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4365U - 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 - Google Patents

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4365U
CN217054365U CN202220877280.4U CN202220877280U CN217054365U CN 217054365 U CN217054365 U CN 217054365U CN 202220877280 U CN202220877280 U CN 202220877280U CN 217054365 U CN217054365 U CN 217054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template
position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m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772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丽斌
孙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No6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No6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No6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No6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772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4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4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4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在的房屋建筑工程模板在使用时安装不便,调整模板间距不便的问题,包括模板;两个所述模板的外侧分别滑动设置有一个第一支撑架和一个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共两块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前侧嵌入安装有两个连接插销;两个所述模板的外侧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六根定位柱;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六组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内侧均嵌入安装有一个定位卡块。本装置在使用时既不会在墙面上留下圆孔,又无需使用其它墙面进行支撑,因此在使用时安装更加方便,并且调整模板间距时也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其能够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并保持其正确位置,而且还能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加快施工进度,在浇筑房屋内的墙面时也多需要模板在两侧进行支撑。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房屋建筑工程模板在连接时均依靠螺杆穿过模板进行连接,这样浇铸后的墙面上就会存在圆孔,因此需要额外修补,有些为了避免这些圆孔就会在外部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与其它墙面接触对模板支撑,使用时安装不便,而且调整模板间距较为不便。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以解决现在的房屋建筑工程模板在使用时安装不便,调整模板间距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包括模板;两个所述模板的外侧分别滑动设置有一个第一支撑架和一个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共两块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共两块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前侧嵌入安装有两个连接插销;两个所述模板的外侧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六根定位柱;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六组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内侧均嵌入安装有一个定位卡块。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的左右两侧均为齿条状结构,且定位柱分别穿过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横向连接板上的矩形孔并向外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卡块的内部两侧设置有与定位柱左右两侧对应的齿状结构,且定位卡块安装在安装座内侧后其内部两侧会与定位柱左右两侧紧密嵌合。
进一步的,所述模板整体均为L形的板状结构,其底部外侧均设置有一块水平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后端为Y形板状结构,且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连接后第一连接板的后端会包裹在第二支撑架的顶部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两个矩形块,且矩形块能够在模板底部的导槽中前后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用于对两个模板进行支撑,而且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与模板的连接机构完全不会占用两个模板之间的空间,因此浇注完墙面后就无须进行修补,而且在固定时也无需外部其它结构进行支撑,还能轻松对模板的间距进行调整,从而适应不同厚度的墙面,相比较于现在的房屋建筑工程模板,本装置在使用时既不会在墙面上留下圆孔,又无需使用其它墙面进行支撑,因此在使用时安装更加方便,并且调整模板间距时也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部组装后的前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部组装后的后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卡块向上拉出后的前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拆分后的前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架的前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模板;2、第一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连接插销;7、定位柱;8、安装座;9、定位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包括模板1;两个模板1的外侧分别滑动设置有一个第一支撑架2和一个第二支撑架3;模板1整体均为L形的板状结构,其底部外侧均设置有一块水平板,因此模板1就能依靠底部的水平板起到稳定的支撑效果,而且水平板还能与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配合起到支撑作用;第一支撑架2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共两块第一连接板4;第二支撑架3的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共两块第二连接板5;第一连接板4的顶部前侧嵌入安装有两个连接插销6;两个模板1的外侧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六根定位柱7;定位柱7的左右两侧均为齿条状结构,且定位柱7分别穿过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的横向连接板上的矩形孔并向外伸出,在调整模板1与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之间的距离时定位柱7会在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的横向连接板上的矩形孔中前后滑动,而定位柱7左右两侧的齿条状结构能够与定位卡块9内部的齿状结构配合进行定位;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六组安装座8,且安装座8的内侧均嵌入安装有一个定位卡块9。
其中,定位卡块9的内部两侧设置有与定位柱7左右两侧对应的齿状结构,且定位卡块9安装在安装座8内侧后其内部两侧会与定位柱7左右两侧紧密嵌合,因此定位卡块9安装后其内部的齿状结构能够与定位柱7左右两侧的齿条状结构配合进行定位,定位卡块9两侧与安装座8嵌合后也不会出现活动的情况。
