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1735U - 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1735U
CN217081735U CN202220945348.8U CN202220945348U CN217081735U CN 217081735 U CN217081735 U CN 217081735U CN 202220945348 U CN202220945348 U CN 202220945348U CN 217081735 U CN217081735 U CN 217081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reservation
heat
wall
insula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453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mil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mil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mil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mil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453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1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1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1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涉及热力管道保温隔热技术领域,包括管壁中空的钢管,钢管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机构;保温隔热机构包括钢管内壁上设置的用于对钢管内部的高温液体保温的复合保温层,复合保温层中包括有气凝胶保温层,复合保温层的外部设置有复合隔热层,复合隔热层中包括用于和钢管外壁固定连接的聚氨酯隔热层,复合保温层和复合隔热层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其好处在于,通过设置保温隔热机构,利用将传统的保温隔热机构通过利用支架进行连接的方式,将保温层与隔热层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真空腔,最后通过利用真空腔能够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的保温与隔热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力管道保温隔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
背景技术
热力管道是指从锅炉房、直燃机房、供热中心等出发,从热源通往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供热管道。
现有的一种热力管道的保温隔热结构大多是采用了在热力管道内壁中填充保温层和隔热层的方式来实现对热力管道的保温隔热。
现有的热力管道的保温隔热结构虽然也能够起到对热力管道的保温隔热作用,但是通过单一的填充保温层与隔热层的方式在对热力管道进行保温隔热时,由于保温层和隔热层之间固定连接,热力管道内的供热材料依然会存在较多的热量流失,可能会导致热力管的管壁还是会出现温度较高的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设置保温隔热机构,通过利用将传统的保温层与隔热层之间直接进行固定连接的方式,改变成将保温层和隔热层通过利用支架来进行间接的连接,这样会使保温层与隔热层之间会形成一个真空的真空腔,利用复合保温层中的气凝胶保温层来对热力管道中的高温材料进行保温,再利用复合隔热层中的聚氨酯隔热层来对热力管道的外壁进行隔热,最后利用保温层与隔热层之间通过支架形成的真空腔来进一步的实现对热力管道管壁的保温隔热效果,能够在对热力管道内的高温材料进行保温的同时,相较于传统的保温隔热的方式起到进一步的保温隔热的效果,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包括管壁中空的钢管,钢管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机构;
保温隔热机构包括钢管内壁上设置的用于对钢管内部的高温液体保温的复合保温层,复合保温层中包括有气凝胶保温层,复合保温层的外部设置有复合隔热层,复合隔热层中包括用于和钢管外壁固定连接的聚氨酯隔热层,复合保温层和复合隔热层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且复合保温层和复合隔热层之间形成有真空腔。
进一步地,复合保温层还包括保温壁,气凝胶保温层固定连接在钢管内壁上,气凝胶保温层与保温壁之间填充有聚氨酯保温层。
进一步地,复合隔热层还包括隔热壁,隔热壁上固定连接有热辐射反射层,热辐射反射层的外部缠绕金属网丝进行固定,金属网丝与钢管外壁之间通过聚氨酯隔热层填充。
进一步地,钢管的接头连接处之间通过密封钢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通过设置保温隔热机构,利用将传统的保温隔热机构通过利用支架进行连接的方式,将保温层与隔热层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真空腔,利用保温层中的气凝胶保温层来对钢管内部的高温材料进行保温的目的,利用隔热层中的聚氨酯隔热层来对钢管的外壁进行隔热的目的,最后通过利用真空腔能够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的保温与隔热的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通过设置密封钢圈,当两个钢管需要进行连接时,利用密封钢圈来对钢管的连接处进行加固密封,利用密封钢圈能够起到很好的耐热效果,同时也能够防止钢管的连接处产生的高温对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复合保温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复合隔热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管;11、内壁;12、外壁;2、复合隔热层;21、热辐射反射层;22、金属网丝;23、聚氨酯隔热层;24、隔热壁;3、复合保温层;31、气凝胶保温层;32、聚氨酯保温层;33、保温壁;4、密封钢圈;5、真空腔;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如何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对热力管道的保温隔热效果,如图1-4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包括管壁中空的钢管1,钢管1的外壁12和内壁11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机构;
保温隔热机构包括钢管1内壁11上设置的用于对钢管1内部的高温液体保温的复合保温层3,复合保温层3中包括有气凝胶保温层31,复合保温层3的外部设置有复合隔热层2,复合隔热层2中包括用于和钢管1外壁12固定连接的聚氨酯隔热层23,复合保温层3和复合隔热层2之间通过支架6固定连接,且复合保温层3和复合隔热层2之间形成有真空腔5。
复合保温层3还包括保温壁33,气凝胶保温层31固定连接在钢管1内壁11上,气凝胶保温层31与保温壁33之间填充有聚氨酯保温层32。
复合隔热层2还包括隔热壁24,隔热壁24上固定连接有热辐射反射层21,热辐射反射层21的外部缠绕金属网丝22进行固定,金属网丝22与钢管1外壁12之间通过聚氨酯隔热层23填充。
具体的,通过在钢管1的内壁11上设置的气凝胶保温层31,气凝胶保温层31由多层气凝胶毡热压合形成,气凝胶毡是以纳米二氧化硅或金属类气凝胶为主体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同碳纤维或陶瓷玻璃纤维棉或预氧化纤维毡复合而成的柔性保温毡。同时气凝胶毡的厚度相较于传统的保温材料的厚度较薄,厚度仅为传统材料的几分之一。保温后热损失小,空间利用率高。且在高温下,以上性能优势更为明显,因此有多层气凝胶毡形成的气凝胶保温层31能够对钢管1的内壁11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凭借其自身的憎水性有效的防止水进入管壁中,进一步起到对钢管1的保护作用。
