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20194U - 一种洞口防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洞口防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20194U
CN216920194U CN202123232402.9U CN202123232402U CN216920194U CN 216920194 U CN216920194 U CN 216920194U CN 202123232402 U CN202123232402 U CN 202123232402U CN 216920194 U CN216920194 U CN 216920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lood prevention
prevention device
telescopic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324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晓龙
张久星
贺现实
单东辉
陈小勇
赵福合
张帅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324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20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20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20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洞口防汛装置,包括防水布和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承重架和伸缩架。所述防水布与多组所述承重架连接。相邻所述承重架间通过所述伸缩架连接。多组所述伸缩架将多组所述承重架连接。所述伸缩架通过展开或收缩的方式使得用于预留洞口防汛装置呈展开或收缩两种状态。在所述防汛装置展开的情况下,防水布能够通过支撑骨架覆盖在预留洞口上防止雨雪和积水进入预留的洞口。

Description

一种洞口防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洞口防汛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尤其是地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现场会存在大量的预留洞口包括人员出入口、管廊吊装人口等等。雨雪、积水等进入预留洞口后对施工造成影响,为避免雨雪、积水等对施工造成影响相应的出现了用于预留洞口防汛的装置。
公开号为CN11125487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出入口防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管袋置于安装有门的收纳洞内,其底部锚固在收纳洞的上部侧壁上,绳索一端与管袋顶部固定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铆钉上;防汛时人工打开下水道盖板、门,管袋随即伸展;拉住绳索将管袋拉出,用水泵或气泵在充灌口充灌水或气体,管袋依靠底部铆钉锚固为固定点,以袋内水体或气体压力抵抗外侧洪水;待洪水退去,放掉管袋内水或气体后,顺时针折叠存放于收纳洞,关上门,盖回下水道盖板。这种防汛方法所用的挡水结构存在不能随意移动的缺点。
公开号为CN108560488A的专利公开一种防汛水袋以及由其组成的防汛墙,所述防汛水袋包括袋体、设置于袋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气口;所述袋体呈块状,袋体上表面和下表面设有柔性防水结构;袋体的一侧下端设有压带;所述柔性防水结构为多个间隔设置的柔性防水条;所述压带设置在袋体码接的延伸方向;所述防汛墙由多个防汛水袋码接而成,上下相接的防汛水袋上的柔性防水条交错咬合。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汛水袋,就地取材充水即可码接成防汛墙,洪水退去后将防汛水袋里的水倒出,折叠水袋后运走,但这种防汛水袋以及由其组成的防汛墙不具有防雨雪的功能。
此外现有技术还通过在预留洞口附近打桩,然后在洞口上方搭设支架在支架上铺设防水布的方式对洞口进行防汛,但这种方式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施工。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一种能够快速部署和回收,并可以防止雨雪和洪水的用于预留洞口防汛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洞口防汛装置。防汛装置包括防水布和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承重架和伸缩架。所述防水布与多组所述承重架连接。相邻所述承重架间通过所述伸缩架连接。多组所述伸缩架将多组所述承重架连接。所述伸缩架通过展开或收缩的方式使得用于预留洞口防汛装置呈展开或收缩两种状态。所述支撑骨架通过伸缩架的展开带动防水布展开从而使得所述防汛装置呈展开姿态。在所述防汛装置展开的情况下,防水布能够通过支撑骨架覆盖在预留洞口上防止雨雪和积水进入预留的洞口。所述支撑骨架通过伸缩架的收缩将所述防水布折叠从而使得所述防汛装置呈收缩姿态。在所述防汛装置收缩的情况下,所述防水布和支撑骨架收缩靠拢便于收纳。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承重架包括斜杆和支撑杆。相邻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伸缩架连接。所述伸缩架一端分别铰接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支撑杆上。