其中,第一连接板4的后端为Y形板状结构,且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架3连接后第一连接板4的后端会包裹在第二支撑架3的顶部外侧,因此在组装后第一支撑架2就能通过第一连接板4的后端与第二支撑架3的主体部分顶部锁紧在一起,进而能够使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架3组装后更加稳定。
其中,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两个矩形块,且矩形块能够在模板1底部的导槽中前后滑动,因此就能调整模板1与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调整两个模板1的间距来浇筑不同厚度的墙面,而且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底部的矩形块与模板1配合还能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与模板1脱离。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本装置对房屋内的墙面进行浇筑时,先将两个模板1放置在墙面浇筑位置,然后将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顶部的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上下对齐,并将第二连接板5前端的圆孔与第一连接板4前端的圆孔对齐,这时将两个连接插销6插入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前端的圆孔中,这样即可将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连接固定,而且此时第一连接板4的后端会包裹在第二支撑架3的顶部外侧,因此在组装后第一支撑架2就能通过第一连接板4的后端与第二支撑架3的主体部分顶部锁紧在一起,进而能够使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架3组装后更加稳定,然后再将定位卡块9全部向上抽出,这时即可将两个模板1分别相对于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架3进行前后推动,这样能够调整调整模板1与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两个模板1的间距来浇筑不同厚度的墙面,而且在调整模板1与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之间的距离时定位柱7会在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的横向连接板上的矩形孔中前后滑动,调整好后将定位卡块9重新向下推动安装在安装座8内侧,此时定位卡块9内部的齿状结构能够与定位柱7左右两侧的齿条状结构嵌合,进而将模板1与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之间的距离固定,而且定位卡块9两侧与安装座8嵌合后也不会出现活动的情况,然后即可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先将两个连接插销6向上抽出,然后即可将两块模板1与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分别在墙面的前后侧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6)

1.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其特征在于:房屋建筑工程模板包括:模板(1);两个所述模板(1)的外侧分别滑动设置有一个第一支撑架(2)和一个第二支撑架(3);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共两块第一连接板(4);所述第二支撑架(3)的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共两块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4)的顶部前侧嵌入安装有两个连接插销(6);两个所述模板(1)的外侧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六根定位柱(7);所述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六组安装座(8),且安装座(8)的内侧均嵌入安装有一个定位卡块(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整体均为L形的板状结构,其底部外侧均设置有一块水平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两个矩形块,且矩形块能够在模板(1)底部的导槽中前后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7)的左右两侧均为齿条状结构,且定位柱(7)分别穿过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的横向连接板上的矩形孔并向外伸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块(9)的内部两侧设置有与定位柱(7)左右两侧对应的齿状结构,且定位卡块(9)安装在安装座(8)内侧后其内部两侧会与定位柱(7)左右两侧紧密嵌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的后端为Y形板状结构,且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架(3)连接后第一连接板(4)的后端会包裹在第二支撑架(3)的顶部外侧。
CN202220877280.4U 2022-04-15 2022-04-15 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 Active CN217054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7280.4U CN217054365U (zh) 2022-04-15 2022-04-15 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7280.4U CN217054365U (zh) 2022-04-15 2022-04-15 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4365U true CN217054365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71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77280.4U Active CN217054365U (zh) 2022-04-15 2022-04-15 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4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59468A (zh) 一种建筑浇筑施工用模板
CN217054365U (zh) 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用加固型支撑模板
CN214996326U (zh) 一种劲性型钢柱安装可调节式斜撑固定装置
CN215168088U (zh)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组合式连接锁紧装置
CN21181699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中的快速定位预埋件
CN212583226U (zh) 一种具有连接固定结构的建筑施工模板
CN210032246U (zh) 一种玻璃幕墙板式预埋件
CN219281247U (zh) 一种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挂模板
CN22074766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可快速拆装的模板结构
CN214034751U (zh) 墙体铝合金模板用支撑杆定位装置
CN217811164U (zh) 一种超厚钢板组合柱脚节点
CN219548025U (zh) 支架用预埋连接件
CN219794243U (zh) 一种墙板安装结构
CN215368697U (zh) 一种煤仓浇筑用支模装置
CN214658955U (zh) 一种预制柱吊装翻身辅助装置
CN211647264U (zh) 墙板连接构件
CN220978377U (zh) 一种土建施工预埋结构
CN212310689U (zh) 用于钢筋的折弯机构
CN219100529U (zh) 屋顶光伏支架的现浇基础模板机构
CN212685716U (zh) 一种起重运输车车架加强梁总成
CN210508393U (zh) 一种建筑施工浇筑模板
CN218948026U (zh) 一种预制t梁钢筋胎膜架的固定装置
CN218028496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骨架绑扎的钢筋定位支具
CN21758124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调式建筑模板连接锁紧装置
CN219992614U (zh) 新型水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