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6281U - 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6281U
CN216946281U CN202220025204.0U CN202220025204U CN216946281U CN 216946281 U CN216946281 U CN 216946281U CN 202220025204 U CN202220025204 U CN 202220025204U CN 216946281 U CN216946281 U CN 216946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liquid
pipe
steam
liquid
prehe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252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e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e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e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e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252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6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6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6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由上罐体、中罐体、下罐体拼合而成,上罐体顶部设有废液输入总管,上罐体、下罐体内都连接有预热腔隔板,两块预热腔隔板之间形成废液预热腔,废液预热腔倾斜设计,废液预热腔高点连接有预热腔进液管,废液输入总管与预热腔进液管之间安装有进液控制组件,废液预热腔低点连接有预热腔出液管,废液预热腔内安装有蒸汽流通盘管,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内部设计有废液流通路径和蒸汽流通路径,两者相互交叠,能起到预热废液的作用,能大大降低后续的蒸发热能需求,本实用新型还设计有搅拌结构,对絮状漂浮物进行搅拌、打散,能有效防止其结块。

Description

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
背景技术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其在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水在涂装、化工等行业中常作为吸附介质来使用,用于吸附生产中的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气体或颗粒物,吸附有毒、有害后,水就变成了生产废液,这些废液不能直接排放或再利用,需要进一步的环保处理。
目前有采用蒸发进行废液处理的手段,但是废液中一般存在大量的絮状漂浮物,直接管路输送去蒸发罐的话,容易出现管路淤积,而且废液温度较低,直接去进行蒸发作业的话,受热时间需要较长,能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由上罐体、中罐体、下罐体拼合而成,所述上罐体顶部设有废液输入总管,所述上罐体、下罐体内都连接有预热腔隔板,两块所述预热腔隔板之间形成废液预热腔,所述废液预热腔倾斜设计,所述废液预热腔高点连接有预热腔进液管,所述废液输入总管与预热腔进液管之间安装有进液控制组件,所述废液预热腔低点连接有预热腔出液管,所述废液预热腔内安装有蒸汽流通盘管。
所述进液控制组件包括废液预储箱,所述废液预储箱连接在废液输入总管下端,所述废液预储箱出口端与预热腔进液管管路相连,所述废液预储箱内装有液位控制器。
所述下罐体内转动安装有搅拌滚筒,所述搅拌滚筒设于预热腔出液管正下方位置,所述搅拌滚筒上设有若干倾斜连接的搅拌叶片。
所述搅拌滚筒的下半部分浸没在废液中。
所述中罐体上连接有蒸汽输入管、蒸汽第一输出管,所述蒸汽输入管、蒸汽第一输出管分别与蒸汽流通盘管的两端相连,所述蒸汽输入管连接在蒸汽流通盘管的高点端,所述蒸汽第一输出管连接在蒸汽流通盘管的低点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内部设计有废液流通路径和蒸汽流通路径,两者相互交叠,能起到预热废液的作用,能大大降低后续的蒸发热能需求,本实用新型还设计有搅拌结构,对絮状漂浮物进行搅拌、打散,能有效防止其结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的废液的高效处理系统的各装置的管路连接主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滚筒的搅拌叶片布置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的废液的高效处理系统的废液蒸发处理罐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的废液的高效处理系统的蒸发加热基座的俯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的废液的高效处理系统的加热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的废液的高效处理系统的加热管插装部位的结构图;
