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02737U - 一种轴承送油结构及基于该结构的轴承润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送油结构及基于该结构的轴承润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02737U
CN217002737U CN202220918205.8U CN202220918205U CN217002737U CN 217002737 U CN217002737 U CN 217002737U CN 202220918205 U CN202220918205 U CN 202220918205U CN 217002737 U CN217002737 U CN 217002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oil
cover
ring
oil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182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辉
张帮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Xim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Xim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Xim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Xim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182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02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02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02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领域,涉及一种轴承送油结构及轴承润滑系统。该送油结构,包括位于轴承储油腔内的送油环,送油环安装在电机轴上,且位于轴承的外侧;送油环的外表面加工有梯形螺纹,用以将润滑脂送往轴承的内部。在电机轴承旋转时,润滑脂通过梯形螺纹将第二储油腔中的润滑脂持续不断的送往轴承内部,使润滑脂在该轴承系统中形成内部微循环,保证了轴承始终处在良好的润滑状态,从而延长了电机的寿命。该润滑系统,在电机旋转时,通过第一密封垫、曲路环及轴承内盖的第一凹槽形成多重密封,保证润滑脂不向电机内部泄露;通过第二密封垫、骨架密封及密封盖的第二凹槽形成多重密封,保证润滑脂不向电机外部泄漏。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送油结构及基于该结构的轴承润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领域,涉及机车电机,尤其涉及一种轴承送油结构及基于该结构的轴承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贸的全球化,跨国铁路的成功开通,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中国的经贸圈中。机车作为最重要的陆上运输工具,为适应沿途各个国家的气候条件及复杂多变的环境工况,对我国自主研发的机车提出了高寿命、高可靠性的挑战。电动机作为一种提供动力的装置,是机车最关键的零部件。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80%以上的电机故障均是由轴承润滑不良造成的。而造成轴承润滑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润滑脂流失或者润滑脂的量不能满足在轴承加注润滑脂周期内的使用量。现有技术中已经通过扩大轴承储油腔的容积来提高润滑脂的存储量,但远离轴承储油腔端的润滑脂不能有效及时地流至轴承供其使用。因此,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如何改善电机轴承润滑系统,提高轴承送油效率,从而延长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轴承送油结构及基于该结构的轴承润滑系统,以满足机车电机轴承润滑系统长寿命、高可靠性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送油结构,包括位于轴承储油腔内的送油环,所述送油环安装在电机轴上,且位于轴承的外侧;所述送油环的外表面加工有梯形螺纹,用以将润滑脂持续送往轴承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送油环与轴承之间分布有轴用弹性卡圈,所述轴用弹性卡圈套装于电机轴上。
进一步,所述送油环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于电机轴上。
该轴承送油结构,通过送油环上开设的梯形螺纹,在电机轴承旋转时润滑脂通过梯形螺纹将第二储油腔中的润滑脂持续不断的送往轴承的内部,使润滑脂在该轴承系统中形成内部微循环,保证了轴承始终处在良好的润滑状态,从而延长了电机的寿命。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轴承润滑系统,包括如上部分或全部所述的轴承送油机构,电机轴由外至内依次安装有密封盖、送油环、轴承、曲路环及轴承内盖,所述轴承内盖、密封盖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端盖连接;所述轴承、轴承内盖与曲路环之间形成用以存储润滑脂的第一储油腔,所述送油环、密封盖与端盖之间形成用以存储润滑脂的第二储油腔。
进一步,所述轴承内盖与端盖的贴合面设置有防止润滑脂外漏的第一密封垫,所述密封盖与端盖的贴合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所述轴承内盖与电机轴的配合面开设有用于形成油膜密封的第一凹槽,所述密封盖与电机轴的配合面开设有用于形成油膜密封的第二凹槽;所述密封盖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安装骨架密封圈的安装槽。
进一步,所述轴承内盖、密封盖分别通过螺栓与端盖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曲路环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于电机轴上,随着电机轴的转动而转动。
进一步,所述曲路环的外端面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轴承内盖的凸起结构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送油环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于电机轴上。
进一步,所述轴承还连接有注排油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送油环上开设的梯形螺纹,在电机轴承旋转时润滑脂通过梯形螺纹将第二储油腔中的润滑脂持续不断的送往轴承内部,使润滑脂在该轴承系统中形成内部微循环,保证了轴承始终处在良好的润滑状态,从而延长了电机轴承的寿命。
此外,通过在第一储油腔及第二储油腔内充满润滑脂,能够有效保证轴承在一定寿命周期内润滑脂的使用量;通过第一密封垫、曲路环及轴承内盖的第一凹槽形成多重密封,有效保证润滑脂不向电机内部泄露;通过第二密封垫、骨架密封及密封盖的第二凹槽形成多重密封,有效保证润滑脂不向电机外部泄漏。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承密封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油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其中:1、端盖;2、轴承内盖;3、第一密封垫;4、曲路环;5、电机轴;6、轴承;7、轴用弹性卡圈;8、送油环;9、密封盖;10、骨架密封圈;11、第二密封垫;12、第二储油腔;13、第一储油腔;14、梯形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结构的例子。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送油结构,包括位于轴承储油腔内的送油环8,所述送油环8安装在电机轴5上,且位于轴承6的外侧;所述送油环8的外表面加工有梯形螺纹14,用以将润滑脂持续送往轴承6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送油环8与轴承6之间分布有轴用弹性卡圈7,所述轴用弹性卡圈7套装于电机轴5上。
进一步,所述送油环8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于电机轴5上。
该轴承送油结构,通过送油环8上开设的梯形螺纹14,在电机轴承旋转时润滑脂通过梯形螺纹14将第二储油腔12中的润滑脂持续不断的送往轴承6的内部,使润滑脂在该轴承系统中形成内部微循环,保证了轴承6始终处在良好的润滑状态,从而延长了电机的寿命。
