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1180U - 扬声器和发声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和发声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11180U CN217011180U CN202220428083.4U CN202220428083U CN217011180U CN 217011180 U CN217011180 U CN 217011180U CN 202220428083 U CN202220428083 U CN 202220428083U CN 217011180 U CN217011180 U CN 2170111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ice coil
- magnetic
- central
- magnet
- loudspeak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扬声器和发声设备,所述扬声器包括壳体组件、安装于壳体组件的磁路系统及两个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包括中心磁铁、第一边磁铁、第二边磁铁、第一中心导磁板和第二中心导磁板,第一边磁铁与第二边磁铁之间形成第一磁间隙,与中心磁铁之间形成第二磁间隙,第一中心导磁板和第二中心导磁板分别设于中心磁铁的相对两表面,第一中心导磁板还贴设于第一边磁铁的表面;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音圈,振膜包括中心部和折环部,一音圈连接于一中心部朝向磁路系统的表面,并插入第一磁间隙或第二磁间隙内;在音圈的振动方向上,两振膜的折环部的凹陷方向一致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可提升磁路系统的利用率并降低产品厚度且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声装置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和发声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智能终端需求旺盛。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诸如音频功能,要求其响度越来越大,但在产品厚度越来越薄的情况下,目前常规的动圈式扬声器的结构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常规的动圈式扬声器都是一套磁路结构驱动一个线圈和一个振膜,这种结构对磁路的利用率相对较低,虽然也有多振动系统的结构,但是由于结构不合理,导致产品的厚度相对较大,磁路系统材料使用多,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旨在改善扬声器的磁路系统的利用率并降低产品厚度,同时减少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扬声器包括:
壳体组件;
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中心磁铁、环绕所述中心磁铁周缘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边磁铁,以及环绕所述第一边磁铁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边磁铁,所述第一边磁铁与所述第二边磁铁之间形成第一磁间隙,所述中心磁铁与所述第一边磁铁之间形成第二磁间隙,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第一中心导磁板和第二中心导磁板,所述第一中心导磁板设于所述中心磁铁的一表面,并同时贴设于所述第一边磁铁的表面,所述第二中心导磁板设于所述中心磁铁背离所述第一中心导磁板的表面;及
两个振动系统,每一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音圈,每一所述振膜包括中心部和折环部,两个所述振动系统的两振膜通过折环部均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并分别位于所述磁路系统相对的两侧,两所述音圈分别连接于两所述中心部朝向所述磁路系统的表面,并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磁间隙和所述第二磁间隙内;
在所述音圈的振动方向上,两所述振膜的折环部的凹陷方向一致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设定两个振动系统分别为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所述第一振动系统的振膜和音圈分别为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一振膜的折环部朝向所述磁路系统的方向凹陷设置,所述第一音圈伸入所述第一磁间隙内;
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第一支片,所述第一支片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音圈背离所述第一振膜的一端,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振动系统的振膜和音圈分别为第二振膜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二振膜的折环部朝背离所述磁路系统的方向凹陷设置,所述第二音圈伸入所述第二磁间隙内;