另一端分别活动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支撑杆上;所述伸缩架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沿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上下移动实现所述伸缩架的展开或收缩。当伸缩架展开时,相邻支撑杆间被伸缩架撑开向相反方向水平移动,支撑骨架呈展开状态;当伸缩架收缩时,相邻支撑杆间被伸缩架拉伸相互靠近,支撑骨架呈收缩状态。优选地,防水布与支撑骨架连接,在支撑骨架呈展开或收缩状态时,防水布也随之呈展开或收缩状态。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斜杆包括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斜杆与所述第二斜杆通过固定件连接后形成顶支撑杆。所述第一斜杆和所述第二斜杆未连接的一端能够与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和所述第二斜杆通过固定件连接处形成钝角。所述防水布与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连接后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屋脊型,便于雨水疏导。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伸缩架包括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所述第一交叉杆和所述第二交叉杆中心重叠。所述第一交叉杆和所述第二交叉杆重叠处通过转动销活动连接。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由于中心重叠且重叠处通过转动销活动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同步运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交叉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杆上靠近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斜杆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一交叉杆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交叉杆的一端铰接在与所述第一交叉杆活动连接的所述支撑杆上靠近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斜杆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二交叉杆的另一端与铰接所述第一交叉杆的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优选地,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与支撑杆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先与滑块铰接,滑块再套接在支撑杆上。第一交叉杆直接铰接在支撑杆上的一端为第一固定端。第一交叉杆活动连接在支撑杆上的一端为第一活动端。第二交叉杆直接铰接在支撑杆上的一端为第二固定端。第二交叉杆活动连接在支撑杆上的一端为第二活动端。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水布包括顶面和侧面。所述支撑骨架设置在所述防水布内部。所述顶面和所述侧面连接,所述顶面与所有斜杆连接。优选地,顶面与每一根斜杆通过绳结或定位环等方式连接。在防汛装置呈收缩姿态的情况下,顶面位于相邻两根斜杆间的部分被折叠。防水布的顶面通过绳结或定位环等方式与斜杆连接后能够避免被风刮走。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水布的侧面包括两个固定侧面和两个折叠侧面。所述固定侧面同时连接斜杆和两根所述支撑杆。所述折叠侧面与洞口防汛装置一半的所述支撑杆连接。优选地,折叠侧面与支撑杆通过绳结或定位环等方式连接。在防汛装置呈收缩姿态的情况下,折叠侧面位于相邻两根斜杆间的部分被折叠。防水布的侧面通过绳结或定位环等方式连接支撑杆后防风能力显著提升。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杆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伸入至固定杆内。另一端与所述斜杆连接,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钢钎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伸缩杆通过调整伸入至固定杆内部分的长度调整支撑杆的长度从而实现防汛装置的高度调整。在沙土、泥地等地面使用本防汛装置时,支撑杆可以连接钢钎。支撑杆可以通过将钢钎插入沙土或泥地的方式实现固定。在水泥地面等不适合进行钢钎插入的地点使用本防汛装置时,支撑杆不连接钢钎,支撑杆通过与既有木桩、栏杆、柱子等结构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优选地,支撑杆可以通过十字铅丝捆绑的方式与既有栏杆等连接。优选地,捆绑前,将栏杆包裹无纺布,防止污染。支撑杆通过将钢钎插入沙土或泥地的方式或通过与既有木桩、栏杆、柱子等结构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后能够有效防止装置倾斜。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伸缩架的顶端分别铰接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支撑杆上。所述伸缩架的底端分别活动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支撑杆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侧面和所述折叠侧面在远离所述顶面的边缘处设置有裙边。所述裙边沿所述洞口防汛装置周向设置。优选地,防汛装置展开后,所述裙边能够与地面接触。