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8290U - 一种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8290U
CN217058290U CN202220840029.0U CN202220840029U CN217058290U CN 217058290 U CN217058290 U CN 217058290U CN 202220840029 U CN202220840029 U CN 202220840029U CN 217058290 U CN217058290 U CN 217058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ite boat
drying
temperature
area
graph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400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ao Jian Automation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ao Jian Autom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ao Jian Automation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ao Jian Autom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400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8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8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8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包括烘干通道、驱动结构、热扩散结构和冷却系统,其中,烘干通道内部可划分为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内分别设置有加热系统,每个加热系统的温度可独立控制;热扩散结构分别设置在每个温区,通过热扩散结构加快每个温区内温度的扩散,烘干炉本体设置在上料部和卸料部之间,驱动结构能够从上料部驱动石墨舟经过烘干通道至卸料部,对石墨舟进行烘干处理,位于烘干通道的卸料部处设置有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冷却从烘干通道内输送出来的石墨舟。经过烘干通道对滚轮传动系统上的石墨舟连续化的烘干,进而实现对石墨舟连续性烘干,进一步提高石墨舟的烘干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舟即石墨模具,石墨模具本身是一种载体,可以将人类需要定位或定型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一起放于石墨模具中,高温烧结成型,石墨模具选用人造石墨经机械加工而成,存有相应的电级片,电级片作为电源的正负极,从而产生电场,将气体电离成等离子体,形成新的膜层,清洗石墨模具时,需要选用酸进行清洗。石墨舟清洗后含有水分和氢氟酸,在光伏行业电池工序里面需要将石墨舟内含有的水分和氢氟酸进行烘干。
现有的烘干方式是通过工作人员将一批石墨舟搬入烘干箱内,控制烘干箱内的温度为200度左右,对箱体内的石墨舟进行烘干8个小时,烘干完成后,再通过工作人员将箱体内的石墨舟搬出,依次循环进行下一批石墨舟的烘干。
但是现有的烘干方式不仅每次烘干石墨舟的数量有限,难以实现对石墨舟的连续性烘干,而且还需要人工搬运上下料,导致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石墨舟进行连续性的烘干,以及设备效率低下。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包括:
上料部和卸料部;
烘干炉本体,设置在所述上料部和卸料部之间,其具有烘干通道;
所述烘干通道内依次设置有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
若干热扩散结构,对应设置在每一个温区内;
冷却系统,设于所述烘干通道与所述卸料部之间;
驱动结构,适于从所述上料部驱动石墨舟经过所述烘干通道至卸料部。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通道的两侧和底部设置有加热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滚轮传动结构,所述滚轮传动结构设置于所述烘干通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传动结构包括:驱动件、传动轴、主动链轮、链条、齿轮和滚轮,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主动链轮连接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所述主动链轮经所述链条连接有从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间隔设置有多个齿轮,所述滚轮连接有斜齿轮,所述斜齿轮与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热扩散结构为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设置有多个,所述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分别设置有所述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搅拌风扇设置于所述烘干通道的顶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载具,所述载具适于放置所述石墨舟,所述载具适于通过所述驱动结构穿过烘干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载具的侧面、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包括烘干通道、驱动结构、热扩散结构和冷却系统,其中,烘干通道内部可划分为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内分别设置有加热系统,每个加热系统的温度可独立控制;热扩散结构分别设置在每个温区,通过热扩散结构加快每个温区内温度的扩散,烘干炉本体设置在上料部和卸料部之间,驱动结构能够从上料部驱动石墨舟经过烘干通道至卸料部,对石墨舟进行烘干处理,位于烘干通道的卸料部处设置有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冷却从烘干通道内输送出来的石墨舟。
