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77620U -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77620U CN216977620U CN202123156282.9U CN202123156282U CN216977620U CN 216977620 U CN216977620 U CN 216977620U CN 202123156282 U CN202123156282 U CN 202123156282U CN 216977620 U CN216977620 U CN 2169776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heat exchange
- tail gas
- fresh air
- recovery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合成颜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中设有尾气通道以及新风通道,所述尾气通道与所述新风通道之间间隔有换热层,所述换热层构成尾气与新风的换热结构;在靠近所述尾气通道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构成所述尾气通道的通道壁的清洗结构。所述一种余热回收装置能够对尾气通道的通道壁进行自动清洗,消除颜料颗粒对换热的阻碍,保证换热的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合成颜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合成颜料在生产中,需对膏状或浆状物料进行高温粉碎干燥,以形成成品;在干燥过程中,排空尾气中夹带有大量高热量水汽,若是直接排出,会形成极大的能量浪费;常规的余热回收方法是安装一台换热器,例如申请号为CN200820112798.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错流板式换热器,通过将高温尾气与新鲜空气进行换热,并将换热后的空气输送至干燥主机的进风口,以提高干燥主机的进风初始温度,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在有机颜料粉碎干燥过程中,高温尾气虽经过布袋除尘等设施进行了净化,但仍不可避免的会有部分颗粒直径很小的物料被引风机带入换热器中,如直接换热,物料颗粒容易粘在换热器板壁上,时间稍久,会在换热器板壁上形成一层物料颗粒层,影响换热效率,降低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述一种余热回收装置能够对尾气通道的通道壁进行自动清洗,消除颜料颗粒对换热的阻碍,保证换热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中设有尾气通道以及新风通道,所述尾气通道与所述新风通道之间间隔有换热层,所述换热层构成尾气与新风的换热结构;在靠近所述尾气通道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构成所述尾气通道的通道壁的清洗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与喷淋液输送装置相通连的喷淋管道,至少部分所述喷淋管道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尾气通道的喷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淋装置上装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构成所述喷淋装置定时开关的控制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尾气通道的出风口处设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底部连接有排液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排液装置包括内部排污阀和外部排污阀,所述内部排污阀与所述外部排污阀之间设有排空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部排污阀与所述外部排污阀交替地开启、闭合,以构成封闭式排污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热器的所述新风通道中设有隔板,通过所述隔板将所述新风通道分隔成预换热通道和二次换热通道。
作为优选方案,相较于所述预换热通道,所述二次换热通道要更加靠近所述尾气通道的进风口,以构成二次换热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换热通道与新风进风口相通连,所述二次换热通道与新风出风口相通连;所述预换热通道远离所述新风进风口的一端,与所述二次换热通道远离所述新风出风口的一端,通过管道相通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上的靠近所述喷淋装置处,以及靠近所述排液装置处均设有检修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以通过控制阀控制喷淋装置,实现对尾气通道的通道壁的实时清洗,避免颜料颗粒堆积在管道壁上,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装置整体换热的稳定性。
2、夹杂有颜料颗粒的污水,可以通过交替式的开闭内部排污阀和外部排污阀,实现封闭式排出,避免将外部空气吸入余热回收装置中,优化了排污效果。
3、通过将一个新风通道分隔成预换热通道、二次换热通道,在不改变换热器体积的同时,延长了换热通道,优化了换热效果;而且预换热通道、二次换热通道的位置分布适配尾气通道中的温度分布,以构成二次换热结构,进一步地优化换热效果。
4、在易发生堵塞的喷淋装置、以及排液装置的位置处设置有检修口,方便后期维修。
进一步地或者更细节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风道示意图。
图中所示:换热器1、尾气通道101、新风通道102、预换热通道1021、二次换热通道1022、换热层103、隔板104、喷淋装置2、喷淋管道201、控制阀202、喷头203、集液槽3、排液装置4、内部排污阀401、外部排污阀402、排空管403、新风进风口5、过滤件501、管道502、新风出风口6、检修口7、尾气进风口8、尾气出风口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竖直”、“水平”、“顶”、“底”、“前”、“后”、“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描述中的 “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参考附图1至附图3,包括有换热器1,所述换热器1中设有尾气通道101以及新风通道102,所述尾气通道101与所述新风通道102之间间隔有换热层103,所述换热层103构成尾气与新风的换热结构;确切地说,当高温尾气在尾气通道101中通行,新风在新风通道102中通行时,由于高温尾气与新风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因此高温尾气的温度会通过所述换热层103热传递到新风,来提高新风的温度。