工作人员可以通在所述裙边上放置防汛沙袋的方式使裙边与地面紧密贴合实现防水、防风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洞口防汛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优势: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防水布与支撑骨架连接的方式,在需要防汛时能够通过伸缩架展开带动支撑骨架展开进而将防水布展开;防水布展开后本实用新型能够直接覆盖需要进行防汛的洞口节省了传统防汛措施中搭建支架铺设防水布所花费的时间;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杆上可拆卸连接钢钎的方式,在需要防汛时,通过直接将钢钎插入地面的方式是固定支撑杆解决了传统防汛时需要进行打桩固定操作导致时间花费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防汛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支撑骨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展开防水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防汛装置;110:承重架;111:第一斜杆;112:固定件;113:第二斜杆;114:支撑杆;115:钢钎;120:伸缩架;121:第一交叉杆; 122:第二交叉杆;123:连接处;124:第一固定端;125:第一活动端; 126:第二固定端;127:第二活动端;130:防水布;131:顶面;132:固定侧面;133:折叠侧面;134:裙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洞口防汛装置100。防汛装置100 包括防水布130和支撑骨架。支撑骨架包括承重架110和伸缩架120。防水布130与多组承重架110连接。相邻承重架110间通过伸缩架120连接。多组伸缩架120将多组承重架110连接。伸缩架120通过展开或收缩的方式使得用于预留洞口防汛装置100呈展开或收缩两种状态。支撑骨架通过伸缩架120的展开带动防水布130展开从而使得防汛装置100呈展开姿态。在防汛装置100展开的情况下,防水布130能够通过支撑骨架覆盖在预留洞口上防止雨雪和积水进入预留的洞口。支撑骨架通过伸缩架120的收缩将防水布130折叠从而使得防汛装置100呈收缩姿态。在防汛装置100收缩的情况下,防水布130和支撑骨架收缩靠拢便于收纳。优选地,防水布130可以是苫布。
参见图2,优选地,承重架110包括斜杆和支撑杆114。相邻支撑杆 114通过伸缩架120连接。伸缩架120一端分别铰接设置在相邻的支撑杆 114上。另一端分别活动设置在相邻的支撑杆114上;伸缩架120活动设置在支撑杆114的一端沿对应的支撑杆114上下移动实现伸缩架120的展开或收缩。当伸缩架120展开时,相邻支撑杆114间被伸缩架120撑开向相反方向水平移动,支撑骨架呈展开状态;当伸缩架120收缩时,相邻支撑杆114间被伸缩架120拉伸相互靠近,支撑骨架呈收缩状态。优选地,防水布130与支撑骨架连接,在支撑骨架呈展开或收缩状态时,防水布130 也随之呈展开或收缩状态。
优选地,斜杆包括第一斜杆111和第二斜杆113。第一斜杆111与第二斜杆113通过固定件112连接后形成顶支撑杆。第一斜杆111和第二斜杆113未连接的一端能够与支撑杆114连接。第一斜杆111和第二斜杆113 通过固定件112连接处形成钝角。防水布130与第一斜杆111和第二斜杆 113连接后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屋脊型,便于雨水疏导。
优选地,伸缩架120的顶端分别铰接设置在相邻的支撑杆114上。伸缩架120的底端分别活动设置在相邻的支撑杆114上。
优选地,伸缩架120包括第一交叉杆121和第二交叉杆122。第一交叉杆121和第二交叉杆122中心重叠。第一交叉杆121和第二交叉杆122 重叠处通过转动销123活动连接。第一交叉杆121和第二交叉杆122由于中心重叠且重叠处通过转动销123活动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同步运动。
优选地,第一交叉杆121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杆114上靠近支撑杆114 与斜杆连接位置处,第一交叉杆121的另一端与另一支撑杆114活动连接;第二交叉杆122的一端铰接在与第一交叉杆121活动连接的支撑杆114上靠近支撑杆114与斜杆连接位置处,第二交叉杆122的另一端与铰接第一交叉杆121的支撑杆114活动连接。优选地,第一交叉杆121和第二交叉杆122与支撑杆114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先与滑块铰接,滑块再套接在支撑杆114上。第一交叉杆121直接铰接在支撑杆114上的一端为第一固定端124。第一交叉杆121活动连接在支撑杆114上的一端为第一活动端 125。第二交叉杆122直接铰接在支撑杆114上的一端为第二固定端126。第二交叉杆122活动连接在支撑杆114上的一端为第二活动端127。在伸缩架120进行收缩或展开时,第一固定端124和第二固定端126同时沿交叉杆与支撑杆114的铰接点转动,第一活动端125和第二活动端127沿支撑杆114上下运动。
优选地,支撑杆114包括固定杆和伸缩杆。伸缩杆一端伸入至固定杆内。另一端与斜杆连接,固定杆远离伸缩杆的一端与钢钎115可拆卸连接。优选地,伸缩杆通过调整伸入至固定杆内部分的长度调整支撑杆114的长度从而实现防汛装置100的高度调整。在沙土、泥地等地面使用本防汛装置100 时,支撑杆114可以连接钢钎。支撑杆114可以通过将钢钎插入沙土或泥地的方式实现固定。在水泥地面等不适合进行钢钎插入的地点使用本防汛装置100时,支撑杆114不连接钢钎,支撑杆114通过与既有木桩、栏杆、柱子等结构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优选地,支撑杆114通过将钢钎插入沙土或泥地的方式或通过与既有木桩、栏杆、柱子等结构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后能够有效防止装置倾斜。优选地,支撑杆114可以通过十字铅丝捆绑的方式与既有栏杆等连接。优选地,捆绑前,将栏杆包裹无纺布,防止污染。