图8为图7中的A处放大图。
图中:废液初级处理罐1、上罐体11、废液输入总管111、预热腔隔板112、预热腔进液管113、进液控制组件114、废液预储箱1141、液位控制器1142、中罐体12、蒸汽输入管121、蒸汽第一输出管122、蒸汽流通盘管123、下罐体13、预热腔出液管131、搅拌滚筒132、搅拌叶片1321、废液第一输送管133、废液预热腔14、废液蒸发处理罐2、蒸发罐体21、废液第二输送管211、升降导向轨212、蒸汽第二输出管213、蒸发加热基座22、加热管插孔221、凸台安装槽222、密封凹槽223、加热管组件23、升降盘231、升降运动导向槽2311、加热管连接凸台232、加热管233、密度凸圈234、加热管升降拆装组件24、升降驱动手轮241、升降螺杆242、罐体顶盖25、渣料处理门26、导热油装置3、气水分离机构4、冷凝器41、气水分离箱42、负压风机43、回用水排放管44、废液输送泵5、活性炭过滤盒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左”、“右”等描述均是以图1为参照方向:
如图1~图8所示,一种废液的高效处理系统,包括废液初级处理罐1、废液蒸发处理罐2、气水分离机构4,废液初级处理罐1由上罐体11、中罐体12、下罐体13拼合而成,中罐体12内设有废液预热腔14,废液初级处理罐1的废液通过管路流通到废液蒸发处理罐2,废液蒸发处理罐2管路连接有导热油装置3,导热油装置3提供废液蒸发所需的热能,本实用新型中,废液在废液蒸发处理罐2内受热蒸发,形成高温蒸汽,这样首先将废液中可结晶物质分离出,废液蒸发处理罐2的产生的蒸汽通过废液预热腔14后再流通到气水分离机构4,在气水分离机构4内,蒸汽冷凝成水,这样分离出回用水和废气,回用水可以再次用于工业吸附,废气分离后集中输出,进行二次处理(由于后续只要对废气进行处理,减轻了环保处理负担),废液的流通轨迹线经过废液预热腔14,蒸汽的流通轨迹也通过废液预热腔14,废液和蒸汽在废液预热腔14交集,既能对废液进行预热,减轻后续的蒸发热能消耗,又能对蒸汽进行降温,减少后续的冷凝时间,提高气液分离效率,本实用新型能快速、高效的实现废液的水、气、固三者分离,适合于水资源使用量大,对回用水水质要求不高的企业来使用,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上罐体11顶部设有废液输入总管111,废液输入总管111连接废液来源,废液输入总管111上安装电控流量控制阀门,上罐体11、下罐体13内都连接有预热腔隔板112,两块预热腔隔板112之间形成废液预热腔14,废液预热腔14倾斜设计,废液预热腔14高点连接有预热腔进液管113,废液输入总管111与预热腔进液管113之间安装有进液控制组件114,废液预热腔14低点连接有预热腔出液管131,废液预热腔14内安装有蒸汽流通盘管123,蒸汽流通盘管123随废液预热腔14采取倾斜安装,蒸汽流通盘管123内流通蒸汽,蒸汽从高点进,低点出,这样蒸汽受冷后产生的一部分冷凝水不会回流到废液蒸发处理罐2,直接流去气水分离机构4(这里的蒸汽受冷降温,能降低后续的冷凝、分离负担),盘管结构是为了增加蒸汽行程和增加于废液的接触面积,使得废液能充分受热,也使得蒸汽能有较好的冷却效果,预热腔进液管113的管径设计的大于预热腔出液管131,这样进多出少,废液能逐渐充满废液预热腔14,废液在废液预热腔14内的停留时间会拉长,以取得良好的预热效果,但是进多出少容易出现堵塞,预热腔进液管113处的废液会出现满溢,所以本实用新型又设计了进液控制组件114来控制进液的流量,进液量大时,能关闭废液输入总管111上的阀门,形成间断性的进液,确保经过废液预热腔14的流量稳定。
进液控制组件114包括废液预储箱1141,废液预储箱1141连接在废液输入总管111下端,废液预储箱1141出口端与预热腔进液管113管路相连,废液预储箱1141内装有液位控制器1142,液位控制器1142与废液输入总管111上的阀门线路相连,当废液预储箱1141内液位过高时,废液输入总管111关闭进液,当废液预储箱1141液位过低时,废液输入总管111开启进液,这样就能有效防止废液满溢。
下罐体13内转动安装有搅拌滚筒132,搅拌滚筒132设于预热腔出液管131正下方位置,搅拌滚筒132上设有若干倾斜连接的搅拌叶片1321,搅拌滚筒132的下半部分浸没在废液中,搅拌滚筒132由外设的动力源驱动转动,通过搅拌叶片1321能搅动废液,由于工业废液中会存在较多的絮状漂浮物,静置后容易出现结块的现象,絮状漂浮物淤积在下罐体13会不利于废液进入废液蒸发处理罐2处理,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搅拌滚筒132,预热腔出液管131排放出的废液先来到搅拌滚筒132上,受搅拌滚筒132的作用,能将絮状漂浮物进行打散,同时,由于搅拌滚筒132的下半部分浸没在废液中,搅拌滚筒132的转动又能造成下罐体13内废液的流动,进一步降低了絮状漂浮物结块的可能。
