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7162U - 一种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7162U
CN217077162U CN202123166075.1U CN202123166075U CN217077162U CN 217077162 U CN217077162 U CN 217077162U CN 202123166075 U CN202123166075 U CN 202123166075U CN 217077162 U CN217077162 U CN 217077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frame
sewage
partition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660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东伟
息晓杰
王晶
莫志朋
佟淑环
陈超
蔺兴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Shoul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Shoul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Shoul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Shoul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660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7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7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7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装置,涉及污水处理工程的技术领域,分离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固定安装于污水池内;间隔框,间隔框竖直安装于支架,间隔框内设置有入口,入口供沉降污泥和污水进入间隔框内;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固定安装于间隔框内并位于间隔框的底部;排水管,排水管设置于间隔框内并位于分离机构的上方。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间隔框将上浮污泥隔挡于间隔框外,同时沉降污泥和污水经入口进入间隔框内,沉降污泥会经分离组件并自动沉降至水底,分离组件将沉降污泥沉降至间隔框的下方,大部分污水集中在沉降污泥的上方,利进而位于沉降污泥上方的污水会进入排水管中,并经排水管进入下一个污水处理设备中。

Description

一种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工程中时常需要用到好氧颗粒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相比,它具有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抗冲击能力强、能承受高有机负荷,集不同性质的微生物(好氧、兼氧和厌氧微生物)于一体等特点,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AGS能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高含盐度废水及许多工业废水。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工艺目前已在污水处理领域逐步推广,如何将污泥颗粒有效地从混合液中分离是当前工艺发展的焦点问题。
污泥颗粒中包括大部分可自动沉于水下的污泥颗粒(以下简称沉降污泥)以及部分会自动漂浮于水面上的污泥颗粒(以下简称上浮污泥)。现有的分离装置只能够将沉降污泥与污水相分离,由于在好氧池的池底会进行曝气,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污泥颗粒会自动沉入水底,也会有部分污泥颗粒出现上浮至水面的情况发生,即出现上浮污泥,进而导致在排水的过程中上浮污泥颗粒会随污水排出,进而会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现有的分离装置无法分离上浮污泥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装置,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安装于污水池内;
间隔框,所述间隔框竖直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间隔框用于隔挡上浮污泥,所述间隔框内设置有入口,所述入口供沉降污泥和污水进入间隔框内;
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间隔框内并位于所述间隔框的底部,所述分离机构用于分离沉降污泥并供沉降污泥沉降出所述间隔框内;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于所述间隔框内并位于所述分离机构的上方,所述排水管用于供污水排放至下一个污水处理设备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污水池内需要处理污水时,利用外部的曝气装置在污水池的池底进行曝气,使得上浮污泥、沉降污泥以及污水均向上滚动,上浮污泥漂浮于水面,利用间隔框竖直安装于支架,间隔框将上浮污泥隔挡于间隔框外,同时沉降污泥和污水经入口进入间隔框内,利用沉降污泥良好的沉降性,沉降污泥会经分离组件并自动沉降至水底,利用分离组件,使得沉降污泥沉降至间隔框的下方,大部分污水集中在沉降污泥的上方,利用排水管位于分离机构的上方,进而位于沉降污泥上方的污水会进入排水管中,并经排水管进入下一个污水处理设备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流板用于导向沉降污泥和污水流经入口。
