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9054U - 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9054U
CN216889054U CN202220073077.1U CN202220073077U CN216889054U CN 216889054 U CN216889054 U CN 216889054U CN 202220073077 U CN202220073077 U CN 202220073077U CN 216889054 U CN216889054 U CN 216889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rc
shaped
outlet end
fixed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730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相成
徐世通
刘伟
黄波
侯海波
王博
乔洪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yu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yuan Iron & Steel Group Co ltd
Lingyu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yuan Iron & Steel Group Co ltd, Lingyu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yuan Iron &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730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9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9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9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设有储物仓、插板阀、星型卸灰阀、接料管、同心异径管、弧形管、输料管、耐磨橡胶软管和吹气管;储物仓出口端与插板阀入口端连接,插板阀出口端与星型卸灰阀入口端连接,星型卸灰阀出口端与接料管入口端连接,接料管出口端与同心异径管入口端连接,同心异径管出口端与弧形管入口端连接,弧形管出口端与输料管入口端连接,输料管出口端与耐磨橡胶管入口端连接,吹气管出口端与弧形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吸引压送车吸料管路上设置弧形管和吹气管,解决了管道易堵塞、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吸引压送车高效运行、更好的替代斗车运输提供了保障,达到了节省水资源、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除尘灰和粉料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生产中,除尘灰或粉状物料的储运是企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将除尘灰或粉状物料在卸料点卸料装车,后经运送至倒料点倒料,卸料、运料、倒料过程中均易产生扬尘,严重影响环境和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增加了清洁人员的工作强度,针对解决扬尘问题,现有的技术方案有:1、采用加湿机对除尘灰进行加湿,加湿后除尘灰落至斗车内,斗车进行苫盖后将除尘灰运送至料场倒料,而粉状物料由于生产工艺原因,不允许加湿,卸料时扬尘明显;2、改变卸料、运料、倒料方式,采用吸引压送车对除尘灰或粉状物料进行卸料、运料、倒料,全流程封闭作业。
对除尘灰进行加湿处理,需水量较大,在我国北方,冬季气温较低,加湿用水需做加热和保温处理,水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大,而采用吸引压送车,不需要对除尘灰或粉状物料进行加湿处理,并且全过程封闭作业,能有效解决扬尘问题,但是,由于除尘灰和粉状物料受重力影响,易造成吸引管道堵塞,导致生产效率低,随着国家对能耗、环境保护政策要求日益严格,对企业生产中的能耗、扬尘排放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解决吸引管路易堵塞、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利用吸引压送车替代斗车更好的进行除尘灰或粉状物料的转运变得极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解决吸引压送车吸料管道易堵塞、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包括储物仓、插板阀、星型卸灰阀、接料管、同心异径管、弧形管、输料管、耐磨橡胶管和吹气管;所述储物仓出口端与所述插板阀入口端固定连接,插板阀出口端与所述星型卸灰阀入口端固定连接,星型卸灰阀出口端与所述接料管入口端固定连接,接料管出口端与所述同心异径管入口端固定连接,同心异径管出口端与所述弧形管入口端固定连接,弧形管出口端与所述输料管入口端固定连接,输料管出口端与所述耐磨橡胶管入口端固定连接,所述吹气管出口端与所述弧形管固定连接。
作为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吹气管出口端与所述弧形管出口端固定连接,吹气管出口端伸入弧形管内,所述吹气管出口端端口位于所述弧形管与所述输料管连接处。
作为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吹气管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球阀和止回阀。