而由于高温尾气中还存在着颜料颗粒,当这些颜料颗粒粘连在所述换热层103外壁上时,会大大地减弱热传递的效率,因此本实施例中,在靠近所述尾气通道101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喷淋装置2,所述喷淋装置2构成所述尾气通道101的通道壁的清洗结构;确切地说,通过将喷淋液从所述喷淋装置2直接喷射至所述尾气通道101的通道壁上,或者喷射至所述换热器1上,再流到所述尾气通道101的通道壁上,来完成对所述尾气通道101的通道壁清洗工作,消除了颜料颗粒附着于所述通道壁上对热传递效率的影响,优化整体装置的换热效果,提高了换热稳定性。此外,所述喷淋液可以是清水,也可以针对生产颜料的特性采用其它的溶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选定,此处不再详述。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参考附图2,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所述换热层103需要较好的热导率,另一方面需要其构成所述尾气通道101的通道壁的那一侧面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因此所述换热层103优选为简单的金属片结构,但是并不局限于金属片,也可以是其它带有防水层的换热片结构。进一步地,为了使喷淋液能够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尾气通道101为竖直通道,使喷淋液可以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对所述通道壁进行冲洗,并进行收集。同时,为了不干涉所述喷淋装置2的安装以及工作,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新风通道102为横向通道。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淋装置2包括与喷淋液输送装置相连的喷淋管道201,所述喷淋液输送装置可以是水泵或者其它常用的液体输送装置;所述喷淋管道201位于靠近所述尾气通道101的进风口处,所述喷淋管道201的朝向所述尾气通道101一侧设有若干喷头203。进一步地,为了达到冲洗效果的同时节约资源,对所述尾气通道101的通道壁实施定时冲洗,在所述喷淋装置2上装设有控制阀202,所述控制阀202构成所述喷淋装置2定时开关的控制结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控制阀202优选为电磁阀,可以采用脉冲控制仪,对电磁阀进行定时轮流开启、关闭,进而控制所述喷淋装置2进行轮流地开启、关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阀202与所述喷淋装置2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控制方法,均为常用的公知常识内容,故此处不再详述,附图中也未显示。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尾气通道101的出风口处设有集液槽3,所述集液槽3底部连接有排液装置4;所述排液装置4包括内部排污阀401和外部排污阀402,所述内部排污阀401与所述外部排污阀402之间设有排空管403,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内部排污阀401与所述外部排污阀402均优选为气动排污阀门,可以保证阀门开闭的稳定。所述内部排污阀401与所述外部排污阀402交替地开启、闭合,以构成封闭式排污结构;其中,所述交替地是指:当所述内部排污阀401开启时,所述外部排污阀402为关闭状态,当所述内部排污阀401关闭时,所述外部排污阀402为开启状态。所述封闭式排污结构是指:排污时,污水集聚在所述集液槽3中,此时打开内部排污阀401,污水会流入排空管403中,并占据一部分排空管403的体积,然后打开外部排污阀402,关闭内部排污阀401,此时污水会顺着排出排空管403;在整个排水的过程中,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与外界空气中间都是不连通的,也就是说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在排污的整个过程中都是相对封闭的,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外部的一些不明杂质进入到余热回收装置中,另一方面,由于余热回收装置中一般在尾气出风口9处连通有引风机,利用引风机对高温尾气进行引流,通过封闭式排污结构可以避免外界空气形成一个顺着外部排污阀402和排空管403、并朝向余热回收装置内部流动的风道,这个风道与污水排出的流道是相反向的,会阻碍污水的排出。
通过增设喷淋装置2,解决了颜料颗粒堆积在所述尾气通道101的通道壁上,影响换热效率的问题之后,为了进一步地提升整体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效率,发明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实施例,参考附图3,包括在所述新风通道102中设有的隔板104,通过所述隔板104将所述新风通道102分隔成了预换热通道1021和二次换热通道1022。这样在不改变换热器尺寸的同时,就延长了整体的换热风道,也相对地延长了新风在换热器中通行的时间,进而使新风能够拥有更加充足的换热时间,进一步地提升了换热效果,也提升了余热回收的效果。
进一步地,相较于所述预换热通道1021,所述二次换热通道1022要更加靠近所述尾气通道101的进风口。而且所述预换热通道1021与新风进风口5相连,所述二次换热通道1022与新风出风口6相连;所述预换热通道1021远离所述新风进风口5的一端,与所述二次换热通道1022远离所述新风出风口6的一端,通过管道502相通连。此时,新风的风道参考附图3中的路径a所示,高温尾气的风道参考附图3中的路径b所示。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尾气通道101为竖直通道结构,因此所述预换热通道1021位于所述二次换热通道1022的下方,高温尾气从尾气进风口8向下进入到尾气通道101的进风口,而且高温尾气越往下走,其距离热源越远,热量损耗越多,温度也越低,因此,相较于所述预换热通道1021,所述二次换热通道1022处的尾气温度会相对的高一点。当新风从所述新风进风口5,穿过滤网结构的过滤件501进入到所述预换热通道1021中,新风会首先进行预换热,或者说第一次换热,当完成预换热后,新风会顺着管道502进入二次换热通道1022,由于所述二次换热通道1022更加靠近尾气通道101的进风口,即更加靠近热源,因此此处换热器1中的尾气温度要更高一些,也就是说完成预换热的新风与此处的高温尾气之间依然是存在着一定的温度差的,可以对完成预换热的新风进行二次换热,进一步地提高新风的温度,也进一步提高了余热回收的效果;完成二次换热的新风从新风出风口6排出。若是所述预换热通道1021位于所述二次换热通道1022的上方,那么完成预换热后的新风与位于换热器1底部的尾气之间的温度差较小,无法对新风进行二次换热,降低了余热回收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上的靠近所述喷淋装置2处,以及靠近所述排液装置4处均设有检修口7,方便后期对易发生堵塞的喷淋装置、以及排液装置进行维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有换热器(1),所述换热器(1)中设有尾气通道(101)以及新风通道(102),所述尾气通道(101)与所述新风通道(102)之间间隔有换热层(103),所述换热层(103)构成尾气与新风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靠近所述尾气通道(101)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喷淋装置(2),所述喷淋装置(2)构成所述尾气通道(101)的通道壁的清洗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2)包括与喷淋液输送装置相通连的喷淋管道(201),至少部分所述喷淋管道(201)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尾气通道(101)的喷头(203)。