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第二支片,所述第二支片的外周缘连接所述壳体组件,所述第二支片的中心位置的相对两表面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音圈和第二振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片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音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壳体组件,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平面延伸部,所述平面延伸部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弯曲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片包括内圈、外连接部以及连接所述内圈与外连接部的连接段,所述第二支片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内圈内侧的支撑部,所述第二音圈设于所述支撑部,所述连接段为平面弯曲延伸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片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支片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音圈的四个边角位置;
和/或,所述第一支片为一体成型的平面弹性件;
和/或,所述第二支片为一体成型的平面弹性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框体和设于所述第一框体内侧的第一边导磁板,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框体和设于所述第二框体内侧的第二边导磁板;
所述第一边导磁板和第二边导磁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边磁铁的相对两表面,且所述第二边导磁板延伸至所述第一边磁铁背离所述第一中心导磁板的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体的周缘形成有两第一固定端,每一所述第一固定端凸设有第一热熔铆柱,所述第一支片设有至少两个,对应所述每一固定端的每一所述第一支片远离所述第一音圈的一端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第一热熔铆柱相适配,每一所述第一支片远离所述第一音圈的端部朝向背离所述第一框体中心的方向延伸出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一支片的一端设有第一焊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体的周缘形成有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二固定端凸设有两第二热熔铆柱,所述第二支片的周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热熔铆柱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第二支片的周缘于所述安装孔处朝向背离所述第二框体的中心延伸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二支片的一端设有第二焊盘;
和/或,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一边导磁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和/或,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边导磁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前盖,所述前盖设于所述第一振动系统背离所述磁路系统的表面,所述前盖形成有出声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发声设备,所述发声设备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为如上任一所述的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扬声器包括磁路系统和两个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包括中心磁铁、多个第一边磁铁和多个第二边磁铁,从而形成第一磁间隙和第二磁间隙,使得设于其两侧的振动系统中的音圈能够分别插入第一磁间隙和第二磁间隙内,实现一个磁路系统驱动两个振动系统振动的结构,有效提升磁路系统的利用率,提升产品性能。多个第一边磁铁的设置能够替代现有结构中的环形磁铁,一方面减少了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简化加工工艺,进一步减少加工成本。且为了提升磁力线效果,磁路系统还包括设于中心磁铁两表面的第一中心导磁板和第二中心导磁板,第一中心导磁板同时还延伸至第一边磁铁的一表面,从而使得第一边磁铁作为第二磁间隙的部件时,提升对音圈的驱动效果。同时,振膜包括有中心部和折环部,两个振膜的折环部的凹陷方向在振动方向上一致,即一个折环部朝向磁路系统凹陷,另一个朝向背离磁路系统的方向凹陷,如此,可以避免折环部均朝向扬声器的外侧凸设,从而降低了振动系统的厚度,也即降低了扬声器的整体厚度,有利于产品薄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扬声器的部分爆炸图;
图4为图1所示扬声器的爆炸图;
图5为图1所示扬声器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8为图1所示扬声器中的振动系统的爆炸图;
