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7475U - 一种斜轧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轧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7475U
CN216947475U CN202123123873.6U CN202123123873U CN216947475U CN 216947475 U CN216947475 U CN 216947475U CN 202123123873 U CN202123123873 U CN 202123123873U CN 216947475 U CN216947475 U CN 216947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roller
driving
driven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238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涛
郑永忠
康松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anji Klangz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anji Klangz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anji Klangz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anji Klangz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238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7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7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7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幅水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轧车,包括机架、轧辊组、辅助辊、扩幅辊和杠杆摆臂;轧辊组用于对布匹进行轧压处理,轧辊组包括主动辊和被动辊;主动辊、被动辊、辅助辊和扩幅辊的辊轴中心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内,被动辊和辅助辊的辊轴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主动辊位于辅助辊的下方,扩幅辊位于被动辊的下方,主动辊和被动辊的辊轴中心相互平行形成的平面相对水平面倾斜,主动辊和被动辊的辊面之间相切形成轧压面,扩幅辊的出料位置与轧压面配合;两个杠杆摆臂分别可摆动地安装于机架的两侧,主动辊跟随杠杆摆臂的摆动而靠近或远离被动辊。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斜轧车在轧制过程中产生带有压痕的产品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斜轧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幅水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轧车。
背景技术
在连续式的平幅水洗设备上,织物透过水洗箱里的转鼓和辊筒带动,从上到下及从下到上多次穿越水洗箱里的工作液,织物再经过扩幅辊打开后,进入轧车本体中轧压,达到轧液目的。
现有斜轧车中扩幅辊与两轧辊压面间距离较远,原本卷边的织物在经过扩幅辊打开后,由于间隔距离较远会再次卷边并进入压点,从而产生带有压痕的产品,进一步的,两轧辊会在打开间隙后再次压合时,使得两轧辊压面发生改变,从而也会产生带有压痕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斜轧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轧制过程中产生带有压痕的产品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斜轧车,包括机架、轧辊组、辅助辊、扩幅辊和杠杆摆臂;
所述轧辊组用于对布匹进行轧压处理,所述轧辊组包括主动辊和被动辊;
所述主动辊、被动辊、辅助辊和扩幅辊的辊轴中心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内,所述被动辊和辅助辊的辊轴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主动辊位于所述辅助辊的下方,所述扩幅辊位于所述被动辊的下方,所述主动辊和所述被动辊的辊轴中心相互平行形成的平面相对水平面倾斜,且所述主动辊和所述被动辊的辊面之间相切形成轧压面,所述扩幅辊的出料位置与所述轧压面配合;
所述杠杆摆臂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杠杆摆臂分别可摆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两侧,所述杠杆摆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支点端、摆动端和动力端;
所述辅助辊的两端安装于所述杠杆摆臂的支点端,所述主动辊的两端安装于所述杠杆摆臂的摆动端,所述杠杆摆臂的动力端连接于皮囊气缸的输出端,所述主动辊跟随所述杠杆摆臂的摆动而靠近或远离所述被动辊;
当所述皮囊气缸膨胀时,所述杠杆摆臂的动力端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所述主动辊和所述被动辊的辊面之间相切形成轧压面;
当所述皮囊气缸吸合时,所述杠杆摆臂的动力端发生摆动,所述主动辊和所述被动辊的辊面之间形成间隙。
