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9885U - 车身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身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9885U
CN217099885U CN202123156732.4U CN202123156732U CN217099885U CN 217099885 U CN217099885 U CN 217099885U CN 202123156732 U CN202123156732 U CN 202123156732U CN 217099885 U CN217099885 U CN 217099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control
vehicle
signal
body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567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ientron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Clien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lientron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Clien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ientron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Clien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Clientron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567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9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9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9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车身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一车辆、一控制平台、至少一主站车身控制器及至少一从站车身控制器的组合设计,先由该控制平台发出至少一控制的开关信号,而控制平台所发出控制的开关信号通过该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输送至该主站车身控制器,再输送至该从站车身控制器,再输送至该车身装置,使该车身装置能根据所接收到该控制平台所发出控制的开关信号来进行开启或关闭动作,且该车身装置将已完成的控制的开关信号输送至该从站车身控制器,再输送至该主站车身控制器,再输送至该控制平台内,以回报该车身装置已完成的控制的开关信号至该控制平台来显示开关状态,使具有管理及控制操作的效能。

Description

车身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车身控制系统,尤指一种具有管理及控制操作的效能,而适用于电动车或是电动巴士等各种形态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今的车辆充电后就能行驶,尤其是小型车辆如轿车、休旅车或巴士车等已经初见成效,当小型车辆完成后,就开始研究大型车辆如公共汽车、大客车或游览车等是否也能充电后就能行驶,当然需要克服的是充电后所能行驶的里程数。
然而,当车辆开始使用充电后,该车辆内所设的电控装置就变得很重要,尤其是所有的电控装置几乎都需要电力才能操作,因此,如何控制电力输出给电控装置,以及进行操作电控装置就变得是一门很大的课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缺失,期能提出一种具有管理及控制操作的效能的车身控制系统,使用者可轻易操作组装,以提供使用者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一车辆、一控制平台、至少一主站车身控制器及至少一从站车身控制器的组合设计,该车辆设有至少一车用区域网络及至少一车身装置,该控制平台装设于该车辆内,该控制平台与车辆的车用区域网络连接,该主站车身控制器与该车辆的车用区域网络连接,该主站车身控制器通过该车用区域网络与该控制平台连接,该从站车身控制器与该主站车身控制器连接,该从站车身控制器与该车辆的车身装置连接,先由该控制平台发出至少一控制的开关信号,而控制平台所发出控制的开关信号通过该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输送至该主站车身控制器,再输送至该从站车身控制器,再输送至该车身装置,使该车身装置能根据所接收到该控制平台所发出控制的开关信号来进行开启或关闭动作,且该车身装置将已完成的控制的开关信号输送至该从站车身控制器,再输送至该主站车身控制器,再输送至该控制平台内,以回报该车身装置已完成的控制的开关信号至该控制平台来显示开关状态,使具有管理及控制操作的效能,进而增加整体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控制系统,且该车身装置通过该从站车身控制器及该主站车身控制器来与该控制平台形成连接,以通过该控制平台来控制开关该车身装置,其中该车身装置为前车门、后车门、电子后视镜、司机灯、阅读灯、氛围灯、行李箱灯、走道灯、前换气扇、后换气扇、行李舱灯、麦克风、喇叭、前电视机或后电视机的其中任一种。