此结构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通过驱动结构输送石墨舟,使石墨舟从上料部进入烘干通道内,随后依次经过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直至从卸料部输送出来,完成自动化上料,烘干,冷却和卸料,无需人工搬运,提高石墨舟的烘干效率,同时,经过烘干通道对驱动结构上的石墨舟连续化的烘干,进一步提高石墨舟的烘干效率;在卸料部处设置冷却系统,能够使刚从烘干通道内输出的石墨舟快速散热。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位于低温区和高温区还可以设置升温区,降低低温区到高温区的温度变化梯度,防止石墨舟在温度剧变的情况下,出现品质下降,甚至损坏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烘干通道的底部和两侧分别设置有加热系统,保证烘干通道内烘干温度均匀,以及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烘干温度迅速提升。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通过滚轮传动结构传动,保证石墨舟在传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烘干质量。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还设置有风机,风机与烘干通道连通,并且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风机,通过风机使低温区、升温区、降温区和高温区内部的温度均匀,保证石墨舟烘干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1中提供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1中提供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烘干炉本体;2、加热系统;3、风机;4、烘干通道;5、载具;501、石墨舟;6、滚轮;7、齿轮;8、链条;9、主动链轮;10、联轴器;11、传动轴;12、支撑座;13、驱动件;14、冷却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烘干通道4、驱动结构、热扩散结构和冷却系统14,其中,烘干通道4内部可划分为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内分别设置有加热系统2,每个加热系统2的温度可独立控制;热扩散结构分别设置在每个温区,通过热扩散结构加快每个温区内温度的扩散,烘干炉本体1设置在上料部和卸料部之间,驱动结构能够从上料部驱动石墨舟501经过烘干通道4至卸料部,对石墨舟501进行烘干处理,位于烘干通道4的卸料部处设置有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冷却从烘干通道4 内输送出来的石墨舟501。
此结构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通过驱动结构输送石墨舟501,使石墨舟501从上料部进入烘干通道4内,随后依次经过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直至从卸料部输送出来,完成自动化上料,烘干,冷却和卸料,无需人工搬运,提高石墨舟501的烘干效率,同时,经过烘干通道4 对驱动结构上的石墨舟501连续化的烘干,进一步提高石墨舟501的烘干效率;在卸料部处设置冷却系统,能够使刚从烘干通道4内输出的石墨舟 501快速散热。
具体的,低温区靠近上料端,从上料部至卸料部依次设置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将升温区设置在低温区和高温区之间,降低低温区到高温区的温度变化梯度,防止石墨舟501在温度剧变的情况下,出现品质下降,甚至损坏的现象。其中,低温区可以设置有一个,高温区和降温区同样可以设置有一个。例如,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分别设置有一个,依次排列,低温区的温度为200度,升温区的温度为300度,高温区的温度为400度,降温区的温度为200度,则石墨舟501在烘干的过程依次经过200度、300度、400度和200度,石墨舟501从低温区移动至升温区过渡,随后再进入高温区,进一步保证石墨舟501烘干品质。
具体的,烘干通道4内的两侧和底部可以设置加热系统2,保证烘干通道4内烘干温度均匀,以及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烘干温度迅速提升。其中,加热系统2可以是加热片,但不仅限于此。
具体的,驱动结构可以是滚轮传动结构,也可以是链条传动结构,但不仅限于此。
具体的,滚轮传动结构包括驱动件13、传动轴11、主动链轮9、链条8、齿轮7和滚轮6,如图1所示,滚轮6设置有多个,多个滚轮6相邻设置,通过滚轮6的转动使石墨舟501在滚轮6上移动。其中,驱动件13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11,其中,传动轴11可以通过支撑座12设置在烘干炉本体1的底部,传动轴11上设置有主动链轮9,传动轴11和主动链轮9 之间设置有联轴器10,通过传动轴11的转动带动主动链轮9转动,主动链轮9经过链条8和从动链轮连接,从而主动链轮9转动带动链条8转动,链条8进一步驱动从动链轮,转动轴穿过从动链轮,通过从动链轮的转动,进一步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齿轮7,其中,滚轮6的端部连接有斜齿轮,斜齿轮分别和相应的齿轮7啮合,转动轴转动驱动齿轮7转动,进一步驱动与齿轮7啮合的斜齿轮转动,进而实现驱动滚轮6 转动。
具体的,冷却系统包括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可以设置多个或一个,例如,在卸料部设多个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设置在石墨舟501的一侧,通过散热风扇对石墨舟501进行散热,使石墨舟501快速降温至使用温度。
具体的,热扩散结构可以为风机3,但不仅限于此。
具体的,烘干通道4上可以设置有风机3,其中,风机3与烘干通道4 连通,通过风机3搅拌烘干通道4内的空气使烘干通道4内空气温度处于一个较为均衡的状态,例如,风机3设置在烘干通道4的顶部位置,且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分别设置有风机3,通过风机3使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内部的温度均匀,保证石墨舟501烘干质量。
此实施方式的石墨舟501连续烘干装置,需要对石墨舟501烘干时,石墨舟501均匀的摆放在滚轮传动结构上,使石墨舟501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以保证每个石墨舟501的烘干质量。
通过滚轮传动结构传动石墨舟501,使石墨舟501依次经过烘干通道4 内的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进行烘干,由烘干通道4两侧和底部的加热系统2分别控制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的温度,进一步由风机3使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内的空气流动,使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的温度保持在一个均衡的状态,进一步保证石墨舟501的烘干质量。
石墨舟501经过降温区输送至卸料部后,通过冷却系统的散热风扇对石墨舟501进行进一步的冷却散热,使石墨舟501快速降温至使用温度。
作为实施例1的第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热扩散结构还可以是推送结构,例如将推送结构设置在烘干通道4的顶部,推送结构可以是推送气缸和推板,通过推送气缸推动推板上下运动,由推板推动烘干通道4内空气流动,进一步加速烘干通道4内气流流动,加快热扩散,以保证烘干通道4内温度均衡。