图9为图1所示扬声器中除去振膜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10为图9所示第二壳体与磁路系统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所示扬声器中第一热熔铆柱和第二热熔铆柱未铆接的结构图;
图13为图1所示扬声器中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未折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扬声器100。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扬声器100包括壳体组件10、磁路系统20及两个振动系统;
磁路系统20安装于壳体组件10,磁路系统20包括中心磁铁21、与中心磁铁21周缘间隔设置的第一边磁铁22,以及与第一边磁铁22间隔设置的第二边磁铁23,第一边磁铁22与第二边磁铁23之间形成第一磁间隙20a,中心磁铁21与第一边磁铁22之间形成第二磁间隙20b;磁路系统20还包括第一中心导磁板24和第二中心导磁板25,第一中心导磁板24设于中心磁铁21的一表面,并同时贴设于第一边磁铁22的表面,第二中心导磁板25设于中心磁铁21背离第一中心导磁板24的表面;
每一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音圈,每一振膜包括中心部和折环部,两个振动系统的两振膜通过折环部均安装于壳体组件10,并分别位于磁路系统20相对的两侧,两音圈分别连接于两中心部朝向所述磁路系统20的表面,并分别插入第一磁间隙20a和第二磁间隙20b内;在音圈的振动方向上,两振膜的折环部的凹陷方向一致设置。
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用于固定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20,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并用于将扬声器100固定到所应用的产品上。壳体组件10的材质可以是塑胶件,方便加工且结构稳定性好。壳体组件10可以是分体结构,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壳体组件10一般呈扁平状,在磁路系统20设于壳体组件10上,且两振动系统分别位于磁路系统20两侧的基础上,能够保证扬声器100的整体厚度不会太大,从而减少占用空间,有利于小型化。壳体组件1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等,在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请结合图3、图4、图10及图11,具体地,磁路系统20设于壳体组件10的中部,并形成有两个磁间隙。磁路系统20包括中心磁铁21、第一边磁铁22以及第二第二边磁铁23,通过增加第一边磁铁22设于中心磁铁21与第二边磁铁23之间,从而能与第二边磁铁23之间形成第一磁间隙20a,并与中心磁铁21之间形成第二磁间隙20b,如此,结构简单,形成了外侧的第一磁间隙20a和内侧的第二磁间隙20b,从而实现双驱动的磁路系统20,有效提高磁路系统20的利用率,并不占用过多的空间,有利于提升产品性能,并不会增加太大成本。为了提升磁路系统20的磁力效果,还包括有第一中心导磁板24和第二中心导磁板25,第一中心导磁板24设于中心磁铁21的一表面,并同时贴设于第一边磁铁22的表面,不仅能够增强中心磁铁21的磁力线,还可以延伸至将第一磁间隙20a的一开口覆盖,并贴设于第一边磁铁22的表面,提升第一边磁铁22的磁力线,从而进一步提升对振动系统的驱动效果。同时,第二中心导磁板25设于中心磁铁21背离第一中心导磁板24的表面,进一步提升中心磁铁21的磁力线的量,并减少漏磁现象,从而保证音圈的振动效果,以提高扬声器100的声学性能。
每一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音圈,振膜的边缘连接于壳体组件10的边沿,音圈的一端与振膜连接,另一端悬设于一磁间隙内。两个磁间隙刚好对应与两侧表面的振动系统的两个音圈,将音圈与外部电路连接导通后,音圈将电流引入磁路系统20形成的磁场中,从而使得音圈在磁间隙内运动,以带动振膜振动,实现双侧发声。
进一步的,振膜的材质可以是硅胶。振膜包括有折环部和中心部,中心部为平面状,用于与音圈连接,并实现上下振动,折环部环绕中心部设置,且折环部远离中心部的一侧与壳体组件10连接固定,从而实现振膜的安装。当然,为了更加方便固定,振膜还包括固定部313,固定部313环设于折环部的周缘,并与壳体组件10为粘接或焊接,固定部313呈平面状,从而方便与壳体组件10进行连接,实现稳定的连接结构。中心部与折环部的材料可以选择不同的,以保证振膜振动的顺性和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折环部呈凹陷或凸起结构,也即两个平面状的中心部和固定部313之间的折环部呈弧形结构,如此,可方便振膜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折环部可以是规则的弧形结构,例如,半圆弧形或椭圆弧形,当然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曲线,在此不做限定。在振动时,折环部连同中心部发生振动,从而能提升音圈的振动稳定性,使其保持沿其轴线方向上下移动。当然,振膜还可以包括球顶,中心部开设有中心孔,球顶连接于中心孔的开口边沿,且球顶的边缘与中心孔的外边沿叠设连接,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此处,设置两个振膜的折环部的凹陷方向一致,也即,在扬声器100处于正常放置状态时,例如,使壳体组件10的表面与水平面平行时,折环部均向下凹陷或者均向上凹陷,相对于扬声器100的外表面而言,折环部也就一个呈向内凹陷的状态,一个向外凸出的状态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扬声器100包括磁路系统20和两个振动系统,磁路系统20包括中心磁铁21、第一边磁铁22以及第二边磁铁23,从而形成两个磁间隙,使得设于其两侧的振动系统中的音圈能够分别插入第一磁间隙20a和第二磁间隙20b内,实现一个磁路系统20驱动两个振动系统振动的结构,有效提升磁路系统20的利用率,提升产品性能。