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3262U - 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3262U
CN216883262U CN202122791415.3U CN202122791415U CN216883262U CN 216883262 U CN216883262 U CN 216883262U CN 202122791415 U CN202122791415 U CN 202122791415U CN 216883262 U CN216883262 U CN 216883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assembly
component
driving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914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刚
许兴智
王崇振
丁朗
刘斌
张兴隆
彭智
孟召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914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3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3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3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抛光装置。抛光装置包括:第一抛光组件和第二抛光组件,均用于抛光工件;承载件,包括具有预设夹角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抛光组件设于第一面,第二抛光组件设于第二面;连接组件,与承载件的两端连接;驱动组件,与连接组件连接,以驱动连接组件并带动承载件旋转,以实现第一抛光组件和第二抛光组件相对工件的转换,及调节第一抛光组件或第二抛光组件相对工件的抛光角度。第一抛光组件或第二抛光组件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作业,第一抛光组件和第二抛光组件能够相对工件进行及时的转换,抛光件能够对工件实现连续的抛光作业,使工件表面的抛光量均匀,有利于提升工件的抛光良率。

Description

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3C产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产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严格。产品在加工完成后,还需要对产品的表面进行抛光作业,以使产品的外观符合要求。目前的抛光设备,对产品的抛光方式大致为:通过抛光头或抛光件的运动(如旋转、振动等),以对产品的表面进行抛光作业。
然而,抛光设备对产品的表面进行抛光作业时,抛光头或抛光件的角度固定。对产品的表面进行抛光作业时,需要调整抛光头或抛光件的角度,抛光设备不能对产品进行连续的抛光作业,使得产品表面的抛光量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抛光装置,以使抛光件的角度能够改变,使得抛光件能够对工件实现连续的抛光作业,进而提升抛光效率和良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抛光装置,包括:
第一抛光组件和第二抛光组件,均用于抛光工件;
承载件,包括具有预设夹角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抛光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抛光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面;
连接组件,与所述承载件的两端连接;及
驱动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连接组件并带动所述承载件旋转,以实现所述第一抛光组件和所述第二抛光组件相对所述工件的转换,及调节所述第一抛光组件或所述第二抛光组件相对所述工件的抛光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载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件,一端与所述承载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及
制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传动连接,用于锁定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旋转角度,以锁定所述抛光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进一步包括:
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驱动组件之间;及
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制动机构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进一步包括:
支架,包括第一抱臂和第二抱臂,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抱臂并与所述第一抱臂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抱臂并与所述第二抱臂形成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抛光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抛光件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抛光件凸出于所述第一面,
所述第二抛光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抛光件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抛光件凸出于所述第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包括两相对的所述第一面和两相对的所述第二面;
所述第一电机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所述第一抛光件,两所述第一抛光件均凸出于相应的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电机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所述第二抛光件,两所述第二抛光件均凸出于相应的所述第二面;
