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61692U - 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61692U
CN216861692U CN202123389228.9U CN202123389228U CN216861692U CN 216861692 U CN216861692 U CN 216861692U CN 202123389228 U CN202123389228 U CN 202123389228U CN 216861692 U CN216861692 U CN 216861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cooter
seat
wire harness
ped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892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冠
王灿
吕荣辉
夏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892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61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61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61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板车,包括:手扶杆,手扶杆包括:立杆和把横,把横设置于立杆上,立杆和把横成型为一体,把横的中部设置有容纳槽,立杆的内部中空且设置为第一走线通道;仪表,仪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容纳槽中且连接有第一线束,第一线束设置于第一走线通道内;刹把,刹把设置于把横的一端且连接有第二线束,第二线束设置于第一走线通道内;油把,油把设置于把横的另一端且连接有第三线束,第三线束设置于把横内且与仪表连接。通过在立杆内设置第一走线通道,使得仪表上连接的第一线束、刹把连接的第二线束和油把上连接的第三线束均可以容置于第一走线通道内,即手扶杆处的线束均被收纳在第一走线空间,从而使得滑板车的整体性更好。

Description

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滑板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滑板车深受广大年轻消费者的青睐。由于其小巧、便携、可玩性较高等特点,滑板车的生产厂商如雨后春笋般爆发。但是市场上很多滑板车并没有完全脱离其本身概念,在外观,骑行舒适等方面并不尽如人意。有些滑板车的结构太过复杂,零件制作成本也高。电动滑板车由于受电控系统控制,转把引出线、刹把引出线、刹车线不可避免的会裸露在车体外部。
相关技术中,在尽量避免引出线外露的情况下,受到电动滑板车本身管料的限制,或多或少的还是会有引出线外露,这样的结构既不美观,也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滑板车,通过在立杆内设置第一走线通道,使得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均可以容置于第一走线通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包括:手扶杆,所述手扶杆包括:立杆和把横,所述把横设置于所述立杆上,所述立杆和所述把横成型为一体,所述把横的中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立杆的内部中空且设置为第一走线通道;仪表,所述仪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且连接有第一线束,所述第一线束设置于所述第一走线通道内;刹把,所述刹把设置于所述把横的一端且连接有第二线束,所述第二线束设置于所述第一走线通道内;油把,所述油把设置于所述把横的另一端且连接有第三线束,所述第三线束设置于所述把横内且与所述仪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通过在立杆内设置第一走线通道,使得仪表上连接的第一线束和刹把连接的第二线束均可以容置于第一走线通道内,即手扶杆处的线束均被收纳在第一走线空间,从而使得滑板车的整体性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立杆和所述把横焊接成一体结构,所述把横的中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仪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电门锁,所述电门锁设置于所述把横且连接有第四线束,所述第四线束容置于所述把横内且与所述仪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板车还包括:车架、踏板组件和控制器,所述立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前侧,所述踏板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车架且位于所述踏板组件的下方,所述车架设置有第二走线通道,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三线束从所述第一走线通道延伸至所述第二走线通道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板车还包