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2694U - 一种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2694U
CN217072694U CN202122123341.6U CN202122123341U CN217072694U CN 217072694 U CN217072694 U CN 217072694U CN 202122123341 U CN202122123341 U CN 202122123341U CN 217072694 U CN217072694 U CN 217072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wood
maximum
length direction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233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宪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engtai W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engtai W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engtai W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engtai W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2334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2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2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2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eer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e Of Plywood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属于板材领域,包括加强芯板,其最大板面水平设置为胶合板的中心层;加强芯板内置有至少两个加强层,至少两个加强层之间平行;加强层的最大面垂直于加强芯板的最大板面,加强层的长度方向与加强芯板的长度方向一致;面板,其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加强芯板上方的最大板面,且面板的长度方向与加强芯板长度方向一致;背板,其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加强芯板的下方最大板面,且背板的长度方向与加强芯板长度方向一致;至少两块木皮,第一木皮和第二木皮;第一木皮的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面板的上方的最大板面;第二木皮的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背板的下方的最大板面;每两块板之间用胶黏剂粘合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板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
背景技术
胶合板是现代木制品产品生产、建筑、包装行业以及车船制造业等不可缺少的人造板材之一,胶合板的工业化生产适应了木材节约高效利用的需求,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使胶合板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胶合板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全国形成了河北、江苏、山东以及浙江等四大胶合板产业集群。胶合板由于具有变形小、幅面大、施工方便、横纹抗拉性能好等优点使其应用领域愈来愈广泛,随着我国家具、建筑、车船制造业及包装等行业的稳定发展以及胶合板的应用领域和国际市场的不断拓展,具有自动化、规模化、产业集群化的胶合板生产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将逐步占据较大比重的人造板市场份额。
木材是一种天然的多孔性吸湿材料,当木材本身的含水率低于纤维饱和点时,它将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宏观上则表现为尺寸和形状的变化。由木材通过加工而成的木质复合材料,如胶合板、刨花板也具有同样的吸湿性能,即尺寸将随着含水率的改变而改变。每年全世界有许许多多的木质复合材料板坯被生产出来用于满足市场上对木质家具的需求,木材工业中通常将木质复合材料板坯用于家具和橱柜中,板坯通常是三层或者五层结构。这种类型的板坯在工厂组装后,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严重的翘曲,而板坯离开工厂时却是平面状态。这种翘曲不容易通过另外使用夹板或者其它加强材料纠正过来,因为使板坯发生翘曲变形的力往往很大。木质产品中严重的翘曲变形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会降低顾客对使用木质产品的信心。大部分结构木质复合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将接受室外环境的考验,其尺寸稳定性更是非常关键的性能。