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47972U - 支撑机构、升降装置及气浮平台 - Google Patents

支撑机构、升降装置及气浮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47972U
CN217047972U CN202220828713.7U CN202220828713U CN217047972U CN 217047972 U CN217047972 U CN 217047972U CN 202220828713 U CN202220828713 U CN 202220828713U CN 217047972 U CN217047972 U CN 217047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ase
lifting device
support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287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国涛
朱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Bo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287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47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47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47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机构、升降装置及气浮平台,涉及显示屏制造领域。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基座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基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形成有支撑表面,所述支撑表面用于与玻璃接触。根据本申请的支撑机构、升降装置及气浮平台,通过支撑部与基座可拆卸地连接,使得在支撑部的支撑表面出现磨损时,可以直接将支撑部与基座拆分后仅更换支撑部,解决了现有的支撑机构更换不便的问题,提升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支撑机构、升降装置及气浮平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屏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撑机构、升降装置及气浮平台。
背景技术
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升降平台的支撑机构承载玻璃后将其置于气浮平台上以进行喷墨打印,支撑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支撑机构与玻璃接触的部分会出现磨损,然而更换整个支撑结构较为不便,对于生产效率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机构、升降装置及气浮平台,通过支撑部与基座可拆卸地连接,使得在支撑部的支撑表面出现磨损时,可以直接将支撑部与基座拆分后仅更换支撑部,解决了现有的支撑机构更换不便的问题,提升了工作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支撑机构,用于支撑玻璃,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基座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基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形成有支撑表面,所述支撑表面用于与所述玻璃接触。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吸附部,所述基座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吸附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支撑部吸附于所述吸附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稳定部,所述稳定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稳定部形成有内壁,所述支撑部的侧部与所述内壁接触。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接触件和杆,所述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接触件连接,所述支撑表面形成于所述接触件,所述接触件由PEEK材质制成。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上述的支撑机构。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形成有承载表面,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承载表面。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移动,以驱动所述承载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升降。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部和滑动部,所述固定部形成有滑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滑动部形成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位置检测器、第二位置检测器和触发件,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器和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器两者设置于所述固定部,所述触发件设置于所述滑动部,在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触发件与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器接触,在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触发件与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器接触。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气浮平台,所述气浮平台包括上述的升降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支撑机构沿图1的A-A’截取的截面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滑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0-基座;121-杆;122-接触件;130-吸附部;140-稳定部;150-连接部;210-第一板;220-第二板;221-滑轨;222-第一位置检测器;223-第二位置检测器;231-第三板;232-驱动部;233-丝杠;234-滑块;235-安装座;236-螺母;237-联轴器;238-注油部;239-触发件。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支撑装置,支撑机构包括基座110和支撑部,支撑部的第一端与基座110可拆卸地连接,支撑部的第二端形成有支撑表面,支撑表面用于与玻璃接触。通过支撑部与基座110可拆卸地连接,使得在支撑部的支撑表面出现磨损时,可以直接将支撑部与基座110拆分后仅更换支撑部,解决了现有的支撑机构更换不便的技术问题,提升了生产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装置还包括吸附部130和稳定部140,吸附部130和稳定部140设置于基座110的内部。具体来说,基座110形成为圆柱状的壳体,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分为两部分,下部分的直径小于位于上部分的直径,吸附部130设置在上部分的底部。优选地,吸附部130形成为钕铁硼磁铁。稳定部140也设置在容纳空间的内部,并且位于吸附部130的上方。优选地,稳定部140形成为直线轴承。支撑部包括杆121和支撑表面,杆121的下端吸附在吸附部130上,通过设置吸附部130,能够便于将杆121自吸附部130上安装和拆卸,便于更换支撑部。杆121的侧部与直线轴承的内壁接触,使得支撑部在安装在基座110后的延伸方向与直线轴承的内部的空间一致,保证了支撑部的安装方向的正确性。杆121的上端设置有接触件122,支撑表面形成为接触件122的上表面,接触件122为PEEK(polyetheretherketone,聚醚醚酮)材料制成,使得玻璃在与接触件122接触时不会出现损伤。
此外,支撑机构还包括连接部150,连接部150设置在基座110的下方,连接部150形成有多个螺栓孔,通过螺栓孔能够将支撑机构固定在工作表面,以对玻璃进行支撑。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上述的支撑装置,通过上述支撑装置使得该升降装置能够用于承载玻璃进行升降,以将玻璃放置于工作表面上,提升了生产效率。
如图3所示,升降装置包括承载部,承载部形成为第一板210,支撑装置的连接部150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板210的上表面(承载表面),以将支撑装置固定在第一板210上。升降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间隔设置,使得该升降装置在承载玻璃时,玻璃能够均匀受力,保证了对玻璃支撑的稳定性。
此外,该升降装置还包括固定部和滑动部,滑动部与第一板210连接,滑动部移动能够驱动第一板210沿竖直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此处的第一位置为第一板210向上运动的极限位置;第二位置为第一板210向下运动的极限位置。