括:电池和电池舱,所述电池和所述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电池舱,所述电池舱设置于所述车架且位于所述踏板组件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舱包括:底舱和顶盖,顶盖盖设在所述底舱上;所述滑板车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所述踏板组件、所述顶盖和所述底舱后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板车还包括:座椅组件,所述座椅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或设置于所述踏板组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组件包括:座椅、连接杆和座椅底架,所述座椅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顶部,所述座椅底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座椅底架且相对所述座椅底架可升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踏板组件包括:踏板和踏板加强件,所述踏板加强件设置于所述车架,所述踏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踏板加强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踏板组件还包括:座椅外罩和后壳,所述座椅外罩设置于所述踏板加强件上且罩设在所述座椅底架上,所述后壳设置于所述踏板加强件的后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板车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车架且位于所述踏板组件的下方,所述电池连接有充电端,所述座椅外罩上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端设置于所述充电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板车还包括:前叉、前灯和前灯壳,所述前叉设置于所述立杆的下端,所述前灯设置于所述前灯壳上,所述前灯壳设置于所述前叉上,所述前灯壳还设置于所述踏板加强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踏板加强件包括:加强框和翻边,所述加强框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翻边设置于所述加强框的边缘处且向下翻折设置,所述翻边至少部分地遮挡所述车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架包括:头管和纵管,所述纵管在横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纵管的前端与所述头管焊接成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踏板组件和电池舱连接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0、滑板车;
10、手扶杆;11、立杆;12、把横;13、容纳槽;
20、车架;21、头管;22、纵管;23、搁脚装置;
30、踏板组件;31、踏板;32、踏板加强件;321、加强框;322、翻边;33、座椅外罩;34、后壳;
41、电池;421、底舱;422、顶盖;423、避让槽;43、充电端;
50、座椅组件;51、座椅;52、连接杆;53、座椅底架;
61、铃铛;62、刹把;63、油把;64、电门锁;65、控制器;66、前叉;67、前灯; 68、前灯壳;69、前车轮;70、后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100。
结合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板车100包括:手扶杆10、仪表、刹把62和油把63,手扶杆10包括:立杆11和把横12,把横12设置于立杆11上,立杆11的内部中空,并且立杆11的内部设置为第一走线通道,其中,横管和立杆11均为圆管结构,手扶杆10都采用圆管结构加工,成本较低。其中,立杆11和把横12焊接成一体结构。如此设置,将立杆11和把横12焊接成一体结构,可以提升把横12和立杆11的整体性,使得把横12和立杆11之间的连接处不需要增设额外的连接件,从而可以减少手扶杆10的生产成本。此外,立杆11和把横12焊接成一体结构,可以提升手扶杆10的结构强度。
参照图3所示,把横12的中部设置有容纳槽13,仪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容纳槽13中。如此设置,将仪表设置在容纳槽13内,不仅可以避免仪表放置在容纳槽13外侧容易受到碰撞或者腐蚀的问题,并且把横12的整体性更高,用户使用时更加舒适。此外,仪表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容纳槽13内,例如,容纳槽13内设置有卡扣,仪表外侧设置有卡槽,卡扣与卡槽卡接配合将仪表固定在容纳槽13内,并且,在用户拆卸仪表时更加方便。当然,仪表还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容纳槽13内。
此外,仪表设置于把横12,并且仪表连接有第一线束,第一线束设置于第一走线通道内,也就是说,仪表设置在把横12上,并且仪表连接的第一线束容置于第一走线空间内,其中,仪表可以显示滑板车100的运行参数。此外,仪表上可以设置有触摸显示屏,即用户可以通过控制触摸显示屏来实现控制滑板车100的运行。如此,将第一线束容置于第一走线空间内,使得第一线束不会暴露在外界,从而可以提升滑板车100的整洁度。
