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9363U - 一种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及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及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69363U
CN216969363U CN202220705168.2U CN202220705168U CN216969363U CN 216969363 U CN216969363 U CN 216969363U CN 202220705168 U CN202220705168 U CN 202220705168U CN 216969363 U CN216969363 U CN 216969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racket
connector
vehicle
end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051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成义
李鸿键
侯艳丽
李玉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ji Gc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gn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gn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gn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051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69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69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69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包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及车,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包括车端安装架和电池端安装架,车端安装架能够连接于车身上,所述车端安装架设置有用于固定车端连接器的第一固定部,电池包能够连接于电池端安装架,电池端安装架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池端连接器的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一一对应设置;车包括上述的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车端安装架与车身分体设置,电池端安装架与电池包分体设置,简化了连接器系统的安装结构,在开发换车车型时,只需单独重新开发车端安装架和电池端安装架以及车端连接器和电池端连接器即可,从而缩短了整车开发周期,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及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及车。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交通工具,具有噪音低、能源利用效率高、无移动废气排放等特点,已经逐渐推广开来。电动汽车换电模式是指通过集中型充电站对大量电池集中存储、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并在电池配送站内对电动汽车进行电池更换服务或者集电池的充电、物流调配、以及换电服务于一体的技术方案。在开发换电车型时,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以固定式为主,需要开发换电电池包及其连接器系统,与整车匹配的功能和结构接口同样需要适应性开发,整车开发周期长、费用高。
基于上述现状,亟待我们设计一种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及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能够简化连接器系统的安装结构,从而缩短整车开发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包括上述的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公开一种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包括:
车端安装架,能够连接于车身上,所述车端安装架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能够固定车端连接器;
电池端安装架,电池包能够连接于所述电池端安装架,所述电池端安装架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能够固定电池端连接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所述车端连接器能够一一对应地对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所述电池端连接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端安装架包括紧固板和支撑板,所述紧固板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紧固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固定部来夹紧固定所述电池端连接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紧固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朝向所述第一固定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多个所述紧固板以形成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端安装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形成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车端连接器能够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为C型,所述车端连接器能够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的C型的凹槽内,所述第二支架的C型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端安装架还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以分别安装所述车端连接器中的液冷连接器和电气连接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支架上开设有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为环形,所述第一支架能够套设于所述电池包,所述电池包的外圈边缘能够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
另一方面,还公开一种车,包括上述的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及车,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包括与车身分体设置的车端安装架和与电池包分体设置的电池端安装架,车端安装架的第一固定部能够固定车端连接器,电池端安装架的第二固定部能够固定电池端连接器,车端连接器与电池端连接器对接,连接器系统的安装结构简单,从而在开发换车车型时,无需对电池包和车身结构进行调整,只要单独重新开发车端安装架和电池端安装架以及车端连接器和电池端连接器即可,从而缩短了整车开发周期,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池端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车端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
1、车端安装架;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第三支架;131、第二端口;
2、电池端安装架;21、紧固板;211、第一端口;22、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包括车端安装架1和电池端安装架2,车端安装架1与车身分体设置,车端安装架1能够连接在车身上,车端安装架1设置有第一固定部;电池端安装架2与电池包分体设置,电池包能够连接于电池端安装架2,电池端安装架2设置有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一一对应设置。其中,车端连接器能够固定于第一固定部,电池端连接器能够固定于第二固定部,车端连接器和电池端连接器包括但是不限于液冷连接器和电气连接器。具体地,在安装电池包时,将电池端连接器固定于第二固定部,与电池包组成快换电池包总成,将车端连接器固定于第一固定部,与车身骨架组成车身总成,换电站内举升系统托举快换电池包总成到车身总成底部预留位置,使第一固定部的车端连接器一一对应地与第二固定部的电池端连接器进行对接,从而实现电导通。可以理解的是,在开发换车车型时,由于电池端安装架2与电池包分体设置,车端安装架1与车身分体设置,从而无需对电池包和车身结构进行调整,只要单独重新开发车端安装架1和电池端安装架2以及车端连接器和电池端连接器即可,从而缩短了整车开发周期,成本低。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端安装架2包括紧固板21和支撑板22,紧固板21起到固定作用,支撑板22起到支撑作用,紧固板21通过螺栓连接于支撑板22从而将电池端连接器压紧在支撑板22上,也就是在紧固板21与支撑板22之间形成第二固定部,结构简单。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套管套设在电池端连接器,然后将套管连接在支撑板22上固定。
具体地,第二固定部分设为第一端用于固定液冷连接器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二端用于固定电气连接器的第二固定部,第一端的紧固板21和支撑板22与第二端的紧固板21和支撑板22分体设置,用于固定液冷连接器的紧固板21设置为Y型,与液冷连接器的外形相配合,Y型紧固板2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池包,底部连接于支撑板22上以将液冷连接器固定;用于固定电气连接器的紧固板21设置有两个,两个紧固板21均连接于同一个支撑板22上以将两个电气连接器固定,结构紧凑,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不同数量的电池端连接器设置对应数量的紧固板2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紧固板2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端口211,第一端的紧固板21的第一端口211用于液冷连接器的伸出,第二端的紧固板21的第一端口211用于电气连接器的伸出,第一端口211朝向上方的第一固定部,能够使电池端连接器直接与第一固定部的车端连接器对接,结构紧凑,便于换电站内举升系统操作。