保温层的材料可分为聚氨酯、普通泡沫、石棉等。石棉保温性较差并且有毒,不宜采用;普通泡沫因为不能最好的起到保温作用,也正成淘汰趋势。通过设置由聚氨酯保温板材和聚氨酯隔热板材分别制成的聚氨酯保温层32和聚氨酯隔热层23,利用聚氨酯板材优良的隔热性能,在达到同样保温要求下,可使减少钢管1管壁的使用面积,进一步在保证保温隔热的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控制钢管1的厚度,进一步节省了钢管1的安装空间。
通过设置热辐射反射层21能够阻挡一部分的高温辐射,进一步降低高温辐射传递到聚氨酯隔热层23的热量,防止高温将聚氨酯隔热层23烤黑烤焦的情况。
通过利用金属网丝22来对热辐射反射层21进行固定,能够防止热辐射反射层21出现脱落的情况。
为了解决如何能够将两个钢管1的连接处进行固定密封的技术问题,如图4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两个钢管1的接头连接处之间通过密封钢圈4连接。
具体的,通过设置密封钢圈4,当两个钢管1需要进行连接时,利用密封钢圈4来对钢管1的连接处进行加固密封,利用密封钢圈4能够起到很好的耐热效果,同时也能够防止钢管1的连接处产生的高温对钢管1连接处的密封性造成影响,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增强钢管1连接处的气密性。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保温隔热机构,利用将传统的保温隔热机构通过支架6进行连接的方式,将复合保温层3与复合隔热层2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真空腔5,利用复合保温层3中的气凝胶保温层31来对钢管1内部的高温材料进行保温的目的,利用复合隔热层2中的聚氨酯隔热层23来对钢管1的外壁12进行隔热的目的,最后通过利用真空腔5能够进一步的优化本实用新型的保温与隔热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包括管壁中空的钢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的外壁(12)和内壁(11)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机构;
保温隔热机构包括钢管(1)内壁(11)上设置的用于对钢管(1)内部的高温液体保温的复合保温层(3),复合保温层(3)中包括有气凝胶保温层(31),复合保温层(3)的外部设置有复合隔热层(2),复合隔热层(2)中包括用于和钢管(1)外壁(12)固定连接的聚氨酯隔热层(23),复合保温层(3)和复合隔热层(2)之间通过支架(6)固定连接,且复合保温层(3)和复合隔热层(2)之间形成有真空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层(3)还包括保温壁(33),气凝胶保温层(31)固定连接在钢管(1)内壁(11)上,气凝胶保温层(31)与保温壁(33)之间填充有聚氨酯保温层(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隔热层(2)还包括隔热壁(24),隔热壁(24)上固定连接有热辐射反射层(21),热辐射反射层(21)的外部缠绕金属网丝(22)进行固定,金属网丝(22)与钢管(1)外壁(12)之间通过聚氨酯隔热层(23)填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钢管(1)的接头连接处之间通过密封钢圈(4)连接。
CN202220945348.8U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 Active CN217081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45348.8U CN217081735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45348.8U CN217081735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1735U true CN217081735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01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45348.8U Active CN217081735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17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47906A (zh) * 2023-06-12 2023-07-18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等温熔盐储能罐装置及熔盐储能系统
CN117231854A (zh) * 2023-11-10 2023-12-15 山东鼎鑫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管道保温节能装置及热力管道保温节能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47906A (zh) * 2023-06-12 2023-07-18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等温熔盐储能罐装置及熔盐储能系统
CN117231854A (zh) * 2023-11-10 2023-12-15 山东鼎鑫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管道保温节能装置及热力管道保温节能方法
CN117231854B (zh) * 2023-11-10 2024-02-09 山东鼎鑫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管道保温节能装置及热力管道保温节能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81735U (zh) 一种热力管道保温隔热结构
CN103968190B (zh) 一种预制架空保温管
CN107830311A (zh) 一种功能性可拆卸式保温套
CN101818835A (zh) 一种耐高温复合保温管及制造方法
CN103231869B (zh) 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热介质储罐和管道的保温结构
CN2893373Y (zh) 直埋式真空蒸汽保温管件
CN210657578U (zh) 一种无纺布热轧辊
CN103727359A (zh) 一种多凝泡沫玻璃材料的管道绝热施工方法及其装置
CN106764251A (zh) 超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件三通及生产使用方法
CN208011165U (zh) 一种功能性可拆卸式保温套
CN206398268U (zh) 一种lng保冷管道
CN206290886U (zh) 超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件弯头
CN210890616U (zh) 一种复合保温预制架空蒸汽保温管
CN202812659U (zh) 一种新型长输用蒸汽直埋管道
CN205013965U (zh) 一种用于炉窑的保温绝热外套
CN219221670U (zh) 一种高效能保温蒸汽管道
CN216813452U (zh) 一种全密封直埋蒸汽保温管
CN218582595U (zh) 一种保温型套筒式金属波纹补偿器
CN212672686U (zh) 预制电伴热保温管
CN210106876U (zh) 一种直埋式隔热隔断型保温固定支架
CN204084318U (zh) 一种用于锅炉尾部受热面的密封装置
CN113389329B (zh) 一种钢框屋面板的缝隙防冷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0506169U (zh) 一种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
CN217208143U (zh) 一种真空超簿复合气凝胶毡直埋保温管
CN209991094U (zh) 一种免保温耐高温蒙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