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67321U - 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67321U
CN216867321U CN202220830545.5U CN202220830545U CN216867321U CN 216867321 U CN216867321 U CN 216867321U CN 202220830545 U CN202220830545 U CN 202220830545U CN 216867321 U CN216867321 U CN 216867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ring
stabilizing
discharg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305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凤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305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67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67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67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轴承相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外圈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槽,内圈滑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槽内,外圈上固定连接有隔板,内圈分为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内设置有滚动体,外圈和第二连接环之间配合设置有稳定单元,外圈上开设有进料槽,进料槽上设置有密封单元,外圈内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出料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稳定单元的设置,第一弹簧、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设置,能够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均对内圈和滚动体的转动的稳定性进行保障,密封单元的设置,转动曲杆与密封主体接触,要取下密封主体的时候,将转动曲杆拿起,转动密封主体,即可将其取下,进行润滑液的添加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自润滑轴承是通过轴承基体上开设若干孔穴,再在孔穴中嵌入固体润滑材料,从而取代传统依靠油膜润滑的轴承,而自润滑轴承应用到机械工业中,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但传统的自润滑轴承基体一般由铜材制成,外层再包覆碳素钢套,经长久试验使用后发现,轴承的强度和耐磨性较差,如何提升轴承的强度和耐磨性是轴承产品的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且自润滑轴承一般是由外圈和内圈两部分组成,转动的时候存在相互摩擦的情况,如何保证内外圈转动时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问题,基于此,现在提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自润滑耐磨轴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旨在解决轴承的强度和耐磨性较差,如何提升轴承的强度和耐磨性是轴承产品的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且自润滑轴承一般是由外圈和内圈两部分组成,转动的时候存在相互摩擦的情况,如何保证内外圈转动时的稳定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外圈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槽,所述内圈滑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槽内,所述外圈上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内圈分为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内设置有滚动体,所述外圈和第二连接环之间配合设置有稳定单元,所述外圈上开设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上设置有密封单元,所述外圈内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出料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侧面设置有与滚动体配合的弧形槽。
优选地,所述稳定单元包括外圈内固定连接的多个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稳定内杆,所述稳定内杆的外侧套设有稳定外杆,所述稳定外杆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稳定内杆的端部通过用于提供弹力的第一弹簧与第二连接槽连接,所述稳定外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连接环的侧面接触,所述稳定外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定环,所述第二滚轮与稳定环的侧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密封单元包括密封主体,所述密封主体与进料槽螺纹连接,所述密封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曲杆。
优选地,所述转动曲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力条,所述密封主体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磁力条,所述第一磁力条和第二磁力条的磁性相反。
优选地,所述出料单元包括第一出料板,所述第一出料板的侧面通过气弹簧与环形槽连接,所述环形槽靠近第二连接环的一侧设置有贯通槽,所述环形槽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对称设置的第二出料板,每组所述第二出料板的侧面均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三出料板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三出料板之间通过聚氯乙烯密封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三出料板配合的出料凸起,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侧面还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第三密封板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稳定单元的设置,第一弹簧、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设置,能够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均对内圈和滚动体的转动的稳定性进行保障;