如图1和图3所示,车端安装架1包括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第二支架12连接于第一支架11上,第一支架11可以与第二支架12分体设置或者一体设置,第二支架12设置为车端安装架1的第一固定部,车端连接器能够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支架12上靠近电池端安装架2的一侧。
具体地,第二支架12设置为C型,第二支架12的C型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架11,车端连接器能够固定于第二支架12的C型的凹槽内,并且第二支架12的C型开口朝向第二固定部,使车端连接器能够直接与下方第二固定部的电池端连接器对接,结构紧凑,便于换电站内举升系统操作。
于本实施例中,车端安装架1还包括第三支架13,第二支架12连接于第一支架11的前端,第三支架13设置为与电气连接器相同的数量,本实施例设置有两个第三支架13,两个第三支架13均连接于第一支架11的后端并与电气连接器一一对应。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支架12用于安装车端连接器中的液冷连接器,第三支架13用于安装车端连接器中的电气连接器,结构简单。
具体地,第三支架13上开设有第二端口131,第二端口131用于电气连接器的伸出,第二端口131朝向下方的第二固定部,能够使车端连接器直接与第二固定部的电池端连接器对接,结构紧凑,便于换电站内举升系统操作。
如图1和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1设置为环形,当车端安装架1上的车端连接器与电池端安装架2的电池端连接器对接时,第一支架11套设于电池包上,然后通过螺栓将电池包的外缘固定于第一支架11上,从而将电池包固定在车身上,结构可靠,操作简单。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将车端安装架1与电池端安装架2连接来将电池包固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包括车身、电池包和上述的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中的车端安装架1能够连接于车身,电池包能够连接于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中的电池端安装架2,其中,车端安装架1的第一固定部能够固定车端连接器,电池端安装架2的第二固定部能够固定电池端连接器,车端连接器与电池端连接器对接,连接器系统的安装结构简单,从而在开发换车车型时,无需对电池包和车身结构进行调整,只要单独重新开发车端安装架1和电池端安装架2以及车端连接器和电池端连接器即可,从而缩短了整车开发周期,成本低。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端安装架(1),能够连接于车身上,所述车端安装架(1)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能够固定车端连接器;
电池端安装架(2),电池包能够连接于所述电池端安装架(2),所述电池端安装架(2)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能够固定电池端连接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所述车端连接器能够一一对应地对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所述电池端连接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端安装架(2)包括紧固板(21)和支撑板(22),所述紧固板(21)连接于所述支撑板(22),所述紧固板(21)与所述支撑板(22)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固定部来夹紧固定所述电池端连接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板(2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端口(211),所述第一端口(211)朝向所述第一固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2)上连接有多个所述紧固板(21)以形成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安装架(1)包括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所述第二支架(12)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所述第二支架(12)形成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车端连接器能够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12)设置为C型,所述车端连接器能够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12)的C型的凹槽内,所述第二支架(12)的C型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安装架(1)还包括第三支架(13),所述第二支架(12)和所述第三支架(13)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两端以分别安装所述车端连接器中的液冷连接器和电气连接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13)上开设有第二端口(131),所述第二端口(131)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设置为环形,所述第一支架(11)能够套设于所述电池包,所述电池包的外圈边缘能够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1)。
10.一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
CN202220705168.2U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及车 Active CN216969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5168.2U CN216969363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及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5168.2U CN216969363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及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69363U true CN216969363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39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05168.2U Active CN216969363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及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69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4378B (zh) 锂电池储能模块及锂电池储能模组
CN106935782B (zh) 一种电池单元及包括该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
CN111923750B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系统
CN215731862U (zh) 一种集成bms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及其电池包
CN216969363U (zh) 一种电池连接器转接装置及车
CN211017195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
CN111312952B (zh) 软包模组极耳固定板连接结构
CN211089568U (zh) 一种太阳能铝边框组件的连接结构
CN210122048U (zh) 一种通用于铅酸和锂电纯电动汽车的前舱电气件托架总成
CN209786137U (zh) 一种模块化电池模组
CN219303796U (zh) 动力电池的盖板组件及其动力电池
CN212022351U (zh) 一种汽车氢能源系统集成装置
CN113782903B (zh) 电池包及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
CN210136912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6929622U (zh) 一种锂电储能集成系统
CN207338480U (zh) 电池组件
CN22071050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及底座结构
CN219419541U (zh) 节省内部供电空间的配电模块及电池包
CN217740733U (zh) 电池端电连接器、电池包总成和电动汽车
CN219553806U (zh) 低速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系统
CN217562715U (zh) 一种电池系统
CN216750217U (zh) 一种电芯安装支架
CN221009143U (zh) 电池包壳体及电池包
CN110492027B (zh) 一种动力电池风冷模组
CN214411440U (zh)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5

Address after: No. 1801, Xinsheng Village, Paitou Tow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825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Island)

Patentee after: Zhuji GC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Room 601, building 5, yard 2, Ronghua South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Yizhuang group, high-end industrial area, Beiji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hengneng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