参见图3,优选地,防水布130包括顶面131和侧面。支撑骨架设置在防水布130内部。顶面131和侧面连接,顶面131与所有斜杆连接。优选地,顶面131与每一根斜杆通过绳结或定位环等方式连接。在防汛装置 100呈收缩姿态的情况下,顶面131位于相邻两根斜杆间的部分被折叠。优选地,防水布130的侧面包括两个固定侧面132和两个折叠侧面133。固定侧面132同时连接斜杆和两根支撑杆114。折叠侧面133与洞口防汛装置一半的支撑杆114连接。优选地,折叠侧面133与支撑杆114通过绳结或定位环等方式连接。在防汛装置100呈收缩姿态的情况下,折叠侧面 133位于相邻两根斜杆间的部分被折叠。优选地,防水布130通过绳结或定位环等方式连接支撑骨架后能够避免被风吹起的风险具有防风功能。
优选地,固定侧面132和折叠侧面133在远离顶面131的边缘处设置有裙边134。裙边134沿洞口防汛装置周向设置。优选地,防汛装置100 展开后,裙边134能够与地面接触。工作人员可以通在裙边134上放置防汛沙袋的方式使裙边134与地面紧密贴合实现防水功能。
优选地,支撑杆114完成固定后防水布130能够完全包裹洞口,并且防水布130的裙边134能够与地面接触。优选地,防水布130的尺寸大于实际防汛所需尺寸,以保证防水布130的裙边134能够接触地面,避免地面积水从防水布130和地面缝隙处灌入洞口。优选地,工作人员通过如在裙边134上放置防汛沙袋的方式将裙边134与地面紧密贴合后地面的积水能够被裙边134阻挡无法进入防水布130内部。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洞口防汛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在需要对预留洞口等进行防汛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架将防汛装置展开;然后通过调整支撑杆的长度对防汛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通过钢钎固定或支撑杆与栏杆等既有设施固定的方式将防汛装置覆盖在预留洞口上;最后通过将防汛沙袋等放置在防水布的裙边上使得裙边与地面紧密贴合从而实现防汛。在不需要防汛时,本实用新型仅需移除防汛沙袋,解除钢钎固定或支撑杆与栏杆等既有设施的固定,便可通过收缩伸缩架实现对防汛装置的回收。支撑杆通过将钢钎插入沙土或泥地的方式或通过与既有木桩、栏杆、柱子等结构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后能够有效防止装置倾斜。防水布通过绳结或定位环等方式连接支撑骨架后防风能力显著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洞口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布(130)和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承重架(110)和伸缩架(120),所述防水布(130)与多组所述承重架(110)连接,相邻所述承重架(110)间通过所述伸缩架(120)连接,多组所述伸缩架(120)将多组所述承重架(110)连接,所述伸缩架(120)通过展开或收缩的方式使得用于预留洞口防汛装置呈展开或收缩两种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口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架(110)包括斜杆和支撑杆(114),相邻所述支撑杆(114)通过所述伸缩架(120)连接,所述伸缩架(120)一端分别铰接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支撑杆(114)上,另一端分别活动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支撑杆(114)上;所述伸缩架(120)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14)的一端沿对应的所述支撑杆(114)上下移动实现所述伸缩架(120)的展开或收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洞口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包括第一斜杆(111)和第二斜杆(113),所述第一斜杆(111)与所述第二斜杆(113)通过固定件(112)连接后形成顶支撑杆,所述第一斜杆(111)和所述第二斜杆(113)未连接的一端能够与支撑杆(114)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洞口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架(120)至少包括第一交叉杆(121)和第二交叉杆(122),所述第一交叉杆(121)和所述第二交叉杆(122)中心重叠,所述第一交叉杆(121)和所述第二交叉杆(122)重叠处通过转动销(123)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洞口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杆(121)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杆(114)上靠近所述支撑杆(114)与所述斜杆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一交叉杆(121)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支撑杆(11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交叉杆(122)的一端铰接在与所述第一交叉杆(121)活动连接的所述支撑杆(114)上靠近所述支撑杆(114)与所述斜杆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二交叉杆(122)的另一端与铰接所述第一交叉杆(121)的所述支撑杆(114)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洞口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布(130) 