而该控制平台具有二种实施方式,而第一种实施方式乃为该控制平台设有至少一车身装置的控制按键,该车身装置的控制按键为实体按键,该控制平台所发出至少一控制的开关信号由该至少一车身装置的控制按键来发出,而该控制平台设有至少一状态灯,且该状态灯与该车身装置的控制按键连接,以能显示该车身装置的控制按键的开关状态,另第二种实施方式乃为该控制平台设有一触控显示屏,该触控显示屏显示至少一车身装置的触控键,该控制平台所发出至少一控制的开关信号由该至少一车身装置的触控键来发出,其中该车身装置的触控键为虚拟图像,而该控制平台设有至少一状态灯,且该状态灯为虚拟图像并配合该车身装置的触控键来设置,以能显示该车身装置的触控键的开关状态,使具有开关该车身装置的实施效能,进而增加整体的使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控制系统,该主站车身控制器设有一第一电源输入端、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及一第一微控制器,该第一电源输入端与该直流电源降压电路连接,该直流电源降压电路与该第一微控制器连接,该直流电源降压电路接收至少一钥匙开关信号、至少一车用区域网络通讯信号的其中任一信号,该钥匙开关信号具有电源开关信号,该车用区域网络通讯信号具有车用区域网络唤醒信号。且通过该主站车身控制器的第一微控制器(MCU)接收至少一钥匙开关信号、至少一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通讯信号、至少一机体温度监控信号的其中任一信号,其中通过该第一微控制器(MCU)来接收至少一钥匙开关信号并进行控制处理,并通过该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通讯信号来进行信号传递。该主站车身控制器同时串接至少两个以上从站车身控制器。该从站车身控制器设有一第二电源输入端、一第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一第二直流电源降压电路及一第二微控制器,该第二电源输入端与该第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连接,该第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与该第二直流电源降压电路连接,该第二直流电源降压电路与该第二微控制器连接。另外该主站车身控制器的第一微控制器(MCU)输出一从站车身控制器唤醒信号,以能进行唤醒该从站车身控制器;而该从站车身控制器的第二微控制器(MCU)接收至少一电压输入信号、至少一电阻输入信号、至少一开关输入信号、至少一车速脉冲输入信号、至少一转速脉冲输入信号、至少一位址线输入信号、至少一从站车身控制器温度侦测信号、至少一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通讯信号的其中任一信号,以通过该第二微控制器(MCU) 来接收上述所列的信号并进行处理,进而增加整体的操作性。该从站车身控制器输出该车身装置所需电流至该车身装置。该车身装置进行开启或关闭动作后该车身装置将已完成的控制的开关信号输送至该从站车身控制器,该从站车身控制器将该车身装置已完成的控制的开关信号输送至该主站车身控制器,并通过该主站车身控制器将已完成的控制的开关信号通过该车用区域网络输送至该控制平台内。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惟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内驾驶座舱的架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平台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身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站车身控制器的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从站车身控制器的架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11、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12、车身装置;20、控制平台;201、控制的开关信号;21、触控显示屏;22、触控键;23、状态灯; 30、主站车身控制器;31、第一电源输入端;32、直流电源降压电路;33、第一微控制器(MCU);34、机体温度监控信号;40、从站车身控制器;41、第二电源输入端;42、第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43、第二直流电源降压电路; 44、第二微控制器(MCU);50、钥匙开关信号;501、电源开关信号;60、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通讯信号;601、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唤醒信号;70、从站车身控制器唤醒信号;81、半桥电源输出;82、电源输出; 83、C3信号输出;91、电压输入信号;92、电阻输入信号;93、开关输入信号;94、车速脉冲输入信号;95、转速脉冲输入信号;96、位址线输入信号; 97、从站车身控制器温度侦测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而本实用新型的车身控制系统的最佳实施方式运用于电动车或是电动巴士等各种形态的车辆,并具有管理及控制操作的效能。
