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0767U - 滑轨组件装配设备 - Google Patents

滑轨组件装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0767U
CN216990767U CN202123362256.1U CN202123362256U CN216990767U CN 216990767 U CN216990767 U CN 216990767U CN 202123362256 U CN202123362256 U CN 202123362256U CN 216990767 U CN216990767 U CN 216990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inner rail
assembly
workpiece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622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道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Gelitu Automa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Gelitu Automa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Gelitu Automa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Gelitu Automa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622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0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0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0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轨组件装配设备,包括:内轨装配总成,内轨装配总成依次设有内轨上料机构、内轨装胶机构、第一铆钉机构、第二铆钉机构和内轨翻转出料机构、以及内轨搬运机构;中轨装配总成,中轨装配总成设有中轨上料机构、中轨打油机构、装弹珠机构、中轨压胶机构、中轨出料机构、以及中轨搬运机构;外轨装配总成,外轨装配总成包括外轨上料机构、外轨打油机构、外轨定位机构和装珠条机构、以及在外轨装配总成各工序之间移动的外轨搬运机构,外轨定位机构与内轨翻转出料机构连接,外轨定位机构通过装珠条机构,与中轨出料机构连接;内轨工件、中轨工件、外轨工件整个工序流程实现自动化装配,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滑轨组件装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总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滑轨组件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滑轨组件主要由内轨、中轨和外轨组装而成,整个装配流程,需要对内轨、中轨和外轨三大部分分别进行不同的装配工序,如对内轨需要装胶块、铆压等,对中轨装珠架、装中轨胶等,对外轨进行刷油等,最后将三大部分一次拼合。整个装配过程若通过人工操作,工作量较大,且效率不高。现有一些设备,对滑轨组件的部分工序进行自动装配,但滑轨组件的整个工序流程的人工参与比重较大。为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完成滑轨组件整个装配工序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滑轨组件装配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滑轨组件装配设备,包括:
内轨装配总成,所述内轨装配总成依次设有内轨上料机构、内轨装胶机构、第一铆钉机构、第二铆钉机构和内轨翻转出料机构、以及在所述内轨装配总成各工序之间移动的内轨搬运机构;
中轨装配总成,所述中轨装配总成设有中轨上料机构、中轨打油机构、装弹珠机构、中轨压胶机构、中轨出料机构、以及在所述中轨装配总成各工序之间移动的中轨搬运机构;
外轨装配总成,所述外轨装配总成包括外轨上料机构、外轨打油机构、外轨定位机构和装珠条机构、以及在所述外轨装配总成各工序之间移动的外轨搬运机构,所述外轨定位机构与所述内轨翻转出料机构连接,所述外轨定位机构通过所述装珠条机构,与所述中轨出料机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轨组件装配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内轨工件、中轨工件、外轨工件整个工序流程实现自动化装配,生产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轨上料机构包括内轨摆料板、第一皮带输送机构和第二皮带输送机构,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构相互平行且连接于所述内轨摆料板的尾侧,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构中的一者能够相对另一者进行平移,所述内轨搬运机构移动至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皮带移动机构下方;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构的尾端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