因此,木质复合材料的湿胀性能不仅仅是一个尺寸稳定性问题,而且对于结构用材来说还是一个安全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目的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包括:加强芯板,其最大板面水平设置为胶合板的中心层;加强芯板内置有至少两个加强层,至少两个加强层之间平行;加强层的最大面垂直于加强芯板的最大板面,加强层的长度方向与加强芯板的长度方向一致;面板,其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加强芯板上方的最大板面,且面板的长度方向与加强芯板长度方向一致;背板,其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加强芯板的下方最大板面,且背板的长度方向与加强芯板长度方向一致;至少两块木皮,第一木皮和第二木皮;第一木皮的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面板的上方的最大板面;第二木皮的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背板的下方的最大板面;每两块板之间用胶黏剂粘合连接。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包括:加强芯板,其最大板面水平设置为胶合板的中心层;加强芯板内置有至少两个加强层,至少两个加强层之间平行;加强层的最大面垂直于加强芯板的最大板面,加强层的长度方向与加强芯板的长度方向一致;面板,其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加强芯板上方的最大板面,且面板的长度方向与加强芯板长度方向一致;背板,其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加强芯板的下方最大板面,且背板的长度方向与加强芯板长度方向一致;至少两块木皮,第一木皮和第二木皮;第一木皮的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面板的上方的最大板面;第二木皮的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背板的下方的最大板面;每两块板之间用胶黏剂粘合连接。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加强层每层厚度为10-500丝,加强层可以设置1-50 层。
进一步地,加强层为条状,可以选择金属条、塑料条和/或竹条;金属条为铝条或铝合金条。
进一步地,加强芯板设置有至少两块板条;每块板条包括至少两块第一木板、至少一块第二木板和至少两块第三木板;板条设置为第一木板、第三木板、第二木板、第三木板、第一木板的顺序、两两平行贴合,且任一第一木板平行贴合加强层;至少两块板条之间通过加强层连接,第一木板的最大板面贴合于加强层的最大板面,且长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加强芯板设置有至少两块板条;每块板条包括至少两块第一木板、至少一块第二木板和至少两块第三木板;板条设置为第一木板、第三木板、第二木板、第三木板、第一木板的顺序、两两平行贴合,且任一第一木板平行贴合加强层;其中,第二木板包括至少两块第四木板,两块第四木板的长度方向最小板面贴合连接,至少两块第四木板的最大板面均与第三木板的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且至少两块第四木板的长度方向与第三模板的长度方向垂直;至少两块板条之间通过加强层连接,第一木板的最大板面贴合于加强层的最大板面,且长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加强芯板设置有至少两块板条,每两块板条之间设置有与之等高、长度方向相同的加强层,加强层的最大板面垂直于面板的最大板面;每块板条包括至少两块第五木板,至少两块第五木板的长度方向均与面板的长度方向一致;其中,一块第五木板朝上的最大板面与面板下的最大表面平行、贴合连接;另一块第五木板朝下的最大板面与面板朝上的最大表面平行、贴合连接;至少两块第六木板,设置于至少两块第五木板之间,贴合连接;每个第六木板在至少两个第五木板之间保持水平旋转90°,使其长度方向与第五木板长度方向垂直;每个第六木板的长度方向的最小板面两两贴合连接。
进一步地,加强芯板设置有至少两块木条;两块木条之间通过加强层连接,且长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在面板的下方水平贴合面板设置有至少一层第一单板,第一单板的长度方向与面板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单板为加强芯板的朝上的外表层;在背板的上方水平贴合背板设置有至少一层第二单板,第二单板的长度方向与背板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单板为加强芯板的朝下的外表层。
进一步地,在第一木皮的上方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层清漆;第二木皮的下方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层清漆。
进一步地,胶黏剂含有负离子粉。
进一步地,面板、背板、加强芯板、第一木板、第二木板、第三木板、第四木板、第五木板和第六木板的厚度分别为0.1-10mm;木皮的厚度为 10-150丝。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通过特有的组坯方法,即加强芯板或加强芯板的主要著称部分与面板、背板垂直,将加强芯板的木板中同一方向的纤维和纹理阻断,防止吸水后木板产生变形,改变了原本木板吸水后产生变形的方向,同时在加强芯板的每两个板条之间或每两个木条之间加装有加强层,可以使多层胶合板的形状更为稳定,各层板之间能够相互抑制变形。