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8282U - 稳定湿熄焦车 - Google Patents

稳定湿熄焦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8282U
CN216998282U CN202121266143.9U CN202121266143U CN216998282U CN 216998282 U CN216998282 U CN 216998282U CN 202121266143 U CN202121266143 U CN 202121266143U CN 216998282 U CN216998282 U CN 216998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ke
gushing
side wall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661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跃岐
张新和
张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Zhongkua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Zhongkua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Zhongkua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Zhongkua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661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8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8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8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稳定湿熄焦车,涉及熄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底部涌水熄焦的稳定湿熄焦车。本实用新型方法包括:车体和五面密封的斗状焦箱;焦箱包括后侧壁、两个端壁、前侧壁、挡焦门、挡水门和整体倾斜状的底板;后侧壁与底板均为空心结构,且二者的空心结构相通,形成注水腔体;后侧壁的后侧面设置注水口;后侧壁的顶面无开口;底板上表面设置上、中、下三行多列朝下的涌水口;涌水口由导流板及盖于其上的涌水口衬板组成。底板上其余区域由常规衬板覆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烟气外溢、耗时耗水、焦炭含水量高、熄焦不彻底,造成晾焦台和传送带损坏、熄焦水漏出造成熄焦车腐蚀严重而缩短寿命等问题。

Description

稳定湿熄焦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稳定湿熄焦车,涉及熄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底部涌水熄焦的稳定湿熄焦车。
背景技术
焦炉炼出的焦炭,出炉温度约1050℃,需熄灭和冷却,称之为熄焦,目前主要有干法熄焦和湿法熄焦两种熄焦方式。其中湿法熄焦作为传统的方式,由于具有投资少、建设快、设备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等优势,仍占有一席之地。但常见的湿法熄焦方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熄焦车的焦箱密封不好,焦箱密封不好,烟气外溢现象严重;
2、熄焦时间太长,耗水量大,焦炭堆顶部的焦炭含水量太高;
3、焦炭堆底部中心位置,熄不透,残留的“红焦”对晾焦台和焦炭传送带都会造成损坏;
4、熄焦车的焦箱不是密封结构,从焦箱漏出的熄焦水,长期冲刷车架和行走机构等重要零部件,腐蚀严重,整车寿命太短。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稳定湿熄焦车,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提出的烟气外溢、耗时耗水、焦炭含水量高、熄焦不彻底,造成晾焦台和传送带损坏、熄焦水漏出造成熄焦车腐蚀严重而缩短寿命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稳定湿熄焦车。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由车厢底板通过向上的涌水口,对焦炭底部进行注水熄焦,配合有焦炭顶部喷淋,对焦炭进行全面熄焦,从而达到缩短熄焦时长,保证炙热焦炭一次熄透,降低成品焦炭的含水量,使焦颗粒大小度均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稳定湿熄焦车,包括:车体、以及车体上部由后侧壁、两个端壁、前侧壁以及底板组成的顶端开放的斗状焦箱;前侧壁的下部设置挡焦门;挡焦门的外部设置挡水门;斗状焦箱上方设置喷淋装置;
进一步地,后侧壁与底板均为空心结构,且二者的空心结构相通,形成注水腔体;