而本实用新型的车身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一车辆10、一控制平台20、至少一主站车身控制器30及至少一从站车身控制器40的组合设计(如图1 及图2所示),其中该车辆10为大型车辆或是小型车辆等各种形态的车辆,而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以大型车辆(如公共汽车、客运车、游览车等)为示,但不以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附图为限。另该车辆10设有至少一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11及至少一车身装置12(如第2图所示),其中该车用区域网络(CANBUS)11可以具有第一条区域网络线、第二条区域网络线、第三条区域网络线或是第四条区域网络线等,且上述区域网络线的数量配合该车辆10来设计,而该车身装置12为前车门、后车门、电子后视镜、司机灯、阅读灯、氛围灯、行李箱灯、走道灯、前换气扇、后换气扇、行李舱灯、麦克风、喇叭、前电视机或后电视机的其中任一种,也可以是其他装设于该车辆10上的电控装置,但不以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附图为限。
另该控制平台20装设于该车辆10内,且该控制平台20装设于驾驶者旁以方便驾驶者进行操控(如图1所示),而该控制平台20与车辆10的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11连接,该控制平台20发出至少一控制的开关信号 201,其中该控制平台20具有两种实施方式,而第一种实施方式乃为该控制平台20设有至少一车身装置12的控制按键(图未示),该车身装置12的控制按键为实体按键,该控制平台20所发出至少一控制的开关信号201由该至少一车身装置12的控制按键(图未示)来发出,而该控制平台20设有至少一状态灯(图未示),且该状态灯与该车身装置12的控制按键连接,以能显示该车身装置12的控制按键的开关状态,另第二种实施方式乃为该控制平台20设有一触控显示屏21,该触控显示屏21显示至少一车身装置 12的触控键22(如图1至图3所示),该控制平台20所发出至少一控制的开关信号201由该至少一车身装置12的触控键22来发出,其中该车身装置 12的触控键22为虚拟图像,而该控制平台20设有至少一状态灯23,且该状态灯23为虚拟图像并配合该车身装置12的触控键22来设置,以能显示该车身装置12的触控键22的开关状态,使具有开关该车身装置12的实施效能。
另该主站车身控制器30与该车辆10的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11连接,且该主站车身控制器30通过该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11与该控制平台20形成连接(如图2所示),其中该主站车身控制器30设有一第一电源输入端31、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32及一第一微控制器(MCU)33(如图5 所示),而该第一电源输入端31与该直流电源降压电路32连接,且该直流电源降压电路32与该第一微控制器(MCU)33连接,另该直流电源降压电路 32接收至少一钥匙开关信号50、至少一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通讯信号60的其中任一信号(如图5所示),其中该钥匙开关信号50能具有电源开关信号501,而该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通讯信号60能具有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唤醒信号601,以具有可唤醒该主站车身控制器30的直流电源降压电路32开关的效能。而且,该主站车身控制器30的第一微控制器 (MCU)33接收至少一钥匙开关信号50、至少一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 通讯信号60、至少一机体温度监控信号34的其中任一信号(如图5所示),其中通过该第一微控制器(MCU)33来接收至少一钥匙开关信号50并进行控制处理,并通过该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通讯信号60来进行信号传递。另该主站车身控制器30的第一微控制器(MCU)33输出一从站车身控制器唤醒信号70(如图5所示),以能进行唤醒该从站车身控制器40。
另该从站车身控制器40与该主站车身控制器30连接,而该主站车身控制器30同时串接至少两个以上从站车身控制器40(如图2及图4所示),其中该串接数量配合该车辆10来设计,但不以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附图为限。并且,该从站车身控制器40设有一第二电源输入端41、一第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42、一第二直流电源降压电路43及一第二微控制器(MCU)44 (如图6所示),该第二电源输入端41与该第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42连接,而该第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42与该第二直流电源降压电路43连接,另该第二直流电源降压电路43与该第二微控制器(MCU)44连接,其中该从站车身控制器40的第二微控制器(MCU)44接收至少一电压输入信号91、至少一电阻输入信号92、至少一开关输入信号93、至少一车速脉冲输入信号94、至少一转速脉冲输入信号95、至少一位址线输入信号96、至少一从站车身控制器温度侦测信号97、至少一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通讯信号60的其中任一信号(如图6所示),以通过该第二微控制器(MCU)44来接收上述所列的信号并进行处理。