废液中的絮状漂浮物等容易吸附在蒸汽流通盘管123上,长时间使用后,会使得蒸汽流通盘管123的换热效果变差,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废液初级处理罐1分成上罐体11、中罐体12、下罐体13三部分,三部分采取拼合结构,这样在生产检修时,就能快速、便捷的拆分出中罐体12,对蒸汽流通盘管123外壁进行清洗。
废液蒸发处理罐2包括蒸发罐体21、蒸发加热基座22、加热管升降拆装组件24,蒸发罐体21底部设有废液第二输送管211,废液初级处理罐1底部设有废液第一输送管133,废液第一输送管133与废液第二输送管211管路相连,废液第一输送管133和废液第二输送管211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有废液输送泵5,通过废液输送泵5来输送废液,蒸发加热基座22固定连接在蒸发罐体21的下半部分,蒸发加热基座22上安装有加热管组件23,加热管组件23与加热管升降拆装组件24传动连接,蒸发罐体21顶部安装有罐体顶盖25,蒸发罐体21底部侧壁上安装有渣料处理门26,加热管组件23起到加热废液,形成蒸发效果的作用,由于废液蒸发过程中,会有残余污渍或吸附、或结垢在加热管组件23上,这样会影响加热管组件23的加热效果,因此一段时间后,需要拆出加热管组件23进行清洗,加热管升降拆装组件24起到拆装加热管组件23的作用,废液蒸发后,会有结晶渣残留在废液蒸发处理罐2底部,通过打开渣料处理门26来进行处理,渣料处理门26上可设置观察视窗,这样能观察结晶量情况,以便及时清理。
蒸发加热基座22为中空结构,蒸发加热基座22与导热油装置3相连,蒸发加热基座22上均布开设有若干个加热管插孔221,每个加热管插孔221的顶部都设有凸台安装槽222,加热管组件23包括升降盘231,升降盘231下端面上连接有若干个加热管连接凸台232,每个加热管连接凸台232下方都连接有一个加热管233,加热管233的设置数量、设置位置、直径大小都与加热管插孔221相匹配,加热管233能插装到加热管插孔221内,导热油在蒸发加热基座22流通,这样将热量传导到加热管233上,加热管233内设有废液流通的内孔,该孔向上贯通升降盘231,废液涌入到加热管233内后就会受热蒸发,产生的蒸汽从加热管233内孔上升并输出,加热管连接凸台232的尺寸大于与凸台安装槽222相匹配,加热管连接凸台232下端面上设有密度凸圈234,凸台安装槽222上设有密封凹槽223,密度凸圈234的尺寸与密封凹槽223相匹配,加热管233插装后,密度凸圈234正好压在密封凹槽223内,形成密封,防止废液从加热管233、加热管插孔221之间的缝隙上涌,加热管233应设计的比加热管插孔221要长,这样加热管233能延伸到蒸发罐体21底部位置,确保底部废液也能受热蒸发,加热管233、加热管插孔221的数量应设计的比较多,形成较多的废液通道,这样能大大提升废液的蒸发作业效率。
加热管升降拆装组件24包括升降驱动手轮241、升降螺杆242,升降驱动手轮241转动安装在罐体顶盖25上,升降螺杆242与升降驱动手轮241螺纹连接,升降螺杆242底端转动连接在升降盘231上端面上,升降盘231上对称开设有升降运动导向槽2311,蒸发罐体21内壁上对称安装有升降导向轨212,升降运动导向槽2311与升降导向轨212尺寸匹配,升降导向轨212起到加热管组件23的升降导向作用,拧动升降驱动手轮241,就能驱动升降螺杆242升降,从而带动加热管组件23运动,升降导向轨212能使得加热管组件23平稳升降,实现快速、准确的对准安装,加热管组件23上升到脱离蒸发加热基座22后,就能随罐体顶盖25一起吊出。
中罐体12上连接有蒸汽输入管121、蒸汽第一输出管122,蒸汽输入管121、蒸汽第一输出管122分别与蒸汽流通盘管123的两端相连,蒸汽输入管121的安装位置高,蒸汽第一输出管122的安装位置低,蒸发罐体21顶部设有蒸汽第二输出管213,蒸汽第二输出管213与蒸汽输入管121管路相连,气水分离机构4包括冷凝器41、气水分离箱42,气水分离箱42连接在冷凝器41下方,冷凝器41与蒸汽第一输出管122管路相连,气水分离箱42上连接有负压风机43、回用水排放管44,负压风机43使得气水分离箱42形成负压,这样就形成从废液蒸发处理罐2-废液预热腔14-冷凝器41的蒸汽流通路径,蒸汽经过冷凝后,分离成回用水和废气,废气由负压风机43抽排去废气处理设备,回用水通过回用水排放管44排放到工业用水池进行再使用。
冷凝器41与蒸汽第一输出管122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有活性炭过滤盒6,活性炭过滤盒6能起到气体的初级过滤作用,能减少蒸汽中的异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由上罐体(11)、中罐体(12)、下罐体(13)拼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体(11)顶部设有废液输入总管(111),所述上罐体(11)、下罐体(13)内都连接有预热腔隔板(112),两块所述预热腔隔板(112)之间形成废液预热腔(14),所述废液预热腔(14)倾斜设计,所述废液预热腔(14)高点连接有预热腔进液管(113),所述废液输入总管(111)与预热腔进液管(113)之间安装有进液控制组件(114),所述废液预热腔(14)低点连接有预热腔出液管(131),所述