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为双头电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移动组件,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支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架沿第一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移动组件,
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为不同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光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移动组件,
所述第三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沿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为不同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承载驱动件和驱动传动件,
所述驱动传动件位于所述承载驱动件和所述连接组件之间且与所述承载驱动件和所述连接组件分别连接。
上述抛光装置,通过在承载件的第一面设置第一抛光组件、及在承载件的第二面设置第二抛光组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连接组件并带动承载件旋转,使得承载件上的第一抛光组件和第二抛光组件相对工件进行转换,及调节第一抛光组件或第二抛光组件相对工件的抛光角度,第一抛光组件或第二抛光组件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作业,且第一抛光组件和第二抛光组件能够相对工件进行及时的转换,进而使得抛光件能够对工件实现连续的抛光作业,使工件表面的抛光量均匀,有利于提升工件的抛光效率和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抛光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抛光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抛光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第一移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第二移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的第三移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抛光装置 100
第一抛光组件 10
第一抛光件 11
第一电机 12
第二抛光组件 20
第二抛光件 21
第二电机 22
承载件 30
第一面 31
第二面 32
连接组件 40
第一连接件 41
第二连接件 42
制动机构 43
第一密封件 44
第二密封件 45
第一止挡件 46
第二止挡件 47
支架 48
第一抱臂 481
第二抱臂 482
驱动组件 50
承载驱动件 51
驱动传动件 52
第一移动组件 60
第一壳体 61
第一滑轨 62
第一传动件 63
第一滑动座 64
第一驱动件 65
第一缓冲件 66
第一滑块 67
第一滑台板 68
连接板 69
第二移动组件 70
第二壳体 71
第二滑轨 72
第二传动件 73
第二滑动座 74
第二驱动件 75
第二缓冲件 76
第二滑块 77
第二滑台板 78
第三移动组件 80
第三壳体 81
第三滑轨 82
第三传动件 83
第三滑动座 84
第三驱动件 85
第三缓冲件 86
第三滑块 87
第三滑台板 8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厚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厚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抛光装置,包括:第一抛光组件和第二抛光组件,均用于抛光工件;承载件,包括具有预设夹角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该第一抛光组件设于该第一面,该第二抛光组件设于该第二面;连接组件,与该承载件的两端连接;及驱动组件,与该连接组件连接,以驱动该连接组件并带动该承载件旋转,以实现该第一抛光组件和该第二抛光组件相对该工件的转换,及调节该第一抛光组件或该第二抛光组件相对该工件的抛光角度。
上述抛光装置,通过在承载件的第一面设置第一抛光组件、及在承载件的第二面设置第二抛光组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连接组件并带动承载件旋转,使得承载件上的第一抛光组件和第二抛光组件相对工件进行转换,及调节第一抛光组件或第二抛光组件相对工件的抛光角度,第一抛光组件或第二抛光组件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对工件的表面轮廓进行抛光作业,且第一抛光组件和第二抛光组件能够相对工件进行及时的转换,进而使得抛光件能够对工件实现连续的抛光作业,工件表面的抛光量均匀,有利于提升工件的抛光效率和良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抛光装置。抛光装置100可以动态地对工件进行抛光,工件可以为普通工件,也可以为具有弧形面或直面仿形轮廓表面的工件。抛光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抛光组件10、第二抛光组件20、承载件30、连接组件40及驱动组件50。
第一抛光组件10和第二抛光组件20均用于抛光工件。承载件30包括具有预设夹角的第一面31和第二面32,第一面31和第二面32均大致为平面,第一抛光组件10设于第一面31上,第二抛光组件20设于第二面32上,即第一抛光组件10和第二抛光组件20呈预设夹角设于承载件30上。连接组件40与承载件30的两端连接。驱动组件50与连接组件40连接,驱动组件50用以驱动连接组件40并带动承载件30旋转,以实现第一抛光组件10和第二抛光组件20相对工件的转换,及调节第一抛光组件10或第二抛光组件20相对工件的抛光角度。
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抛光装置100的实施过程大致为:驱动组件50通过驱动连接组件40并带动承载件30旋转,使得第一抛光组件10和第二抛光组件20跟随承载件30一起旋转;第一抛光组件10跟随承载件30旋转至与工件相对时,通过第一抛光组件10对工件进行抛光作业;根据工件表面轮廓(包括弧形面、直面等),驱动组件50接着驱动连接组件40并带动承载件30旋转,使得第一抛光组件10可旋转至适当的位置,以适于工件表面的抛光,即调节第一抛光组件10相对工件的抛光角度,以对工件进行抛光作业;待第一抛光组件10对工件完成抛光作业后,驱动组件50接着驱动连接组件40并带动承载件30旋转,使得第二抛光组件20跟随承载件30旋转至与工件相对位置,进而通过第二抛光组件20对工件进行抛光作业。
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抛光组件10可以对工件进行粗抛,第二抛光组件20可以对工件进行细抛或精抛。
