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74185U - 模板排架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模板排架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74185U CN216974185U CN202122187828.0U CN202122187828U CN216974185U CN 216974185 U CN216974185 U CN 216974185U CN 202122187828 U CN202122187828 U CN 202122187828U CN 216974185 U CN216974185 U CN 2169741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nt frame
- bent
- template
- frame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板排架组合结构。所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包括排架、升降底座、支撑立杆、移动部和模板,排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立杆位于排架的两侧并与排架连接,移动部位于支撑立杆的底部并与支撑立杆连接,模板设置于排架的第二端并与排架连接。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排架通过升降底座和移动部形成可移动式排架,将模板与可移动式排架连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可以在排架移动时带动模板一同移动,省去了重新支设底模的流程。同时,将模板与排架连接,从而达到了梁底模也能跟着排架一同周转的效果,省去了支设梁底模的流程,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模板排架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规模以及数量不断扩大和增加,模板排架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要求使用盘扣式排架的工程,已有的盘扣式排架库存不能满足大体量的工程需求,这种情况下排架的合理周转便尤为重要。排架需要周转,不得不面临搭设和拆除的问题,周转次数过多势必会影响工期。然而,大部分工程工期紧张,考虑到拆除和重新搭设的时间较长,为满足工期可能不会考虑同层内的排架翻转。
可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何解决排架的合理周转,使其在不影响工期的情况下,达到排架周转次数的最大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排架周转周期较长,影响工期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需拆除重新搭设并可完成排架周转,进而保证施工工期的模板排架组合结构。
一种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包括:
排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升降底座,设置于所述排架的第一端并与所述排架连接;
支撑立杆,位于所述排架的两侧并与所述排架连接;
移动部,位于所述支撑立杆的底部并与所述支撑立杆连接;
模板,设置于所述排架的第二端并与所述排架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立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立杆均匀分布在所述排架的相对两侧,所述支撑立杆的顶部设有脚手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立杆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排架连接,所述固定件一端与所述排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杆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架的第二端设有顶托,所述模板通过托梁和所述顶托与所述排架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梁包括两根型钢,两根所述型钢背对背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根所述型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型钢上设有螺栓孔洞,所述模板通过钩头螺栓和所述螺栓孔洞与所述托梁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为万向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架的第一端设有基座,所述升降底座通过所述基座与所述排架连接。
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排架通过升降底座和移动部形成可移动式排架,将模板与可移动式排架连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可以在排架移动时带动模板一同移动,省去了重新支设底模的流程。同时,采用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当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仅需升起升降底座,即可推动移动式排架,移动到下一个施工段便可以进行模板的搭设。同层的翻转仅需推动排架即可完成翻转。同时,将模板与排架连接,从而达到了梁底模也能跟着排架一同周转的效果,省去了支设梁底模的流程,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模板排架组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模板排架组合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2的B-B剖面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模板排架组合结构的应用场景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模板排架组合结构的另一应用场景图
图7为一实施例的模板排架组合结构的又一应用场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实施例的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包括排架10、升降底座20、支撑立杆30、移动部40和模板50,排架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立杆30位于排架10的两侧并与排架10连接,移动部40位于支撑立杆30的底部并与支撑立杆30连接,模板50设置于排架10的第二端并与排架10连接。
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排架10通过升降底座20和移动部40形成可移动式排架10,将模板50与可移动式排架10连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可以在排架10移动时带动模板50一同移动,省去了重新支设底模的流程。同时,采用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当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仅需升起升降底座20,即可推动移动式排架10,移动到下一个施工段便可以进行模板50的搭设。同层的翻转仅需推动排架10即可完成翻转。同时,将模板50与排架10连接,从而达到了梁底模也能跟着排架10一同周转的效果,省去了支设梁底模的流程,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