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部包括第二板220,第二板220上设置有两个滑轨221。滑动部包括第三板231、驱动部232、丝杠233、滑块234和安装座235,驱动部232形成为电机,两个滑轨221之间设置有两个安装座235,安装座235的侧部与第二板220连接,丝杠233的两端的侧部分别设置在安装座235的内部,丝杠233的下端通过联轴器237与电机连接,丝杠233上套设有螺母236,螺母236的侧部与第三板231连接。第三板231的设置有四个滑块234,四个滑块234分为两组,两组滑块234分别与第二板220上的两个滑轨221配合,并能够沿滑轨221进行上升或下降运动。滑块234上还设置有注油部238,注油部238能够向滑块234注油,保证滑块234流畅地沿滑轨221移动。
在电机驱动丝杠233沿预定方向旋转时,螺母236沿丝杠233向上运动,带动与螺母236连接的第三板231向上运动,此时,滑块234沿滑轨221向上运动,第一板210及支撑机构向上运动;在电机驱动丝杠233沿预定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时,螺母236沿丝杠233向下运动,带动与螺母236连接的第三板231向下运动,此时,滑块234沿滑轨221向下运动,第一板210及支撑机构向下运动。
进一步地,第二板220上设置有第一位置检测器222和第二位置检测器223,第一位置检测器222与第二位置检测器223可以形成为行程开关,第一位置检测器222位于第二位置检测器223的上方,第三板231上设置有触发件239。在电机驱动丝杠233沿预定方向旋转时,第三板231带动第一板210向上运动,在第一板210到达第一位置时,触发件239与第一位置检测器222接触,电机停止旋转,第一板210停止上升,玻璃被放置在多个支撑机构的支撑表面上。之后电机驱动丝杠233沿预定方向的反方向旋转,第三板231带动第一板210向下运动,在第一板210到达第二位置时,触发件239与第二位置检测器223接触,电机停止旋转,第一板210停止下降,玻璃被放置在加工位置,以对玻璃进行下一步的加工。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气浮平台,第二板220的上端固定在气浮平台,通过设置升降装置能够将玻璃放置在气浮平台的工作表面上,以对玻璃进行下一步的加工,提升了工作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支撑装置,通过支撑部与基座可拆卸地连接,使得在支撑部的支撑表面出现磨损时,可以直接将支撑部与基座拆分后仅更换支撑部,解决了现有的支撑机构更换不便的技术问题,提升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升降装置,通过上述支撑装置使得该升降装置能够用于承载玻璃进行升降,以将玻璃放置于工作表面上,提升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气浮平台,通过设置升降装置能够将玻璃放置在气浮平台的工作表面上,以对玻璃进行下一步的加工,提升了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支撑机构,用于支撑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基座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基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形成有支撑表面,所述支撑表面用于与所述玻璃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吸附部,所述基座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吸附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支撑部吸附于所述吸附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稳定部,所述稳定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稳定部形成有内壁,所述支撑部的侧部与所述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接触件和杆,所述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接触件连接,所述支撑表面形成于所述接触件,所述接触件由PEEK材质制成。
5.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形成有承载表面,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承载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移动,以驱动所述承载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部和滑动部,所述固定部形成有滑轨,
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滑动部形成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位置检测器、第二位置检测器和触发件,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器和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器两者设置于所述固定部,所述触发件设置于所述滑动部,
在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触发件与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器接触,
在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触发件与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器接触。
10.一种气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平台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装置。
CN202220828713.7U 2022-04-11 2022-04-11 支撑机构、升降装置及气浮平台 Active CN217047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8713.7U CN217047972U (zh) 2022-04-11 2022-04-11 支撑机构、升降装置及气浮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8713.7U CN217047972U (zh) 2022-04-11 2022-04-11 支撑机构、升降装置及气浮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47972U true CN217047972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70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28713.7U Active CN217047972U (zh) 2022-04-11 2022-04-11 支撑机构、升降装置及气浮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47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59862B1 (ko) 기판 보유지지구 및 기판 반송 장치 및 기판 처리 장치
US20120161378A1 (en) Positioning apparatus
CN109803829A (zh) 丝网印刷机
KR20140090934A (ko) 흡착 반전 장치
CN217047972U (zh) 支撑机构、升降装置及气浮平台
JP5047859B2 (ja) リフトピン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具備したxyステージ装置
US8550231B2 (en) Conveying device
KR101368819B1 (ko) 기판 이송장치
KR20080066370A (ko) 기판흡착장치
CN218859648U (zh) 一种料箱旋转顶升机及输送台
CN209006903U (zh) 用于夹持激光抛光试样的可旋转夹具
CN115458472A (zh) 一种半导体承托装置
CN214732626U (zh) 一种电子器件检测用转移装置
KR101242633B1 (ko) 향상된 기구적 강성을 갖는 수평수직 이동기구
CN220412086U (zh) 上料机构及传送装置
CN110002363B (zh) 一种工件托运装置及工件托运方法
CN109092222B (zh) 一种石墨烯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JP2022051281A (ja) 産業用ロボット
CN208369677U (zh) 一种手机用r角检测装置
CN207656349U (zh) 一种上下料机械人
KR100609877B1 (ko) 기판반송장치
CN211565497U (zh) 一种抛光设备
KR19980076785A (ko) 웨이퍼 이송장치
CN211594747U (zh) 吊具支撑切换装置
CN218281847U (zh) 一种高稳定性试管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30000, 508, Block B,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uilding, Shaoquan L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tersection of Tongling North Road and Xifeihe Road, Xinz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fei Bo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a2497, second floor, College Park, Dongs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Zhongguancun, No. 18 Xueq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