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抛光装置100通过在承载件30的第一面31设置第一抛光组件10、及在承载件30的第二面32设置第二抛光组件20,通过驱动组件50驱动连接组件40并带动承载件30旋转,使得承载件30上的第一抛光组件10和第二抛光组件20能够相对工件进行转换,及调节第一抛光组件10或第二抛光组件20相对工件的抛光角度,第一抛光组件10或第二抛光组件20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对工件表面进行抛光作业,且第一抛光组件10和第二抛光组件20能够相对工件进行转换,进而使得抛光组件能够对工件进行连续的抛光作业,工件表面的抛光量均匀,有利于提升工件表面的抛光效率和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面31和第二面32之间的预设夹角的角度范围可以为30°-150°,优选为90°,即第一面31和第二面32相互垂直。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面31和第二面32之间的预设夹角的角度还可以为30°、40°、50°、60°、70°、80°、100°、110°、120°、130°、140°、150°等。
请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41、第二连接件42和制动机构43。
第一连接件41的一端与驱动组件50传动连接,第一连接件41的另一端与承载件3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42的一端与承载件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制动机构43与第二连接件42的另一端传动连接,制动机构43用于锁定第二连接件42的旋转角度,以锁定抛光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可以为轴承结构,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均大致可以包括可转动结构和不可转动机构(可以理解为轴承的内圈和外圈),第一连接件41的可转动结构分别与驱动组件50和承载件30连接,使得驱动组件50通过第一连接件41驱动承载件30转动。第二连接件42的可转动结构与承载件30连接,第二连接件42的可转动结构跟随承载件30一起旋转。制动机构43可以为电磁制动,制动机构43包括可转动结构及不可转动结构,制动机构43的可转动结构与第二连接件42的可转动结构连接并跟随第二连接件42的可转动结构一起转动。制动机构43对第二连接件42进行锁定的过程大致为:制动机构43通电,制动机构43的不可转动结构通电产生电磁力,制动机构43的可转动结构受到电磁力的吸引力,与制动机构43的不可转动结构相互吸引,从而使得制动机构43的可转动结构与制动机构43的不可转动结构相抵接而产生摩擦力,进而使得制动机构43的可转动结构不能旋转,进而使得第二连接件42、承载件30及第一连接件41不能旋转,从而锁定抛光角度。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制动机构43还可以为气动制动或其他机械式制动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0还可以包括第一密封件44和第二密封件45。
第一密封件44设于第一连接件41和驱动组件50之间,第一密封件44用于对第一连接件41和驱动组件50的连接处进行密封,第一密封件44可以为密封油圈。第二密封件45设于第二连接件42和制动机构43之间,第二密封件45用于对第二连接件42和制动机构43的连接处进行密封,第二密封件45可以为密封油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0还可以包括第一止挡件46和第二止挡件47。
第一止挡件46设于第一密封件44靠近第一连接件41的一侧,第一止挡件46用于防止第一密封件44发生偏移,保证第一连接件41和驱动组件50之间的密封效果。第二止挡件47设于第二密封件45靠近第二连接件42的一侧,第二止挡件47用于防止第二密封件45发生偏移,保证第二连接件42和制动机构43之间的密封效果。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止挡件46和第二止挡件47可以省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0还可以包括支架48。支架48用于承载驱动组件50、承载件30、第一连接件41、第二连接件42、制动机构43等结构。
支架48包括第一抱臂481和第二抱臂482,第一抱臂481和第二抱臂482相对设置,分别位于支架48的两端。其中,第一连接件41穿过第一抱臂481并与第一抱臂481形成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42穿过第二抱臂482并与第二抱臂482形成转动连接。可以理解为,第一连接件41的可转动结构穿过第一抱臂481与驱动组件50及承载件30分别连接,第一连接件41的不可转动结构与第一抱臂48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42的可转动结构穿过第二抱臂482与制动机构43和承载件30分别连接,第二连接件42的不可转动结构与第二抱臂482固定连接。如此,实现驱动组件50通过驱动第一连接件41带动承载件30及第二连接件42的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抛光组件1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抛光件11和第一电机12,第一抛光件11凸出于承载件30的第一面31,第一电机12位于承载件30的内部,第一电机12可驱动第一抛光件11转动,以对工件表面进行抛光打磨。第二抛光组件20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抛光件21和第二电机22,第二抛光件21凸出于承载件30的第二面32,第二电机22位于承载件30的内部,第二电机22可驱动第二抛光件21转动,以对工件表面进行抛光打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件30大致为四棱柱结构,承载件30包括两相对的第一面31和两相对的第二面32。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22均为双头电机,第一抛光件11和第二抛光件21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一电机12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一抛光件11,两第一抛光件11均凸出于相应的第一面31;第二电机22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二抛光件21,两第二抛光件21均凸出于相应的第二面32。如此,抛光装置100具有四个抛光件,可实现对工件的连续性抛光作业,有利于提升抛光装置100的抛光效率,且第一抛光组件10和第二抛光组件20均具有两个抛光件,减少单一抛光件的磨损率,有利于提升抛光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50可以包括承载驱动件51和驱动传动件52。
驱动传动件52可以为联轴器,驱动传动件52位于承载驱动件51和连接组件40之间且与承载驱动件51和连接组件40的第一连接件41分别连接。驱动传动件52用于将承载驱动件51的驱动力传导至第一连接件41,以使第一连接件41旋转。本实施例中,承载驱动件51的转动方向与承载件30的转动方向相垂直,承载驱动件51通过驱动传动件52将驱动力传导至第一连接件41。如此,驱动组件50的结构紧凑,便于减小抛光装置100的体积。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驱动传动件52可以省略,如此,承载驱动件51可以直接与第一连接件41传动连接。
