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2415U - 灯具 - Google Patents

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2415U
CN217082415U CN202220371680.8U CN202220371680U CN217082415U CN 217082415 U CN217082415 U CN 217082415U CN 202220371680 U CN202220371680 U CN 202220371680U CN 217082415 U CN217082415 U CN 217082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ounting hole
guide plate
lamp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716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修慧
吴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y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y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716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2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2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2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壳体、导光板、多个灯珠、匀光部以及反光件,壳体包括透光面壳和底壳,透光面壳装配于底壳并形成收容腔;导光板设置于收容腔内,导光板具有朝向透光面壳的透光面,透光面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壁面形成导光板的入光面;多个灯珠设置于安装孔内并环绕安装孔的轴线布置,每个灯珠用于朝向背离安装孔的轴线方向出射光线,以使光线通过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内;匀光部覆盖于安装孔上;反光件设置于导光板的远离透光面壳的一侧。本申请采用中部侧向出光的方式,相比于采用直射出光方式的灯具,可以实现灯具边缘无黑边的效果。

Description

灯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灯一般分为侧向发光和直下发光两种发光方式,侧向发光方式是通过导光板将侧向发光灯珠发出的光反射至出光区域,直下发光方式是通过直射灯珠发出的光直接射向出光区域。
若采用侧向发光方式,通常需要通过遮挡的方式来避免某一导光区域反射两个侧向发光灯珠发出的光,但遮挡会导致出光面的边缘形成黑边,影响灯具的显示效果;若采用直下发光方式,通常需要较多数量的灯珠才能消除侧向发光方式产生的黑边,同时为了匹配灯珠的数量,电路板的面积也需要增大,大大提高了灯具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灯具,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壳体、导光板、多个灯珠、匀光部以及反光件,壳体包括透光面壳和底壳,透光面壳装配于底壳并形成收容腔;导光板设置于收容腔内,导光板具有朝向透光面壳的透光面,透光面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壁面形成导光板的入光面;多个灯珠设置于安装孔内并环绕安装孔的轴线布置,每个灯珠用于朝向背离安装孔的轴线方向出射光线,以使光线通过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内;匀光部覆盖于安装孔上;反光件设置于导光板的远离透光面壳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透光面壳与安装孔的中心轴对应的区域到导光板之间的距离大于透光面壳边缘到导光板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透光面壳与安装孔的中心轴对应的区域到导光板之间的距离≥10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光板包括多个导光块,多个导光块彼此分离,相邻的导光块间形成卡槽,卡槽内设置有挡光筋条,多个灯珠分别与多个导光块对应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挡光筋条与透光面壳连接,以在透光面壳上形成与多个导光块一一对应的多个透光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挡光筋条中朝向导光块的其中一侧面上设置有反光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灯具还包括灯珠支架,灯珠支架包括环形框架,环形框架固定于底壳,并位于安装孔内,环形框架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安装位,至少一个灯珠安装于一个安装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灯珠支架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设置于环形框架的远离底壳的表面,并连接于匀光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入光面包括多个子入光面,多个子入光面围成安装孔,至少一个灯珠朝向一个子入光面出射光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孔为多边形孔,入光面包括至少三个子入光面。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具,导光板设置于收容腔内,并在中部设置安装孔,导光板具有位于安装孔内的入光面,入光面与出光面之间形成非零度角,即入光面与出光面之间形成大于零度的夹角,同时安装孔内设置多个灯珠,灯珠朝入光面出射光线,光线经导光件传播并被反光件反射至透光面壳并出射,即灯具采用侧向出光的方式,相比于采用直射出光方式的灯具,可以实现灯具边缘无黑边的效果。同时,灯具采用匀光部覆盖安装孔,避免安装孔对应的透光面壳的中心形成高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在装配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光面壳与反光层在未装配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匀光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壳的示意图;