在实用新型中,当沉降污泥以及污水均向上滚动时,利用第一导流板,使得沉降污泥和污水向入口的方向流动,并且流经入口进入间隔框内,提高分离机构分离沉降污泥和污水的作业效率,并且提高排水管对污水的排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框内竖直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排水管的一侧,所述隔板竖直下方的一侧与所述分离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用于遮挡上浮污泥。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外部的曝气装置对污水池的池底进行曝气时,上浮污泥、沉降污泥以及污水均向上滚动,间隔框会隔挡绝大部分的上浮污泥,但依旧有少数的上浮污泥会经入口进入间隔框内,利用隔板竖直安装于间隔框内,并且隔板位于排水管的一侧,进而隔板将进入间隔框内的上浮污泥隔挡于隔板和间隔框之间,防止上浮污泥流入排水管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隔板之间间隔设置,并且两个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排水管的相对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框内还竖直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分离机构和所述排水管之间,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排水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分离组件和隔挡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和所述隔挡组件之间设置有沉降区,所述分离组件位于所述隔挡组件的竖直上方,所述分离组件供沉降污泥沉降至沉降区内并供污水向所述排水管的方向蔓延,所述隔挡组件用于防止污水池池底内的气泡进入所述沉降区内,所述沉降区用于供沉降污泥进行沉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组件包括不少于一个的斜板,所述斜板呈倾斜设置并固定连接于所述间隔框内,不少于一个的所述斜板之间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斜板之间形成供沉降污泥贯穿的斜槽,所述斜槽与所述沉降区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挡组件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间隔框的底部,所述沉降区位于所述分离组件和所述第一挡板之间,所述第一挡板用于隔档污水池池底的气泡并防止气泡进入所述沉降区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挡组件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间隔框的底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位于所述间隔框的相对两侧,所述沉降区位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分离组件之间,所述第二挡板隔档污水池池底的气泡并防止气泡进入所述沉降区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竖直方向投影面积和所述第二挡板竖直方向投影面积之间部分重合,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供所述沉降污泥沉降出所述沉降区内。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一种分离装置的部分结构正视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间隔框、排水管和隔板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间隔框和斜板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支架;11、支撑杆;2、间隔框;21、入口;22、第一导流板;23、隔板;24、第一加强板;25、第二加强板;26、连接板;27、支撑板;31、分离组件;311、斜板;312、斜槽;34、沉降区;35、隔挡组件;351、第一挡板;352、第二挡板;353、出口;4、排水管;5、污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通”、“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1至图3,对本公开的较佳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图1和图2。
该分离装置包括:支架1、间隔框2、分离机构和排水管4。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架1包括四根支撑杆11,四根支撑杆11之间间隔设置,并且四根支撑杆11均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于污水池5的池底。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间隔框2呈长方体设置,间隔框2内呈中空设置。间隔框2包括四块连接板26,四块连接板26之间首尾固定连接。四块连接板26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四块连接板26相连接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于支撑杆11背离污水池5池底的一端,使得间隔框2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于支撑杆11背离污水池5池底的一端。四块连接板26背离支撑杆11的一侧均高于污水池5的水面,即间隔框2背离支架1一侧高于污水池5的水面,使得间隔框2对上浮污泥实现隔挡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间隔框2的侧壁设置有入口21,入口21位于水面下,入口21连通于间隔框2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入口21用于供沉降污泥和污水进入间隔框2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入口21的数量不少于一个,不少于一个的入口21均匀分布于其中两个呈相对设置的连接板26内,不少于一个的入口21之间间隔设置,进而提高沉降污泥和污水进入间隔框2内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分离机构固定安装于间隔框2内,并且分离机构位于间隔框2的底部,即分离机构位于间隔框2朝向支撑杆11的一侧,分离机构用于分离位于间隔框2内的沉降污泥并沉降污泥沉降出间隔框2内,进而使得污水逐渐向污水池5的上方聚集。