限制内轨工件从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构、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构的尾端滑出,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构的尾端设有第一推送气缸,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构的尾端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推送气缸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推送气缸的伸缩轴朝向所述第二限位块方向进行伸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轨装胶机构包括推料组件、第一承料座和可升降的压料组件,所述第一承料座上设有若干第一承料凹槽,所述推料组件水平移动将胶块工件往所述第一承料凹槽方向推送,所述内轨搬运机构将内轨工件搬运且放置到所述第一承料凹槽上,所述压料组件下压将胶块工件固定到内轨工件上;所述推料组件包括用于放置胶块工件的送料导轨、送料座和推料板,所述送料座上设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横向连接在所述送料导轨的送料尾端,所述推料板沿所述导料槽滑动;所述压料组件包括第一压头,所述第一压头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尾端的侧壁上设有卡块,所述推料板带动胶块工件进入所述滑槽内后,所述卡块将胶块工件固定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压头上设有与所述滑槽尾端连通的避空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铆钉机构和所述第二铆钉机构均包括振动上针组件和可竖直升降的冲针,所述冲针位于所述振动上针组件的出料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轨翻转出料机构包括旋转轴、转动块和卸料推板,至少两个所述转动块同轴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随所述旋转轴同步转动,所述转动块上设有多个绕中轴等间距分布的卡口,内轨工件的长边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插入到所述卡口上;其中,内轨工件插入到所述卡口上时,内轨工件边缘与所述旋转轴侧壁之间具有间距,随所述旋转轴的转动,所述卸料推板进入该间距内进行伸缩移动,以将内轨工件推出所述卡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轨搬运机构、所述中轨搬运机构、所述外轨搬运机构均包括能够升降和水平移动的第一载料板、升降座和移动座,所述第一载料板上设有若干的第二载料凹槽,所述升降座带动所述第一载料板进行升降,所述移动座带动所述第一载料板在水平方向上横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装弹珠机构包括珠架上料输送机构、装珠底座、推块和进珠组件,所述装珠底座连接在所述珠架上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所述装珠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珠架上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相对的挡料条,所述进珠组件安装在所述装珠底座上,所述进珠组件包括两个间隔且对称设置的装珠模,每个所述装珠模上设有进珠管,两个所述装珠模上的所述进珠管相对出口处设有活动挡珠片,所述推块滑动安装在所述装珠底座上,所述推块将进入所述装珠底座上的珠架往所述两个所述装珠模之间的间隔方向推送,所述装珠底座尾端设有第三承料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轨压胶机构包括振动进胶组、第一压胶组和第二压胶组,所述第一压胶组包括接料座、顶针和可升降的第二压头;所述接料座与所述振动进胶组的出料端连接,所述顶针伸入所述接料座内将工件往所述第二压头下方推送;所述第二压胶组包括可升降的第三压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轨定位机构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承料座和第三承料座,所述第二承料座和所述第三承料座上设有若干位置对应的第四承料凹槽,所述第二承料座能够相对所述第三承料座进行平移,所述第二承料座与所述内轨翻转出料机构之间设有内轨送料组,所述第三承料座与所述装珠条机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承料座上的所述第四承料凹槽处设有移动定位块,所述第二承料座和所述第三承料座的尾端均设有卸料溜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轨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轨装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铆钉机构/第二铆钉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轨翻转出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轨搬运机构/中轨搬运机构/外轨搬运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装弹珠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