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1082U - 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及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及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1082U
CN216011082U CN202121582985.5U CN202121582985U CN216011082U CN 216011082 U CN216011082 U CN 216011082U CN 202121582985 U CN202121582985 U CN 202121582985U CN 216011082 U CN216011082 U CN 216011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ensation
heat
fins
heat dissip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829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毅生
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Invito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Invit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Invito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Invit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829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11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1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10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及除湿机,包括壳体以及冷凝除湿组件,壳体设置有风道以及与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冷凝除湿组件设置在风道中,冷凝除湿组件具有冷凝部和发热部,在风流轨迹前进方向上,发热部位于冷凝部的前方,外部风流从进风口进入风道,流经冷凝除湿组件的冷凝部,冷凝部对空气制冷,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受冷凝结于冷凝部上,以达到除湿效果,受冷的空气沿风道继续向前传输,流经发热部,则可以利用温度较低的空气为发热部快速散热,使得冷凝除湿组件运行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及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及除湿机。
背景技术
除湿机能够对环境中的空气除湿,受到大多用户青睐,现有的除湿机,可采用冷凝除湿组件进行除湿,冷凝除湿组件具有冷凝部和发热部,冷凝部能够对空气制冷,使得空气中的水分于冷凝部上凝结,以达到除湿效果,而冷凝部上的热量,会传导至发热部上散发,为了使得冷凝除湿组件稳定运行,需要及时对发热部散热,部分的除湿机并未加装能够为发热部散热的器件,导致除湿机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停机散热,导致使用不方便,或者部分的除湿机需要加装水冷或者风冷器件为发热部散热,导致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增加以及耗能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及时散热,运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除湿机,降低制造成本以及运行耗能,使用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设置有风道以及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冷凝除湿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冷凝除湿组件具有冷凝部和发热部,在所述风流轨迹前进方向上,所述发热部位于所述冷凝部的前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散热结构,外部风流从进风口进入风道,流经冷凝除湿组件的冷凝部,冷凝部对空气制冷,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受冷凝结于冷凝部上,以达到除湿效果,受冷的空气沿风道继续向前传输,流经发热部,则可以利用温度较低的空气为发热部快速散热,使得冷凝除湿组件运行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有隔板支架,所述隔板支架将所述风道分隔成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腔段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腔段连通,所述隔板支架上设置有通气口组,所述冷凝除湿组件设置在所述隔板支架上并且所述冷凝部位于所述第一腔段以及所述发热部位于所述第二腔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段的换热片组件,所述换热片组件与所述冷凝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片组件上设置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能够引导风流趋向所述通气口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片组件包括多块与所述冷凝部连接的第一翅片,多块所述第一翅片横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翅片的边缘设置有导流面,多个所述第一翅片的所述导流面位于同一导风平面上以形成导风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腔段的散热片组件,所述散热片组件与所述发热部连接,所述通气口组位于所述散热片组件朝向所述隔板支架的投影区域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片组件包括多块与所述发热部连接的第二翅片,多块所述第二翅片横向间隔排列,所述通气口组与多个相邻所述第二翅片之间的间隔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在所述冷凝部的下方可拆卸地设置有储水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引导风流的流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除湿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除湿机,冷凝除湿组件对进入风道的风流冷凝除湿的同时,利用被制冷的风流为发热部散热,无需增加额外的散热设备,降低除湿机制造成本以及运行耗能,使用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其中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其一角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本实用新型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其中一种实施例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风道110、第一腔段111、第二腔段112、进风口120、出风口130、冷凝除湿组件200、冷凝部210、发热部220、风机300、隔板支架400、通气口组410、换热片组件500、第一翅片510、导风结构600、导风平面610、导流面620、散热片组件700、第二翅片710、储水盘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00以及冷凝除湿组件200,壳体100设置有风道110以及与风道110连通的进风口120和出风口130,冷凝除湿组件200设置在风道110中,冷凝除湿组件200具有冷凝部210和发热部220,在风流轨迹前进方向上,发热部220位于冷凝部210的前方。
其中,壳体100可以是多种形状,当应用于除湿机,壳体100可以作为除湿机的外壳,可以为圆柱形、球型或者长方体形等,壳体100内部的风道110可以由壳体100本身以及壳体100内的用于固定各个部件的支架等拼凑围成,也可以由壳体100内部独立设置的风壳围合而成。
具体地,冷凝除湿组件200可以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一面为冷凝部210,半导体制冷片的另一面为发热部220,冷凝除湿组件200也可以由压缩机、冷凝管、蒸发管以及冷媒构成,蒸发管设置在风道110中制冷,而冷凝管可以设置于风道110中散热。
壳体100上还设置有风机300,风机300用于引导风流的流向,使得外界风流有序地从进风口120进入风道110,而后经过冷凝除湿组件200后从出风口130排出。