图7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珠与灯珠支架在装配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珠支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灯具产品中,通常采用侧向发光或直下发光两种发光方式,当灯具采用侧向发光方式时,为了保证透光区域的连贯性以及降低灯具结构的复杂程度,通常将灯条安装在灯具的侧壁,从而使得灯具在靠近中间的位置出光连贯均匀,但由于灯条具有厚度,因此灯具的边缘不可避免的出现黑边,从而影响灯具整体的发光效果。而采用直下发光方式的灯具可以克服上述问题,但是需要在灯具内部均匀设置多个发光灯珠,同时需要增大用于电性连接发光灯珠的PCB板的面积,从而提高成本。同时,采用侧向发光方式或采用直下发光方式的灯具均只能发出一种光色的光,发光效果较差。基于此,本申请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灯具,以改善上述问题。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100,主要包括壳体10、导光板20、多个灯珠30、反光件40、电路板50以及匀光部60,其中壳体10可以形成收容腔14,导光板20、灯珠30、反光件40、电路板50以及匀光部60均设置于收容腔14内,导光板20可以设置安装孔21,匀光部60可以覆盖于安装孔21上,灯珠30设置于安装孔21内,通过侧向发光的朝围成安装孔21的壁面出射光线,光线经导光板20的透射以及反光件40的反射后射至壳体10,并经壳体10出射,从而使灯具100发光。另外电路板50用于与灯珠30电性连接,以对灯珠30进行供电以及出光控制。
请参阅图2,壳体10可以包括透光面壳11、侧壳12以及底壳13,侧壳12可以连接于透光面壳11的边缘并装配于底壳13,以使透光面壳11装配于底壳13,且透光面壳11、侧壳12以及底壳13围成收容腔14。
其中,透光面壳1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等,在此不做限定,如本实施例中,透光面壳11可以大致为正六边形结构。为了配合透光面壳11,底壳13的形状可与透光面壳11的形状相同,从而达到与透光面壳11相匹配的目的。此外,透光面壳11可以为乳白半透明结构,以供光线透射。当然,透光面壳11也可以为无色透明结构,或为其他颜色的透明/半透明结构。透光面壳11具有相背的出光面111以及背光面112,背光面112邻近收容腔14,即背光面112用于围成收容腔14,当光线射至背光面112时,光线经背光面112透射并进入透光面壳11内,再经出光面111出射。侧壳12可以与透光面壳11一体成型,使得灯具100的侧面可以透射光线,同时避免侧壳12与透光面壳11连接的边缘成为较暗的区域。
为了保证出光面111能够均匀出光,防止出光面111形成较暗的区域,本实施例中,透光面壳11与安装孔21的中心轴对应的区域到导光板20的距离大于透光面壳11边缘到导光板20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透光面壳11的中部相对于透光面壳11的边缘可以朝远离底壳13的方向凸起,从而可以增大空间,并使光线可以充足混合,以避免出光面111出现较暗的区域。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透光面壳11与安装孔21的中心轴对应的区域到导光板20的距离可以等于透光面壳11边缘到导光板20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透光面壳11的出光面111可以为平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透光面壳11与安装孔21的中心轴对应的区域到导光板20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0mm,即出光面111的中心大致为距离导光板20的最远点,最远点至导光板20的距离可以大于等于10.00mm,使得出光更均匀,从而保证良好的出光效果。示例性地,出光面111的中心距离导光板20的距离可以为12.18mm。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出光面111的中心距离导光板20的距离也可以小于10mm,例如出光面111的中心距离导光板20的距离可以为9.82mm。但为了保证出光面111能均匀出光,依然可以使透光面壳11与安装孔21的中心轴对应的区域到导光板20的距离大于透光面壳11边缘到导光板20之间的距离。
请再次参阅图1,导光板20可以承载于底壳13的位于收容腔14的表面,导光板20的形状可以与透光面壳11的形状相同,且导光板20的朝向透光面壳11的表面(即导光板20的背离底壳13的表面)形成透光面24。安装孔21可以设置于透光面24的中部,同时安装孔21也可以匹配导光板20的形状,即安装孔21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等。示例性地,当导光板20的形状为正六边形时,安装孔21的横截面的形状也可以为正六边形。当然,安装孔21的横截面也可以与导光板20的形状不同,在此不做限定。请参阅图3,安装孔21的壁面可以形成入光面23,入光面23用于使灯珠30出射的光线透射至导光板20内,并由透光面24射出。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孔21横截面的形状决定了入光面23的形状,即入光面23的形状与安装孔21横截面的形状保持一致。