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将排架10和模板50形成一个整体,使得排架10在通过移动部40移动时,带动模板50一同移动,免除了排架10周转需要重新搭设的工序。排架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为排架10的底端,第二端为排架10顶端。在排架10的顶端设置模板50,底端设置升降底座20,通过升降底座20实现排架10的升起和降落,方便排架10的翻转。升降底座20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升降底座20,例如,可以采用千斤顶等。
在本实施例中,排架10的底部设有基座,升降底座20通过基座与排架10连接。其中,基座可以为钢板,焊接于排架10的底部,升降底座20一端与基座连接,从而实现与排架10的连接。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升降底座20一端与基座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地面上。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升起升降底座20,此时,升降底座20一端与基座连接,另一端悬空,以方便排架10的移动。
在排架10的两侧各增加一排支撑立杆30,并与排架10连接。移动部40设置于支撑立杆30的底部并与支撑立杆30连接。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通过移动部40可以实现排架10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移动部40为万向轮。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移动部40也可以为定向轮。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立杆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立杆30均匀分布在排架10的相对两侧。支撑立杆30在排架10的两侧呈直线排列,在支撑立杆30的顶部设有脚手架32。顶部铺设的脚手架32可以作为操作平台使用,供工人登高绑扎钢筋、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等,扩大了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的适用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立杆30为钢管或钢筋,与脚手架32为焊接连接或绑扎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立杆30通过固定件60与排架10连接,固定件60一端与排架10连接,另一端与支撑立杆30连接。固定可以为钢筋,其一端与排架10焊接,另一端与支撑立杆30连接。固定件6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可以在排架10与支撑立杆30之间设置多个固定件60。
在本实施例中,模板50为定型化模板,所谓定型化模板是将常规的木模板与木方通过工字钉相连,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将模板50与排架10连接,可以使得排架10移动时,模板50随着排架10一同移动,省去重新支设底模的流程。为了使排架10与模板50有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排架10的顶端设有顶托12,模板50通过托梁和顶托12与排架10连接。具体地,在排架10上安装托梁14,通过螺栓和压板将托梁14与排架10的顶托12连接,而后再通过钩头螺栓和压板将托梁14与模板50连接,从而使排架10和模板50成为一个整体,最后形成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托梁14包括两根型钢,两根型钢背对背连接。更进一步地,两根型钢通过螺栓连接,型钢上设有螺栓孔洞,模板50通过钩头螺栓和螺栓孔洞与托梁14连接。在排架10的顶部设置顶托12,使得排架10成为受力排架10,通过顶托12和托梁14将排架10与模板50连接,其中,托梁14不但起到连接排架10与模板50的作用,还可以作为模板50搭设的主楞使用。
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运用在大跨度梁时,可与早拆模体系相结合。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当梁跨度≤8米时,混凝土强度达到75%时可拆除底模;当梁跨度>8米时,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可拆除底模。因此,对于大跨度梁,当梁混凝土强度达到75%时,可以移走大部分移动式排架10,仅保留几组移动式排架10。将一根梁断成几根简支梁,使每根梁的跨度≤8米,从而达到拆模条件,剩余移动式排架10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方可拆除。因此,采用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需要的排架10数量大大减少,并且排架10的周转也尤为方便。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排架10和模板50在制作时需要通过计算复核是否能够承受浇筑混凝土梁产生的荷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如图5-7所示,为了便于介绍,本实施例仅举一榀简易的两侧框架结构,两层结构相同,每层结构由两根结构柱1以及一根结构梁2构成。在一层结构柱1浇筑完成后,将进行排架10的搭设、支设梁模板以及结构梁2的浇筑。将排架10与升降底座20、支撑立杆30和移动部40组装完成后,形成移动式排架。将常规的模板与木方通过工字钉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后,组成了定型化模板50。之后将托梁14通过螺栓和压板与移动式排架10相连接,通过钩头螺栓及压板将托梁14与定型化模板50相连接。此时,移动式排架10与定型化模板50通过托梁14的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构成了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之后就是常规的支设梁侧模的流程,支设完成后便完成了整个支设梁模板50的过程。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施工一层结构梁2共需11组移动式排架10作为临时支撑。在浇筑完一层结构梁2后,当梁混凝土强度达到75%时,仅需保留两组移动式排架10,此时一根结构梁2可以视为三根跨度小于等于8米的结构梁2,当满足拆模调节时,可移走剩余的移动式排架10。通过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已拆除的移动式排架可以迅速地翻转到二层,供二层结构梁2施工作为临时支撑使用。因此,本实施例中的两层结构梁2仅需搭设13组移动式排架便可满足两层结构梁2的浇筑。而采用常规的排架体系则需要22组排架,因此,采用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能够减少约40%的排架量,既节约经济又缩短了工期。