在加强芯板上覆盖面板和背板后,最终得到的胶合板具有较好的防变形、防翘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顺向立铺结构加强芯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交叉立铺结构加强芯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交叉基本结构加强芯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木条结构加强芯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又一加强芯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加强芯板,10-板条,101-第一木板,102-第二木板,1021- 第四木板,103-第三木板,104-第一单板、第二单板,105-第五木板,106- 第六木板,11-加强层,13-木条,2-面板,3-背板,4-木皮、第一木皮、第二木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选以下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单数形式包括复数讨论对象,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任选的”或者“任意一种”是指其后描述的事项或事件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而且该描述包括事件发生的情形和事件不发生的情形。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近似用语用来修饰数量,表示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该具体数量,还包括与该数量接近的可接受的而不会导致相关基本功能的改变的修正的部分。相应的,用“大约”、“约”等修饰一个数值,意为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该精确数值。在某些例子中,近似用语可能对应于测量数值的仪器的精度。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范围限定可以组合和/ 或互换,如果没有另外说明这些范围包括其间所含有的所有子范围。
此外,本实用新型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提供了一种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包括:加强芯板1,其最大板面水平设置为胶合板的中心层;加强芯板1 内置有至少两个加强层11,至少两个加强层11之间平行;加强层11的最大面垂直于加强芯板1的最大板面,加强层11的长度方向与加强芯板1的长度方向一致;面板2,其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加强芯板1上方的最大板面,且面板2的长度方向与加强芯板1长度方向一致;背板3,其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加强芯板1的下方最大板面,且背板3的长度方向与加强芯板1长度方向一致;至少两块木皮4,第一木皮4和第二木皮4;第一木皮4的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面板2的上方的最大板面;第二木皮4的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背板3的下方的最大板面;每两块板之间用胶黏剂粘合连接。
在胶合板中,为了尽量改善天然木材各向异性的特性,使胶合板特性均匀、形状稳定,一般胶合板在结构上都要遵守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对称;二是相邻层单板纤维互相垂直。对称原则就是要求胶合板对称中心平面两侧的单板,无论木材性质、单板厚度,层数、纤维方向,含水率等,都应该互相对称。在同一张胶合板中,可以使用单一树种和厚度的单板,也可以使用不同树种和厚度的单板;但对称中心平面两侧任何两层互相对称的单板树种和厚度要一样。面背板允许不是同一树种。要使胶合板的结构同时符合以上两个基本原则,它的层数就应该是奇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至少两个加强层11每层厚度为10-500 丝,加强层11可以设置1-50层。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层的厚度优选为20-400丝,更优选为30-300丝,包括但不限于30丝、40丝、50丝、60丝、70丝、80丝、90丝、100丝、 120丝、130丝、150丝、170丝、190丝、220丝、240丝、260丝、280丝、 300丝。加强层11优选可以设置为6-40层,更优选的为10-30层,包括但不限于11层、12层、13层、14层、15层、16层、17层、18层、19层、20 层、21层、22层、23层、24层、25层、26层、27层、28层、29层、30 层。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加强层11为条状,可以选择金属条、塑料条和/或竹条;金属条为铝条或铝合金条。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芯板中的所有加强层可以选用金属、塑料或竹条中的一种,可以一层选用一种材料,间隔使用。三种材料中最好的为金属条。采用金属材料时,优选为铝条、铝合金,还可以使用跟铝性能相似的金属即软性不易断裂的金属。
请参阅图2,图2是顺向立铺结构加强芯板的侧面示意图。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加强芯板1设置有至少两块板条10;每块板条10包括至少两块第一木板101、至少一块第二木板102和至少两块第三木板103;板条10设置为第一木板101、第三木板103、第二木板102、第三木板103、第一木板101的顺序、两两平行贴合,且任一第一木板101 平行贴合加强层11;至少两块板条10之间通过加强层11连接,第一木板101 的最大板面贴合于加强层11的最大板面,且长度方向一致。
请参阅图3,图3是交叉立铺结构加强芯板的侧面示意图。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加强芯板1设置有至少两块板条10;每块板条10包括至少两块第一木板101、至少一块第二木板102和至少两块第三木板103;板条10设置为第一木板101、第三木板103、第二木板102、第三木板103、第一木板101的顺序、两两平行贴合,且任一第一木板101 平行贴合加强层11;其中,第二木板102包括至少两块第四木板1021,两块第四木板1021的长度方向最小板面贴合连接,至少两块第四木板1021的最大板面均与第三木板103的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且至少两块第四木板1021 的长度方向与第三模板的长度方向垂直;至少两块板条10之间通过加强层 11连接,第一木板101的最大板面贴合于加强层11的最大板面,且长度方向一致。