请一并参见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抛光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一移动组件60、第二移动组件70和第三移动组件80。第一移动组件60与连接组件40的支架48连接,第一移动组件60用于驱动连接组件40的支架48沿第一方向移动,以沿第一方向调节第一抛光件11或第二抛光件21相对工件的位置。第二移动组件70与第一移动组件60连接,第二移动组件70用于驱动第一移动组件60沿第二方向移动,以沿第二方向调节第一抛光件11或第二抛光件21相对工件的位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为不同的方向。第三移动组件80与第二移动组件70连接,第三移动组件80用于驱动第二移动组件70沿第三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之间相互垂直。如此,通过第一移动组件60、第二移动组件70和第三移动组件80,增加第一抛光组件10和第二抛光组件20的运动范围,有利于根据工件表面的轮廓调节位置以对工件进行连续的抛光作业。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件的表面为弧形,抛光装置100中,第一抛光组件10或第二抛光组件20可通过承载件30的旋转调整与工件表面的角度,通过第二移动组件70与第三移动组件80分别沿第二方向、第三方向调整对工件表面抛光的点位或区域,故抛光装置100也可根据工件的弧形表面进行仿形移动以进行连续性抛光作业。
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定义第一方向为如图3所示的X轴方向,第二方向为如图3所示的Z轴方向,第三方向为如图3所示的Y轴方向。显然,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组件60、第二移动组件70和第三移动组件80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省略。例如,第一移动组件60省略,则第二移动组件70与连接组件40的支架48连接。
请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组件6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61、第一滑轨62、第一传动件63、第一滑动座64、第一驱动件65、第一缓冲件66、第一滑块67、第一滑台板68和连接板69。
第一壳体61用于承载第一滑轨62、第一传动件63、第一滑动座64、第一驱动件65、第一缓冲件66、第一滑块67、第一滑台板68和连接板69,第一壳体61与第二移动组件70连接。第一滑轨6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滑轨62相对设于第一壳体61内且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滑块67的数量为四个,两两设于一个第一滑轨62上。第一传动件63设于第一壳体61内且位于两个第一滑轨62之间,第一传动件63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滑动座64滑动地设于第一传动件63上。第一驱动件65与第一传动件63的一端连接,第一驱动件65用于驱动第一传动件63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滑动座64沿第一传动件63运动,即使得第一滑动座64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滑台板68与第一滑动座64及第一滑块67连接,第一滑台板68在第一滑动座64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运动。连接板69与第一滑台板68及连接组件40的支架48连接,如此,使得连接组件40的支架48在连接板69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缓冲件66的数量为两个,沿第一方向分别设于第一滑台板68的两侧,第一缓冲件66具有弹性,为第一滑台板68沿第一方向运动过度时提供缓冲力。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连接板69、第一滑台板68和第一缓冲件66可以省略,如此,第一滑动座64与连接组件40的支架48直接连接。
第一传动件63和第一滑动座64大致可以为滚珠丝杠结构,第一驱动件65可以为伺服电机,第一传动件63通过轴承结构与第一壳体61可转动地连接,第一缓冲件66可以为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件。可以理解地,第一缓冲件66还可以为弹簧等具有弹性的部件,第一滑块67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六个或更多个。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组件60还可以为直线气缸机构,连接组件40的支架48与第一移动组件60的输出端连接。如此,第一移动组件60仍然能够实现支架48沿第一方向移动。
请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移动组件70可以包括第二壳体71、第二滑轨72、第二传动件73、第二滑动座74、第二驱动件75、第二缓冲件76、第二滑块77和第二滑台板78。
第二壳体71用于承载第二滑轨72、第二传动件73、第二滑动座74、第二驱动件75、第二缓冲件76、第二滑块77和第二滑台板78,第二壳体71与第三移动组件80连接。第二滑轨7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滑轨72相对设于第二壳体71内且均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滑块77的数量为四个,两两设于一个第二滑轨72上。第二传动件73设于第二壳体71内且位于两个第二滑轨72之间,第二传动件73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滑动座74滑动地设于第二传动件73上。第二驱动件75与第二传动件73的一端连接,第二驱动件75用于驱动第二传动件73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滑动座74沿第二传动件73运动,即使得第二滑动座74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二滑台板78的一侧与第二滑动座74及第二滑块77连接,第二滑台板78在第二滑动座74的带动下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二滑台板78的另一侧与第一壳体61连接,如此,使得第一移动组件60在第二滑台板78的带动下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二缓冲件76的数量为两个,沿第二方向分别设于第二滑台板78的两侧,第二缓冲件76具有弹性,为第二滑台板78沿第二方向运动过度时提供缓冲力。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滑台板78和第二缓冲件76可以省略,如此,第二滑动座74与第一壳体61直接连接。