多个第一边磁铁22的设置能够替代现有结构中的环形磁铁,一方面减少了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简化加工工艺,进一步减少加工成本。且为了提升磁力线效果,磁路系统20还包括设于中心磁铁两表面的第一中心导磁板24和第二中心导磁板25,第一中心导磁板24同时还延伸至第一边磁铁22的一表面,从而使得第一边磁铁22作为第二磁间隙20b的部件时,提升对音圈的驱动效果。同时,振膜包括有中心部和折环部,两个振膜的折环部的凹陷方向在振动方向上一致,即一个折环部朝向磁路系统20凹陷,另一个朝向背离磁路系统20的方向凹陷,如此,可以避免折环部均朝向扬声器100的外侧凸设,从而降低了振动系统的厚度,也即降低了扬声器100的整体厚度,有利于产品薄型化。
此外,可选的,为了方便加工和组装,设置两个振动系统中的振膜的结构和形状相同,且两者的中心部和折环部的尺寸也相同,进一步降低加工成本。
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设定两个振动系统分别为第一振动系统30和第二振动系统40,所述第一振动系统30的振膜和音圈分别为第一振膜31和第一音圈32,所述第一振膜31的折环部312朝向所述磁路系统20的方向凹陷设置,所述第一音圈32伸入所述第一磁间隙20a内;
所述扬声器100还包括第一支片33,所述第一支片33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音圈32背离所述第一振膜31的一端,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组件10。
本实施例中,设定向扬声器100内部凹陷的振膜为第一振膜31,对应连接的音圈为第一音圈32。为了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音圈32在第一磁间隙20a中的位置,保证其运动方向只沿其轴向方向上下振动,扬声器100还包括有第一支片33,第一支片33的一端连接第一音圈32,另一端固定在壳体组件10上,其本身还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从而不影响第一音圈32的正常振动。为保证避免与向内凹陷的折环部312相干涉,将该第一支片33连接于第一音圈32背离振膜的一端,也即插设于第一磁间隙20a的一端,从而能为第一振膜31的振动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提升产品的声学性能。当然,对应于该第一支片33,壳体组件10和磁路系统20会对应做出避让空间。
可以理解的,为了保证第一音圈32的结构稳定性,所述第一支片33设有四个,四个第一支片33分布在所述第一音圈32的四个边角位置。如此,四个第一支片33可以提供均匀的弹力和支撑力,以保证第一音圈32振动的稳定性,且四个第一支片33与第一音圈32连接的一端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可以保证第一音圈32始终处于竖直状态,并能够保持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以降低扬声器100的失真。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四个及以上等。
请再次参照图3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振动系统40的振膜和音圈分别为第二振膜41和第二音圈42,所述第二振膜41的折环部412朝背离所述磁路系统20的方向凹陷设置,所述第二音圈42伸入所述第二磁间隙20b内;
所述扬声器100还包括第二支片43,所述第二支片43的外周缘连接所述壳体组件10,所述第二支片43的中心位置的相对两表面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音圈42和第二振膜41。
相对于第一振动系统30,位于磁路系统20另一侧的振动系统则为第二振动系统40,其包括的第二振膜41的折环部412为向外凸出的结构状态,也即背离磁路系统20的方向凹陷。同上,为了保证第二振动系统40的振动稳定性,扬声器100还包括第二支片43,此处的折环部412并不会对内部空间造成影响,故而为了方便连接,可以将第二支片43连接于第二音圈42与第二振膜41之间,也即,第二支片43的中心位置的相对两表面分别连接第二音圈42和第二振膜41,此时第二支片43的外周缘连接于壳体组件10,能够对第二音圈42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提高结构稳定性。当然,在第二支片43的中心位置与外周缘之间具有弹性变形结构,从而能够保证第二音圈42的振动效果,使其不影响声学效果。
可选的,第一支片33和第二支片43均为金属材质,金属材质可以选择铜、铁、钢和合金中的任意一种,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且受高温高湿环境影响较小,耐疲劳性也较好,能够使得扬声器100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同时,金属材质选择为导电材料,从而在与音圈连接后直接形成电导通,有效降低空间占用,进一步降低沿振动方向上的高度。如此,可将第一支片33和第二支片43与壳体组件10连接的部分外露出来,从而方便与外界触点进行电连接,从而实现电导通。
此处,当第一支片33和第二支片43为金属件时,可以选择金属片材进行制备,从而能够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和耐疲劳性,并能够为音圈和振膜的振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