进一步地,后侧壁的后侧面设置注水口;后侧壁的顶面无任何开口;此结构有效地避免从拦焦机落入焦箱的焦炭及粉尘不容易误入底板的水路,造成堵塞。
进一步地,底板上表面设置上、中、下三行多列朝下的涌水口;
进一步地,涌水口由导流板及盖于其上的涌水口衬板组成;
进一步地,底板上,除涌水口以外的其余区域由常规衬板覆盖。
进一步地,后侧壁和底板的腔体内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多个隔水板,将注水腔体分割成N个并列的水道,与每列涌水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注水口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N个,使每列涌道均有一个独立的注水口与之相对应;整个涌道形成独立的封闭腔,每个注水口的流量按需分配。
进一步地,涌水口的口部设置局部加厚的涌水口衬板,涌水口衬板与底板之间形成一个沿底板斜坡朝下的开口,避免焦炭堵塞出口,并延长了底板寿命。
进一步地,涌水口包括:上涌水口、中涌水口和下涌水口;相邻两列涌道按上涌水口和下涌水口间隔中涌水口的形式排列。
进一步地,熄焦车焦箱四周和底板用于密封的板,以及水管和烟气管道都采用不锈钢材质。
熄焦方式为从后侧壁注水,再从焦炭堆底部涌水为主,且顶部同时喷水为辅,炙热焦炭全周遇水形成蒸汽,在密封焦箱内迅速熄灭。当仅打开挡水门时,可排水并沥干熄灭后的焦炭。当挡水门和挡焦门都打开时,可以卸焦。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定湿熄焦车,采用底部涌水和顶部喷淋相结合的熄焦方式,通过对炙热焦堆的底部和顶部全方位冲刷,使炙热焦炭堆全周接触冷水,在密封腔内分裂后翻滚着被水和蒸汽包围,能有效地缩短熄焦时长,有效避免较厚焦炭堆一次熄不透现象,缩短熄焦时长,消灭红焦残留,使成品焦炭的含水量降低,而且颗粒大小均匀;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定湿熄焦车,焦箱水密封效果好,熄焦水需求量小,而且焦堆底部涌入的水流量是按需分配,所以节约水资源;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定湿熄焦车,避免焦炭飞溅浪费现象,且熄焦水和焦粉几乎接触不到熄焦车焦箱以外的车体,可延长熄焦车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定湿熄焦车,焦炭堆底部水的来源为侧壁喷水装置,入水口朝熄焦车侧方,而不是朝上,可避免接焦时,焦炭误入水系统,造成堵塞;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定湿熄焦车,由于沿焦箱长度方向,侧壁可以布置很多入水口,所以熄焦车底板能获得很均匀的涌水效果,尤其能彻底解决焦箱较长的熄焦车中部红焦熄不透的难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定湿熄焦车,当挡焦门和挡水门关闭时,焦箱为顶部敞口,其余五面密封的斗状容器,为熄焦尾气的收集和净化提供条件。
综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烟气外溢、耗时耗水、焦炭含水量高、熄焦不彻底,造成晾焦台和传送带损坏、熄焦水漏出造成熄焦车腐蚀严重而缩短寿命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车体 2、后侧壁 3、端壁 4、焦炭 5、前侧壁 6、挡焦门 7、挡水门 8、底板9、涌水口 91、上涌水口 92、中涌水口 93、下涌水口 10、导流板 11、涌水口衬板 12、注水口 13、隔水板 14、常规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定湿熄焦车,包括:车体1、以及车体1上部由后侧壁2、两个端壁3、前侧壁5以及底板8组成的顶端开放的斗状焦箱;前侧壁5的下部设置挡焦门6;挡焦门6的外部设置挡水门7;斗状焦箱上方设置喷淋装置;
后侧壁2与底板8均为空心结构,且二者的空心结构相通,形成注水腔体;后侧壁2的后侧面设置注水口12;底板8上表面设置上、中、下三行多列朝下的涌水口9;涌水口9由导流板10及盖于其上的涌水口衬板11组成;底板8上,除涌水口9以外的其余区域由常规衬板14覆盖。
后侧壁2和底板8的腔体内沿车体1长度方向设置多个隔水板13,将注水腔体分割成N个并列的水道,与每列涌水口9相对设置。
注水口12沿车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N个,使每列涌道均有一个独立的注水口12与之相对应;整个涌道形成独立的封闭腔,每个注水口的流量按需分配。
涌水口9的口部设置局部加厚的涌水口衬板11,涌水口衬板11与底板8之间形成一个沿底板8斜坡朝下的开口,避免焦炭堵塞出口,并延长了底板寿命。
涌水口9包括:上涌水口91、中涌水口92和下涌水口93;相邻两列涌道按上涌水口91和下涌水口93间隔中涌水口92的形式排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稳定湿熄焦车,包括:车体(1)、以及车体(1)上部由后侧壁(2)、两个端壁(3)、前侧壁(5)以及底板(8)组成的顶端开放的斗状焦箱;前侧壁(5)的下部设置挡焦门(6);挡焦门(6)的外部设置挡水门(7);斗状焦箱上方设置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后侧壁(2)与底板(8)均为空心结构,且二者的空心结构相通,形成注水腔体;