请参阅图4,图4是交叉基板结构加强芯板的侧面示意图。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加强芯板1设置有至少两块板条10,每两块板条10之间设置有与之等高、长度方向相同的加强层11,加强层11的最大板面垂直于加面板2的最大板面。每个板条10包括至少两块第五木板 105,至少两块第五木板105的长度方向均与面板2的长度方向一致;其中,一块第五木板105朝上的最大板面与面板2朝下的最大表面平行、贴合连接;另一块第五木板105朝下的最大板面与面板2朝上的最大表面平行、贴合连接;至少两块第六木板106,设置于至少两块第五木板105之间,贴合连接;每个第六木板106在至少两个第五木板105之间保持水平旋转90°,使其长度方向与第五木板105长度方向垂直;每个第六木板106的长度方向的最小板面两两贴合连接。
请参阅图5,图5是木条结构加强芯板的侧面示意图。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加强芯板1设置有至少两块木条13;两块木条13之间通过加强层11连接,且长度方向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木条13可以为多个木块沿长度方向拼接而成,每两根拼接成的木条13的接缝交错排布。木块的长度10-100mm,包括但不限于 10、20、30、40、50、60、70、80、90、100mm厚度为0.1-10mm,厚度包括但不限于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5mm、 5.5mm、6mm、6.5mm、7mm、7.5mm、8mm、8.5mm、9mm、9.5mm、10mm。
请参阅图6,图6是又一加强芯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面板2的下方水平贴合面板2设置有至少一层第一单板104,第一单板104的长度方向与面板2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单板104为加强芯板1的朝上的外表层;在背板3的上方水平贴合背板3设置有至少一层第二单板104,第二单板104的长度方向与背板3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单板104为加强芯板1的朝下的外表层。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2、背板3、第一木板101、第三木板103、第二木板102、第三木板103、第四木板1021、第一单板104、第二单板104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单板104和第二单板104可以为两对、三对等,并成对增加。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一木皮4的上方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层清漆;第二木皮4的下方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层清漆。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延长胶合板的使用寿命,可以在木皮4外层再涂覆清漆作为罩光漆。任意木材罩光漆均可使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面板2、背板3、加强芯板1、第一木板101、第二木板102、第三木板103、第四木板1021的材质分别选自杨木、枫木、松木、樱桃木、桦木、桉木、杉木、桐木、椴木、榉木、柚木、橡木、樟木、柳木中的一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胶黏剂含有负离子粉。
在本实施例中,胶黏剂的原料包括蒸馏水、玉米淀粉胶、负离子粉、氰戊菊酯、1,3-二(4-氨基丁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其中,
玉米淀粉胶是玉米淀粉胶黏剂的简称,是以玉米淀粉为基料制成的天然胶黏剂。玉米淀粉胶是一种绿色环保产品,是一种植物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虫蛀,需要进行防虫处理。
负离子粉含有稀土元素和电气石。空气是由无数分子、原子组成的。当空气中的分子或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便形成带电的粒子,称为离子;带正电荷的叫正离子,带负电荷的叫负离子。负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负离子不仅能促成人体合成和储存维生素,强化和激活人体的生理活动,对人体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面板2、背板3、加强芯板1、第一木板101、第二木板102、第三木板103、第四木板1021、第五木板105、第六木板106的厚度分别为0.1-10mm;木皮4的厚度为10-150丝。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2、背板3和组成加强芯板1的第一木板101、第二木板102、第三木板103、第四木板1021、第五木板105、第六木板106的厚度包括但不限于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7mm、 0.8mm、0.9mm、1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 5mm、5.5mm、6mm、6.5mm、7mm、7.5mm、8mm、8.5mm、9mm、9.5mm、 10mm。
丝为单位,1丝=0.01毫米。每块木皮4的优选厚度10-120丝,厚度包括但不限于10丝、20丝、30丝、40丝、50丝、60丝、70丝、80丝、90 丝、100丝、110丝、120丝。
负离子粉是一种无机材料,和玉米淀粉胶存在相容性问题,需要提高其和玉米淀粉胶的相容性,进而延长胶合板的使用寿命。
