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8337U - 一种桁架结构前大梁和岸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桁架结构前大梁和岸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18337U
CN216918337U CN202220165577.8U CN202220165577U CN216918337U CN 216918337 U CN216918337 U CN 216918337U CN 202220165577 U CN202220165577 U CN 202220165577U CN 216918337 U CN216918337 U CN 216918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girder
truss
horizontal supporting
pip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655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655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18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18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18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桁架结构前大梁和岸桥,桁架结构前大梁应用于岸桥,包括:两根上弦杆,两根上弦杆平行设置;多个水平撑管,水平撑管两端分别与两根上弦杆固定连接,多个水平撑管两两首尾相连以在两根上弦杆之间形成多个三角形结构,水平撑管形成为方管。本实用新型的前大梁采用形成为方管的水平撑管,同时水平撑管的下翼缘板较宽,使得水平撑管可以紧密贴合在前大梁的上弦杆上,增加了水平撑管与上弦杆之间的焊接面积,提高了岸桥前大梁抗侧向强度的同时,免去了预制形状复杂的节点板的工作。此外,形成为方管的水平撑管制作简单,结构牢固,在减少了施工周期的同时可以提高前大梁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桁架结构前大梁和岸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头起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桁架结构前大梁和岸桥。
背景技术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简称岸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的集装箱专用起重机。前伸距超过50米的岸桥前大梁上需要设置水平撑管,以提高前大梁的抗侧向刚度,水平撑管一般常用圆管设计。采用圆管设计时,圆管与前大梁采用节点板连接,制作工序复杂,施工周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桁架结构前大梁和岸桥,用以解决采用圆管设计的水平撑管制作复杂,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桁架结构前大梁,应用于岸桥,包括:
两根上弦杆,两根上弦杆平行设置;
多个水平撑管,水平撑管两端分别与两根上弦杆固定连接,多个水平撑管两两首尾相连以在两根上弦杆之间形成多个三角形结构,水平撑管形成为方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水平撑管包括:
U型槽管;
下翼缘板,下翼缘板固定连接在U型槽管设有U型槽的开口的一侧,下翼缘板的宽度大于U型槽管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水平撑管设置在上弦杆下方,并通过设有下翼缘板的一侧与上弦杆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桁架结构前大梁还包括:
槽型钢板,槽型钢板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两个第一连接板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互相连接,另一端与上弦杆固定连接;
两根相邻的水平撑管的一端分别与槽型钢板的两个连接板固定连接,以在两根上弦杆之间形成多个三角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桁架结构前大梁还包括:
上桁架,上桁架垂直设置在两根上弦杆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根上弦杆固定连接,上桁架包括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水平撑管两两首尾相连间隔设置在多个上桁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水平撑管设置在上桁架下方并通过设有下翼缘板的一侧与上桁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岸桥,包括上述任一项的桁架结构前大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结构前大梁,通过采用形成为方管的水平撑管,使得水平撑管与上弦杆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在焊接时可以与前大梁的上弦杆紧密贴合,同时方管制作简单,固定方便,有效降低了施工周期;
2、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结构前大梁,在两根水平撑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槽型钢板,使得水平撑管的两端可以稳固地贴合在槽型钢管上,有效提升了前大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桁架结构前大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桁架结构前大梁的水平撑管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桁架结构前大梁的水平撑管与上弦杆的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桁架结构前大梁的槽型钢管与上弦杆的连接处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10、上弦杆;120、水平撑管;121、U型槽管;122、下翼缘板;130、槽型钢管;131、第一连接板;132、第二连接板;140、上桁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岸边集装箱专用起重机在前伸距超过50米的前大梁上需要设置水平撑管,以提高前大梁的抗侧向刚度,水平撑管一般常用圆管设计。