2、通过密封单元的设置,寻常状态下,在第一磁力条和第二磁力条的作用下,转动曲杆与密封主体接触,要取下密封主体的时候,将转动曲杆拿起,转动密封主体,即可将其取下,进行润滑液的添加作业;
3、通过出料单元的设置,内圈的转动,带动其上的出料凸起顶动第三出料板,第三出料板顶起的时候,在气弹簧与第一出料板的作用下,润滑液进入到内圈与外圈之间,进行润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中外圈上贯通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中稳定内杆和稳定外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内圈;2、外圈;3、第一连接槽;4、隔板;5、第一连接环;6、第二连接环;7、滚动体;8、进料槽;9、环形槽;10、弧形槽;111、第一连接板;112、稳定内杆;113、稳定外杆;114、第二连接槽;115、第一弹簧;116、第一滚轮;117、第一连接杆;118、第二滚轮;119、稳定环;121、密封主体;122、第二连接板;123、转轴;124、转动杆;125、转动曲杆;126、第一磁力条;127、第二磁力条;131、第一出料板;132、气弹簧;133、第二出料板;134、第二弹簧;135、第三出料板;136、聚氯乙烯密封层;137、出料凸起;138、密封环;139、贯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如图1-8所示,包括内圈1和外圈2,外圈2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槽3,内圈1滑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槽3内,外圈2上固定连接有隔板4,内圈1分为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连接环6,第二连接环6内设置有滚动体7,外圈2和第二连接环6之间配合设置有稳定单元,外圈2上开设有进料槽8,进料槽8上设置有密封单元,外圈2内设置有环形槽9,环形槽9内设置有出料单元;
第一连接环5的侧面设置有与滚动体7配合的弧形槽10。
上述装置实际使用的时候,先通过进料槽8将润滑液输送到环形槽9内,然后通过密封单元对进料槽8的口进行密封封闭,轴承转动的时候,滚动体7转动,稳定单元的设置,保证滚动体7转动的稳定性,密封单元对进料槽8和环形槽9内的润滑液进行密封,出料单元在内圈1转动的时候将环形槽9内的润滑液输入到内圈1和外圈2之间,进行润滑。
实施例2
结合图3、6和8,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稳定单元包括外圈2内固定连接的多个第一连接板111,第一连接板1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稳定内杆112,稳定内杆112的外侧套设有稳定外杆113,稳定外杆113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槽114,稳定内杆112的端部通过用于提供弹力的第一弹簧115与第二连接槽114连接,稳定外杆113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116,第一滚轮116与第二连接环6的侧面接触,稳定外杆11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杆117,两个第一连接杆117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118,第二连接环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定环119,第二滚轮118与稳定环119的侧面接触。
上述稳定单元实际使用的时候,通过第一弹簧115、第一滚轮116和第二滚轮118的设置,能够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均对内圈1和滚动体7的转动的稳定性进行保障。
实施例3
结合图1和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密封单元包括密封主体121,密封主体121与进料槽8螺纹连接,密封主体1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板122,两个第二连接板122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123,转轴12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24,转动杆12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曲杆125。
转动曲杆12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力条126,密封主体12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磁力条127,第一磁力条126和第二磁力条127的磁性相反。
上述密封单元实际使用的时候,寻常状态下,在第一磁力条126和第二磁力条127的作用下,转动曲杆125与密封主体121接触,要取下密封主体121的时候,将转动曲杆125拿起,转动密封主体121,即可将其取下,进行润滑液的添加作业。
实施例4
结合图4、5和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出料单元包括第一出料板131,第一出料板131的侧面通过气弹簧132与环形槽9连接,环形槽9靠近第二连接环6的一侧设置有贯通槽139,环形槽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对称设置的第二出料板133,每组第二出料板133的侧面均通过第二弹簧134与第三出料板135连接,相邻的第三出料板135之间通过聚氯乙烯密封层136连接,第二连接环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三出料板135配合的出料凸起137,第二连接环6的侧面还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38,密封环138与第三密封板接触。
上述出料单元实际使用的时候,内圈1的转动,带动其上的出料凸起137顶动第三出料板135,第三出料板135顶起的时候,在气弹簧132与第一出料板131的作用下,润滑液进入到内圈1与外圈2之间,进行润滑。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先通过进料槽8将润滑液输送到环形槽9内,然后通过密封单元对进料槽8的口进行密封封闭,轴承转动的时候,滚动体7转动,稳定单元的设置,保证滚动体7转动的稳定性,密封单元对进料槽8和环形槽9内的润滑液进行密封,出料单元在内圈1转动的时候将环形槽9内的润滑液输入到内圈1和外圈2之间,进行润滑;通过第一弹簧115、第一滚轮116和第二滚轮118的设置,能够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均对内圈1和滚动体7的转动的稳定性进行保障;寻常状态下,在第一磁力条126和第二磁力条127的作用下,转动曲杆125与密封主体121接触,要取下密封主体121的时候,将转动曲杆125拿起,转动密封主体121,即可将其取下,进行润滑液的添加作业;内圈1的转动,带动其上的出料凸起137顶动第三出料板135,第三出料板135顶起的时候,在气弹簧132与第一出料板131的作用下,润滑液进入到内圈1与外圈2之间,进行润滑。