同时,由于第一音圈32连接的第一支片33需要有避让空间,将其设于外围的第一磁间隙20a内,仅需要壳体组件10对其进行避让即可,从而可以减少对磁间隙的干涉,更加有利于产品的整体性能,对应的,将第二音圈42设于内侧的第二磁间隙20b内。
请参照图9,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片33具有第一连接部331和第二连接部332,第一连接部331与第一音圈32连接,第二连接部332固定于壳体组件10,在第一连接部331和第二连接部332之间具有平面延伸部333,平面延伸部333在第一连接部331与第二连接部332之间弯曲延伸。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片33包括有第一连接部331和第二连接部332,分别与第一音圈32和外界触点进行电连接。还具有平面延伸部333在第一连接部331与第二连接部332弯折延伸,能够尽可能的提升第一支片33的弹性和顺性,从而提升扬声器100的声学性能。具体地,该平面延伸部333为不规则的弯折形状,结构稳定性好,在具有较好的顺性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失真情况。
此处,可以设定第一支片33为一体成型的平面弹性件,也即第一连接部331和第二连接部332也为平面状,相比于弹波结构,能够降低扬声器100在其振动方向上的高度,从而减少了扬声器100的体积,更加容易实现扬声器100的小型化,并且能显著提高结构稳定性,有效减少断裂风险。
请继续参照图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片43包括内圈432、外连接部431以及连接所述内圈432与外连接部431的连接段433,所述第二支片43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内圈432内侧的支撑部434,所述第二音圈42设于所述支撑部434,所述连接段433为平面弯曲延伸状态。
此处,第二支片43的外连接部431为其外周缘部分,支撑部434为其中心区域,连接段433和内圈432均为可以弹性形变的部分。具体地,对应于扬声器100整体为类矩形结构,将该外连接部431设置为矩形环状,矩形的四个边角进行圆弧过度处理,从而与壳体组件10和第二振膜41的连接更加稳定。内圈432的形状与外连接部431的形状相同,支撑部434的外周缘形状也与外连接部431的形状相同,连接段433呈弯曲状延伸,并设置有四个均匀分布在内圈432和外连接部431之间,从而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在尽可能延长连接段433和内圈432长度的基础上,不增加高度和平面面积的占用,并能有效减少断裂的风险,从而保证音圈振动的顺性,提升声学效果。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外连接部431设置为分体结构,即包括多个外连接分段,可以将上述实施例的环形的外连接部431去除其中三个边角位置的结构形成。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片43为一体成型的平面弹性件,在保证自身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整体高度,以实现薄型化的扬声器100结构。
请结合图7至图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1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框体111和设于所述第一框体111内侧的第一边导磁板112,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框体121和设于所述第二框体121内侧的第二边导磁板122;
所述第一边导磁板112和第二边导磁板122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边磁铁23的相对两表面,且所述第二边导磁板122延伸至所述第一边磁铁22背离所述第一中心导磁板24的端面。
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包括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从而方便进行内部磁路系统20的组装。两者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扣或粘接或焊接等,在此不做限定。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框体111,第一框体111呈环状,其外周缘可以用于固定第一振膜31的固定部313。而为了进一步提升第二边磁铁23的磁力效果,在第一框体111的内侧还连接有第一边导磁板112,第一边导磁板112设于第二边磁铁23的上表面,从而能够增强该第二边磁铁23的磁力线强度,以保证驱动效果。此处,可选的,第一边导磁板112的材质为导电金属,第一框体111的材质可以是塑料,第一边导磁板112和第一框体111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从而有效保证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并方便加工。
当然,第二边磁铁23一般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第一边磁铁22的周缘,对应的,第一边导磁板112也设置有四个,从而实现对均匀的增强效果。因此,第二边磁铁23之间存在有边角的空隙,故而,在第一支片33连接于第一音圈32的下端时,可以将第一支片33位于该空隙处,从而有效利用空间,并减少对磁间隙的干涉。
