控制方法
CN219160500U (zh) 循环扇
CN220379850U (zh) 空调室外机电控散热器结构
CN21710980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9415279U (zh) 一种新型制冷装置
CN213020026U (zh) 空调器的室外机
CN220874954U (zh) 一种变频器的散热结构
CN219868110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