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0537U - 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0537U
CN216950537U CN202220417859.2U CN202220417859U CN216950537U CN 216950537 U CN216950537 U CN 216950537U CN 202220417859 U CN202220417859 U CN 202220417859U CN 216950537 U CN216950537 U CN 216950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pipe
section exhaust
treatment device
inner shell
device conven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178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炜
王远书
莫志远
蒋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Baof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Baof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Baof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Baof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178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50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0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0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Processes For Solid Components From Exhaus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属于尾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有前段排气管和后段排气管,所述前段排气管和后段排气管均包括有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均压塑有隔热夹心层;所述前段排气管和后段排气管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DPF系统。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汽车排气管均采用一体式设计,不易对管内具有主动再生作用的尾气处理装置进行清理、检修和更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汽车排放法规越来越严苛,现代汽车在制造过程中,整车后处理系统无可避免的需要使用DPF产品作为PM颗粒物的最佳治理手段。然而,因受制于原车的排气温度本身非常低、或者DPF喷油加热标定时间短导致的效果不理想等各种原因所困,针对此类低排气温度柴油机械的DPF主、被动再生效果往往不如意,排气所产生的各类颗粒物、油污是无法顺利排出DPF壁流式结构载体的,依然会逐步导致排气系统背压的上升,需要经常性取出DPF载体,人工方式进行电炉加热清理,使其重新具备提升捕捉能力。否则,发动机整体性能会受到诸多负面影响甚至直接损坏。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颗粒捕捉器DPF产品在柴油机械低排气温度车型(如轻卡、叉车等)的使用过程中较容易发生堵塞情况,从而易导致发动机憋缸,为了避免此情况的发生,常需将车辆排气系统中颗粒捕捉器装置中的DPF单独拆卸下来进行清理,费时费力,效率很低;新国标下车辆本身自带的喷油再生系统也可以实现颗粒捕捉器自清理功能,由于效果不理想,往往会出现DPF加热不足、或者加热过多引发热失控,从而导致颗粒物燃烧要么不充分,无法有效起到清理作用,要么排温过高,导致DPF早期破损;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更加方便、有效解决颗粒捕捉器装置堵塞问题的尾气电加热后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现有汽车排气管均采用一体式设计,不易对发生堵塞和故障的颗粒捕捉器进行清理、检修和更换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有前段排气管、后段排气管和安装箍环,所述前段排气管和后段排气管均包括有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均压塑有隔热夹心层;所述安装箍环与汽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前段排气管和后段排气管连接在安装箍环的内部,所述安装箍环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前段排气管和后段排气管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DPF系统。
优选地,所述前段排气管和后段排气管的连接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所述前段排气管和后段排气管通过连接法兰和连接螺栓相连接,所述连接法兰接触面上还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前段排气管的内壳体向外伸出,且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缺口。
优选地,所述后段排气管的内壳体向内收缩,且所述后段排气管的外壳体、内壳体和隔热夹心层上均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与电加热DPF系统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DPF系统采用市电供电装置进行供电。
3、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分为前段排气管和后段排气管,前段排气管和后段排气管之间通过连接法兰和连接螺栓进行连接,同时在连接法兰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来保证排气管整体的密封性,通过上述设计,既方便了对排气管体内部颗粒捕捉器进行清理,同时也为排气管体内部元件的检修和更换提供了便利;
(2)本实用新型的前段排气管和后段排气管均包括有外壳体和内壳体,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压塑有隔热夹心层,通过设置隔热夹心层,在电加热DPF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排气管整体的保温隔热效果,同时也能确保外筒的温度不会过高,既促进了颗粒物的燃烧清理,同时也降低了检修人员被烫伤的风险,同时前段排气管的内壳体向外伸出,后段排气管的内壳体向内收缩,在前段排气管和后段排气管连接时,此设计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保证排气管整体的密封性,同时也提高了排气管整体的结构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重点对尾气后处理中“电加热DPF系统”进行了“热”保护,在可拆卸的基础上,优化了筒体内、外层及隔热保温夹层的设计,通过设置隔热层,在起到保温作用的同时,保证外筒的温度,以及尾气处理装置前端的空气温度均较大程度上低于当前市面上主流主动再生DPF净化器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段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前段排气管;101、外壳体;102、内壳体;103、隔热夹心层;104、第一缺口;2、后段排气管;3、安装箍环;4、连接法兰;5、电加热DPF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有前段排气管1、后段排气管2和安装箍环3,前段排气管1和后段排气管2均包括有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之间均压塑有隔热夹心层103;安装箍环3与汽车车架固定连接,前段排气管1和后段排气管2连接在安装箍环3的内部,安装箍环3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前段排气管1和后段排气管2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DPF系统5。
