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9934U - 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9934U
CN216949934U CN202221282658.2U CN202221282658U CN216949934U CN 216949934 U CN216949934 U CN 216949934U CN 202221282658 U CN202221282658 U CN 202221282658U CN 216949934 U CN216949934 U CN 216949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bracket
gear
handle body
door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826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廷元
石涛
闫继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826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9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9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9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容纳槽;把手本体,可活动的设置在容纳槽中,并可伸出容纳槽;连接机构,包括有相接的第一连接板和推板;第一连接板铰接在支架上,并与把手本体相接;推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支架上,以驱使第一连接板转动,推板上设置有齿条;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架上,包括有可转动的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推板的滑动,驱使第一连接板转动,进而驱使把手本体伸出容纳槽,其传动过程简单,可以有效避免干涉、卡死等问题的发生;并且采用齿轮和齿条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其传动精度高、稳定性好,能够提高把手本体伸出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现代汽车设计和制造技术不断地提高,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功能和外观的要求也逐渐增高。
传统的汽车门把手往往突出于车门外,一方面会对整车的侧面风阻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则会影响汽车整体造型的美观;目前,有部分厂商推出了隐藏式汽车门把手,但该类隐藏式汽车门把手由于结构复杂,并且转臂与执行器之间固定连接,在使用时极易发生干涉、卡死等情况,导致把手在伸出时极易发生抖动或无法正常伸出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考虑了前述问题而做出,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其可以确保把手本体的正常伸出,同时还能够提高把手本体伸出时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容纳槽;
把手本体,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并可伸出所述容纳槽;
连接机构,包括有相接的第一连接板和推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铰接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把手本体相接;所述推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以驱使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所述推板上设置有齿条;
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包括有可转动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据上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本体;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本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齿条啮合。
据上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推板具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把手本体的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
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可活动连接,并可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本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铰接。
据上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所述第一抵接部具有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连接板具有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抵接。
据上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把手本体的一端上设置有导向杆,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杆穿设在所述导向槽中。
据上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所述导向槽具有第一导向段和第二导向段;
当所述导向杆穿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段中时,所述第二连接板可与所述推板抵接;当所述导向杆穿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段中时,所述把手本体伸出所述容纳槽,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推板分离。
据上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支架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回位扭簧,所述第一回位扭簧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支架抵接。
据上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把手本体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二回位扭簧,所述第二回位扭簧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把手抵接。
据上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所述推板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槽中。
