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77299U - 散热器及风冷激光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及风冷激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77299U
CN216977299U CN202122705077.7U CN202122705077U CN216977299U CN 216977299 U CN216977299 U CN 216977299U CN 202122705077 U CN202122705077 U CN 202122705077U CN 216977299 U CN216977299 U CN 216977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heat
base
radiator
colum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050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海军
李瑞清
朱亚辉
杨伟
刘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ci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ci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ci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ci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050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77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77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77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及风冷激光器,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散热器结构,降低散热器的加工成本和加工工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包括基座和散热齿部;所述散热齿部包括多个散热柱,多个所述散热柱的一端均与所述基座相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散热器及风冷激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器及风冷激光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能够将热源的热量转移并散热,从而降低热源的温度,进而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现阶段的散热器由多个条片状的散热齿间隔设置构成,且通常的散热齿由铜材料制成,在加工时需要进行机加工或铲齿加工,不仅加工成本较高,而且工序复杂,效率较低。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散热器及风冷激光器,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及风冷激光器,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散热器结构,降低散热器的加工成本和加工工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包括基座和散热齿部;所述散热齿部包括多个散热柱,多个所述散热柱的一端均与所述基座相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散热柱与所述基座为一体成型设置。
具体地,所述基座上形成有多个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所述散热柱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散热柱通过所述插接孔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插接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组成插接孔组,所述插接孔组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插接孔组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更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插接孔组的所述插接孔交错设置。
其中,对应所述插接孔组的多个所述散热柱构成散热柱组,所述散热柱组中的相邻两个所述散热柱之间均设有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散热柱组与所述插接孔组对应设置。
具体地,多个所述散热柱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轴线与所述散热柱组中的多个所述散热柱的横截面的圆心之间的连线共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散热柱接近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基座上对应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形成有插槽,所述散热柱的端部和所述连接部能够对应插入所述插接孔和所述插槽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散热柱的直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包括基座和散热齿部;散热齿部包括多个散热柱,多个散热柱的一端均与基座相连接,另一端向远离基座的方向延伸。
由此分析可知,通过采用散热柱,且使散热柱的一端与基座相连接,另一端向远离基座的方向延伸,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基础上,能够替代条片状的散热片结构,从而通过压铸加工即可快速形成本申请中的散热器,降低了加工工序,减少了生产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散热器的风冷激光器。
由于本申请提供的散热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因此,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散热器的风冷激光器的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中散热齿部第一种排布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中散热齿部第二种排布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中散热柱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与风冷激光器的装配图。
图中:1-基座;101-插接孔;102-插槽;2-散热柱组;201-散热柱;202-连接部;3-风冷激光器;
S1-第一方向;S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基座1和散热齿部;散热齿部包括多个散热柱201,多个散热柱201的一端均与基座1相连接,另一端向远离基座1的方向延伸。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通过采用散热柱201,且使散热柱201的一端与基座1相连接,另一端向远离基座1的方向延伸,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基础上,能够替代条片状的散热片结构,从而通过压铸加工即可快速形成本申请中的散热器,降低了加工工序,减少了生产成本。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中的散热柱201通过压铸加工的方式形成,因此,散热柱201与基座1为一体成型设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体散热器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柱201至少可依据图2或图3中示出的方式分布。其中,如图1结合图2所示,散热柱201呈矩形阵式排布,以此种方式排布的散热柱201更加规整,便于加工。
如图1结合图3所示,散热柱201呈阵列式排布,且相邻的两排散热柱组2交错设置,以此种方式排布能够在有限的基座1上形成更多数量的散热柱201,从而能够使散热器的散热更加均匀,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散热能力。
此处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图2和图3仅为两种较佳的散热柱201分布方式,也可采用其他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的方式实现。但需要强调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散热器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因此,相比于不均匀分布的散热柱201加工,均匀分布的方式更能够降低加工难度。
实施例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使散热柱201和基座1可拆卸连接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本申请中的基座1形成有多个插接孔101,插接孔101与散热柱201一一对应设置,散热柱201通过插接孔101与基座1可拆卸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散热柱201和基座1通过插接孔101实现可拆卸连接,因此,能够使与基座1相插接的散热柱201的数量更加灵活。
当热源的散热需求较小时,可通过减少与基座1相插接的散热柱201的数量,以满足散热需求。并且,由于不同的热源发热位置以及发热量均不相同,因此,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散热柱201与基座1,能够针对热源不同的发热位置以及发热量进行散热柱201数量的匹配,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柱201的分布方式需要根据插接孔101在基座1上的位置决定,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插接孔101的分布方式至少可采用如图2或图3所示出的两种方式,但也可采用其他均匀分布的方式实现。