同时分离机构可防止沉降污泥从间隔框2的底部进入间隔框2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排水管4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于间隔框2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排水管4可以为方管,排水管4位于竖直上方的一侧与污水池5的水面相持平。排水管4位于竖直上方的一侧呈开口状设置,以便于污水进入排水管4内。排水管4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并连通于下一个污水处理设备内,用于将污水排放至下一个污水处理设备内。
当污水池5内需要处理污水时,利用外部的曝气装置在污水池5的池底处进行曝气,气体自下而上移动,导致上浮污泥、沉降污泥和污水均向污水池5的上方滚动,进而上浮污泥、沉降污泥和污水均滚动至间隔框2背离支撑杆11的一侧,并且位于间隔框2的外部;利用入口21,使得污水经入口21进入间隔框2内,由于沉降污泥具有自动沉降的特性,沉降污泥会逐渐向下方沉降,同时沉降污泥可经入口21进入间隔框2内,由于上浮污泥可漂浮于水面,利用间隔框2高于污水池5的水面,使得间隔框2对位于外部的上浮污泥实现隔挡作用,防止上浮污泥经入口21进入间隔框2内;利用分离机构,使得位于间隔框2内的沉降污泥沉降出间隔框2,进而大部分的污水聚集于间隔框2的上方,随着上一个污水处理设备不断向污水池5排入污水,进而间隔框2内的污水不断增加,使得污水漫入排水管4内,并利用排水管4排向下一个污水处理设备中。
请参阅继续图1和图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间隔框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板22,第一导流板22与入口21相连通,第一导流板22用于导向沉降污泥和污水流经入口21。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间隔框2的外侧壁并且位于入口21的下方,第一导流板22相对的另一端向背离间隔框2的方向延伸并且位于入口21的上方,第一倒流板呈倾斜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板22的数量与入口21的数量相同,一个第一导流板22对应与一个入口21相连通。
当沉降污泥滚动至污水池5上方时,沉降污泥会移动至第一导流板22的表面,利用第一导流板22呈倾斜状设置,进而第一导流板22可以隔挡位于第一导流板22正下方的气泡,使得位于第一导流板22表面的沉降污泥进行沉降,利用第一导流板22与入口21相连通,进而沉降污泥在沉降的过程中沿第一导流板22的长度方向进入入口21,并且经入口21进入间隔框2内,便于间隔框2内的分离机构对沉降污泥进行沉降。
请参阅继续图1和图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间隔框2内竖直安装有隔板23,隔板23位于排水管4的一侧,隔板23竖直下方的一侧与分离机构固定连接,隔板23用于遮挡上浮污泥。隔板23沿竖直方向设置,隔板23固定连接于间隔框2相对两侧的内侧壁。隔板23位于竖直上方的一端高于污水池5的水面,使得隔板23对进入间隔框2内的上浮污泥实现隔挡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隔板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隔板23沿水平方向呈相对设置,两个隔板23分别位于排水管4的相对两侧,即排水管4位于两个隔板23之间,同时两个隔板23分别与位于间隔框2相对两侧的入口21相连通。
当外部的曝气装置对污水池5的池底进行曝气时,上浮污泥、沉降污泥以及污水均向上滚动,间隔框2会隔挡绝大部分的上浮污泥,但依旧有少数的上浮污泥在滚动的过程中会经入口21进入间隔框2内,利用隔板23竖直安装于间隔框2内并且高于水面,使得隔板23将进入间隔框2内的上浮污泥隔挡于隔板23和间隔框2之间,防止上浮污泥流入排水管4内。
请参阅继续图1和图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间隔框2内还竖直安装有支撑板27,支撑板27固定连接于分离机构和排水管4之间,支撑板27用于支撑排水管4。支撑板27沿竖直方向设置,支撑板27竖直下方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分离机构,支撑板27竖直上方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排水管4,进而支撑板27对排水管4实现支撑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间隔框2内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板24和第二加强板25,第一加强板24的相对两端分别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于间隔框2内侧壁和隔板23,第一加强板24用于防止间隔框2与隔板23发生变形。第二加强板25的相对两端分别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于支撑板27和隔板23之间,第二加强板25用于防止支撑板27和隔板23发生变形。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24和第二加强板25的数量均不少于一个。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分离机构包括分离组件31和隔挡组件,分离组件31和隔挡组件35之间设置有沉降区34,分离组件31位于隔挡组件35的竖直上方,分离组件31供沉降污泥沉降至沉降区34内,隔挡组件35用于防止污水池5池底内的气泡进入沉降区34内,沉降区34用于供沉降污泥进行沉降。分离机构位于间隔框2的底部,其中,分离组件31、沉降区34和隔挡组件35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两个隔板23和支撑板27位于竖直下方的一侧均与分离组件31相连接。