同理的,第一边磁铁22在形成第二磁间隙20b时,也是作为第二边磁铁23的效果,故而,第二壳体12包括有第二框体121和设于第二框体121内侧的第二边导磁板122,第二框体121则可以作为第二振膜41的固定部313的安装基础,当然,在设有第二支片43时,可以将第二支片43的周缘固定在第二框体121的边缘,再将第二振膜41的固定部313固定在第二支片43的外周,从而实现稳定连接结构。此处,为了对第二边磁铁23的支撑和第一边磁铁22的支撑,故而第二边导磁板122的面积较大,并且与四个第二边磁铁23对应的四个第二边导磁板122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平面板结构,同时处于第一边磁铁22和第二边磁铁23的下表面,提供稳定的支撑,形成开口朝上的第一磁间隙20a,并能够增强磁力线的量,提升磁路系统20的效果。第二壳体12的中部的孔洞用于第二音圈42的伸入,并对于与第二支片43的支撑部434,从而允许第二音圈42与支撑部434一同振动。
此外,可以将第二边磁铁23的周缘分别连接于第一框体111和第二框体121,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请结合图1、图2、图12及图1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框体111的周缘形成有两第一固定端1111,每一第一固定端1111凸设有第一热熔铆柱1112,第一支片33设有至少两个,本实施方式中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第一音圈32的四角位置。其中,对应每一固定端1111的每一第一支片33远离所述第一音圈32的一端均开设有固定孔3321,所述固定孔3321与第一热熔铆柱1112相适配,固定孔3321与第一热熔铆柱1112相适配,每一第一支片33远离第一音圈32的端部朝向背离第一框体111中心的方向延伸出第一延伸部60,第一延伸部60远离所述第一支片33的一端设有第一焊盘61。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固定扬声器100,并方便与外电路连接,在第一框体111的周缘形成有两个第一固定端1111,该第一固定端1111用于方便固定第一支片33外露于第一框体111的端部,作为与外部电路连接的支撑点。因第一音圈32的绕线一般会有始末两个引线头,第一支片33可以设置四个,结构更加稳定,而将四个第一支片33中的两个作为对外连接的部件,一个第一固定端1111分别固定一个第一支片33,且两个第一支片33位于第一框体111的同一侧,更加方便进行电连接,或者只设置两个第一支片33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端1111连接固定。
此处,将第一支片33连接有第一延伸部60,第一支片33与第一延伸部6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使用柔性电路板一体成型。在第一延伸部60的一端设置第一焊盘61,一方面相对于在第一固定端1111上设置焊盘,能够使得第一固定端1111的尺寸更小,减小对整个产品的空间占用。另一方面,第一延伸部60的设置,能够更加使得扬声器100的位置更加灵活,更加适应产品内部的结构布局。此处,为了进一步实现连接稳定性,在第一固定端1111上设置有第一热熔铆柱1112,第一支片33的端部开设有对应的固定孔3321,将其与第一热熔铆柱1112进行套设,再进行热熔铆接,从而实现稳定的连接结构,并能够减少导线的使用,有效降低扬声器100在振动方向上的高度,提高通电稳定性。
请继续参照图12和图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体121的周缘形成有第二固定端1211,所述第二固定端1211凸设有两第二热熔铆柱1212,第二支片43的周缘开设有与第二热熔铆柱1212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第二支片43的周缘于安装孔处朝向背离第二框体121的中心延伸有第二延伸部70,所述第二延伸部70远离第二支片43的一端设有第二焊盘70;
和/或,所述第二框体121与所述第二边导磁板122为一体成型结构。
同理的,为了方便对第二振动系统40的第二音圈42供电,第二框体121的周缘形成有第二固定端1211,第二固定端1211凸设有两第二热熔铆柱1212,将第二支片43的周缘朝向第二固定端1211的方位延伸形成有固定和导通的凸块,该凸块开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安装孔4311,从而与第二热熔铆柱1212相套设,通过热熔后铆接连接,形成稳定的连接导通关系,且将该外连接部431的周边于该安装孔4311处延伸有第二延伸部70,第二支片43与第二延伸部7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使用柔性电路板一体成型。在第二延伸部70的一端设置第二焊盘71,与外部电连通。一方面相对于在第二固定端1211上设置焊盘,能够使得第二固定端1211的尺寸更小,减小对整个产品的空间占用。另一方面,第二延伸部70的设置,能够更加使得扬声器100的位置更加灵活,更加适应产品内部的结构布局,且第二热熔铆柱1212的设置也使得第二延伸部70在拉扯过程中,不会使得第二支片43脱离第二振膜41的表面,使得连接结构更加稳定。
此处,将第二固定端1211与第一固定端1111均设置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同的侧边,从而使得扬声器100与外界导通时更加方便连接,提升组装效率,并保证导通的稳定性。
此处,在上述结构基础上,第二框体121与第二边导磁板122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例如,一体注塑成型,可选的采用纳米注塑成型,能够使得之间形成良好的结合,保证加工精度和结构稳定性,进而提高扬声器100的安装稳定性和安装精度。
请再次参照图1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10还包括前盖13,所述前盖13设于所述第一振动系统背离所述磁路系统20的表面,所述前盖13形成有出声孔131。