优选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插接孔101沿第一方向S1间隔设置组成插接孔101组,插接孔101组为多个,多个插接孔101组沿第二方向S2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插接孔101组的插接孔101交错设置。
通过将基座1上形成的插接孔101以图4中的形式分布,当需要散热柱201呈矩形阵列式排布时,可通过间隔一组插接孔101组进行散热柱201的插装。当需要散热柱201呈阵列式排布,且相邻的两排散热柱组2交错设置时,可直接依次插入散热柱201即可。
并且,插接孔101以图4中的方式分布,能够在相同的基座1面积内分布更多的插接孔101,从而插接更多数量的散热柱201,进而提升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本申请进一步地提供了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对应插接孔101组的多个散热柱201构成散热柱组2,散热柱组2中的相邻两个散热柱201之间均设有连接部202,且连接部202沿第一方向S1延伸;散热柱组2与插接孔101组对应设置。
由于基座1上分布的插接孔101较多,因此,逐一插接散热柱201的方式工作量大,且操作困难。本申请通过在散热柱201之间设置连接部202,能够使多个散热柱组2成对应插接孔101组的散热柱组2,从而能够实现多个散热柱201的快速拆装,提高装配效率。
当散热柱201之间设有连接部202时,如图4所示,本申请中基座1上对应连接部202的位置形成有插槽102,散热柱201的端部和连接部202能够对应插入插接孔101和插槽102中。
通过散热柱201的端部和连接部202对应插入插接孔101和插槽102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散热柱组2与基座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插接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散热柱201在使用过程中脱离基座1的问题。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连接部202与散热柱201可为一体成型设置。并且,还可进一步地将多个散热柱组2进行连接,以实现更快速地拆装。
优选地,如图1-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散热柱201的横截面为圆形,散热柱201与插接孔101为间隙配合,且间隙为0,从而能够实现散热柱201与基座1的稳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4结合图5所示,本申请中的连接部202在第一方向S1上的轴线与散热柱组2中的多个散热柱201的横截面的圆心之间的连线共线,从而能够使形成的散热柱组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受力更加均匀。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中插接孔101和插槽102均对应散热柱201和连接部202的尺寸形成,因此,优选地,如图4所示,本申请中的连接部202在第二方向S2上的尺寸小于散热柱201的直径,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材料的损耗,进而降低整体结构的制造成本。
此处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在上述三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中的散热柱201均可为中空结构,通过呈中空结构的散热柱201能够进一步地降低整体散热器的重量。
并且,也可根据需求在散热柱201内填充制冷剂或相变材料,以实现更快速地吸热降温效果。
此外,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散热器的风冷激光器3。
由于本申请提供的散热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因此,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散热器的风冷激光器3的制造成本较低。
并且,由于本申请散热器中的散热柱201和基座1能够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因此,能够针对风冷激光器3不同位置的发热情况,对应增减散热柱201,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散热齿部;
所述散热齿部包括多个散热柱,多个所述散热柱的一端均与所述基座相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延伸;
所述散热柱与所述基座为一体成型设置或所述基座上形成有多个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所述散热柱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散热柱通过所述插接孔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
多个所述插接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组成插接孔组,所述插接孔组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插接孔组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对应所述插接孔组的多个所述散热柱构成散热柱组,所述散热柱组中的相邻两个所述散热柱之间均设有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散热柱组与所述插接孔组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插接孔组的所述插接孔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柱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轴线与所述散热柱组中的多个所述散热柱的横截面的圆心之间的连线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散热柱接近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基座上对应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形成有插槽,所述散热柱的端部和所述连接部能够对应插入所述插接孔和所述插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散热柱的直径。
6.一种风冷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
CN202122705077.7U 2021-11-05 2021-11-05 散热器及风冷激光器 Active CN216977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5077.7U CN216977299U (zh) 2021-11-05 2021-11-05 散热器及风冷激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5077.7U CN216977299U (zh) 2021-11-05 2021-11-05 散热器及风冷激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77299U true CN216977299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4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05077.7U Active CN216977299U (zh) 2021-11-05 2021-11-05 散热器及风冷激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772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1011A (zh) * 2022-08-15 2022-12-06 西安长远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密度散热齿的加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1011A (zh) * 2022-08-15 2022-12-06 西安长远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密度散热齿的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365890A1 (en) Heat exchanger for cooling electrical element
CN106784496A (zh) 电池模块
CN216977299U (zh) 散热器及风冷激光器
CN104812211A (zh) 一种变频器用散热器
CN110730559A (zh) Pcb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服务器
CN115768050A (zh) 电路板和工作组件
CN215725361U (zh) 一种高导热型散热器
CN202143342U (zh) 增强散热的鳍片式散热器
CN210868300U (zh) Pcb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服务器
CN105020939A (zh) 换热器及其组件
CN114001336B (zh) 大功率热源散热装置及其结构
CN216528867U (zh) 散热片和具有其的散热器
CN210069796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16202587U (zh) 工业用大功率led灯
CN109786541B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18499489U (zh) 散热器及散热装置
JP2006041221A (ja) 熱電変換装置
CN215723728U (zh) 一种空调器外机绝缘垫片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338436U (zh) 一种螺旋型复合鳍片散热器结构及散热器
CN210898815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永磁电机机座
CN211210022U (zh) 散热电路板及电器设备
CN216414934U (zh) 一种用于散热管群间能量交换的散热器结构
CN216600554U (zh) 外置换热源高效散热装置
CN111757647B (zh) 一种可调组合式电子散热器
CN218569080U (zh) 电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