前段排气管1和后段排气管2的连接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4,前段排气管1和后段排气管2通过连接法兰4和连接螺栓相连接,连接法兰4接触面上还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密封圈。
前段排气管1的内壳体102向外伸出,且内壳体102上设置有第一缺口104。
后段排气管2的内壳体102向内收缩,且后段排气管2的外壳体101、内壳体102和隔热夹心层103上均设置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104和第二缺口与电加热DPF系统5相匹配。
电加热DPF系统5采用市电供电装置进行供电。
电加热DPF系统5采用市电供电装置进行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分为前段排气管1和后段排气管2,前段排气管1和后段排气管2之间通过连接法兰4和连接螺栓进行连接,同时在连接法兰4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来保证排气管整体的密封性,通过上述设计,既方便了对排气管体内部颗粒捕捉器进行清理,同时也为排气管体内部元件的检修和更换提供了便利;本实用新型的前段排气管1和后段排气管2均包括有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在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之间压塑有隔热夹心层103,通过设置隔热夹心层103,在电加热DPF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排气管整体的保温隔热效果,同时也能确保外筒的温度不会过高,既促进了颗粒物的燃烧清理,同时也降低了检修人员被烫伤的风险,同时前段排气管1的内壳体102向外伸出,后段排气管2的内壳体102向内收缩,在前段排气管1和后段排气管2连接时,此设计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保证排气管整体的密封性,同时也提高了排气管整体的结构刚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重点对尾气后处理中“电加热DPF系统”进行了“热”保护,在可拆卸的基础上,优化了筒体内、外层及隔热保温夹层的设计,通过设置隔热层,在起到保温作用的同时,保证外筒的温度,以及尾气处理装置前端的空气温度均较大程度上低于当前市面上主流主动再生DPF净化器的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有前段排气管(1)、后段排气管(2)和安装箍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排气管(1)和后段排气管(2)均包括有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所述外壳体(101)和内壳体(102)之间均压塑有隔热夹心层(103);所述安装箍环(3)与汽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前段排气管(1)和后段排气管(2)连接在安装箍环(3)的内部,所述安装箍环(3)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前段排气管(1)和后段排气管(2)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DPF系统(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排气管(1)和后段排气管(2)的连接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4),所述前段排气管(1)和后段排气管(2)通过连接法兰(4)和连接螺栓相连接,所述连接法兰(4)接触面上还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排气管(1)的内壳体(102)向外伸出,且所述内壳体(102)上设置有第一缺口(1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排气管(2)的内壳体(102)向内收缩,且所述后段排气管(2)的外壳体(101)、内壳体(102)和隔热夹心层(103)上均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104)和第二缺口与电加热DPF系统(5)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DPF系统(5)采用市电供电装置进行供电。
CN202220417859.2U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6950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7859.2U CN216950537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7859.2U CN216950537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0537U true CN216950537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94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17859.2U Active CN216950537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50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8403A (zh) 用于减少窜气焦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96698A (zh) 用于内燃机排气管线的设备
CN109707495A (zh) 基于高铬不锈钢的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6950537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CN109595069B (zh) 提升doc再生效率的装置及方法
CN210343460U (zh) 针对汽油机余热回收及排气净化的有机朗肯循环-三元催化联合控制装置
CN215979557U (zh) 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的封装结构
CN217129625U (zh) 一种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装置
CN210164519U (zh) 催化消声器
CN215566177U (zh) 排气管二次燃烧设备
KR101260764B1 (ko) 농업용 작업차량의 배기가스 후처리장치의 취부구조
CN112648046B (zh) 一种紧布置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
CN210370877U (zh) 一种免拆卸反吹再生颗粒捕集器
CN211598792U (zh) 一种dpf喷淋降压系统
EP3772573B1 (en)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system for a diesel cy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0570895U (zh) 一种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
CN112746882A (zh) 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N210530964U (zh) 一种筒式后处理密封结构
CN206477898U (zh) 加热式柴油车尾气处理装置
CN209743066U (zh) 一种带滤网的低压egr冷却器
CN219176426U (zh) 一种三元催化器组件、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CN103291431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
CN111237040A (zh) 一种拖拉机用带隔热保温防雨功能的尾气后处理装置
CN214118289U (zh) 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复合再生颗粒后处理装置
WO2018214791A1 (zh) 一种汽车尾气颗粒捕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