作为实施例1的第二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在烘干通道4内可以设置多个高温区,例如,设置两个高温区,两个高温区的温度都是400度,则石墨舟501在烘干过程需要经过两个高温区,也就是说,石墨舟501经过多次高温烘烤,进一步保证烘干质量。
作为进一步的变形,在烘干通道4内还可以设置多个升温区,设置多个升温区可以降低温度变化梯度,提高石墨舟501的烘干质量。
作为进一步的变形,在烘干通道4内还可以设置多个降温区,设置多个降温区可缓慢降低石墨舟501的温度。
作为实施例1的第三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加热系统2可以设置在烘烤空间的顶部位置,从顶部向石墨舟501进行加热,同样可以达到烘干的目的。
作为进一步变形,加热系统2可单独设置在烘烤空间的底部,或,加热系统2可单独设置在烘烤空间的一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舟501连续烘干装置,与实施例1中提供的石墨舟501连续烘干装置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滚轮传动结构上设置有载具5,如图1和图2所示,载具5用于放置石墨舟501,石墨舟501可以间隔设置在载具5内部,其中,载具5的四周侧壁、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通风孔,以保证各个石墨舟501烘干的均匀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部和卸料部;
烘干炉本体,设置在所述上料部和卸料部之间,其具有烘干通道;
所述烘干通道内依次设置有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
若干热扩散结构,对应设置在每一个温区内;
冷却系统,设于所述烘干通道与所述卸料部之间;
驱动结构,适于从所述上料部驱动石墨舟经过所述烘干通道至卸料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通道的两侧和底部设置有加热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滚轮传动结构,所述滚轮传动结构设置于所述烘干通道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传动结构包括:驱动件、传动轴、主动链轮、链条、齿轮和滚轮,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主动链轮连接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所述主动链轮经所述链条连接有从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间隔设置有多个齿轮,所述滚轮连接有斜齿轮,所述斜齿轮与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扩散结构为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有多个,所述低温区、升温区、高温区和降温区分别设置有所述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搅拌风扇设置于所述烘干通道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载具,所述载具适于放置所述石墨舟,所述载具适于通过所述驱动结构穿过烘干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的侧面、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通风孔。
CN202220840029.0U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 Active CN217058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0029.0U CN217058290U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0029.0U CN217058290U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8290U true CN217058290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71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40029.0U Active CN217058290U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8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57644B2 (en) Iron core annealing furnace
US5239614A (en) Substrate heating method utilizing heating element control to achieve horizontal temperature gradient
CN104979431B (zh) 一种光衰炉
CN213238295U (zh) 烘烤装置
CN110274441B (zh) 锂离子电池极卷的真空烘烤装置和利用其烘烤电池极卷的方法
CN217058290U (zh) 一种石墨舟连续烘干装置
JP2008041526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WO2012167690A1 (zh) 一种旋转式全自动铝棒加热炉
CN113847799A (zh) 循环升降式烘烤箱
JP3667270B2 (ja) 基板の熱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炉設備
CN105546980B (zh) 一种烤炉
CN112194166A (zh) 一种常规-微波联合煅烧制备稀土氧化物的设备及方法
WO2023245896A1 (zh)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窑炉烧结系统及方法
JP2004179009A (ja) 電池のエージング方法およびエージング装置
CN213873789U (zh) 一种旋转式搪瓷烘干烧结生产线
CN215695534U (zh) 一种喷粉生产线用智能控温粉末固化烘道
CN215342504U (zh) 抗光衰炉和热处理设备
JP2023074931A (ja) 熱処理システム、それが備える匣鉢及び熱処理方法
CN214065736U (zh) 一种连续石墨化炉
CN108550656A (zh) 一种电注入均衡退火装置
CN208352320U (zh) 一种电注入均衡退火装置
CN108511559B (zh) 一种电注入退火装置
JP4445476B2 (ja) 熱処理炉及び太陽電池セル
CN112539653B (zh) 一种旋转式搪瓷烘干烧结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CN217884909U (zh) 一种月饼烘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