中轨压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轨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内轨装配总成100;内轨上料机构110;内轨摆料板111;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第一限位块114;第一推送气缸115;第二限位块116;内轨装胶机构120;推料组件121;第一承料座122;可升降的压料组件123;第一承料凹槽124;胶块工件125;送料导轨126;送料座127;推料板128;导料槽129;第一压头1231;卡块1232;避空孔1233;第一铆钉机构130;振动上针组件131;冲针132;第二铆钉机构140;燕尾胶进料机构141;内轨翻转出料机构150;旋转轴151;转动块152;卸料推板153;卡口 154;内轨搬运机构160;第一载料板161;升降座162;移动座163;第二载料凹槽164;中轨装配总成200;中轨上料机构210;中轨打油机构220;装弹珠机构230;珠架上料输送机构231;装珠底座232;推块233;进珠组件234;挡料条235;装珠模236;进珠管237;活动挡珠片238;第三承料凹槽239;中轨压胶机构240;第一压胶组 241;第二压胶组242;接料座243;顶针244;第二压头245;第三压头246;中轨出料机构250;中轨搬运机构260;外轨装配总成300;外轨上料机构310;外轨打油机构320;外轨定位机构330;第二承料座331;第三承料座332;第四承料凹槽333;内轨送料组334;移动定位块335;装珠条机构340;外轨搬运机构350;卸料溜板3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轨组件装配设备,包括内轨装配总成100、中轨装配总成200和外轨装配总成300。
如图所示,内轨装配总成100、中轨装配总成200和外轨装配总成300安装在机台上,外轨装配总成300位于内轨装配总成100和中轨装配总成200之间。
其中,内轨装配总成100包括内轨上料机构110、内轨装胶机构 120、第一铆钉机构130、第二铆钉机构140、内轨翻转出料机构150 和内轨搬运机构160。内轨上料机构110、内轨装胶机构120、第一铆钉机构130、第二铆钉机构140和内轨翻转出料机构150沿内轨装配工序依次设置,内轨搬运机构160在内轨上料机构110、内轨装胶机构120、第一铆钉机构130、第二铆钉机构140、内轨翻转出料机构150所形成的工序之间进行移动。内轨工件从内轨上料机构110进入内轨装配总成100,内轨搬运机构160将内轨工件从内轨上料机构 110逐个搬运到内轨装胶机构120处,内轨装胶机构120对内轨工件装配卡胶工件,而后内轨搬运机构160将装胶后的内轨工件依次搬运到第一铆钉机构130和第二铆钉机构140处。第一铆钉机构130和第二铆钉机构140设置在内轨搬运机构160上方,利用第一铆钉机构 130和第二铆钉机构140对内轨工件进行铆钉。其中,根据内轨工件的型号,可在第二铆钉机构140处对内轨工件进行安装燕尾胶工件。完成两次铆钉后,内轨搬运机构160将内轨工件运送到内轨翻转出料机构150处。内轨翻转出料机构150将内轨工件进行上下翻转,而后等待卸料往外轨装配总成300方向运输。
中轨装配总成200包括中轨上料机构210、装弹珠机构230、中轨压胶机构240、中轨打油机构220、中轨出料机构250和中轨搬运机构260,中轨搬运机构260移动于中轨上料机构210、中轨打油机构220、装弹珠机构230和中轨压胶机构240和之间。中轨工件从中轨上料机构210进入中轨装配总成200,中轨上料机构210可用皮带输送。中轨搬运机构260将中轨上料机构210处的中轨工件逐个依次搬运到中轨打油机构220、装弹珠机构230、中轨压胶机构240对应位置处,依次对中轨工件进行打油、装弹珠、装配缓冲胶等工序。打油、装弹珠、装配缓冲胶这三个工序可根据中轨工件的型号进行顺序调整。中轨打油机构220可选用现有的打油装置,利用可移动的喷油嘴对中轨工件进行打油。完成后中轨搬运机构260将中轨运输至中轨出料机构250处,等待往外轨装配总成300方向输送。中轨出料机构 250可选用机械手或移动推料头进行推动出料。
外轨装配总成300包括外轨上料机构310、外轨打油机构320、外轨定位机构330、装珠条机构340和外轨搬运机构350。外轨工件从外轨上料机构310进入到外轨装配总成300,外轨上料机构310可选用皮带输送。外轨搬运机构350将外轨工件从外轨上料机构310搬运到外轨打油机构320处,外轨打油机构320可选用现有的打油装置,利用可移动的喷油嘴对外轨工件进行打油。再将外轨工件搬运到外轨定位机构330处,外轨定位机构330一侧与内轨翻转出料机构150连接,另一侧通过装珠条机构340与中轨出料机构250连接。中轨工件从中轨出料机构250输送至装珠条机构340,装珠条机构340对中轨装配珠条工件。装珠条机构340可选用现有的装置。内轨工件、中轨工件、外轨工件在外轨定位机构330上进行组合,从而完成滑轨组件的整体装配工序。整个工序流程实现自动化装配,生产效率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内轨上料机构 110包括内轨摆料板111、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和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和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相互平行设置,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和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之间具有间隔,内轨工件两端分别搭接在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和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进行上料。