作为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同心异径管与所述弧形管竖直方向连接,弧形管与所述输料管水平方向连接。
作为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输料管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储物仓、插板阀、星型卸灰阀、接料管、同心异径管、弧形管、输料管、耐磨橡胶管和吹气管;储物仓出口端与插板阀入口端固定连接,插板阀出口端与星型卸灰阀入口端固定连接,星型卸灰阀出口端与接料管入口端固定连接,接料管出口端与同心异径管入口端固定连接,同心异径管出口端与弧形管入口端固定连接,弧形管出口端与输料管入口端固定连接,输料管出口端与耐磨橡胶管入口端固定连接,吹气管出口端与弧形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吸引压送车吸料管路上同时设置弧形管和吹气管,解决了管道易堵塞、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结构制作简单,为吸引压送车转运物料高效运行,以及更好的替代斗车运输方式提供了可靠保障,达到了节省水资源、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物仓;2、插板阀;3、星型卸灰阀;4、接料管;5、同心异径管;6、弧形管;7、输料管;8、耐磨橡胶管;9、吹气管;10、球阀;11、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提供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包括储物仓1、插板阀2、星型卸灰阀3、接料管4、同心异径管5、弧形管6、输料管7、耐磨橡胶管8和吹气管9;所述储物仓1出口端与所述插板阀2入口端固定连接,插板阀2出口端与所述星型卸灰阀3 入口端固定连接,星型卸灰阀3出口端与所述接料管4入口端固定连接,接料管4出口端与所述同心异径管5入口端固定连接,同心异径管5出口端与所述弧形管6入口端固定连接,弧形管6出口端与所述输料管7入口端固定连接,输料管7出口端与所述耐磨橡胶管 8入口端固定连接,所述吹气管9出口端与所述弧形管6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吹气管9出口端与所述弧形管6出口端固定连接,吹气管9出口端伸入弧形管6内,所述吹气管9出口端端口位于所述弧形管6与所述输料管7连接处。除尘灰或粉状物料下落至弧形管6与输料管7连接处,受重力及管道方向改变影响,为防止管道堵塞影响卸料效率,特在弧形管6与输料管7连接处设置吹气管9,通过吹气管9沿除尘灰或粉状物料运动方向鼓入气体,利用鼓入的气体辅助带动除尘灰或粉状物料运动,提高了卸料速度,提升了卸料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吹气管9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球阀10和止回阀11。球阀10用于控制气体管路开、关,操作简单,止回阀11控制管路气体单向流动,有效避免了除尘灰或粉状物料沿吹气管9回流,对吹气管9起到了保护作用;具体的,根据除尘灰或粉状物料性质不同选择鼓吹不同性质的气体,如普通的除尘灰或粉状物料只需补入室外空气即可,密度大的粉尘及粉状物料需补入压缩空气,温度高、含煤气的除尘灰或粉状物料需补入氮气助吹。
本实施例中,所述同心异径管5与所述弧形管6竖直方向连接,弧形管6与所述输料管7水平方向连接。在除尘灰或粉状物料运动过程中,利用弧形管6改变除尘灰或粉状物料的运动方向,弧形管6的结构特性,有效降低了除尘灰或粉状物料下落后堆积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料管7水平设置。输料管7长度根据现场输送距离设置,输料管7出口端通过连接法兰与耐磨橡胶管8固定连接,耐磨橡胶管8出口端与吸引压送车吸料口连接,输料管7水平设置并在辅助吹气下利于长距离输送物料,耐磨橡胶管8柔韧性强,便于提高物料输送管道与吸引压送车之间连接的灵活性、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设有储物仓1、插板阀2、星型卸灰阀3、接料管4、同心异径管5、弧形管6、输料管7、耐磨橡胶管8和吹气管9;储物仓1出口端与插板阀2入口端固定连接,插板阀2出口端与星型卸灰阀3入口端固定连接,星型卸灰阀3出口端与接料管4入口端固定连接,接料管4出口端与同心异径管5入口端固定连接,同心异径管5出口端与弧形管6入口端固定连接,弧形管6出口端与输料管7入口端固定连接,输料管7出口端与耐磨橡胶管8入口端固定连接,吹气管9出口端与弧形管6固定连接。插板阀2设置在物料仓1下方,控制卸料开、关,操作简单。在插板阀2出口端连接星型卸灰阀3,通过星型卸灰阀3控制下料速度,并提高除尘灰或粉状物料的均匀性,提高除尘灰或粉状物料在管道内的流通性,保障除尘灰或粉状物料顺利输送至吸引压送车内。在同心异径管5与输料管7之间设置弧形管6,通过弧形管6改变除尘灰或粉状物料的运动方向,解决了除尘灰或粉状物料下落后易堆积并堵塞管道的问题,提高了卸料效率。吹气管9用于辅助除尘灰或粉状物料在管道内的运动,进一步防止并解决了除尘灰或粉状物料在输料管7内堆积堵塞的问题,提高了卸料效率。