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2)上装设有控制阀(202),所述控制阀(202)构成所述喷淋装置(2)定时开关的控制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通道(101)的出风口处设有集液槽(3),所述集液槽(3)底部连接有排液装置(4)。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装置(4)包括内部排污阀(401)和外部排污阀(402),所述内部排污阀(401)与所述外部排污阀(402)之间设有排空管(403)。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排污阀(401)与所述外部排污阀(402)交替地开启、闭合,以构成封闭式排污结构。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条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的所述新风通道(102)中设有隔板(104),通过所述隔板(104)将所述新风通道(102)分隔成预换热通道(1021)和二次换热通道(1022)。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较于所述预换热通道(1021),所述二次换热通道(1022)要更加靠近所述尾气通道(101)的进风口,以构成二次换热结构。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换热通道(1021)与新风进风口(5)相通连,所述二次换热通道(1022)与新风出风口(6)相通连;所述预换热通道(1021)远离所述新风进风口(5)的一端,与所述二次换热通道(1022)远离所述新风出风口(6)的一端,通过管道(502)相通连。
10.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上的靠近所述喷淋装置(2)处,以及靠近所述排液装置(4)处均设有检修口(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56282.9U CN216977620U (zh) | 2021-12-16 | 2021-12-16 |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56282.9U CN216977620U (zh) | 2021-12-16 | 2021-12-16 |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77620U true CN216977620U (zh) | 2022-07-15 |
Family
ID=82348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156282.9U Active CN216977620U (zh) | 2021-12-16 | 2021-12-16 |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77620U (zh) |
-
2021
- 2021-12-16 CN CN202123156282.9U patent/CN21697762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55034U (zh) | 锅炉节能净烟装置 | |
CN205655532U (zh) |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空调蒸发器 | |
CN211799514U (zh) | 一种工业气体干燥脱水过滤器 | |
CN108421325A (zh) | 一种立式布袋除尘器 | |
CN108286913B (zh) | 一种具有高、低压凝汽器的胶球清洗多点发球系统 | |
CN216977620U (zh) |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 |
CN212632193U (zh) | 一种冷干机用气液分离器 | |
CN205300324U (zh) | 一种抗低温腐蚀的自动清灰换热器 | |
CN211885830U (zh) | 一种便于清洗的布袋脉冲除尘器 | |
CN109289353B (zh) | 一种运行噪音小的脉冲袋式除尘器 | |
CN208332303U (zh) | 一种商业用冷热电联供用余热回收装置 | |
CN114870519B (zh) | 一种节能环保气体排放净化装置 | |
CN207317357U (zh) | 一种便于清洁维护的制冷机冷却水循环系统 | |
CN207066176U (zh) | 具有全不锈钢填料的逆流式冷却塔 | |
CN214148874U (zh) | 一种石灰窑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9692215U (zh) | 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间散热装置 | |
CN210292304U (zh) | 一种新型的节能减排锅炉设备 | |
CN207976048U (zh) | 一种具有高、低压凝汽器的胶球清洗多点发球系统 | |
CN221802610U (zh) |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7102991U (zh) | 歧枝式风道的静电粉末喷涂设备 | |
CN111521011A (zh) | 一种可除尘的冶炼炉 | |
CN205495192U (zh) | 烟气过滤器 | |
CN215058007U (zh) | 一种纸板空压机余热回收用的温度控制装置 | |
CN216878505U (zh) | 一种湿法除尘吸收塔 | |
CN207253983U (zh) | 干燥机粉尘收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42000 Xuanche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Xuanche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Shenlanhua Color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42000 Xuanche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Xuanche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shenlanhua color material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