为了进一步对振动系统进行防护,壳体组件10还包括前盖13,前盖13的材质可为塑料或金属,其呈薄板状,外缘形状与第一壳体11相匹配。因第一振膜31的折环部312向内凹陷,不影响外部空间,故将前盖13的周缘固定在第一振膜31的固定部313,从而有效防止第一振膜31的脱落,提升对第一振膜31的防护性,从而提升扬声器100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当然,为了避让第一振膜31的振动,其中间位置朝向背离第一振膜31的方向凹设形成有凹槽,并在凹槽的槽底形成有出声孔131,用于声音的传输。
此外,在出声孔131的位置处可以覆盖防尘网14,从而进一步提升对振膜的防护,有效减少灰尘或外界水汽进入扬声器100内部,进一步提升其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发声设备(未图示),所述发声设备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的扬声器100,所述扬声器100为如上所述的扬声器100。由于本发声设备的扬声器100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处,发声设备可以是音箱、手机、耳机等,在此不做限定。当然,发声设备还可应用在车辆中,作为车载扬声器、消费类扬声器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
壳体组件;
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中心磁铁、环绕所述中心磁铁周缘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边磁铁,以及环绕所述第一边磁铁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边磁铁,所述第一边磁铁与所述第二边磁铁之间形成第一磁间隙,所述中心磁铁与所述第一边磁铁之间形成第二磁间隙,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第一中心导磁板和第二中心导磁板,所述第一中心导磁板设于所述中心磁铁的一表面,并同时贴设于所述第一边磁铁的表面,所述第二中心导磁板设于所述中心磁铁背离所述第一中心导磁板的表面;及
两个振动系统,每一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音圈,每一所述振膜包括中心部和折环部,两个所述振动系统的两振膜通过折环部均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并分别位于所述磁路系统相对的两侧,两所述音圈分别连接于两所述中心部朝向所述磁路系统的表面,并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磁间隙和所述第二磁间隙内;
在所述音圈的振动方向上,两所述振膜的折环部的凹陷方向一致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设定两个振动系统分别为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所述第一振动系统的振膜和音圈分别为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一振膜的折环部朝向所述磁路系统的方向凹陷设置,所述第一音圈伸入所述第一磁间隙内;
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第一支片,所述第一支片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音圈背离所述第一振膜的一端,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动系统的振膜和音圈分别为第二振膜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二振膜的折环部朝背离所述磁路系统的方向凹陷设置,所述第二音圈伸入所述第二磁间隙内;
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第二支片,所述第二支片的外周缘连接所述壳体组件,所述第二支片的中心位置的相对两表面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音圈和第二振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片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音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壳体组件,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平面延伸部,所述平面延伸部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弯曲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片包括内圈、外连接部以及连接所述内圈与外连接部的连接段,所述第二支片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内圈内侧的支撑部,所述第二音圈设于所述支撑部,所述连接段为平面弯曲延伸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片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支片对衬分布在所述第一音圈的四个边角位置;
和/或,所述第一支片为一体成型的平面弹性件;
和/或,所述第二支片为一体成型的平面弹性件。
7.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框体和设于所述第一框体内侧的第一边导磁板,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框体和设于所述第二框体内侧的第二边导磁板;