所述的后侧壁(2)的后侧面设置注水口(12);
所述的底板(8)上表面设置上、中、下三行多列朝下的涌水口(9);
所述的涌水口(9)由导流板(10)及盖于其上的涌水口衬板(11)组成;
所述的底板(8)上,除涌水口(9)以外的其余区域由常规衬板(14)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湿熄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侧壁(2)和底板(8)的腔体内沿车体(1)长度方向设置多个隔水板(13),将注水腔体分割成N个并列的水道,与每列涌水口(9)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湿熄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水口(12)沿车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N个,使每列涌道均有一个独立的注水口(12)与之相对应;整个涌道形成独立的封闭腔,每个注水口的流量按需分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湿熄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涌水口(9)的口部设置局部加厚的涌水口衬板(11),涌水口衬板(11)与底板(8)之间形成一个沿底板(8)斜坡朝下的开口,避免焦炭堵塞出口,并延长了底板寿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定湿熄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涌水口(9)包括:上涌水口(91)、中涌水口(92)和下涌水口(93);相邻两列涌道按上涌水口(91)和下涌水口(93)间隔中涌水口(92)的形式排列。
CN202121266143.9U 2021-06-07 2021-06-07 稳定湿熄焦车 Active CN216998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6143.9U CN216998282U (zh) 2021-06-07 2021-06-07 稳定湿熄焦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6143.9U CN216998282U (zh) 2021-06-07 2021-06-07 稳定湿熄焦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8282U true CN216998282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66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66143.9U Active CN216998282U (zh) 2021-06-07 2021-06-07 稳定湿熄焦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8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5950A (zh) 烟气水换热器及其清洗方法
CN216998282U (zh) 稳定湿熄焦车
CN104804772B (zh) 气化喷嘴和气化器
CN104629778B (zh) 一种干熄炉内防焦炭堵塞装置
CN112795407A (zh) 一种煤气冷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586619U (zh) 涂装前处理蒸汽/废液回收装置
CN104998918B (zh) 一种可逆冷轧乳化液残留吹除转换装置
CN104419432A (zh) 直立内热式空腹炭化炉的新型干熄兰炭设备
CN110732236A (zh) 一种空气净化炉用的喷淋塔
CN207850134U (zh) 贵金属熔炼的高温气体冷却装置
KR20170071118A (ko) 분사냉각방식의 집진덕트
CN208748176U (zh) 一种连续退火炉水淬装置
CN211854858U (zh) 一种节能回转窑冷却系统
CN205616930U (zh) 一种对水基淬火介质热处理工件进行喷洗的装置
CN104109542A (zh) 低水分熄焦装置及使用该熄焦装置的熄焦方法
CN109135777B (zh) 一种双路供水底部水冷熄焦车及其工作方法
CN210070725U (zh) 一种初冷器独立冲洗系统
CN209210837U (zh) 一种高炉炉渣处理系统
CN216998281U (zh) 环保型湿法熄焦系统
CN109097074B (zh) 一种单路供水底部水冷熄焦车及其工作方法
CN108120289B (zh) 一种时序型的燃气喷吹装置及燃气喷吹方法
CN211497487U (zh) 一种新型自清洗炉顶水封槽
CN201254564Y (zh) 高温含尘合成气的水浴式激冷器
CN215428186U (zh) 一种脱硫池的冷却系统
CN109233876B (zh) 一种底部单路供水的立体水冷熄焦车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