当沉降污泥进入间隔框2内时,利用沉降污泥的沉降性质,进而沉降污泥沉降至分离组件31,利用分离组件31,使得沉降污泥沉降至沉降区34内同时污水向污水池5的上方聚集,使得污水与沉降污泥之间相分离,防止污泥随污水流向排水管4中,利用隔挡组件35,防止池底中向上方移动的气泡对沉降区34内的沉降污泥产生影响,进而提高了沉降区34内沉降污泥的沉降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分离组件31包括不少于一个的斜板311,斜板311呈倾斜设置并固定连接于间隔框2内,不少于一个的斜板311之间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斜板311之间形成供沉降污泥贯穿的斜槽312,斜槽312与沉降区34相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斜板311呈长方体设置,斜板311的长度方向位于水平方向上,斜板311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间隔框2内侧壁的相对两侧,斜板311的长度方向与间隔框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斜板311的宽度方向呈倾斜设置,不少于一个的斜板311沿间隔框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进而斜槽312同样呈倾斜设置,斜槽312的相对两端分别连通于入口21和沉降区34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斜板311的倾斜角度为6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板27位于竖直下方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斜板311背离沉降区34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隔板23位于竖直下方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斜板311背离沉降区34的一侧。
当沉降污泥经入口21进入间隔框2内时,利用沉降污泥的沉降性质,进而沉降污泥进入斜槽312内并且贯穿斜槽312,进而沉降污泥沉降至沉降区34内,利用斜板311和斜槽312的倾斜特质,防止沉降污泥因水流和气泡的原因而自沉降区34内向上移动并贯穿斜槽312内的情况发生。在沉降污泥沉降至沉降区34内的过程中,污水自入口21进入间隔框2内,同时利用斜槽312,使得污水自下而上向排水管4的方向蔓延,便于污水进入排水管4内以及排水管4排出污水。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挡板35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间隔框2的底部,沉降区34位于分离组件31和第一挡板351之间,第一挡板351用于隔档污水池5池底的气泡并防止气泡进入沉降区34内。第一挡板35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间隔框2朝向支撑杆11的一侧,第一挡板351背离间隔框2的一端位于斜板311的正下方,并且第一挡板351呈倾斜设置,沉降区34位于第一挡板351和分离组件31之间。第一挡板351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与池底相重合,进而第一挡板351对池底处的气泡实现遮挡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隔挡组件35包括第二挡板352,第二挡板352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间隔框2的底部,第一挡板351和第二挡板352分别位于间隔框2的相对两侧,沉降区34位于第一挡板351、第二挡板352和分离组件31之间,第二挡板352隔档污水池5池底的气泡并防止气泡进入沉降区34内。第二挡板352背离间隔框2的一端位于分离组件31的竖直下方,第二挡板352同样呈倾斜设置,并且第二挡板352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与池底相重合。第一挡板351和第二挡板352分别位于间隔框2底部水平方向的相对两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挡板352背离间隔框2的一端位于第一挡板351的正下方,第一挡板351竖直方向投影面积和第二挡板352竖直方向投影面积之间部分重合,第一挡板351与第二挡板352之间设置有出口353,出口353供沉降污泥沉降出沉降区34内。出口353连通于沉降区34和污水池5池底之间。
当沉降污泥沉降至沉降区34时,利用第一挡板351和第二挡板352均呈倾斜设置,第一挡板351和第二挡板352均隔挡气泡,使得气泡无法进入沉降区34内,提高沉降污泥在沉降区34内的沉降效率;沉降污泥沉降至出口353处并且经出口353沉降至池底处,利用第二挡板352背离间隔框2的一端位于第一挡板351的下方,进而防止气泡进入出口353处,进而防止位于出口353处的沉降污泥向上移动,提高沉降污泥的沉降效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公开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安装于污水池内;
间隔框,所述间隔框竖直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间隔框用于隔挡上浮污泥,所述间隔框内设置有入口,所述入口供沉降污泥和污水进入间隔框内;
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间隔框内并位于所述间隔框的底部,所述分离机构用于分离沉降污泥并供沉降污泥沉降出所述间隔框内;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于所述间隔框内并位于所述分离机构的上方,所述排水管用于供污水排放至下一个污水处理设备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流板用于导向沉降污泥和污水流经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框内竖直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排水管的一侧,所述隔板竖直下方的一侧与所述分离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用于遮挡上浮污