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和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中的一者可相对另一者进行平移。本实施例中,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 固定不动,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可通过调节螺杆进行调节位置,根据内轨工件的长度调整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和第二皮带输送机构 113之间的距离。在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和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 的尾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限位块114,内轨工件随第一皮带输送机构 112和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运输至内轨上料机构110尾端时,利用第一限位块114阻挡内轨工件滑出。在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尾端设有第二限位块116,第二限位块116可位于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尾端左侧,在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尾端设有第一推送气缸115,第一推送气缸115的伸缩轴朝向第二限位块116进行伸缩移动。当内轨工件在第一限位块114的限位作用下停留在内轨上料机构110的的尾端,第一推送气缸115启动,其伸缩轴伸入抵接在内轨工件的一端,将内轨工件往第二限位块116方向推动,直至内轨工件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二限位块116上,从而对内轨工件进行定位。而后内轨搬运机构160 移动至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和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之间,将定位后的内轨工件搬离运送至内轨装胶机构120处。本实用新型中,中轨上料机构210和外轨上料机构310均可采用内轨上料机构110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内轨装胶机构120包括推料组件121,第一承料座122和可升降的压料组件123,第一承料座122可呈长板状,沿第一承料座122的长边方向,在第一承料座 122上可设置若干第一承料凹槽124,第一承料凹槽124的形状与内轨工件的端部形状配合。内轨搬运机构160将内轨工件搬运到第一承料座122处,内轨工件的端部搭接在第一承料凹槽124上。推料组件 121包括送料导轨126、送料座127和推料板128。送料导轨126的进料端可以振动盘对胶块工件125进行上料,送料座127上设有导料槽129,导料槽129连接在送料导轨126的出料端。本实施例中,送料座127呈长条状,导料槽129沿送料座127的长边方向延伸,导料槽129和送料导轨126在水平空间上呈相互垂直连接。推料板128在送料座127上沿导料槽129移动,推料板128可利用气缸或电机等进行驱动。胶块工件125从送料导轨126进入导料槽129后,推料板 128移动,将胶块工件125沿导料槽129往第一压头1231方向推送。压料组件123位于第一承料座122的其中一个第一承料凹槽124上方。压料组件123包括第一压头1231,第一压头1231内设有滑槽,滑槽尾端的侧壁上设有卡块1232,胶块工件125在推料板128的推送下进入滑槽内,利用卡块1232将胶块组件定位在滑槽尾端。卡块1232 可设置为弹性卡接,也可以设置为利用气缸带动移动卡接。本实施例中滑槽为向下敞口。胶块定位在滑槽尾端后,推料板128退出。第一压头1231位于第一承料座122的其中一个承料凹槽上方,一个内轨工件的端部搭接在该承料凹槽上。第一压头1231可在气缸的驱动下进行下降,第一压头1231将胶块工件125卡入到内轨工件的端部,而后等待第一铆钉机构130对当前胶块工件125进行打钉,以将胶块工件125固定在内轨工件上。其中,第一压头1231上开设有避空孔 1233,避空孔1233与滑槽尾端连通,第一铆钉机构130可穿过该避空孔1233对胶块工件125向下打钉。
如图所示,第一铆钉机构130和第二铆钉机构140均包括振动上针组件131和可竖直升降的冲针132。振动上针组件131可使用振动盘和振动导轨配合进行自动上料。冲针132位于振动上针组件131的出料端,冲针132可利用气缸和连杆组的配合进行上下移动,以将铆钉下压铆接到内轨工件上。其中,根据内轨工件的生产需要,第二铆钉机构140处可设置燕尾胶进料机构141,在对内轨工件进行第二次铆钉前,对内轨工件放入燕尾胶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内轨翻转出料机构150包括旋转轴151、转动块152和卸料推板153,转轴可水平横向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上,两块转动块152同轴安装在转轴上。转动块 152随转轴同步转动。其中,转动块152上设有多个卡口154,各卡口154绕转动块152中轴,沿周向等间距分布。卡口154沿转动块 152的径向开设,开口朝外。转轴可通过电机进行驱动。内轨工件完成装胶、铆钉工序后,利用内轨搬运机构160运输到内轨翻转出料机构150处,内轨搬运机构160移动将内轨工件平行于转轴插入到卡口 154上。而后转动块152随转轴转动180°,即将内轨工件翻转180°,实现上下位置翻转。内轨工件插入到卡口154时,内轨工件与转轴之间具有间隙,卸料推板153平行于转轴的轴向且位于该间隙之间。