优选的,还包括补偿辊组,所述补偿辊组用于对布料的绷紧度进行调节,所述补偿辊组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主动辊的斜下方。
优选的,所述补偿辊组包括两根补偿辊、支撑轴、转动支架和伸缩气缸;
所述支撑轴可自转地安装于所述机架内,所述转动支架与所述支撑轴的外壁连接固定,所述补偿辊的两端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支架,使得所述补偿辊能沿自身轴线方向转动,两根所述补偿辊平行与所述支撑轴设置,且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轴的两侧;
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驱动端与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气缸的驱动下,所述转动支架能绕所述支撑轴在所述机架之间翻转。
优选的,所述支撑轴的辊轴直径小于所述补偿辊的辊轴直径。
优选的,所述主动辊和被动辊的辊轴直径一致。
优选的,所述主动辊的辊轴直径为所述辅助辊的辊轴直径的3.5-4倍。
优选的,所述主动辊和被动辊的辊轴直径均为250mm,所述辅助辊的辊轴直径为70mm,所述扩幅辊的辊轴直径为133mm,所述补偿辊的辊轴直径为100mm,所述支撑轴的辊轴直径为38mm。
优选的,所述主动辊、被动辊、辅助辊、扩幅辊、补偿辊和支撑轴分别为独立可拆卸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先确定扩幅辊的位置后,再将轧辊组的轧压面靠近扩幅辊,使扩幅辊的出料位置与轧压面配合,解决了布边卷边导致布边压痕问题,并且采用皮囊气缸驱动杠杆摆臂,使辅助辊用作杠杆摆臂作杠杆运动的支点,同时仅带动主动辊进行摆动,减少轧辊组整体的移动,接着利用皮囊气缸压缩空气的特性以及杠杆摆臂的杠杆原理,再加上靠杠杆摆臂处于自然下垂状态,避免皮囊气缸长期使用后对压合面后两边压紧力的影响,同时避免了轧辊组会在打开间隙后再次压合时,轧压面发生改变,本实用新型操作和使用非常简单,省时省力,并且布料轧车非常均匀和平整,大大的提高了布料轧车轧制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斜轧车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斜轧车的皮囊气缸膨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斜轧车的皮囊气缸吸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斜轧车的杠杆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斜轧车的补偿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机架1、轧辊组2、辅助辊3、扩幅辊4、杠杆摆臂5、皮囊气缸6、主动辊21、被动辊22、支点端51、摆动端52、动力端53、补偿辊71、支撑轴 72、转动支架73、伸缩气缸7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一种斜轧车,包括机架1、轧辊组2、辅助辊3、扩幅辊4 和杠杆摆臂5;
所述轧辊组2用于对布匹进行轧压处理,所述轧辊组2包括主动辊21和被动辊22;
所述主动辊21、被动辊22、辅助辊3和扩幅辊4的辊轴中心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1内,所述被动辊22和辅助辊3的辊轴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主动辊21位于所述辅助辊3的下方,所述扩幅辊4位于所述被动辊22的下方,所述主动辊21和所述被动辊22的辊轴中心相互平行形成的平面相对水平面倾斜,且所述主动辊21和所述被动辊22的辊面之间相切形成轧压面,所述扩幅辊4的出料位置与所述轧压面配合;
所述杠杆摆臂5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杠杆摆臂5分别可摆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所述杠杆摆臂5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支点端51、摆动端52和动力端53;
所述辅助辊3的两端安装于所述杠杆摆臂5的支点端51,所述主动辊21 的两端安装于所述杠杆摆臂5的摆动端52,所述杠杆摆臂5的动力端53连接于皮囊气缸6的输出端,所述主动辊21跟随所述杠杆摆臂5的摆动而靠近或远离所述被动辊22;
当所述皮囊气缸6膨胀时,所述杠杆摆臂5的动力端53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所述主动辊21和所述被动辊22的辊面之间相切形成轧压面;
当所述皮囊气缸6吸合时,所述杠杆摆臂5的动力端53发生摆动,所述主动辊21和所述被动辊22的辊面之间形成间隙。
本实用新型斜轧车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将皮囊气缸6进行吸合,使主动辊21和被动辊22的辊面之间形成间隙,布料经过扩幅辊4展开后通过该间隙后导出斜轧车,然后将皮囊气缸6进行膨胀,主动辊21和被动辊22的辊面之间相切形成轧压面,布料经过该轧压面,使布料平整贴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先确定扩幅辊4的位置后,再将轧辊组2的轧压面靠近扩幅辊4,使扩幅辊4的出料位置与轧压面配合,解决了布边卷边导致布边压痕问题,并且采用皮囊气缸6驱动杠杆摆臂5,使辅助辊3用作杠杆摆臂5作杠杆运动的支点,同时仅带动主动辊21进行摆动,减少轧辊组2整体的移动,接着利用皮囊气缸6压缩空气的特性以及杠杆摆臂5的杠杆原理,再加上靠杠杆摆臂5处于自然下垂状态,避免皮囊气缸6长期使用后对压合面后两边压紧力的影响,同时避免了轧辊组2会在打开间隙后再次压合时,轧压面发生改变,本实用新型操作和使用非常简单,省时省力,并且布料轧车非常均匀和平整,大大的提高了布料轧车轧制处理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补偿辊组7,所述补偿辊组7用于对布料的绷紧度进行调节,所述补偿辊组7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主动辊21的斜下方。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补偿辊组7包括两根补偿辊71、支撑轴72、转动支架73和伸缩气缸74;