采用圆管设计时,由于圆管无法与前大梁两侧的上弦杆紧密贴合,圆管与前大梁需要采用节点板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前大梁上需预制与上弦杆贴合、形状复杂的节点板,圆管的两端可以插入节点板并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还需使用长腰型封板对节点板与圆管之间的缝隙进行焊接,制作工序复杂,施工周期较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桁架结构前大梁及岸桥。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桁架结构前大梁及岸桥。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桁架结构前大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桁架结构前大梁包括:两根上弦杆110及多个水平撑管120。其中,两根上弦杆110平行设置。水平撑管120两端分别与两根上弦杆110固定连接,多个水平撑管120两两首尾相连以在两根上弦杆110之间形成多个三角形结构。如图2所示,水平撑管120形成为方管。具体来说,形成为方管的水平撑管120在与两根上弦杆110接触时可以有效增加与上弦杆11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水平撑管120与上弦杆110接触的紧密程度,便于在水平撑管120和上弦杆110之间进行焊接固定,省去了在上弦杆110上预置节点板的繁琐,缩短了施工周期。此外,多根水平撑管120首尾相连以与两根上弦杆110形成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稳定,不易受风浪影响而发生变形,有效提升了前大梁的抗侧向强度。
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桁架结构前大梁的水平撑管12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水平撑管120包括:U型槽管121和下翼缘板122。其中,下翼缘板122固定连接在U型槽管121设有U型槽的开口的一侧,下翼缘板122的宽度大于U型槽管121的宽度。由此,水平撑管120可以通过将下翼缘板122设置在上弦杆110上从而与上弦杆110紧密贴合。此外,由于下翼缘板122的宽度大于U型槽管121的宽度,在焊接时可以覆盖更大的面积。由此,有效加强了水平撑管120与上弦杆11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前大梁的抗侧向强度。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水平撑管120设置在上弦杆110下方,并通过设有下翼缘板122的一侧与上弦杆110固定连接。具体来说,前大梁形成为桁架结构,前大梁的外侧设置有两根上弦杆110,将水平撑管120设置在上弦杆110下方可以有效降低前大梁的迎风面积,从而减少风浪对前大梁的侧向拉力,提升了前大梁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此外,由于下翼缘板122的面积大于U型槽管121的表面面积,将水平撑管120设有下翼缘板122的一侧与上弦杆110固定连接可以有效增加水平撑管120与上弦杆110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水平撑管120与上弦杆110之间的焊接面积。由此,有效增加了水平撑管120与上弦杆110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了前大梁的抗侧向强度。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桁架结构前大梁还包括:槽型钢板130。槽型钢板130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31,两个第一连接板131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132互相连接,另一端与上弦杆110固定连接;两根相邻的水平撑管120的一端分别与槽型钢板130的两个连接板固定连接,以在两根上弦杆110之间形成多个三角形结构。具体来说,水平撑管120的两端切割形成有与第一连接板131匹配的斜开口,可以通过斜开口将两根水平撑管120分别焊接在槽型钢板130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31的两侧。由此,避免了将两根水平撑管120通过斜开口对称焊接,焊接面积较小带来的强度不足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了水平撑管120与上弦杆110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前大梁的抗侧向强度。同时,槽型钢板130制作简单,焊接方便,可以有效缩短工时。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桁架结构前大梁还包括:上桁架140。上桁架140垂直设置在两根上弦杆110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根上弦杆110固定连接,上桁架140包括多个,多个水平撑管120两两首尾相连间隔设置在多个上桁架140之间。具体来说,岸桥的前大梁形成为桁架结构,多个上桁架140垂直设置在两根上弦杆110之间可以充分起到对前大梁的加固作用,提升前大梁的抗侧向强度。此外,多个水平撑管120两两首尾相连间隔设置在多个上桁架140之间形成为三角形或K型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前大梁的抗侧向强度,从而有效抵御风浪。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水平撑管120设置在上桁架140下方并通过设有下翼缘板122的一侧与上桁架140固定连接。具体来说,将水平撑管120设置在上桁架140下方可以有效降低前大梁的迎风面积,从而减少风浪对前大梁的侧向拉力,提升了前大梁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此外,由于下翼缘板122的面积大于U型槽管121的表面面积,将水平撑管120设有下翼缘板122的一侧与上桁架140贴合并固定连接可以有效增加水平撑管120与上桁架140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水平撑管120与上桁架140之间的焊接面积。由此,有效增加了水平撑管120与上桁架14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升了前大梁的抗侧向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岸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桁架结构前大梁。本申请的桁架结构前大梁,通过将连接在前大梁两根上弦杆110之间的水平撑管120设计成带有较宽的下翼缘板122的方管,有效增加了水平撑管120与上弦杆11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焊接面积,有效提高了水平撑管120与上弦杆110的连接强度,在提高了前大梁的抗侧向强度的同时,形成为方管的水平撑管120制作简单且焊接方便,从而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岸桥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桁架结构前大梁,应用于岸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根上弦杆,两根所述上弦杆平行设置;