本实用新型在吸引压送车吸料管路上同时设置弧形管和吹气管,解决了管道易堵塞、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结构制作简单,为吸引压送车转运物料高效运行,以及更好的替代斗车运输方式提供了可靠保障,达到了节省水资源、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物仓(1)、插板阀(2)、星型卸灰阀(3)、接料管(4)、同心异径管(5)、弧形管(6)、输料管(7)、耐磨橡胶管(8)和吹气管(9);所述储物仓(1)出口端与所述插板阀(2)入口端固定连接,插板阀(2)出口端与所述星型卸灰阀(3)入口端固定连接,星型卸灰阀(3)出口端与所述接料管(4)入口端固定连接,接料管(4)出口端与所述同心异径管(5)入口端固定连接,同心异径管(5)出口端与所述弧形管(6)入口端固定连接,弧形管(6)出口端与所述输料管(7)入口端固定连接,输料管(7)出口端与所述耐磨橡胶管(8)入口端固定连接,所述吹气管(9)出口端与所述弧形管(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9)出口端与所述弧形管(6)出口端固定连接,吹气管(9)出口端伸入弧形管(6)内,所述吹气管(9)出口端端口位于所述弧形管(6)与所述输料管(7)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9)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球阀(10)和止回阀(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异径管(5)与所述弧形管(6)竖直方向连接,弧形管(6)与所述输料管(7)水平方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7)水平设置。
CN202220073077.1U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 Active CN216889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73077.1U CN216889054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73077.1U CN216889054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9054U true CN216889054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13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73077.1U Active CN216889054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890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56356U (zh) 自动控制物料散装机
CN203428536U (zh) 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CN103332494B (zh) 一种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方法
CN107826771A (zh) 新型矿用粉状或粒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
CN103332458B (zh) 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系统
CN103332493B (zh) 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方法
CN216889054U (zh) 一种卸除尘灰及粉状物料的吸引装置
CN212798753U (zh) 一种除尘器排灰系统
CN1141188C (zh) 粉煤灰快装式分选系统
CN209080971U (zh) 一种气体卸车与管链输送相结合的粉料卸货装置
CN103333986B (zh) 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CN207918026U (zh) 一种轻介共流气力输送系统
CN115504279A (zh) 一种粉煤灰的存储与输送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214732760U (zh) 一种粉体气力输送装置
CN103318648B (zh)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方法
CN103332489B (zh) 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方法
CN103333985A (zh)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CN208979918U (zh) 一种锁风卸料机
CN206645545U (zh) 冶炼烟尘气力输送装置
CN207596075U (zh) 一种应用于真空环境的工业粉尘输送系统
CN203428454U (zh) 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系统
CN208249338U (zh) 一种气力输送装置、双料筒气力输送装置以及输灰系统
CN219631020U (zh) 半干法脱硫用再循环系统
CN108265144A (zh) 一种高炉煤气输灰方法
CN213386710U (zh) 一种脱硫灰输送用螺旋结构发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8

Address after: 122599 No.3, Gangtie Road, Lingyuan City, Chao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NG YUAN IRON & STEEL Co.,Ltd.

Address before: 122500 No.3, Gangtie Road, Lingyuan City, Chao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NGYUAN IRON & STEEL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LING YUAN IRON & STEE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