为尽可能保证导光板20的透光面24在任意角度上均可以出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安装孔2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时,入光面23的形状也为多边形,且入光面23可以包括至少三个子入光面231,且至少三个子入光面231环绕安装孔21的中心轴分布,使得至少三个子入光面231围成大致在360°的角度范围内均可透光的入光面23,从而使得灯具可以360°出光。示例性地,当子入光面231的数量为三个时,三个子入光面231相对于安装孔21的中心轴的收光角度可以均为120°;或者当子入光面231的数量为六个时,六个子入光面231相对于安装孔21的中心轴的收光角度可以均为60°,其中收光角度是指子入光面231的绕安装孔21中心轴周向的两侧,与中心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安装孔21的横截面为圆形时,入光面23的形状也为圆形,则入光面23可以包括两个子入光面231,且两个子入光面231的透光角度可以均为180°。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为了使透光面壳11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透光区113,以实现在不同透光区113透射不同颜色或类型的光的目的,从而提升灯具100的发光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光板20可以包括多个导光块22,多个导光块22可以绕安装孔21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每个导光块22均可形成相对独立的出射区域,多个导光块22可以彼此分离,且相邻导光块22之间可以形成卡槽221,同时在卡槽内设置挡光筋条15,挡光筋条15用于使在相邻两个导光块22内传播的光线互不干扰。同时挡光筋条15可以与透光面壳11连接,且两个相邻挡光筋条15围成一个透光区113,使得每个透光区113均与一个导光块22对应。
每个导光块22的朝向安装孔21中心轴的表面至少形成一个子入光面231。示例性地,当导光板20的形状为正六边形,且导光板20包括三个导光块22时,每个导光块22可以均包括两个朝向远离安装孔21中心轴的表面,此时每个导光块22的朝向安装孔21中心轴的表面可以形成两个子入光面231,使得每个子入光面231可以与一个朝向远离安装孔21中心轴的表面相背。
请再次参阅图1,此时多个灯珠30均环绕安装孔21的中心轴布置于安装孔21内,并与入光面23相对设置,且每个灯珠30用于朝向背离安装孔21的中心轴方向出射光线,以朝入光面23出射光线,光线经入光面23进入导光板20,再经反光件40的反射至透光面壳11以及侧壳12并出射。可以理解的是,灯珠30的数量可以与子入光面231的数量匹配,且至少一个灯珠30朝一个子入光面231出射光线。示例性地,灯珠30的数量与子入光面231的数量相同,即灯珠30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灯珠30与六个子入光面231一一对应。
请参阅图4,挡光筋条15可以采用与透光面壳11类似的乳白半透明材料制成,为了保证挡光筋条15能够阻挡位于两侧的导光块22内传播的光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根挡光筋条15中朝向导光块22的其中一侧面上设置有反光层151,当反光层151两侧的导光块22中的光线射至反光层151,反光层151将光线反射回原导光块22中,从而达到使位于挡光筋条15两侧的导光块22相互独立的目的。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挡光筋条15可以由两层透光层与一层反光层151组成,反光层151设置于两层透光层之间。
另外,挡光筋条15可以包括第一挡光筋条152和第二挡光筋条153,第一挡光筋条152与第二挡光筋条153沿长度的延伸方向连接,第一挡光筋条152相对第二挡光筋条153可以更靠近透光面壳11的中部,且第一挡光筋条152与第二挡光筋条153连接处可以形成台阶结构。
请再次参阅图1,反光件40可以设置于导光板20的远离透光面壳11的表面,即反光件40可以设置于导光板20朝向底板的表面,且反光件40的远离底板的表面可以与底壳13贴合,从而使得反光件40夹持于底板与导光板20之间,反光件40可以设置有与安装孔21对应的第一通孔41,第一通孔41可以与安装孔21同轴并连通。当部分光线射至导光板20的远离透光面壳11的表面时,反光件40反射此部分光线,以使此部分光线朝透光面壳11以及侧壳12传播,避免底壳13对光线的吸收,以保证经透光面壳11与侧壳12出设光线的实际亮度,提高灯珠30功率的利用率。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5,为了配合透光面壳11的与安装孔21对应的凸起,以实现透光面壳11均匀出光,灯具100可以设置匀光部60,匀光部60可以为圆形结构,匀光部60压抵于导光板20的朝向透光面壳11的表面,匀光部60对导光板20施加朝向底壳13的压力,从而将导光板20夹持于底壳13,以使固定导光板20。同时,为了避免匀光部60对导光板20过多遮挡,匀光部60可以覆盖安装孔21,且匀光部60的边缘可以大致压抵于导光板20的围成安装孔21的边缘,防止匀光部60对导光板20的过度遮挡,从而避免透光面壳11出现较大面积的较暗的区域。为了实现匀光部60压抵导光板20的目的,匀光部60可以开设多个沿径向延伸并朝向背光面112的固定槽61,多个固定槽61沿匀光部60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设置,且多个固定槽61的靠近匀光部60中心的一端互不连通。一个固定槽61可以嵌设一个挡光筋条15,具体的,第二挡光筋条153嵌设于固定槽61,并与固定槽61的内壁抵接,第一挡光筋条152抵接于匀光部60的朝向透光面壳11的表面,当透光面壳11与底壳13装配时,第一挡光筋条152对匀光部60施加朝向底壳13的压力,从而使得匀光部60将导光板20可以压抵于底壳13。
请再次参阅图1,为了防止电路板50对灯珠30发射的光线的吸收和遮挡,本实施例中,电路板50可以设置于反光件40的远离导光板20的一侧,当光线朝电路板50所在的方向传播时,反光件40将光线反射至朝向透明面壳的方向传播,从而避免光线被电路板50吸收而使得光线强度出现较大的损耗,同时可以有效减小灯具100的厚度,凹槽131也可以为至少部分设置于电路板50上的元器件提供收容空间,避免电路板50上的元器件受挤压而损坏。
