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7610U - 一种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7610U
CN216887610U CN202123390950.4U CN202123390950U CN216887610U CN 216887610 U CN216887610 U CN 216887610U CN 202123390950 U CN202123390950 U CN 202123390950U CN 216887610 U CN216887610 U CN 216887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chute
rotating shaft
belt
device cap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909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桂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men Adding On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men Adding On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men Adding On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men Adding On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909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7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7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7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属于进料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进料斗、出料皮带、机架、进料皮带、下料溜槽、转轴、N个锯片、接袋平台和驱动电机;进料皮带、下料溜槽、转轴和驱动电机均设于机架上;下料溜槽倾斜设置,其上端与进料皮带的末端相接,其下端至进料斗的中部的正上方,其上沿其所在的方向设有N条与锯片配合的漏料条形孔;转轴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且其与下料溜槽垂直,N条漏料条形孔并排设置,N个锯片的上部分别由N条漏料条形孔中向上穿出,两端的两个锯片分别与包装袋的两侧对应,锯片的顶端位于包装袋的上封面的下方,接袋平台与下料溜槽的下端相接且其位于下料溜槽远离进料皮带的一侧。

Description

一种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进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复合肥或饲料时,部分原料为袋装产品,如50kg规格的产品的包装袋的尺寸可以为50cm*90cm。在加入袋装原料时,现有技术的过程为:将包装袋的一边切开,将包装袋的产品倒入进料斗中,再由出料皮带输出至相应结构(如混料仓等)。包装袋的切开和倒料入进料斗的过程通常由人工实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无需人工将包装袋切开和倒料入进料斗,节约劳动力。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该装置包括进料斗1、进料斗1正下方的出料皮带2、机架3、进料皮带4、进料斗1正上方且与包装袋配合的下料溜槽5、下料溜槽5上部下方的转轴6、转轴6上同轴设置的N个锯片7、进料斗1上方的接袋平台8和用于驱动转轴6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进料斗1为上大下小的锥斗且其底部设有放料阀;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所述进料皮带4、下料溜槽5、转轴6和驱动电机均设于机架3上;所述下料溜槽5倾斜设置,其上端与进料皮带4的末端相接,其下端至进料斗1的中部的正上方,其上沿其所在的方向设有N条与锯片7配合的漏料条形孔9;所述转轴6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且其与下料溜槽5垂直,N条漏料条形孔9并排设置,N个锯片7的上部分别由N条漏料条形孔9中向上穿出,两端的两个锯片7分别与包装袋的两侧对应,所述锯片7的顶端位于包装袋的上封面的下方,所述接袋平台8与下料溜槽5的下端相接且其位于下料溜槽5远离进料皮带4的一侧。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下料溜槽5的宽度较包装袋的宽度大20-60mm,其长度大于1m,其倾斜角度大于45°。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两端的两个锯片7之间的距离较包装袋的宽度小10-30mm,所述锯片7的顶端与下料溜槽5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40mm。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漏料条形孔9的宽度为25-40mm。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N为4,4个锯片7均匀分布。