废液预热腔(14)内安装有蒸汽流通盘管(1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控制组件(114)包括废液预储箱(1141),所述废液预储箱(1141)连接在废液输入总管(111)下端,所述废液预储箱(1141)出口端与预热腔进液管(113)管路相连,所述废液预储箱(1141)内装有液位控制器(114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罐体(13)内转动安装有搅拌滚筒(132),所述搅拌滚筒(132)设于预热腔出液管(131)正下方位置,所述搅拌滚筒(132)上设有若干倾斜连接的搅拌叶片(13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滚筒(132)的下半部分浸没在废液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罐体(12)上连接有蒸汽输入管(121)、蒸汽第一输出管(122),所述蒸汽输入管(121)、蒸汽第一输出管(122)分别与蒸汽流通盘管(123)的两端相连,所述蒸汽输入管(121)连接在蒸汽流通盘管(123)的高点端,所述蒸汽第一输出管(122)连接在蒸汽流通盘管(123)的低点端。
CN202220025204.0U 2022-01-04 2022-01-04 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 Active CN216946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5204.0U CN216946281U (zh) 2022-01-04 2022-01-04 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5204.0U CN216946281U (zh) 2022-01-04 2022-01-04 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6281U true CN216946281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14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25204.0U Active CN216946281U (zh) 2022-01-04 2022-01-04 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62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77334A (zh) 一种废液的高效处理系统
CN201043863Y (zh) 一种电石炉密闭式循环水冷却装置
CN103977584B (zh) 硫酸铜真空蒸发装置自动进料和排料控制方法
CN216946280U (zh) 一种废液的蒸发处理罐
CN216946281U (zh) 一种废液的预处理罐
CN203976576U (zh) 厨房废水处理系统
CN108658355A (zh) 一种燃煤电厂全厂废水排放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0103609U (zh) 一种防堵塞的湿式氧化反应系统
CN208883643U (zh) 一种燃煤电厂全厂废水排放装置
CN111389038A (zh) 一种防结垢蒸发浓缩系统及蒸发浓缩方法
CN210559472U (zh) 一种低温蒸汽蒸发设备
CN115006953A (zh) 一种废旧金属熔炼炉废气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770481U (zh) 一种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10065437U (zh) 一种脱硫废水浓缩、蒸发和调制一体机
CN207227161U (zh) 一种焦化废水强化预处理装置
CN211733971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厌氧池
CN206940590U (zh) 臭氧协同悬浮物在线监控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
CN103893981A (zh) 具有在线防、除垢性能的传热浓缩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07472125U (zh) 高效换热器系统
CN206635168U (zh) 一种节能的高盐废水处理系统
CN210683269U (zh) 一种用于开放式循环水冷却系统的循环水净化装置
CN219907156U (zh) 一种废水近零排放的软化装置
CN220182925U (zh) 一种余热回收前的降碱、去纤维装置
CN218290494U (zh) 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罐
CN212408699U (zh) 一种捞渣机溢流水再循环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