第二传动件73和第二滑动座74大致可以为滚珠丝杠结构,第二驱动件75可以为伺服电机,第二传动件73通过轴承结构与第二壳体71可转动地连接,第二缓冲件76可以为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件。可以理解地,第二缓冲件76还可以为弹簧等具有弹性的部件,第二滑块77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六个或更多个。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移动组件70还可以为直线气缸机构,第一壳体61与第二移动组件70的输出端连接。如此,第二移动组件70仍然能够实现第一移动组件60沿第二方向移动。
请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移动组件80可以包括第三壳体81、第三滑轨82、第三传动件83、第三滑动座84、第三驱动件85、第三缓冲件86、第三滑块87和第三滑台板88。
第三壳体81用于承载第三滑轨82、第三传动件83、第三滑动座84、第三驱动件85、第三缓冲件86、第三滑块87和第三滑台板88,第三壳体81可以理解为整个抛光装置100的支撑底座。第三滑轨8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滑轨82相对设于第三壳体81内且均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三滑块87的数量为四个,两两设于一个第三滑轨82上。第三传动件83设于第三壳体81内且位于两个第三滑轨82之间,第三传动件83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三滑动座84滑动地设于第三传动件83上。第三驱动件85与第三传动件83的一端连接,第三驱动件85用于驱动第三传动件83转动,从而使得第三滑动座84沿第三传动件83运动,即使得第三滑动座84沿第三方向运动。第三滑台板88的一侧与第三滑动座84及第三滑块87连接,第三滑台板88在第三滑动座84的带动下沿第三方向运动。第三滑台板88的另一侧与第二壳体71连接,如此,使得第二移动组件70在第三滑台板88的带动下沿第三方向运动。第三缓冲件86的数量为两个,沿第三方向分别设于第三滑台板88的两侧,第三缓冲件86具有弹性,为第三滑台板88沿第三方向运动过度时提供缓冲力。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三滑台板88和第三缓冲件86可以省略,如此,第三滑动座84与第二壳体71直接连接。
第三传动件83和第三滑动座84大致可以为滚珠丝杠结构,第三驱动件85可以为伺服电机,第三传动件83通过轴承结构与第三壳体81可转动地连接,第三缓冲件86可以为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件。可以理解地,第三缓冲件86还可以为弹簧等具有弹性的部件,第三滑块87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六个或更多个。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三移动组件80还可以为直线气缸机构,第二壳体71与第三移动组件80的输出端连接。如此,第三移动组件80仍然能够实现第二移动组件70沿第三方向移动。
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抛光装置100,通过驱动组件50、连接组件40、承载件30、第一移动组件60、第二移动组件70和第三移动组件80之间相互配合,使得第一抛光组件10和第二抛光组件20具有较大的运动范围,且第一抛光组件10和第二抛光组件20可相对工件进行转换,第一抛光组件10或第二抛光组件20相对工件的抛光角度可以被调节,第一抛光组件10或第二抛光组件20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作业,且第一抛光组件10和第二抛光组件20还能够对工件的表面实现仿形移动及进行连续的抛光作业,使得工件的表面的抛光量均匀,有利于提升工件表面的抛光良率,及提升工件的抛光效率;抛光装置100具有多个抛光件,多个抛光件分别对工件进行抛光,减少单个抛光件的磨损,有利于提升抛光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抛光组件和第二抛光组件,均用于抛光工件;
承载件,包括具有预设夹角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抛光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抛光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面;
连接组件,与所述承载件的两端连接;及
驱动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连接组件并带动所述承载件旋转,以实现所述第一抛光组件和所述第二抛光组件相对所述工件的转换,及调节所述第一抛光组件或所述第二抛光组件相对所述工件的抛光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载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件,一端与所述承载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及
制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传动连接,用于锁定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旋转角度,以锁定所述抛光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进一步包括:
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驱动组件之间;及
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制动机构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进一步包括:
支架,包括第一抱臂和第二抱臂,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抱臂并与所述第一抱臂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抱臂并与所述第二抱臂形成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抛光件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抛光件凸出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抛光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抛光件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抛光件凸出于所述第二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包括两相对的所述第一面和两相对的所述第二面;