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隔板之间间隔设置,并且两个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排水管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框内还竖直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分离机构和所述排水管之间,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排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分离组件和隔挡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和所述隔挡组件之间设置有沉降区,所述分离组件位于所述隔挡组件的竖直上方,所述分离组件供沉降污泥沉降至沉降区内并供污水向所述排水管的方向蔓延,所述隔挡组件用于防止污水池池底内的气泡进入所述沉降区内,所述沉降区用于供沉降污泥进行沉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包括不少于一个的斜板,所述斜板呈倾斜设置并固定连接于所述间隔框内,不少于一个的所述斜板之间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斜板之间形成供沉降污泥贯穿的斜槽,所述斜槽与所述沉降区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组件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间隔框的底部,所述沉降区位于所述分离组件和所述第一挡板之间,所述第一挡板用于隔档污水池池底的气泡并防止气泡进入所述沉降区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组件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间隔框的底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位于所述间隔框的相对两侧,所述沉降区位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分离组件之间,所述第二挡板隔档污水池池底的气泡并防止气泡进入所述沉降区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竖直方向投影面积和所述第二挡板竖直方向投影面积之间部分重合,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供所述沉降污泥沉降出所述沉降区内。
CN202123166075.1U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分离装置 Active CN217077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6075.1U CN217077162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6075.1U CN217077162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7162U true CN217077162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38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66075.1U Active CN217077162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71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42716B1 (ko) 플러그 흐름 반응기에 의한 호기성과 혐기성 소화 장치 및방법
WO2011066791A1 (zh) 污水处理装置
KR100536952B1 (ko) 폴리에틸렌 여재를 사용한 다단계 수두차 여과식 하천정화 장치
CN210683535U (zh) 一种高效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装置
CN101530681A (zh) 海水澄清池扰流构造及其澄清池
CN217077162U (zh) 一种分离装置
CN210751432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装置
CN101618907A (zh) 自净生物滤池及滤池自净工艺
CN111333271B (zh) 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以及污水处理方法
KR100414688B1 (ko) 침전 및 생물막여과조를 이용한 오수처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10505737U (zh) 膜生物反应器膜池结构
CN113998785A (zh) 基于脱氮除磷工艺的污水处理方法、硝化液分离回流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12347832U (zh) 一种沉淀装置
CN201370981Y (zh) 具有扰流构造的海水澄清池
CN2630242Y (zh) 一种化学-生物絮凝反应器-悬浮填料床污水处理装置
CN213803406U (zh) 一种污水沉淀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
CN219603396U (zh) 反硝化过滤装置
CN201873560U (zh) 一种改进的二次沉淀池缓冲板
CN214437207U (zh) 一种具有防浮泥堵塞排水口功能的沉淀池
CN218357535U (zh) 一种水平流沉淀装置及水平流沉淀净水系统
CN111871014A (zh) 一种沉淀装置及其应用
CN217549081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效竖流式沉淀池
CN214829808U (zh) 一种多级布水沉淀束处理系统
CN218345277U (zh) 一种反硝化反应器
CN213446429U (zh) 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三相分离装置及水质净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