据上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缓冲块,所述把手本体可与所述缓冲块抵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通过推板的滑动,驱使第一连接板转动,进而驱使把手本体伸出容纳槽,其传动过程简单,可以有效避免干涉、卡死等问题的发生,确保把手本体的正常伸出;并且采用齿轮和齿条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其传动精度高、稳定性好,能够提高把手本体伸出时的稳定性;
2、推板采用抵接的方式驱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运动,可以有效避免干涉、卡死等问题的发生;
3、在推板驱使第一连接板转动时,通过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抵接的方式进行传动,能够提高第一连接板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把手本体伸出容纳槽时发生抖动;
4、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回位扭簧和第二回位扭簧,第一回位扭簧和第二回位扭簧均可驱使把手本体收纳至容纳槽中,实现把手本体的自动隐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本体和连接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板示意图。
图中:100、支架;110、容纳槽;120、导向槽;130、滑槽;140、缓冲块;200、把手本体;300、连接机构;310、第一连接板;311、第二弧形面;312、第一回位扭簧;313、第二回位扭簧;320、推板;321、齿条;322、第一抵接部;3221、第一弧形面;323、第二抵接部;324、滑块;330、第二连接板;331、导向杆;400、驱动机构;410、齿轮;420、驱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主要用于汽车车门中,该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包括支架100、把手本体200、连接机构300和驱动机构400。
支架100上设置有容纳槽110;把手本体200可活动的设置在容纳槽110中,并可伸出容纳槽110;连接机构300包括有相接的第一连接板310和推板320;第一连接板310铰接在支架100上,以驱使把手本体200伸出容纳槽110,并且第一连接板310与把手本体200相接;推板320可滑动的设置在支架100上,以驱使第一连接板310转动,推板320上设置有齿条321;驱动机构400设置在支架100上,包括有可转动的齿轮410,齿轮410与齿条321啮合。在不需要使用把手时,可将把手本体200收纳至容纳槽110中,实现把手的隐藏,降低汽车的侧面风阻,提升汽车整体造型的美观度;在需要使用把手时,通过控制驱动机构400工作,由齿轮410带动推板320滑动,驱使第一连接板310转动,进而驱使把手本体200伸出容纳槽110,供人员使用。该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通过推板320的滑动,驱使第一连接板310转动,进而驱使把手本体200伸出容纳槽110,其传动过程简单,可以有效避免干涉、卡死等问题的发生,确保把手本体200的正常伸出;并且采用齿轮410和齿条321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其传动精度高、稳定性好,能够提高把手本体200伸出时的稳定性。
驱动机构400还包括驱动本体420;齿轮410与驱动本体4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与齿条321啮合;优选的,驱动本体420设为驱动电机,其齿轮410通过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与齿条321啮合,进而带动推板320滑动,以使把手本体200伸出容纳槽110,供人员使用。
连接机构300还包括第二连接板330,推板320具有第一抵接部322和第二抵接部323;第一连接板310的一端与支架100铰接,另一端与把手本体200的一端铰接,且第一连接板310的中部与第一抵接部322抵接;第二连接板330的一端与支架100可活动连接,并可与第二抵接部323抵接,第二连接板330的另一端与把手本体200远离第一连接板310的一端铰接。其中,推板320通过第一抵接部322和第二抵接部323驱动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30运动,以驱使把手本体200的两端同时伸出容纳槽110;其推板320采用抵接的方式驱使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30运动,可以有效避免干涉、卡死等问题的发生。
第一抵接部322具有第一弧形面3221,第一连接板310具有第二弧形面311,第一弧形面3221与第二弧形面311抵接;在推板320驱使第一连接板310转动时,通过第一弧形面3221与第二弧形面311抵接的方式进行传动,能够提高第一连接板310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把手本体200伸出容纳槽110时发生抖动。
第二连接板330远离把手本体200的一端上设置有导向杆331,支架100上设置有导向槽120,导向杆331穿设在导向槽120中。通过将导向杆331穿设在导向槽120中,能够为第二连接板330的运动提供导向,提高第二连接板330运动时的稳定性。
导向槽120具有第一导向段和第二导向段;当导向杆331穿设在第一导向段中时,第二连接板330可与推板320抵接;当导向杆331穿设在第二导向段中时,把手本体200伸出容纳槽110,且第二连接板330与推板320分离。其中,当导向杆331沿着第一导向段滑动时,把手本体200在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30的推动下逐渐伸出容纳槽110,当把手本体200伸出容纳槽110之后,把手本体200的一端可绕把手本体200与第一连接板310的铰接处继续转动,通过拉动把手本体200的另一端,能够带动导向杆331在导向槽120的第二导向段中继续滑动,进而解锁车门门锁。同时,导向槽120的第二导向段能够限制第二连接板330的运动范围,进而限制把手本体200的拉出距离。
第一连接板310与支架100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回位扭簧312,第一回位扭簧312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连接板310和支架100抵接;第一回位扭簧312可驱使第一连接板310复位,即可驱使把手本体200收纳至容纳槽110中,实现把手本体200的自动隐藏;优选的,为了确保把手本体200能够自动隐藏,第一回位扭簧312设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回位扭簧312呈间隔设置,进一步的,将两个第一回位扭簧312制作成一体,可以简化安装过程,降低制造难度。
第一连接板310与把手本体200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二回位扭簧313,第二回位扭簧313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连接板310和把手抵接;第二回位扭簧313的主要作用是在打开车门之后,使把手本体200远离第一连接板310的一端复位,其次,第二回位扭簧313还具有与第一回位扭簧312相类似的作用,即第二回位扭簧313可驱使把手本体200收纳至容纳槽110中,实现把手本体200的自动隐藏。
推板320上设置有滑块324,支架100上设置有滑槽130,滑块324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130中;其可以为推板320的滑动提供导向,保证推板320滑动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滑槽13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滑块324可与限位部抵接,其可以限制滑块324的运动范围,避免齿轮410和齿条321脱离。
支架100上还设置有缓冲块140,把手本体200可与缓冲块140抵接。其缓冲块140采用弹性材料(如橡胶)制成,其在将把手本体200收纳至容纳槽110中时,可以避免把手本体200与支架100发生碰撞,防止损坏;优选的,缓冲块140采用卡接的方式安装至支架100上,便于拆卸、更换。