所述第一电机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所述第一抛光件,两所述第一抛光件均凸出于相应的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电机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所述第二抛光件,两所述第二抛光件均凸出于相应的所述第二面;
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为双头电机。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移动组件,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支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架沿第一方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移动组件,
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为不同方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移动组件,
所述第三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沿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为不同方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承载驱动件和驱动传动件,
所述驱动传动件位于所述承载驱动件和所述连接组件之间且与所述承载驱动件和所述连接组件分别连接。
CN202122791415.3U 2021-11-15 2021-11-15 抛光装置 Active CN216883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1415.3U CN216883262U (zh) 2021-11-15 2021-11-15 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1415.3U CN216883262U (zh) 2021-11-15 2021-11-15 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3262U true CN216883262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01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91415.3U Active CN216883262U (zh) 2021-11-15 2021-11-15 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832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6253A (zh) * 2022-08-12 2022-12-16 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 抛光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6253A (zh) * 2022-08-12 2022-12-16 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 抛光装置
CN115476253B (zh) * 2022-08-12 2024-05-24 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 抛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83262U (zh) 抛光装置
CN212886907U (zh) 一种一体式抛光打蜡机
CN201881240U (zh) 一种水晶磨抛机
CN110281120B (zh) 适用于机器人末端柔性砂带磨抛装置
CN110842723B (zh) 一种多磨头柔性研磨装置
CN210757185U (zh) 一种特殊砂轮修整治具
CN116021396B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直线导轨的打磨加工设备
CN115256179B (zh) 一种多工位抛光机
CN218557091U (zh) 一种多自由度并具有缓冲结构的机械手
CN217493794U (zh) 偏心打磨装置
CN214723588U (zh) 一种定位机构
CN114227501B (zh) 抛光设备及抛光方法
CN213702971U (zh) 一种抛光机位置调整装置
CN109127935B (zh) 一种倍距式机械手
CN114749862A (zh) 工装切换装置及包括该工装切换装置的工装切换系统
CN209248256U (zh) 手表后盖磨光装置
CN112296862A (zh) 一种磁流变抛光装置、抛光加工方法、应用
US20030022607A1 (en) Single drive system for a bi-directional linear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apparatus
CN220128369U (zh) 旋转式压缩机活塞倒角装置
CN220944709U (zh) 一种旋转式打磨移动装置
CN217668551U (zh) 打磨设备
CN212351466U (zh) 一种磁性铁条研磨机床
CN217413551U (zh) 抛光装置
CN216542666U (zh) 一种用于球阀阀芯的精磨机
CN215709452U (zh) 转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09 Foxconn H5 plant 101, No. 2, Donghuan 2nd Road, Fukang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lant 5, building C09, 4th floor, building C07, 2nd floor, building C08, 3rd floor, 4th floor, building C04, zone B, Foxconn Hongg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Fucheng Dasan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Guangzhou Guanlan Foxconn Hongguan Science Park B workshop 5 C09 buildings 4 floors, C07 buildings 2 floors, C08 buildings 3 floors 4 floors, C04 buildings 1 floors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