氰戊菊酯的CAS号为51630-58-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氰戊菊酯具有防止玉米淀粉胶的虫蛀作用,延长胶合板的使用寿命。
1,3-二(4-氨基丁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CAS号为3663-42-1。1,3-二(4-氨基丁基)四甲基二硅氧烷水解后能够形成2个桥连分子,一方面能提高和负离子粉的结合力,一方面能够和玉米淀粉胶形成互穿网络,并通过氨基和玉米淀粉胶形成氢键,从而提高负离子粉和玉米淀粉胶的相容性。在燃烧时,1,3- 二(4-氨基丁基)四甲基二硅氧烷能够穿过玉米淀粉胶的缝隙迁移到表面,形成致密的含硅焦化炭保护层。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预料不到的发现,氰戊菊酯不仅能够防止玉米淀粉胶被虫蛀,还能够和1,3-二(4-氨基丁基)四甲基二硅氧烷起到协同作用,提高阻燃的效果。发明人推测,这是和氰戊菊酯中的卤素有关,能够在高温下促进炭的生成,而1,3-二(4-氨基丁基)四甲基二硅氧烷能够提高炭的稳定性,加强了隔热、断绝氧的供应等作用。
本实用新型旨在保护一种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主要结构包括:加强芯板,其最大板面水平设置为胶合板的中心层;加强芯板内置有至少两个加强层,至少两个加强层之间平行;加强层的最大面垂直于加强芯板的最大板面,加强层的长度方向与加强芯板的长度方向一致;面板,其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加强芯板上方的最大板面,且面板的长度方向与加强芯板长度方向一致;背板,其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加强芯板的下方最大板面,且背板的长度方向与加强芯板长度方向一致。通过特有的组坯方法,即加强芯板或加强芯板的主要著称部分与面板、背板垂直,将加强芯板的木板中同一方向的纤维和纹理阻断,防止吸水后木板产生变形,改变了原本木板吸水后产生变形的方向,同时在加强芯板的每两个板条之间或每两个木条之间加装有加强层,可以使多层胶合板的形状更为稳定,各层板之间能够相互抑制变形。在加强芯板上覆盖面板和背板后,最终得到的胶合板具有较好的防变形、防翘曲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强芯板(1),其最大板面水平设置为所述胶合板的中心层;
所述加强芯板(1)内置有至少两个加强层(11),所述至少两个加强层(11)之间平行;所述加强层(11)的最大面垂直于所述加强芯板(1)的最大板面,所述加强层(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强芯板(1)的长度方向一致;
面板(2),其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所述加强芯板(1)上方的最大板面,且所述面板(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强芯板(1)长度方向一致;
背板(3),其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所述加强芯板(1)的下方最大板面,且所述背板(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强芯板(1)长度方向一致;
至少两块木皮(4),第一木皮(401)和第二木皮(402);
所述第一木皮(401)的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所述面板(2)的上方的最大板面;所述第二木皮(402)的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于所述背板(3)的下方的最大板面;
每两块板之间用胶黏剂粘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板,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加强层(11)每层厚度为10-500丝,所述加强层(11)可以设置1-50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合板,其中,所述加强层(11)为条状,选择金属条、塑料条和/或竹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合板,其中,所述金属条为铝条或铝合金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板,其中,所述加强芯板(1)设置有至少两块板条(10);
每块所述板条(10)包括至少两块第一木板(101)、至少一块第二木板(102)和至少两块第三木板(103);
所述板条(10)设置为第一木板(101)、第三木板(103)、第二木板(102)、第三木板(103)、第一木板(101)的顺序、两两平行贴合,且任一所述第一木板(101)平行贴合所述加强层(11);
至少两块所述板条(10)之间通过加强层(11)连接,所述第一木板(101)的最大板面贴合于所述加强层(11)的最大板面,且长度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合板,其中,所述加强芯板(1)设置有至少两块板条(10);
每块所述板条(10)包括至少两块第一木板(101)、至少一块第二木板(102)和至少两块第三木板(103);
所述板条(10)设置为第一木板(101)、第三木板(103)、第二木板(102)、第三木板(103)、第一木板(101)的顺序、两两平行贴合,且任一所述第一木板(101)平行贴合所述加强层(11);其中,
所述第二木板(102)包括至少两块第四木板(1021),所述两块第四木板(1021)的长度方向最小板面贴合连接,所述至少两块第四木板(1021)的最大板面均与所述第三木板(103)的最大板面平行贴合,且所述至少两块第四木板(10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三木板的长度方向垂直;
至少两块所述板条(10)之间通过加强层(11)连接,所述第一木板(101)的最大板面贴合于所述加强层(11)的最大板面,且长度方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板,其中,所述加强芯板(1)设置有至少两块板条(10),每两块所述板条(10)之间设置有与之等高、长度方向相同的所述加强层(11),所述加强层(11)的最大板面垂直于所述面板(2)的最大板面;