内轨工件翻转后,卸料推板153可在电机或气缸的作用下以远离转轴的方向平移,将内轨工件推离卡口154,实习对内轨工件翻转卸料。内轨工件离开卡口154后,进入到外轨定位机构330等待下一步工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内轨搬运机构160、中轨搬运机构260、外轨搬运机构350可采用相同的结构。如图所示,内轨搬运机构160、所述中轨搬运机构260、所述外轨搬运机构350均包括能够升降和水平移动的第一载料板161、升降座162和移动座163,第一载料板161可由多个呈长条板状的板条组成,也可集成为一体结构。在第一载料板161上设有若干第二载料凹槽164,第二载料凹槽164 沿第一载料板161的长边方向分布。升降座162和移动座163之间可通过导向杆滑动连接,第一载料板161安装在移动座163或升降座 162上,移动座163通过气缸或电机控制,带动第一载料板161进行水平横向移动,升降座162通过气缸或电机控制,带动第一载料板 161进行升降。内轨搬运机构160、中轨搬运机构260、外轨搬运机构350分别在内轨装配总成100、中轨装配总成200和外轨装配总成 300内进行横向移动以及升降,将对应的内轨工件、中轨工件、外轨工件进行搬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装弹珠机构230 包括珠架上料输送机构231、装珠底座232、推块233和进珠组件234,珠架上料输送机构231可选用皮带输送线体。装珠底座232连接在珠架上料输送机构231的出料端,在装珠底座232上设有挡料条235,挡料条235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珠架上料输送机构231的输送方向。珠架工件从珠架上料输送机构231送到装珠底座232上,利用挡料条 235限定珠架工件的落入停留位置。推块233滑动安装在装珠底座232 在,推块233可通过电机丝杆结构进行驱动。进珠组件234安装在装珠底座232上,进珠组件234包括两个装珠模236,两个装珠模236 对称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装珠模236上设有进珠管237,进珠管237一端朝外可连接外置的自动进珠装置,另一端朝向于两个装珠模236的间距方向作为出珠端,在出珠端处的装珠模236上设有活动那个挡珠板。活动挡珠板可通过电机、气缸或根据自身的重力作用在常态时封闭出珠端。推块233将装珠底座232上的珠架往两个装珠模 236之间的间隔方向推动。珠架进入到两个装珠模236之间,挡珠板移动打开出珠端,弹珠进入到珠架上。而后推块233继续将装有弹珠的珠架往后继续推动。在装珠底座232的尾端设有第三承料凹槽239,中轨搬运机构260将中轨搬运到装弹珠机构230处,中轨工件的一端搭接在第三承料凹槽239上,珠架则在推块233的推动作用下插入到中轨工件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所示,中轨压胶机构 240包括振动进胶组(图中未示出)、第一压胶组241和第二压胶组242,振动进胶组可选用振动盘和振动导轨的组合设备,利用振动作用对缓冲胶工件进行逐个上料。第一压胶组241包括接料座243、顶针244 和可升降的第二压头245,接料座243与振动进胶组的出料端连接。接料座243上可设置槽口,缓冲胶落到槽口内,中轨搬运机构260将中轨工件搬运到第二压头245下方,顶针244可通过气缸驱动,顶针 244推动槽口内达缓冲胶往第二压头245下方移动,第二压头245下压将缓冲胶工件压入到中轨工件内。第二。第二压头245和第三压头 246分别通过气缸驱动升降。第二压胶组242紧邻第一压胶组241设置,中轨搬运机构260将中轨工件运输至第二压胶组242下方,第二压胶组242的第三压头246下降,对中轨工件上的缓冲块进行压紧。第二压头245和第三压头246均可通过气缸驱动升降。完成压胶后,中轨搬运机构260将中轨工件运输至中轨出料机构250,中轨出料机构250可选用皮带输送线,将中轨往外轨装配总成300方向运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外轨定位机构 330包括第二承料座331和第三承料座332,第二承料座331和第三承料座332左右分布,两者之间具有间隔,第二承料座331左侧与内轨翻转出料机构150之间通过内轨送料组334进行连接,内轨送料组334可选用推料机械手或移动推料头。第三承料座332的右侧与装珠条机构340连接。第二承料座331和第三承料座332上均设有若干位置相互对应的第四承料凹槽333。本实施例中,第二承料座331和第三承料座332上均依次设有四个第四承料凹槽333,相当于依次设置的四个工位。第四承料凹槽333处设有移动定位块335,移动定位块335有气缸连接。外轨搬运机构350将外轨工件放到第一个工位上,第一个工位右侧的第四承料凹槽333上设置移动定位块335,移动定位块335推动外轨工件,将外轨工件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后外轨搬运机构350将外轨工件从第一个工位搬运到第二个工位对应的第四承料凹槽333上。第二个工位左侧的第四承料凹槽333设有移动定位块335,右侧的第四承料凹槽333与装珠条机构340连接。中轨出料机构250将中轨工件推入装珠条机构340内进行装配珠条,而后中轨工件继续推入,从第二个工位右侧第四承料凹槽333进入,此时中轨工件插入到外轨工件中,第二承料座331可设置为相对第三承料座 332移动,以带动其上的外轨工件相对中轨工件进行移动插接,也可以在第二工位上利用移动定位块335进行定位推送。中轨工件和外轨工件组装后,外轨搬运机构350将其搬运到第三个工位处等待。再将其搬运到第四个工位上。第四个工位左侧的第四承料凹槽333与内轨送料组334连接,内轨送料组334将内轨工件推入到第四个工位的第四承料凹槽333内,内轨工件插入到中轨工件中,第四个工位右侧的第四承料凹槽333上设有移动定位块335,对外轨工件、中轨工件进行推动,完成三者的组合。在第二承料座331和第三承料座332的尾端设有卸料溜板336,外轨搬运机构350将完成组合后的滑轨组件搬运到卸料溜板336处进行卸料。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滑轨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轨装配总成(100),所述内轨装配总成(100)依次设有内轨上料机构(110)、内轨装胶机构(120)、第一铆钉机构(130)、第二铆钉机构(140)和内轨翻转出料机构(150)、以及在所述内轨装配总成(100)各工序之间移动的内轨搬运机构(160);