多个水平撑管,所述水平撑管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上弦杆固定连接,多个水平撑管两两首尾相连,并在两根所述上弦杆之间形成多个三角形结构,所述水平撑管形成为方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结构前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撑管包括:
U型槽管;
下翼缘板,所述下翼缘板固定连接在所述U型槽管设有U型槽的开口的一侧,所述下翼缘板的宽度大于所述U型槽管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桁架结构前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撑管设置在所述上弦杆下方,并通过设有所述下翼缘板的一侧与所述上弦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桁架结构前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结构前大梁还包括:
槽型钢板,所述槽型钢板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互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弦杆固定连接;
两根相邻的所述水平撑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槽型钢板的两个连接板固定连接,以在两根所述上弦杆之间形成多个三角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桁架结构前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结构前大梁还包括:
上桁架,所述上桁架垂直设置在两根所述上弦杆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上弦杆固定连接,所述上桁架包括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桁架结构前大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平撑管两两首尾相连间隔设置在多个所述上桁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桁架结构前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撑管设置在所述上桁架下方并通过设有所述下翼缘板的一侧与所述上桁架固定连接。
8.一种岸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桁架结构前大梁。
CN202220165577.8U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桁架结构前大梁和岸桥 Active CN216918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65577.8U CN216918337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桁架结构前大梁和岸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65577.8U CN216918337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桁架结构前大梁和岸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18337U true CN216918337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62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65577.8U Active CN216918337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桁架结构前大梁和岸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18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40069B (zh) 一种大跨度多截面组合式桁架屋面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6918337U (zh) 一种桁架结构前大梁和岸桥
CN211342028U (zh) 一种可调装配式钢管塔
CN216973087U (zh) 一种贝雷片下弦杆加强结构
CN211621962U (zh) 一种多腔l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节点连接结构
CN213235090U (zh) 一种隧洞内型钢拱架间新型连接结构
CN217352889U (zh) 一种集束连续g型檩条z型钢加强节点
CN219732337U (zh) 一种装配式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组件
CN214272391U (zh) 一种钢管的砼节点结构
CN210621676U (zh) 一种用于钢管桩的水下联系结构
CN217974809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型钢梁或型钢桁架的连接节点
CN219281745U (zh) 一种平接式波纹钢连接结构
CN219825574U (zh) 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结构
CN217811583U (zh) 一种钢管柱与h型梁相连的梁端卡槽式装配节点
CN215367841U (zh) 一种复合截面钢管砼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结构
CN211143332U (zh) 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上下隔板贯通节点
CN214328552U (zh) 一种可自由调节的钢管柱之间连接的桁架片
CN212742160U (zh) 一种蝶型连接节点构件
CN215167042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檩条加固的隅撑结构
CN210528280U (zh) 一种新型自升式平台吊机休息臂结构
CN218088684U (zh) 一种轻量式塔式起重机塔身转换节
CN219952265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折梁与钢管柱的连接结构
CN217840563U (zh) 一种住宅钢梁上开孔穿管结构
CN216810613U (zh) 一种大跨度钢桁架结构
CN214835257U (zh) 一种跨越钢管塔横担变坡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