另该从站车身控制器40的第二微控制器(MCU)44 能输出至少一半桥电源输出81、至少一电源输出82或C3信号输出83的其中任一种输出,而该半桥电源输出81为24V/2A或是24V/9A其中任一半桥电源,且该电源输出82为24V/3、2A、24V/20A、5V/100mA、12V/100mA的其中任一电源(如图6所示),以具有输出不同电源来供使用的效能。另该第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42接收至少一从站车身控制器唤醒信号70,以能接收由该主站车身控制器30的第一微控制器(MCU)33所传递的从站车身控制器唤醒信号70来进行唤醒该从站车身控制器40的第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 42。另该从站车身控制器40与该车辆10的车身装置12连接(如图2及图4 所示),且该从站车身控制器40输出该车身装置12所需电流至该车身装置 12,使该车身装置12能具有电力来运行。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主站车身控制器30及从站车身控制器40所组成的车身控制架构(如图2及图4所示)来进行该车身装置12的运作,使具有控制开关车身装置12的操作效能,而主要运作以该控制平台20设有一触控显示屏21,该触控显示屏21显示至少一车身装置12的触控键22为例,先由该控制平台20发出至少一控制的开关信号201,该控制平台20所发出至少一控制的开关信号201由该至少一车身装置12的触控键22来发出。而控制平台20所发出控制的开关信号201通过该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11 输送至该主站车身控制器30,并通过该主站车身控制器30接收通过该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11所传递的该控制平台20所发出控制的开关信号201,再将该控制平台20所发出控制的开关信号201输送至该从站车身控制器40,且通过该从站车身控制器40接收通过该主站车身控制器30所传递的该控制平台20所发出控制的开关信号201,再将该控制平台20所发出控制的开关信号201输送至该车身装置12,使该车身装置12能根据所接收到该控制平台20所发出控制的开关信号201来进行开启或关闭动作,待该车身装置12 进行开启或关闭动作后,该车身装置12将已完成的控制的开关信号201输送至该从站车身控制器40,使该从站车身控制器40能将该车身装置12已完成的控制的开关信号201输送至该主站车身控制器30,最后通过该主站车身控制器30将已完成的控制的开关信号201通过该车用区域网络(CAN BUS) 11来输送至该控制平台20内,当该控制平台20的车身装置12的触控键22 为虚拟图像及该状态灯23为虚拟图像时(第二种实施方式),而该控制平台20接收到已完成的控制的开关信号201后,该控制平台20的状态灯23 会模拟并呈现出发亮或是变暗的显示状态,使驾驶者知悉该车身装置12的现实状态。
但是以上所述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均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车辆,该车辆设有至少一车用区域网络及至少一车身装置;
一控制平台,该控制平台装设于该车辆内,该控制平台与车辆的车用区域网络连接,该控制平台发出至少一控制的开关信号;
至少一主站车身控制器,该主站车身控制器与该车辆的车用区域网络连接,该主站车身控制器通过该车用区域网络与该控制平台连接,该主站车身控制器接收通过该车用区域网络所传递的该控制平台所发出控制的开关信号,再将该控制平台所发出控制的开关信号传递至从站车身控制器;以及
至少一从站车身控制器,该从站车身控制器与该主站车身控制器连接,该从站车身控制器与该车辆的车身装置连接,该从站车身控制器接收通过该主站车身控制器所传递的该控制平台所发出控制的开关信号,再将该控制平台所发出控制的开关信号传递至该车身装置,该车身装置根据所接收到该控制平台所发出控制的开关信号进行开启或关闭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主站车身控制器设有一第一电源输入端、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及一第一微控制器,该第一电源输入端与该直流电源降压电路连接,该直流电源降压电路与该第一微控制器连接,该直流电源降压电路接收至少一钥匙开关信号、至少一车用区域网络通讯信号的其中任一信号,该钥匙开关信号具有电源开关信号,该车用区域网络通讯信号具有车用区域网络唤醒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主站车身控制器的第一微控制器接收至少一钥匙开关信号、至少一车用区域网络通讯信号、至少一机体温度监控信号的其中任一信号,该第一微控制器接收至少一钥匙开关信号并进行控制处理,并通过该车用区域网络通讯信号进行信号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主站车身控制器同时串接至少两个以上从站车身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从站车身控制器设有一第二电源输入端、一第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一第二直流电源降压电路及一第二微控制器,该第二电源输入端与该第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连接,该第一直流电源降压电路与该第二直流电源降压电路连接,该第二直流电源降压电路与该第二微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从站车身