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包装袋的尺寸为:宽500mm,长900mm;所述下料溜槽5的倾斜角度为70°,其长度为1.3m,其宽度为540mm;相邻锯片7之间的距离为160mm,所述漏料条形孔9的宽度为32mm。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袋平台8为水平设置的格栅板,其内端与下料溜槽5的下端相接,其外端至进料斗1的外侧。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轴6包括转轴本体10、转轴本体10一端同轴设置的凸环11、端套12、锁紧件13和N-1个间隔套14,所述转轴本体10转动设于机架3上;所述锯片7、端套12和间隔套14均套设在转轴本体10上,其与转轴本体10同轴设置,其与转轴本体10间隙配合;所述锁紧件13固定在转轴本体13的另一端上,所述端套12的外侧顶靠在锁紧件13的内侧上,所述间隔套14与锯片7相间设置并顶靠在一起,两端的两个锯片7分别顶靠在凸环11的内侧和端套12的内侧。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料皮带4和下料溜槽5均与出料皮带2垂直且其均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料皮带4为升降皮带且其位于进料斗1的一旁,所述出料皮带2为称重皮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无需人工将包装袋切开和倒料入进料斗,节约劳动力。具体地,本装置将包装袋的底部切破,物料由包装袋底部的切口漏出,再由漏料条形孔(同时供锯片向上穿过)漏出至进料斗,而包装袋滑落至接料平台由操作工取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下料溜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轴与锯片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斗、2出料皮带、3机架、4进料皮带、5下料溜槽、6转轴、7锯片、8接袋平台、9漏料条形孔、10转轴本体、11凸环、12端套、13锁紧件、14间隔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该装置包括进料斗1、进料斗1正下方的出料皮带2、机架3、进料皮带4、进料斗1正上方且与包装袋配合(宽度较包装袋的宽度稍宽)的下料溜槽5、下料溜槽5上部下方的转轴6、转轴6上同轴设置的N个锯片7、进料斗1上方的接袋平台8和用于驱动转轴6旋转的驱动电机等,进料斗1为上大下小的锥斗且其底部设有放料阀以控制物料放出,进料斗1顶部的开口较大以便于下料溜槽5和接袋平台8的设置。进料皮带4用于将包装袋沿其长度方向送至下料溜槽5,下料溜槽5的底部和内壁光滑。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至少要保证包装袋的两侧和中部被切口。进料皮带4、下料溜槽5、转轴6和驱动电机均设于机架3上。下料溜槽5倾斜设置,其上端与进料皮带4的末端相接以接收从进料皮带4输出的包装袋,其下端至进料斗1的中部的正上方(具体为相邻上方),其上沿其所在的方向设有N条与锯片7配合的漏料条形孔9(具体为矩形孔,其宽度要求物料能通过,尽量减少包装袋及其碎片通过)。转轴6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如通过链条与链轮)且其与下料溜槽5垂直,N条漏料条形孔9并排设置(本实施例中为等间距并排),N个锯片7的上部分别由N条漏料条形孔9中向上穿出。两端的两个锯片7分别与包装袋的两侧对应以在包装袋的两侧(宽度方向的两侧)切口,更便于物料从包装袋中流出;相应地,两端的漏料条形孔9位于下料溜槽5对应槽边内壁的相邻内侧。锯片7的顶端位于包装袋的上封面的下方,以避免切破包装袋的上封面,进而减少包装袋碎片通过或堵住漏料条形孔9的可能。接袋平台8与下料溜槽5的下端相接且其位于下料溜槽5远离进料皮带4的一侧。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下料溜槽5的宽度较包装袋的宽度大20-60mm,其长度大于1m以保证物料与包装袋基本能完全分离,其倾斜角度大于45°以保证包装袋能滑落至接袋平台8。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两端的两个锯片7之间的距离较包装袋的宽度小10-30mm以保证刚好能切口包装袋的两侧,锯片7的顶端与下料溜槽5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40mm(根据需要进行设置,避免切破包装袋的上封面,最好伸入包装袋内一定距离将物料打散以便于物料流动)。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漏料条形孔9的宽度为25-40mm。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N为4,4个锯片7均匀分布,具体可以为直径为355mm的锯片。
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包装袋的尺寸为:宽500mm,长900mm。相应地,下料溜槽5的倾斜角度为70°,其长度为1.3m,其宽度(两槽边内壁之间的距离)为540mm,其槽边高度为200mm。相邻锯片7之间的距离为160mm(两端的两个锯片7之间的距离为480mm),漏料条形孔9的宽度为32mm。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袋平台8为水平设置的格栅板,其内端与下料溜槽5的下端相接,其外端至进料斗1的外侧。格栅板固定在相应的结构(如机架3和进料斗1)上,其要求最好能站立操作工,其要求物料能通过而包装袋及其碎片不能通过。
其中,参见图3和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轴6包括转轴本体10、转轴本体10一端同轴设置的凸环11、端套12、锁紧件13和N-1个间隔套14等,转轴本体10为圆柱状结构,端套12和间隔套14为大小相同的圆管状结构,间隔套14(本实施例具体为157mm)较端套12(本实施例具体为85mm)长。转轴本体10的两端转动设于机架3上。锯片7、端套12和间隔套14均套设在转轴本体10上,其与转轴本体10同轴设置,其与转轴本体10间隙配合。锁紧件13固定在转轴本体13的另一端上,端套12的外侧顶靠在锁紧件13的内侧上,间隔套14与锯片7相间设置并顶靠在一起,两端的两个锯片7分别顶靠在凸环11的内侧和端套12的内侧。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料皮带4和下料溜槽5均与出料皮带2垂直且其均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料皮带4为升降皮带且其位于进料斗1的一旁,所述出料皮带2为称重皮带。