请一并参阅图1、图6和图7,为了方便电路板50的安装以及接通电源,底壳13可以设置凹槽131,凹槽131可以连通收容腔14,同时凹槽131的底壁还可以开设多个装配孔132,装配孔132贯穿凹槽131的底壁。同时电路板50可以嵌设于凹槽131内,电路板50的背离反光件40的一侧表面还可以设置多个导通弹片52,每个导通弹片52均对应一个装配孔132,并从对应的装配孔132突出底壳13,以与为电路板50供电的电源组件电性连接。
电路板50还设置有与第一通孔41对应的第二通孔51,去电路板50的朝向凹槽131底壁的表面设置有金手指53(connecting finger),金手指53可以邻近于第二通孔51,灯珠30可以采用柔性电路板31(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的方式与电路板50电性连接,即柔性电路板31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灯珠30,另一端经第二通孔51伸入凹槽131内,并与金手指53电性连接,从而使得电路板50为灯珠30供电,并可以根据特定的指令控制灯珠30的开启或关闭,以及控制灯珠30的发光方式。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50可以不开设第二通孔51,同时灯珠30可以电性连接于电路板50的远离凹槽131底壁的表面。
请一并参阅图1、图8和图9,为了固定灯珠30,本实施例中,灯具100还包括灯珠支架70,灯珠支架70可以包括环形支架,环形支架可以固定于底壳13的凹槽131底壁,并穿设于第二通孔51、第一通孔41以及安装孔21,且环形支架的远离凹槽131底壁的表面可以与导光板20的朝向透光面壳11的表面大致平齐。环形框架71可以沿周向设置多个安装位711,安装位711的数量可以与子入光面231的数量以及灯珠30的数量相同,每个安装位711可以与一个子入光面231相对,且每个安装位711对应安装有一个灯珠30,从而使得每个灯珠30可以朝对应的子入光面231出射光线。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环形框架71还可以可以固定于未开设第二通孔51的电路板50。
本实施例中,灯珠支架70还可以包括多个安装部72,多个安装部72的一端可以设置于环形支架71远离凹槽131底壁的表面,另一端可以连接于匀光部60,以对匀光部60与环形支架之间进行定位。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匀光部60可以通过导光板20以及挡光筋条15进行定位,当底壳13与透光面壳11装配定位后,环形支架与匀光部60之间的位置关系随之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灯珠30发射的光线的颜色可以固定且相同,则每个透光区113对应的出光面111以及侧壳12均出射固定且相同的颜色,使得透光面壳11以及侧壳12呈现单一颜色的静态出光效果。
为了丰富灯具100的发光效果,多个灯珠30发射的光线的颜色相同,并在一段时间后改变,使得透光面壳11可侧壳12可以呈现单一颜色动态改变的动态出光效果。
或者,为了进一步丰富灯具100的发光效果,每个透光区113对应的灯珠30出射光线的颜色均不相同,则每个透光区113对应的出光面111以及侧壳12出射的光线均不相同,从而使得多个透光区113呈现多种颜色的出光效果。
当然,在每个透光区113对应的灯珠30出射光线的颜色均不相同的基础上,还可控制灯珠30在一段时间后改变出光颜色,使得每个透光区113对应的出光面111以及侧壳12出射的光线均不同,并在一段时间后改变,从而使得单个透光区113呈现多种颜色交替变化出光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具100,通过在收容腔14内设置具有在中部位置设置安装孔21的导光板20,且导光板20具有位于安装孔21并与出光面111垂直的入光面23,通过在安装孔21内设置多个灯珠30,使得灯珠30安装于灯具100的收容腔14的中部,且灯珠30朝向入光面23出射光线,即灯珠30采用侧向出光的方式,光线经导光板20内传播,并被设置于导光板20的远离透光面壳11一侧的反光件40反射,使得光线最终从透光面壳11和侧壳12出射,避免可透光面壳11与侧壳12连接处产生黑边的情况。同时通过多个挡光筋条15将透光面壳11划分为多个透光区113,多个透光区113可以通过相对应的灯珠30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线,而呈现不同颜色,丰富灯具100的发光效果。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仅为表面接触,或者通过中间媒介的表面接触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特指或特殊结构。术语“一些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透光面壳和底壳,所述透光面壳装配于所述底壳并形成收容腔;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导光板具有朝向所述透光面壳的透光面,所述透光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壁面形成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
多个灯珠,所述多个灯珠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并环绕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布置,每个所述灯珠用于朝向背离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方向出射光线,以使光线通过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板内;
匀光部,所述匀光部覆盖于所述安装孔上;以及