另一方面,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润滑系统,包括如上部分或全部所述的轴承送油机构,电机轴5由外至内依次安装有密封盖9、送油环8、轴承6、曲路环4及轴承内盖2,所述轴承内盖2、密封盖9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端盖1连接;所述轴承6、轴承内盖2与曲路环4之间形成用以存储润滑脂的第一储油腔13,所述送油环8、密封盖9与端盖1之间形成用以存储润滑脂的第二储油腔12。
进一步,所述轴承内盖2与端盖1的贴合面设置有防止润滑脂外漏的第一密封垫3,所述密封盖9与端盖1的贴合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垫11;所述轴承内盖2与电机轴5的配合面开设有用于形成油膜密封的第一凹槽,所述密封盖9与电机轴5的配合面开设有用于形成油膜密封的第二凹槽;所述密封盖9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安装骨架密封圈10的安装槽;其中,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数量为三个,当电机旋转时,此处形成油膜密封。
进一步,所述轴承内盖2、密封盖9分别通过螺栓与端盖1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曲路环4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于电机轴5上,随着电机轴5的转动而转动。
进一步,所述曲路环4的外端面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轴承内盖2的凸起结构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送油环8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于电机轴5上。
进一步,所述轴承6还连接有注排油装置。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润滑系统,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二储油腔12、第一储油腔13内充满润滑脂,能够有效保证轴承6在一定寿命周期的润滑脂使用量。电机设有注排油装置,可定期对电机进行润滑脂补充。电机旋转时,通过第一密封垫3、曲路环4以及轴承内盖2的第一凹槽形成多重密封,能够有效保证润滑脂不向电机内部泄露;通过第二密封垫11、骨架密封圈10及密封盖9的第二凹槽形成多重密封,有效保证润滑脂不向电机外部泄漏。此外,通过送油环8上开设的梯形螺纹14,随着电机轴5旋转,旋转时润滑脂通过梯形螺纹14将第二储油腔12中的润滑脂持续不断的送往轴承6内部,使润滑脂在该轴承系统中形成内部微循环,保证了轴承6始终处在良好的润滑状态,从而延长电机的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已经描述的内容,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轴承送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轴承储油腔内的送油环(8),所述送油环(8)安装在电机轴(5)上,且位于轴承(6)的外侧;所述送油环(8)的外表面加工有梯形螺纹(14),用以将润滑脂送往轴承(6)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送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油环(8)与轴承(6)之间分布有轴用弹性卡圈(7),所述轴用弹性卡圈(7)套装于电机轴(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送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油环(8)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于电机轴(5)上。
4.一种轴承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轴承送油机构,所述电机轴(5)由外至内依次安装有密封盖(9)、送油环(8)、轴承(6)、曲路环(4)及轴承内盖(2),所述轴承内盖(2)、密封盖(9)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端盖(1)连接;所述轴承(6)、轴承内盖(2)与曲路环(4)之间形成用以存储润滑脂的第一储油腔(13),所述送油环(8)、密封盖(9)与端盖(1)之间形成用以存储润滑脂的第二储油腔(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盖(2)与端盖(1)的贴合面设置有第一密封垫(3),所述密封盖(9)与端盖(1)的贴合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垫(11);所述轴承内盖(2)与电机轴(5)的配合面开设有用于形成油膜密封的第一凹槽,所述密封盖(9)与电机轴(5)的配合面开设有用于形成油膜密封的第二凹槽;所述密封盖(9)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安装骨架密封圈(10)的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盖(2)、密封盖(9)分别通过螺栓与端盖(1)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路环(4)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于电机轴(5)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路环(4)的外端面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轴承内盖(2)的凸起结构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6)还连接有注排油装置。
CN202220918205.8U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轴承送油结构及基于该结构的轴承润滑系统 Active CN217002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8205.8U CN217002737U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轴承送油结构及基于该结构的轴承润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8205.8U CN217002737U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轴承送油结构及基于该结构的轴承润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02737U true CN217002737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8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18205.8U Active CN217002737U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轴承送油结构及基于该结构的轴承润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02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2169A (zh) 风电增速齿轮箱
CN102147005B (zh) 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的输入端
CN201216941Y (zh) 立式磨机辊子轴承稀油润滑装置
CN112460149A (zh) 一种用于轴承润滑的密封结构
CN204458510U (zh) 风机
CN217002737U (zh) 一种轴承送油结构及基于该结构的轴承润滑系统
CN102510160A (zh) 电机轴承润滑系统
CN213270744U (zh) 一种新型轴承端盖密封回油结构
CN203453473U (zh) 鼓形齿接轴分油旋转密封装置
CN216975712U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
CN202040015U (zh) 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的输入端
CN202082291U (zh) 一种风机轴承箱端盖
CN215634394U (zh) 深沟球轴承
CN202161943U (zh) 一种搅拌装置
CN207945093U (zh) 一种用于清扫车专用风机的传动组件
CN207787299U (zh) 拉丝机传动箱密封结构
CN206750812U (zh) 一种用于给煤机的轴承座
CN201779002U (zh) 一种水泵轴承密封装置
CN201634194U (zh) 螺旋输送机吊挂轴承装置
CN210440453U (zh) 一种防止齿轮箱高速轴渗油安装结构
CN213598239U (zh) 一种卧式水泵机组稀油润滑推力-径向轴承箱封油机构
CN110701285A (zh) 一种齿轮箱
CN216715810U (zh) 一种螺杆阀密封润滑结构
CN220910465U (zh) 一种带有横置预挡板的挡油环结构
CN218720531U (zh) 一种新型稀油激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