所述支撑轴72可自转地安装于所述机架1内,所述转动支架73与所述支撑轴72的外壁连接固定,所述补偿辊71的两端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支架73,使得所述补偿辊71能沿自身轴线方向转动,两根所述补偿辊71平行与所述支撑轴72设置,且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轴72的两侧;
所述伸缩气缸74的伸缩驱动端与所述支撑轴72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气缸74的驱动下,所述转动支架73能绕所述支撑轴72在所述机架1之间翻转。
在本实施例中,从主动辊21轧合出来后的布料,依次从两根补偿辊71绕过且不与支撑辊72接触,随后离开斜轧车进入下一步骤,在这一过程中,伸缩气缸74能带动两根补偿辊转动,进而可以改变布料绕设的路径,达到对布料绷紧度进行调节的目的;具体的,伸缩气缸74根据设定的气体压力,伸缩驱动端伸长,带动支撑轴72转动,从而使得补偿辊71翻转对布料进行拉扯,以提高布料的绷紧度,有利于布料的平整贴合,减少压痕的出现,提高布料的压合效果。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支撑轴72的辊轴直径小于所述补偿辊71的辊轴直径。使得布料增加与补偿辊71的辊面进行接触或贴合面积,提高两个补偿辊 71对布料绷紧度进行调节的能力。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主动辊21和被动辊22的辊轴直径一致。若采用不同的直径的轧辊组2,则在轧压过程中轧压力波动不稳定,会导致出现压痕,而在轧辊组2的直径相同的条件下,主动辊21和被动辊22转动线速度相同,保证布料顺利的自然咬入和进行稳定轧制,并对产品质量无不良影响。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主动辊21的辊轴直径为所述辅助辊3的辊轴直径的 3.5-4倍。能够减少主动辊21的摆动距离,避免了轧辊组2会在打开间隙后再次压合时,轧压面发生改变,使布料轧压得更加均匀,同时也不容易使布料发生过度拉伸变形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主动辊21和被动辊22的辊轴直径均为250mm,所述辅助辊3的辊轴直径为70mm,所述扩幅辊4的辊轴直径为133mm,所述补偿辊71的辊轴直径为100mm,所述支撑轴72的辊轴直径为38mm。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限定以上各辊的直径,减少了轧压过程所带来的压痕影响,增加轧压效果。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主动辊21、被动辊22、辅助辊3、扩幅辊4、补偿辊71和支撑轴72分别为独立可拆卸的结构。具体的,每个辊的两端均通过四个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固定,在其中任意一个辊发生问题从而需要进行替换的情况下,只需要替换其中一个辊即可,方便快捷。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斜轧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轧辊组、辅助辊、扩幅辊和杠杆摆臂;
所述轧辊组用于对布匹进行轧压处理,所述轧辊组包括主动辊和被动辊;
所述主动辊、被动辊、辅助辊和扩幅辊的辊轴中心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内,所述被动辊和辅助辊的辊轴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主动辊位于所述辅助辊的下方,所述扩幅辊位于所述被动辊的下方,所述主动辊和所述被动辊的辊轴中心相互平行形成的平面相对水平面倾斜,且所述主动辊和所述被动辊的辊面之间相切形成轧压面,所述扩幅辊的出料位置与所述轧压面配合;
所述杠杆摆臂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杠杆摆臂分别可摆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两侧,所述杠杆摆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支点端、摆动端和动力端;
所述辅助辊的两端安装于所述杠杆摆臂的支点端,所述主动辊的两端安装于所述杠杆摆臂的摆动端,所述杠杆摆臂的动力端连接于皮囊气缸的输出端,所述主动辊跟随所述杠杆摆臂的摆动而靠近或远离所述被动辊;
当所述皮囊气缸膨胀时,所述杠杆摆臂的动力端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所述主动辊和所述被动辊的辊面之间相切形成轧压面;
当所述皮囊气缸吸合时,所述杠杆摆臂的动力端发生摆动,所述主动辊和所述被动辊的辊面之间形成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轧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偿辊组,所述补偿辊组用于对布料的绷紧度进行调节,所述补偿辊组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主动辊的斜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辊组包括两根补偿辊、支撑轴、转动支架和伸缩气缸;