控制器的第二微控制器接收至少一电压输入信号、至少一电阻输入信号、至少一开关输入信号、至少一车速脉冲输入信号、至少一转速脉冲输入信号、至少一位址线输入信号、至少一从站车身控制器温度侦测信号、至少一车用区域网络通讯信号的其中任一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从站车身控制器输出该车身装置所需电流至该车身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车身装置为前车门、后车门、电子后视镜、司机灯、阅读灯、氛围灯、行李箱灯、走道灯、前换气扇、后换气扇、行李舱灯、麦克风、喇叭、前电视机或后电视机的其中任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平台所发出至少一控制的开关信号来自于该控制平台设有一触控显示屏,且该触控显示屏显示至少一车身装置的触控键,并由该至少一车身装置的触控键发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平台设有至少一状态灯,且该状态灯为虚拟图像并配合该车身装置的触控键来设置,该状态灯显示该车身装置的触控键的开关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平台所发出至少一控制的开关信号来自于该控制平台设有至少一车身装置的控制按键,并由该至少一车身装置的控制按键发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平台设有至少一状态灯,且该状态灯与该车身装置的控制按键连接并显示该车身装置的控制按键的开关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车身装置进行开启或关闭动作后该车身装置将已完成的控制的开关信号输送至该从站车身控制器,该从站车身控制器将该车身装置已完成的控制的开关信号输送至该主站车身控制器,并通过该主站车身控制器将已完成的控制的开关信号通过该车用区域网络输送至该控制平台内。
CN202123156732.4U 2021-12-15 2021-12-15 车身控制系统 Active CN217099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6732.4U CN217099885U (zh) 2021-12-15 2021-12-15 车身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6732.4U CN217099885U (zh) 2021-12-15 2021-12-15 车身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9885U true CN217099885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0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56732.4U Active CN217099885U (zh) 2021-12-15 2021-12-15 车身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9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2986B (zh) 用于车载装置的远程控制系统
CN102069763A (zh) 一种车身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38815A (zh) 云服务器、车辆和用于控制车辆的方法
EP2039570A2 (en) Start-up control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CN107433906A (zh) 多功能电子配件
CN105922872A (zh) 车辆控制系统和车辆
CN111319556A (zh) 一种氛围灯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
CN205311481U (zh) 车载右侧视倒车影像辅助系统
CN217099885U (zh) 车身控制系统
CN212423028U (zh) 一种汽车语音智能控装置
WO2024061137A1 (zh) 车载座舱感知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2827419U (zh) 一种汽车电器开关控制系统及车辆
JP5983390B2 (ja) 車両のランプの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CN212890108U (zh) 一种车辆全景控制显示系统
CN214648223U (zh) 一种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及汽车
TWM625163U (zh) 車身控制系統
TW202322033A (zh) 車身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CN208360056U (zh) 基于车辆智能座舱的360环视装置、车辆智能座舱及车辆
CN203211231U (zh) 车载无线影音娱乐控制系统
CN202480981U (zh) 车载四方位成像系统
CN219154418U (zh) 车身控制系统的改良结构
CN217197927U (zh) 车辆顶部灯光系统及车辆
CN201163192Y (zh) 多功能汽车导航系统
CN219406361U (zh) 具实体开关的车身控制系统
CN201410919Y (zh) 一种汽车后侧周边图像实时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