本实用新型散热结构,外部风流从进风口120进入风道110,流经冷凝除湿组件200的冷凝部210,冷凝部210对空气制冷,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受冷凝结于冷凝部210上,以达到除湿效果,受冷的空气沿风道110继续向前传输,流经发热部220,则可以利用温度较低的空气为发热部220快速散热,使得冷凝除湿组件200运行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上于风道110内设置有隔板支架400,隔板支架400将风道110分隔成第一腔段111和第二腔段112,进风口120与第一腔段111连通,出风口130与第二腔段112连通,隔板支架400上设置有通气口组410,冷凝除湿组件200设置在隔板支架400上并且冷凝部210位于第一腔段111以及发热部220位于第二腔段112,隔板支架400可以将风道110分隔成第一腔段111和第二腔段112,外界风流需要经过通风口才能够第一腔段111进入第二腔段112,使得风流有序流动,同时利用隔板支架400分隔冷凝部210和发热部220,使得与发热部220换热后的风流不易返流到第一腔段111中,影响除湿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还包括位于第一腔段111的换热片组件500,换热片组件500与冷凝部210连接,换热片组件500能够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空气的制冷效果,使得空气中的水分能够凝结于换热片组件500的壁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片组件500上设置有导风结构600,导风结构600能够引导风流趋向通气口组410,当风流朝向换热片组件500流动,导风结构600能够引导风流趋向通气口组410,使得风流能够有序地流动,防止乱流而影响除湿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换热片组件500包括多块与冷凝部210连接的第一翅片510,多块第一翅片510横向间隔排列,第一翅片510的边缘设置有导流面620,多个第一翅片510的导流面620位于同一导风平面610上以形成导风结构600,具体地,导流面620可以呈弯折形或者弧形,当风流朝向换热片组件500流动,导流面620会给风流提供趋向通气口组410的阻力,同时风流会渗透入相邻的第一翅片510之间的间隔中,与第一翅片510充分换热,并且于第一翅片510上凝结水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结构600可以是设置换热片组件500上趋向通气口组410倾斜的挡板。
具体地,如图3所示,通气口组410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换热片组件500的上下两侧,由此,导风结构600可以由两个,分别设置于换热片组件500的上下两侧,以分别使得风流趋向于上下两侧的换热片组件5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还包括位于第二腔段112的散热片组件700,散热片组件700与发热部220连接,通气口组410位于散热片组件700朝向隔板支架400的投影区域内,从而从通气口组410流至第二腔段112的风流会朝向散热片组件700吹出,风流能够与散热片组件700充分接触,使得冷空气与散热片组件700充分换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片组件700包括多块与发热部220连接的第二翅片710,多块第二翅片710横向间隔排列,通气口组410与多个相邻第二翅片710之间的间隔相对。
具体地,如图6所述,通气口组410为若干条条形通孔,条形通孔与多个相邻第二翅片710之间的间隔正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在冷凝部210的下方可拆卸地设置有储水盘800,冷凝部210上凝结的水珠受重力作用可以朝下滴落在储水盘800上,壳体100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口,储水盘800可以通过与安装口插设以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100上,从而便于用户倾倒储水盘800中满载的冷凝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除湿机,如图1、2所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除湿机,冷凝除湿组件200对进入风道110的风流冷凝除湿的同时,利用被制冷的风流为发热部220散热,无需增加额外的散热设备,降低除湿机制造成本以及运行耗能,使用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置有风道以及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冷凝除湿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冷凝除湿组件具有冷凝部和发热部,在所述风流轨迹前进方向上,所述发热部位于所述冷凝部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有隔板支架,所述隔板支架将所述风道分隔成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腔段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腔段连通,所述隔板支架上设置有通气口组,所述冷凝除湿组件设置在所述隔板支架上并且所述冷凝部位于所述第一腔段以及所述发热部位于所述第二腔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段的换热片组件,所述换热片组件与所述冷凝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组件上设置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能够引导风流趋向所述通气口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组件包括多块与所述冷凝部连接的第一翅片,多块所述第一翅片横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翅片的边缘设置有导流面,多个所述第一翅片的所述导流面位于同一导风平面上以形成导风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腔段的散热片组件,所述散热片组件与所述发热部连接,所述通气口组位于所述散热片组件朝向所述隔板支架的投影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组件包括多块与所述发热部连接的第二翅片,多块所述第二翅片横向间隔排列,所述通气口组与多个相邻所述第二翅片之间的间隔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冷凝部的下方可拆卸地设置有储水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引导风流的流向。
10.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
CN202121582985.5U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及除湿机 Active CN216011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2985.5U CN216011082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及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2985.5U CN216011082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及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1082U true CN216011082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90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82985.5U Active CN216011082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及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110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66764B1 (ko) 컨트롤박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104165413B (zh) 机柜空调器
JP5320001B2 (ja) 電子除湿器
CN203231431U (zh) 机柜空调器
US20230164950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electric control box
JP2016055264A (ja) 除湿装置
CN214676255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9868254U (zh) 一种多功能半导体制冷装置
CN106969430B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KR101995582B1 (ko) 전기자동차 배터리 냉각용 열교환기
JP2017015381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6011082U (zh) 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及除湿机
CN214627774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4627775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108498050B (zh) 干燥系统及洗涤电器
CN213020026U (zh) 空调器的室外机
CN114126331A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8940452U (zh) 一种降温防潮电气柜
CN217109808U (zh) 空调室外机
KR20190084864A (ko) 이동형 공기조화기
CN216011080U (zh) 一种除湿装置
CN216557431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7057760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7594235U (zh) 一种除湿装置、户外设备和充电设备
CN212109063U (zh) 用于半导体制冷系统的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