中轨装配总成(200),所述中轨装配总成(200)设有中轨上料机构(210)、中轨打油机构(220)、装弹珠机构(230)、中轨压胶机构(240)、中轨出料机构(250)、以及在所述中轨装配总成(200)各工序之间移动的中轨搬运机构(260);
外轨装配总成(300),所述外轨装配总成(300)包括外轨上料机构(310)、外轨打油机构(320)、外轨定位机构(330)和装珠条机构(340)、以及在所述外轨装配总成(300)各工序之间移动的外轨搬运机构(350),所述外轨定位机构(330)与所述内轨翻转出料机构(150)连接,所述外轨定位机构(330)通过所述装珠条机构(340),与所述中轨出料机构(25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上料机构(110)包括内轨摆料板(111)、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和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和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相互平行且连接于所述内轨摆料板(111)的尾侧,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和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中的一者能够相对另一者进行平移,所述内轨搬运机构(160)移动至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和所述第二皮带移动机构下方;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和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的尾端设有第一限位块(114),所述第一限位块(114)用于限制内轨工件从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的尾端滑出,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构(113)的尾端设有第一推送气缸(115),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构(112)的尾端设有第二限位块(116),所述第一推送气缸(115)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16)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推送气缸(115)的伸缩轴朝向所述第二限位块(116)方向进行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装胶机构(120)包括推料组件(121)、第一承料座(122)和可升降的压料组件(123),所述第一承料座(122)上设有若干第一承料凹槽(124),所述推料组件(121)水平移动将胶块工件(125)往所述第一承料凹槽(124)方向推送,所述内轨搬运机构(160)将内轨工件搬运且放置到所述第一承料凹槽(124)上,所述压料组件(123)下压将胶块工件(125)固定到内轨工件上;所述推料组件(121)包括用于放置胶块工件(125)的送料导轨(126)、送料座(127)和推料板(128),所述送料座(127)上设有导料槽(129),所述导料槽(129)横向连接在所述送料导轨(126)的送料尾端,所述推料板(128)沿所述导料槽(129)滑动;所述压料组件(123)包括第一压头(1231),所述第一压头(1231)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尾端的侧壁上设有卡块(1232),所述推料板(128)带动胶块工件(125)进入所述滑槽内后,所述卡块(1232)将胶块工件(125)固定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压头(1231)上设有与所述滑槽尾端连通的避空孔(123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滑轨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钉机构(130)和所述第二铆钉机构(140)均包括振动上针组件(131)和可竖直升降的冲针(132),所述冲针(132)位于所述振动上针组件(131)的出料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翻转出料机构(150)包括旋转轴(151)、转动块(152)和卸料推板(153),至少两个所述转动块(152)同轴安装在所述旋转轴(151)上随所述旋转轴(151)同步转动,所述转动块(152)上设有多个绕中轴等间距分布的卡口(154),内轨工件的长边平行于所述旋转轴(151)的轴向插入到所述卡口(154)上;其中,内轨工件插入到所述卡口(154)上时,内轨工件边缘与所述旋转轴(151)侧壁之间具有间距,随所述旋转轴(151)的转动,所述卸料推板(153)进入该间距内进行伸缩移动,以将内轨工件推出所述卡口(15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搬运机构(160)、所述中轨搬运机构(260)、所述外轨搬运机构(350)均包括能够升降和水平移动的第一载料板(161)、升降座(162)和移动座(163),所述第一载料板(161)上设有若干的第二载料凹