所述支撑轴可自转地安装于所述机架内,所述转动支架与所述支撑轴的外壁连接固定,所述补偿辊的两端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支架,使得所述补偿辊能沿自身轴线方向转动,两根所述补偿辊平行与所述支撑轴设置,且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轴的两侧;
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驱动端与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气缸的驱动下,所述转动支架能绕所述支撑轴在所述机架之间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的辊轴直径小于所述补偿辊的辊轴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和被动辊的辊轴直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斜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的辊轴直径为所述辅助辊的辊轴直径的3.5-4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斜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和被动辊的辊轴直径均为250mm,所述辅助辊的辊轴直径为70mm,所述扩幅辊的辊轴直径为133mm,所述补偿辊的辊轴直径为100mm,所述支撑轴的辊轴直径为38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斜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被动辊、辅助辊、扩幅辊、补偿辊和支撑轴分别为独立可拆卸的结构。
CN202123123873.6U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斜轧车 Active CN216947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23873.6U CN216947475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斜轧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23873.6U CN216947475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斜轧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7475U true CN216947475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8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23873.6U Active CN216947475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斜轧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74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9253A (zh) * 2021-12-13 2022-02-18 广东三技克朗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斜轧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9253A (zh) * 2021-12-13 2022-02-18 广东三技克朗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斜轧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47475U (zh) 一种斜轧车
WO2022241775A1 (zh) 一种纺织品除皱机构
CN216663539U (zh) 一种防皱服装生产用放布装置
CN114059253A (zh) 一种斜轧车
CN217675976U (zh) 一种拉幅定型机的落布装置
CN107934606A (zh) 一种纺织布匹可调节收放装置
CN218433980U (zh) 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的收卷装置
CN206407692U (zh) 一种塑料编织袋收卷机
CN208164413U (zh) 一种瓦楞纸板压痕装置
CN215856715U (zh) 一种针织面料的落布汽蒸回潮装置
CN213830871U (zh) 一种无纺布加工用防褶皱的印压设备
CN212126941U (zh) 一种纺织品生产用打卷装置
CN214326684U (zh) 一种新型衬纸展平辊装置
CN211311847U (zh) 一种平幅圆筒冷堆机
CN203635637U (zh) 夹送辊与精轧机间活套
CN213558145U (zh) 一种涂层机的压布装置
CN208326828U (zh) 开幅小轧车防卡布装置
CN208413422U (zh) 一种纺织印染收布设备的导布装置
CN207103511U (zh) 一种卷板机
CN219929082U (zh) 一种针织布放卷结构
CN220165387U (zh) 玻璃铺纸机的纸张传送机构
CN220977392U (zh) 一种多辊轧车
CN213804389U (zh) 一种用于连续蒸呢机的布料传输结构
CN216785224U (zh) 一种智能纺织机的卷布装置
CN220264546U (zh) 一种塑料编织袋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