包括顶面(131)和侧面,所述支撑骨架设置在所述防水布(130)内部,所述顶面(131)和所述侧面连接,所述顶面(131)与所有斜杆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洞口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布(130)的侧面包括两个固定侧面(132)和两个折叠侧面(133),其中,所述固定侧面(132)同时连接斜杆和两根所述支撑杆(114),所述折叠侧面(133)与洞口防汛装置一半的所述支撑杆(114)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洞口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14)包括固定杆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伸入至固定杆内,另一端与所述斜杆连接,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钢钎(115)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洞口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架(120)的顶端分别铰接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支撑杆(114)上,所述伸缩架(120)的底端分别活动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支撑杆(114)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洞口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面(132)和所述折叠侧面(133)在远离所述顶面(131)的边缘处设置有裙边(134),所述裙边(134)沿所述洞口防汛装置周向设置。
CN202123232402.9U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洞口防汛装置 Active CN216920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2402.9U CN216920194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洞口防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2402.9U CN216920194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洞口防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20194U true CN216920194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52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32402.9U Active CN216920194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洞口防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201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29119B2 (ja) センタリングクランプとダニ防止下向き歯と水排出溝と中心内面正方形ロック風および煙向け直し調節可能中心天蓋システムと複数機能フック、ロープ、杭、滑車輪システムとを有する調節可能中心天蓋・調節可能リング天蓋・調節可能周辺オーニング・単一中心内面正方形ロック・ポップアップ
US3810482A (en) Collapsible tent and frame therefor
EP0795068B1 (en) Temporary protective covering system
US2292078A (en) Hangar or like shelter, more particularly for aircraft
CN216920194U (zh) 一种洞口防汛装置
JP2021055536A (ja) 建屋の解体時に破砕物の上方への飛散防止養生シートを張架する方法
US11255100B1 (en) Permanent below ground flood barrier installation
JPH0571225A (ja) 全天候型仮設屋根
CN113217093B (zh) 一种用于沿空留巷可折叠骨架膜袋填充墙/体及施工方法
JP4108854B2 (ja) 仮設屋根
JP3904710B2 (ja) 仮設屋根
JP6884373B2 (ja) 高層ビルの解体工法
CN217326566U (zh) 一种逆作法洞口用防尘防雨装置
RU81224U1 (ru) Мобильное трансформируемое фортификационное сооружение
CN220769344U (zh) 一种井下作业带防坠牵引绳的半刚性折叠爬梯
JP2623072B2 (ja) ドーム型仮設テントとその組立方法
JP7373779B1 (ja) テントとその設営方法
WO2009073000A1 (en) Sidewall system for an air supported structure
CN213329019U (zh) 用于phc管桩桩口的安全防护工装
JPH09250244A (ja) 仮設屋根構造
JP2635286B2 (ja) 建築現場用仮設屋根
SU1728415A1 (ru) Вис чее покрытие из сблокированных чеек
CN116378221A (zh) 折叠式组合房屋的展折方法
PL242604B1 (pl) Modułowy ruchomy dach zawierający panele dachowe
JPH06123174A (ja) 土木工事用テント式屋根ならびにその架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