槽(164),所述升降座(162)带动所述第一载料板(161)进行升降,所述移动座(163)带动所述第一载料板(161)在水平方向上横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弹珠机构(230)包括珠架上料输送机构(231)、装珠底座(232)、推块(233)和进珠组件(234),所述装珠底座(232)连接在所述珠架上料输送机构(231)的出料端,所述装珠底座(232)上设有与所述珠架上料输送机构(231)的出料端相对的挡料条(235),所述进珠组件(234)安装在所述装珠底座(232)上,所述进珠组件(234)包括两个间隔且对称设置的装珠模(236),每个所述装珠模(236)上设有进珠管(237),两个所述装珠模(236)上的所述进珠管(237)相对出口处设有活动挡珠片(238),所述推块(233)滑动安装在所述装珠底座(232)上,所述推块(233)将进入所述装珠底座(232)上的珠架往所述两个所述装珠模(236)之间的间隔方向推送,所述装珠底座(232)尾端设有第三承料凹槽(23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轨压胶机构(240)包括振动进胶组、第一压胶组(241)和第二压胶组(242),所述第一压胶组(241)包括接料座(243)、顶针(244)和可升降的第二压头(245);所述接料座(243)与所述振动进胶组的出料端连接,所述顶针(244)伸入所述接料座(243)内将工件往所述第二压头(245)下方推送;所述第二压胶组(242)包括可升降的第三压头(24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轨定位机构(330)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承料座(331)和第三承料座(332),所述第二承料座(331)和所述第三承料座(332)上设有若干位置对应的第四承料凹槽(333),所述第二承料座(331)能够相对所述第三承料座(332)进行平移,所述第二承料座(331)与所述内轨翻转出料机构(150)之间设有内轨送料组(334),所述第三承料座(332)与所述装珠条机构(34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轨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料座(331)上的所述第四承料凹槽(333)处设有移动定位块(335),所述第二承料座(331)和所述第三承料座(332)的尾端均设有卸料溜板(336)。
CN202123362256.1U 2021-12-28 2021-12-28 滑轨组件装配设备 Active CN216990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2256.1U CN216990767U (zh) 2021-12-28 2021-12-28 滑轨组件装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2256.1U CN216990767U (zh) 2021-12-28 2021-12-28 滑轨组件装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0767U true CN216990767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87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62256.1U Active CN216990767U (zh) 2021-12-28 2021-12-28 滑轨组件装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07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61439B (zh) 一种自动装卡圈的电位器组装机
CN108461242B (zh) 一种调音台电位器的自动组装机
CN211192779U (zh) 一种o型圈装配机
CN108355911B (zh) 具有成品筛选功能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
CN109693108A (zh) 一种多媒体用旋转式编码器的全自动组装设备
CN112059610A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流通部件加工设备
CN113857847A (zh) 铰链装配设备
CN111215557A (zh) 一种ic芯片的引脚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13401604B (zh) 多工位同步送料装置
CN109226637B (zh) 一种脚轮自动装配铆合装置
CN216990767U (zh) 滑轨组件装配设备
CN112276523B (zh) 一种汽车转向节自动压装线及其工作方法
CN111992422B (zh) 点胶设备及电池
CN111618230A (zh) 一种多滑块同步进行式流转台及含有流转台的铆合机
CN110911236B (zh) 磁组件焊接设备
CN109366170B (zh) 一种转动连接件的装配设备
CN114227248A (zh) 滑轨组件装配设备
CN110640439A (zh) 换向器加固圈组装设备
CN110549111A (zh) 一种挂锁自动化组装设备
CN110814186A (zh) 一种转台螺丝铆接装配线
CN210818329U (zh) 换向器加固圈组装设备
CN212288829U (zh) 一种胶圈自动化套装设备
CN212144394U (zh) 一种自动供料的抽芯铆钉铆接机
CN210731610U (zh) 一种雨刷自动组装生产线
CN211759741U (zh) 一种挂锁自动化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