综上,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如果采用常规的排架搭设方式,翻转起来较为麻烦,需要拆除排架再重新搭设,考虑到工期的因素,排架的翻转将大大受限。而采用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当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仅需要升起升降底座20,通过移动部40即可推动排架10移动至下一施工段,然后进行模板50的搭设。同层的翻转仅需要推动排架10即可完成翻转,层与层的排架10翻转可利用塔吊等设备进行吊装完成翻转,大大缩短了工期。
(2)排架10和模板50是一个体系,两者紧密相连,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不但考虑了移动式排架10的周转达到最大化,而且在排架10的顶部设置了托梁14,将定型化模板50与移动式排架相连,从而达到梁底模也能够跟着移动式排架一同周转的效果,省去了梁底模支设的流程,有利于缩短工期。
(3)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的支撑立杆30的顶部设有脚手架32,可以供工人登高绑扎钢筋、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省去了搭设操作平台的流程。
(4)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与早拆模体系相结合,大幅度减少了移动式排架的搭设量。例如,一根跨度为18米的梁,需要11组约1.2米宽度的移动式排架,每组间距0.3米。当混凝土强度达到75%时,仅需保留两组移动式排架即可移走剩余的排架10,两侧梁仅需搭设13组移动式排架便可满足这两根梁的浇筑。而采用常规的排架10约需要22组排架。因此,采用上述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减少了约40%的移动式排架的数量,既经济又缩短了工期。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升降底座,设置于所述排架的第一端并与所述排架连接;
支撑立杆,位于所述排架的两侧并与所述排架连接;
移动部,位于所述支撑立杆的底部并与所述支撑立杆连接;
模板,设置于所述排架的第二端并与所述排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立杆均匀分布在所述排架的相对两侧,所述支撑立杆的顶部设有脚手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排架连接,所述固定件一端与所述排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架的第二端设有顶托,所述模板通过托梁和所述顶托与所述排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梁包括两根型钢,两根所述型钢背对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型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型钢上设有螺栓孔洞,所述模板通过钩头螺栓和所述螺栓孔洞与所述托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为万向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模板排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架的第一端设有基座,所述升降底座通过所述基座与所述排架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87828.0U CN216974185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模板排架组合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87828.0U CN216974185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模板排架组合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74185U true CN216974185U (zh) | 2022-07-15 |
Family
ID=82338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87828.0U Active CN216974185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模板排架组合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74185U (zh) |
-
2021
- 2021-09-10 CN CN202122187828.0U patent/CN2169741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09980A (zh) | 一种后浇带回顶铝合金独立柱施工方法 | |
CN107989447A (zh) | 一种大型覆土混凝土罐穹顶钢支撑结构及安装方法 | |
US20020092249A1 (en) | Partially prefabricated waffle slab | |
CN206722216U (zh) | 一种叠合楼板的预制小梁 | |
CN212582721U (zh) | 一种基础车库顶板立塔塔吊承载平台 | |
CN107012985A (zh) | 一种预制小梁及含所述预制小梁的叠合楼板施工工艺 | |
CN216974185U (zh) | 模板排架组合结构 | |
CN216786863U (zh) | 现浇箱梁0#块模板体系 | |
CN216475804U (zh) |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 | |
CN215670918U (zh) | 用于高边坡框格梁的操作架 | |
CN215759633U (zh) | 一种混凝土梁与墙、柱连接节点 | |
CN215101546U (zh) | 中国古建筑亭子维护与屋顶抬升装置 | |
CN211340847U (zh) | 逆作法中地下结构的预制梁 | |
CN113175075A (zh) | 一种大跨度钢混结构建筑物施工方法 | |
CN218933127U (zh) | 超深基坑永临结合支护框架梁-环框架板施工装置 | |
CN216713527U (zh) | 装配式平面楼盖 | |
CN215442622U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钢筋衍架楼承板 | |
CN217782594U (zh) |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超厚底板上铁钢筋支撑系统 | |
CN221194395U (zh) | 一种装配式平板板柱节点加固装置 | |
CN214658786U (zh) | 一种装配式水平预制复合模壳组件用的免支撑体系 | |
CN218373357U (zh) | 一种空心墩内模作业平台 | |
CN216920023U (zh) | 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施工的支架 | |
CN221391013U (zh) | 一种箱梁端模存放架 | |
CN219196714U (zh) | 一种整体式提升模板及其模板体系 | |
CN217460983U (zh) | 一种免模板顶撑的楼板后浇带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