本方案提供一种齿轮410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包括支架100、把手本体200、连接机构300和驱动机构400;在不需要使用把手时,可将把手本体200收纳至容纳槽110中,实现把手的隐藏,降低汽车的侧面风阻,提升汽车整体造型的美观度;在需要使用把手时,通过控制驱动机构400工作,由齿轮410带动推板320滑动,驱使第一连接板310转动,进而驱使把手本体200伸出容纳槽110,供人员使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所描述的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容纳槽;
把手本体,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并可伸出所述容纳槽;
连接机构,包括有相接的第一连接板和推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铰接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把手本体相接;所述推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以驱使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所述推板上设置有齿条;
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包括有可转动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本体;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本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齿条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推板具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把手本体的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
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可活动连接,并可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本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具有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连接板具有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把手本体的一端上设置有导向杆,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杆穿设在所述导向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具有第一导向段和第二导向段;
当所述导向杆穿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段中时,所述第二连接板可与所述推板抵接;当所述导向杆穿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段中时,所述把手本体伸出所述容纳槽,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推板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支架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回位扭簧,所述第一回位扭簧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支架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把手本体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二回位扭簧,所述第二回位扭簧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把手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缓冲块,所述把手本体可与所述缓冲块抵接。
CN202221282658.2U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 Active CN216949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82658.2U CN216949934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82658.2U CN216949934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9934U true CN216949934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1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82658.2U Active CN216949934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99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75785C (en) Power dual action rocker board
CN106166937B (zh) 单电机电动遮阳板和天窗结构
US5195796A (en) Deck lid hinge assembly
US6145919A (en) Automatic folding armrest for sliding vehicle door
CN105216704A (zh) 扶手锁
CN216949934U (zh) 一种齿轮传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结构
CN108799492A (zh) 驻车锁止机构及汽车
CN211075731U (zh) 对开式双扶手锁止机构
GB2442120A (en) Vehicle overhead assembly having a combination mirror and storage bin assembly
CN210591527U (zh) 具有随停功能的副仪表板滑动式扶手箱
CN216949936U (zh) 一种隐藏式门把手
WO2020229387A1 (de) Tisch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und fahrzeug
US1198126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CN208651606U (zh) 驻车锁止机构及汽车
CN217269603U (zh) 一种侧门开启机构及车辆
CN114482737B (zh) 铰链装置及汽车
CN214929371U (zh) 一种仪表板储物箱及仪表板总成
CN209457605U (zh) 汽车侧门隐藏式门把手结构
CN109488142B (zh) 机械锁止装置和汽车
CN114482739A (zh) 一种用于汽车剪刀门的铰链
CN111005639B (zh) 车辆行李箱开闭控制装置
EP0745516B1 (en) A drop-down bumper for motor vehicles, in particular motor cars
CN112443226A (zh) 一种滑移组件、滑移门及汽车
CN217652538U (zh) 一种隐藏式车门拉手的开门联动机构
CN219446702U (zh) 一种滑移门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