反光件,所述反光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远离所述透光面壳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面壳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轴对应的区域到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透光面壳边缘到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面壳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轴对应的区域到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距离≥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多个导光块,所述多个导光块彼此分离,相邻的所述导光块间形成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挡光筋条,所述多个灯珠分别与所述多个导光块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筋条与所述透光面壳连接,以在所述透光面壳上形成与所述多个导光块一一对应的多个透光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每条挡光筋条中朝向导光块的其中一侧面上设置有反光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灯珠支架,所述灯珠支架包括环形框架,所述环形框架固定于底壳,并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环形框架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安装位,至少一个所述灯珠安装于一个所述安装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支架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环形框架的远离所述底壳的表面,并连接于匀光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包括多个子入光面,所述多个子入光面围成所述安装孔,至少一个所述灯珠朝向一个所述子入光面出射光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多边形孔,所述入光面包括至少三个所述子入光面。
CN202220371680.8U 2022-02-23 2022-02-23 灯具 Active CN217082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1680.8U CN217082415U (zh) 2022-02-23 2022-02-23 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1680.8U CN217082415U (zh) 2022-02-23 2022-02-23 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2415U true CN217082415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44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71680.8U Active CN217082415U (zh) 2022-02-23 2022-02-23 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24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13880A1 (zh) * 2022-11-29 2024-06-06 深圳市千岩科技有限公司 平板灯具以及平板灯装置
WO2024113881A1 (zh) * 2022-11-29 2024-06-06 深圳市千岩科技有限公司 平板灯具以及平板灯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13880A1 (zh) * 2022-11-29 2024-06-06 深圳市千岩科技有限公司 平板灯具以及平板灯装置
WO2024113881A1 (zh) * 2022-11-29 2024-06-06 深圳市千岩科技有限公司 平板灯具以及平板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82415U (zh) 灯具
US20080266881A1 (en)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KR20040049963A (ko) 차량용 램프
WO2018180844A1 (ja) 面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217082414U (zh) 灯具
CN218993236U (zh) 平板灯具以及平板灯装置
CN219177568U (zh) 平板灯具以及平板灯装置
CN115727292A (zh) 平板灯具以及平板灯装置
CN115717695A (zh) 平板灯具以及平板灯装置
CN215411443U (zh) 一种led直管灯
CN114034020A (zh) 灯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CN211902601U (zh) 光学模组及吊灯
CN213777392U (zh) 一种镜子灯及镜子组件
CN212901318U (zh) 一种后尾灯
CN217763277U (zh) 一种车灯
CN221035418U (zh) 灯具
CN114754303B (zh) 氛围灯及显示设备
CN219828615U (zh) 前位置灯结构
CN213712965U (zh) 一种灯光组件及可移动式载具
CN211086871U (zh) 一种主动反射型显示模组
CN220228870U (zh) 光学模组及灯具
CN219421267U (zh) 装饰壳结构及显示装置
KR200308620Y1 (ko) 차량용 램프
CN212747049U (zh) 光源组件、显示组件、门体组件及冰箱
KR101842587B1 (ko) 조명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