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包括内圈(1)和外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2)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槽(3),所述内圈(1)滑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槽(3)内,所述外圈(2)上固定连接有隔板(4),所述内圈(1)分为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连接环(6),所述第二连接环(6)内设置有滚动体(7),所述外圈(2)和第二连接环(6)之间配合设置有稳定单元,所述外圈(2)上开设有进料槽(8),所述进料槽(8)上设置有密封单元,所述外圈(2)内设置有环形槽(9),所述环形槽(9)内设置有出料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5)的侧面设置有与滚动体(7)配合的弧形槽(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单元包括外圈(2)内固定连接的多个第一连接板(111),所述第一连接板(1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稳定内杆(112),所述稳定内杆(112)的外侧套设有稳定外杆(113),所述稳定外杆(113)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槽(114),所述稳定内杆(112)的端部通过用于提供弹力的第一弹簧(115)与第二连接槽(114)连接,所述稳定外杆(113)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116),所述第一滚轮(116)与第二连接环(6)的侧面接触,所述稳定外杆(11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杆(117),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17)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118),所述第二连接环(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定环(119),所述第二滚轮(118)与稳定环(119)的侧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单元包括密封主体(121),所述密封主体(121)与进料槽(8)螺纹连接,所述密封主体(1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板(12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122)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123),所述转轴(12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24),所述转动杆(12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曲杆(12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曲杆(12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力条(126),所述密封主体(12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磁力条(127),所述第一磁力条(126)和第二磁力条(127)的磁性相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单元包括第一出料板(131),所述第一出料板(131)的侧面通过气弹簧(132)与环形槽(9)连接,所述环形槽(9)靠近第二连接环(6)的一侧设置有贯通槽(139),所述环形槽(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对称设置的第二出料板(133),每组所述第二出料板(133)的侧面均通过第二弹簧(134)与第三出料板(135)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三出料板(135)之间通过聚氯乙烯密封层(13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环(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三出料板(135)配合的出料凸起(137),所述第二连接环(6)的侧面还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38),所述密封环(138)与第三密封板接触。
CN202220830545.5U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 Active CN216867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30545.5U CN216867321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30545.5U CN216867321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67321U true CN216867321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24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30545.5U Active CN216867321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67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8748A (zh) 密封免加油链条
CN216867321U (zh) 一种自润滑耐磨轴承
CN207830362U (zh) 一种双列滚动轴承
CN101131180A (zh) 带调心圈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CN215762795U (zh) 一种带挡圈的高精度转台用重载回转支承装置
CN110886768A (zh) 一种滚动式轴承
CN206626097U (zh) 一种转盘轴承用自润滑耐摩擦保持架
CN202418425U (zh) 密封免加油链条
CN212250819U (zh) 一种自润滑翻边轴承
CN213451319U (zh) 一种耐磨深沟球轴承
CN209705086U (zh) 双层轴承
CN101265949A (zh) 三唇接触式密封轴承
CN201193658Y (zh) 三唇接触式密封轴承
CN212177653U (zh) 一种石墨柱高温高压力自润滑轴承
CN205064350U (zh) 一种甩油环
CN110410378A (zh) 一种新型的高速高压马达
CN218031069U (zh) 一种高耐磨翻边无油轴承
CN220890768U (zh) 一种具有注脂孔的单列角接触球轴承
CN218625053U (zh) 一种带防尘结构的深沟球轴承
CN214578306U (zh) 一种耐磨抗压的滚动导卫轴承
CN215805731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托辊轴承
AU2020103203A4 (en) A roller sealed and lubricated axially by nano-magnetic fluids
CN210769831U (zh) 一种透平机滑动轴承
CN214118753U (zh) 一种适于重载条件下工作的滑动轴承
CN213655471U (zh) 一种直线轴承滑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