具体地,进料皮带4沿前后向设置,进料皮带4由左至右斜向上设置,下料溜槽5由左至右斜向下设置,接袋平台8设于下料溜槽5的下端右侧,多个锯片7前后并排设置。前后两端的两个锯片7分别与包装袋的前后两侧对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1)及其正下方的出料皮带(2),所述进料斗(1)为上大下小的锥斗且其底部设有放料阀;其特征在于,该进料装置还包括机架(3)、进料皮带(4)、进料斗(1)正上方且与包装袋配合的下料溜槽(5)、下料溜槽(5)上部下方的转轴(6)、转轴(6)上同轴设置的N个锯片(7)、进料斗(1)上方的接袋平台(8)和用于驱动转轴(6)旋转的驱动电机,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所述进料皮带(4)、下料溜槽(5)、转轴(6)和驱动电机均设于机架(3)上;所述下料溜槽(5)倾斜设置,其上端与进料皮带(4)的末端相接,其下端至进料斗(1)的中部的正上方,其上沿其所在的方向设有N条与锯片(7)配合的漏料条形孔(9);所述转轴(6)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且其与下料溜槽(5)垂直,N条漏料条形孔(9)并排设置,N个锯片(7)的上部分别由N条漏料条形孔(9)中向上穿出,两端的两个锯片(7)分别与包装袋的两侧对应,所述锯片(7)的顶端位于包装袋的上封面的下方,所述接袋平台(8)与下料溜槽(5)的下端相接且其位于下料溜槽(5)远离进料皮带(4)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溜槽(5)的宽度较包装袋的宽度大20-60mm,其长度大于1m,其倾斜角度大于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端的两个锯片(7)之间的距离较包装袋的宽度小10-30mm,所述锯片(7)的顶端与下料溜槽(5)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4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料条形孔(9)的宽度为25-4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4,4个锯片(7)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的尺寸为:宽500mm,长900mm;所述下料溜槽(5)的倾斜角度为70°,其长度为1.3m,其宽度为540mm;相邻锯片(7)之间的距离为160mm,所述漏料条形孔(9)的宽度为3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袋平台(8)为水平设置的格栅板,其内端与下料溜槽(5)的下端相接,其外端至进料斗(1)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包括转轴本体(10)、转轴本体(10)一端同轴设置的凸环(11)、端套(12)、锁紧件(13)和N-1个间隔套(14),所述转轴本体(10)转动设于机架(3)上;所述锯片(7)、端套(12)和间隔套(14)均套设在转轴本体(10)上,其与转轴本体(10)同轴设置,其与转轴本体(10)间隙配合;所述锁紧件(13)固定在转轴本体(10)的另一端上,所述端套(12)的外侧顶靠在锁紧件(13)的内侧上,所述间隔套(14)与锯片(7)相间设置并顶靠在一起,两端的两个锯片(7)分别顶靠在凸环(11)的内侧和端套(12)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皮带(4)和下料溜槽(5)均与出料皮带(2)垂直且其均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皮带(4)为升降皮带且其位于进料斗(1)的一旁,所述出料皮带(2)为称重皮带。
CN202123390950.4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 Active CN216887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0950.4U CN216887610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0950.4U CN216887610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7610U true CN216887610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11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90950.4U Active CN216887610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87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38114U (zh) 一种多物料单包配料包装生产设备
CN216887610U (zh) 一种能将料袋分离的进料装置
JPH0245327A (ja) 自動開袋装置
CN210618638U (zh) 一种防爆物料包装机构
CN112810932B (zh) 高速多工位小袋装大袋包装生产线
CN205345407U (zh) 一种包装机
CN210823045U (zh) 不定型耐磨耐火浇筑料自动包装机
KR100827204B1 (ko) 파봉 장치
CN211943795U (zh) 一种双料仓给料混合装置
CN206199713U (zh) 一种再生塑料颗粒色选机出料装置
CN113928635A (zh) 一种蛋卷自动包装装置
CN220764762U (zh) 一种色母粒生产加工用混料包装装置
CN212922129U (zh) 一种上料装置及分切包装生产线
CN112173247B (zh) 一种用于种子包装的封装设备
CN206746735U (zh) 鼠笼式食用菌种植包料袋破碎分离装置
CN218288318U (zh) 一种防堵料的吨袋包装机
CN211442846U (zh) 一种配料用装袋机
CN211869828U (zh) 一种脱氧剂自动生产线
CN211282951U (zh) 一种全自动解包机
CN215437002U (zh) 一种颗粒剂生产用振动下料装置
CN219383103U (zh) 一种滚筒式拆包机
CN211895203U (zh) 一种改性塑料颗粒造粒机的卸料装置
CN215285464U (zh) 一种脱硫剂制备的成品装袋装置
CN211960763U (zh) 一种烤肠自动灌装装置
CN210882823U (zh) 一种具有分类结构的自动包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