每块所述板条(10)包括至少两块第五木板(105),所述至少两块第五木板(105)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面板(2)的长度方向一致;其中,一块所述第五木板(105)朝上的最大板面与所述面板(2)朝下的最大表面平行、贴合连接;
另一块所述第五木板(105)朝下的最大板面与所述面板(2)朝上的最大表面平行、贴合连接;
至少两块第六木板(106),设置于所述至少两块第五木板(105)之间,贴合连接;
每个所述第六木板(106)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五木板(105)之间保持水平旋转90°,使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五木板(105)长度方向垂直;
每个所述第六木板(106)的长度方向的最小板面两两贴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板,其中,所述加强芯板(1)设置有至少两块木条(13);
两块所述木条(13)之间通过加强层(11)连接,且长度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和5-8任一项所述的胶合板,其中,在所述面板(2)的下方水平贴合所述面板(2)设置有至少一层第一单板(1041),所述第一单板(104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面板(2)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单板(1041)为所述加强芯板(1)的朝上的外表层;
在所述背板(3)的上方水平贴合所述背板(3)设置有至少一层第二单板(1042),所述第二单板(104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背板(3)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第二单板(1042)为所述加强芯板(1)的朝下的外表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板,其中,所述面板(2)、背板(3)、加强芯板(1)、第一木板(101)、第二木板(102)、第三木板(103)、第四木板(1021)、第五木板(105)和第六木板(106)的分别为0.1-10mm;
所述木皮(4)的厚度为10-150丝。
CN202122123341.6U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 Active CN217072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3341.6U CN217072694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3341.6U CN217072694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2694U true CN217072694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496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23341.6U Active CN217072694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26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28779C (en) Composite engineered floor board having an oriented strand board (osb) stabilizing base
US20120015131A1 (en) Bamboo lumber products
JP2009101648A (ja) 木質複合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S2874497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elaborar un panel de al menos dos capas y panel de al menos dos capas
CN217072694U (zh) 一种加强型定向结构胶合板
CN217072693U (zh) 一种防变形胶合板
CN211994515U (zh) 一种可调整板面凹凸、弯曲的复合板材
CN210999168U (zh) 芯板应用的浸渍胶膜纸饰面细木工板
CN216609368U (zh) 一种用作吊扇扇叶的多层实木板及实木吊扇扇叶
CN211416539U (zh) 一种高强度防火多层板
CN210819999U (zh) 一种实木厚芯板及其地板和家具板
JP4103545B2 (ja) 床材
CN211250419U (zh) 用于浸渍胶膜纸饰面细木工板上的芯板
CN210018531U (zh) 稳态原木复合板及板式家具
FR2559184A1 (fr) Panneau d'isolation thermique autoportant
CN210820000U (zh) 一种多层复合基板
CN217197240U (zh) 一种平整性好的复合型防开裂板材
CN209987091U (zh) 一种lvt饰面的多层胶合板
CN220614336U (zh) 一种防潮胶合板
CN210439622U (zh) 一种两层复合结构地板
CN219276107U (zh) 一种重组木和杉木复合结构材
CN216466685U (zh) Pvc复合铝板
CN209837578U (zh) 一种实木地板
US9382718B1 (en) Engineered wood flooring with a double-frame substrate
CN217455178U (zh) 材料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