所述第一边导磁板和第二边导磁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边磁铁的相对两表面,且所述第二边导磁板延伸至所述第一边磁铁背离所述第一中心导磁板的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的周缘形成有两第一固定端,每一所述第一固定端凸设有第一热熔铆柱,所述第一支片设有至少两个,对应所述每一固定端的每一所述第一支片远离所述第一音圈的一端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第一热熔铆柱相适配,每一所述第一支片远离所述第一音圈的端部朝向背离所述第一框体中心的方向延伸出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一支片的一端设有第一焊盘。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的周缘形成有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二固定端凸设有两第二热熔铆柱,所述第二支片的周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热熔铆柱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第二支片的周缘于所述安装孔处朝向背离所述第二框体的中心延伸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二支片的一端设有第二焊盘;
和/或,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一边导磁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和/或,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边导磁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0.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前盖,所述前盖设于所述第一振动系统背离所述磁路系统的表面,所述前盖形成有出声孔。
11.一种发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设备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为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28083.4U CN217011180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扬声器和发声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28083.4U CN217011180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扬声器和发声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11180U true CN217011180U (zh) | 2022-07-19 |
Family
ID=82395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428083.4U Active CN217011180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扬声器和发声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11180U (zh) |
-
2022
- 2022-02-28 CN CN202220428083.4U patent/CN2170111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93138B (zh) | 发声器件 | |
CN108632729A (zh) | 发声器件及便携终端 | |
CN111405431A (zh) | 发声器件及其扬声器箱 | |
CN213073082U (zh) | 扬声器 | |
CN111988713B (zh) | 扬声器单体和电子终端 | |
CN111988711B (zh) | 扬声器单体和电子终端 | |
CN212696206U (zh) | 扬声器单体和电子终端 | |
CN217135691U (zh) | 发声单体 | |
CN216775021U (zh) | 扬声器和发声设备 | |
CN216775013U (zh) | 扬声器和发声设备 | |
CN111901715B (zh) | 扬声器单体和电子终端 | |
CN217011180U (zh) | 扬声器和发声设备 | |
CN109743662B (zh) | 定心支片和发声装置 | |
CN214381375U (zh) |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 |
CN215121173U (zh) |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212727408U (zh) | 扬声器 | |
CN212727402U (zh) | 扬声器 | |
CN212696205U (zh) | 扬声器单体和电子终端 | |
CN212727407U (zh) | 扬声器单体和电子终端 | |
CN216775023U (zh) | 扬声器和发声设备 | |
CN216775012U (zh) | 扬声器和发声设备 | |
CN220965128U (zh) | 一种微型扬声器 | |
CN221467903U (zh) | 一种微型扬声器及扬声器模组 | |
CN221652766U (zh) | 发声单体和发声模组 | |
CN110650388B (zh) | 定心支片及发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