如图4所示,刹把62设置于把横12的一端,并且刹把62连接有第二线束,第二线束设置于第一走线通道内。其中,滑板车100还设置有前车轮69和后车轮70,刹把62 可以控制前车轮69或者后车轮70减速。如此,将第二线束设置在第一走线通道内,同样可以提升滑板车100的整洁度。此外,把横12上还设置有铃铛61,铃铛61设置于把横12上,并且与刹把62位于同一侧。进一步地,铃铛61和刹把6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如图3所示,油把63设置于把横12的另一端,并且油把63连接有第三线束,第三线束设置于把横12内,并且与仪表连接。其中,油把63可以控制车辆的行驶速度,并且将连接油把63的第三线束设置于把横12内,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滑板车100的整洁度。
由此,通过在立杆11内设置第一走线通道,使得仪表上连接的第一线束、刹把62连接的第二线束均可以容置于第一走线通道内,即手扶杆10上的线束均被收纳在第一走线空间,从而使得滑板车100的整体性更好。
如图3所示,滑板车100还包括:电门锁64,电门锁64设置于把横12,并且电门锁64连接有第四线束,第四线束容置于把横12内,且与仪表连接。其中,电门锁64 连接在车辆的控制电路内,增加电门锁64可以提高滑板车100行驶时的安全性。例如,电门锁64可以断开或者启动控制电路,即通过控制控制电路的通断影响滑板车100的使用,使得用户在关闭电门锁64后,滑板车100可以停止运行。并且,电门锁64上连接有第四线束,第四线束同样可以容置于把横12内。
此外,如图2和图5所示,滑板车100还包括:车架20、踏板组件30和控制器65,立杆11可转动地设置于车架20的前侧,踏板组件30设置于车架20,控制器65设置于车架20,并且控制器65位于踏板组件30的下方,车架20设置有第二走线通道,第一线束从第一走线通道延伸至第二走线通道,并且第一线束和第三线束均与控制器65电连接。也就是说,车架20内设置有第二走线通道,如此设置使得第一线束可以与从第一走线通道进入到第二走线通道内,即线束均内置,使得滑板车100的性更好,用户更容易接受。此外,第四线束也可以穿过第一走线通道进入到第二走线通道内,而且第四线束也与控制器65电连接。
结合图2、图4和图5所示,滑板车100还包括:电池41和电池舱,电池41和控制器65均设置于电池舱,电池舱设置于车架20,并且电池舱位于踏板组件30的下方。其中,电池41可以给滑板车100供电,例如控制器65、车灯和驱动轮等,电池舱可以保护电池41和控制器65,避免电池41和控制器65放置在外界受到损害或者腐蚀。此外,电池舱设置有向内侧凸出的避让槽423,避让槽423可以避免设置于车架20上的搁脚装置23,这样使得电池舱可以设置在车架20上,并且不会减小电池舱的内部空间。其中,控制器65与电池41电连接。
结合图2、图4和图5所示,电池舱包括:底舱421和顶盖422,顶盖422盖设在底舱421上,滑板车100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穿设踏板组件30、顶盖422和底舱421 后固定在车架20上。也就是说,紧固件可以将底舱421和顶盖422固定在车架20上,从而可以提升电池舱的安装稳定性。当然,紧固件还可以穿过踏板组件30后将踏板组件30、底舱421、顶盖422均固定在车架20上。其中,紧固件可以为螺栓。
此外,在车架20朝向底舱421的一侧形成有凸起,底舱421朝向车架20的一侧设置有避让空间,以在底舱421与车架20固定连接时,底舱421上的避让空间避让车架 20上的凸起,方便电池舱与车架20的连接。
结合图1-图5所示,滑板车100还包括:座椅组件50,座椅组件50设置于车架20 上或设置于踏板组件30上。如此设置,在滑板车100上加装座椅组件50,用户可以坐在座椅组件50上骑行,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骑行舒适度。其中,座椅组件50可以安装在车架20上,使得座椅组件50的连接稳定性更强,或者,座椅组件50直接安装在踏板组件30上,使得座椅组件50的安装更加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座椅组件50包括:座椅51、连接杆52和座椅底架53,座椅 51设置于连接杆52的顶部,座椅底架53设置于车架20上,连接杆52设置于座椅底架 53。也就是说,连接杆52的上端连接有座椅51,连接杆52的下端连接有座椅底架53,此外座椅底架53与车架20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使得座椅51可以通过连接杆52和座椅底架53连接在车架20上,从而可以提升座椅组件50的安装稳定性。其中,座椅底架5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20上,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20上。
此外,连接杆52相对座椅底架53可升降,如此设置,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座椅组件50的高度,使得用户在骑行时更加舒适。
参照图5所示,踏板组件30包括:踏板31和踏板加强件32,踏板加强件32设置于车架20,踏板31可拆卸地设置于踏板加强件32上。也就是说,踏板加强件32设置在顶盖422和踏板31之间,其中,踏板加强件32通过螺钉与顶盖422固定连接,踏板 31与踏板加强件32之间通过卡接配合实现固定连接。此外,踏板加强件32的前端设置有避让立杆11的避让空间,以及踏板加强件32的后端设置有避让连接杆52的避让空间,如此设置使得手扶杆10和座椅组件50的部分均可以穿过踏板加强件32。其中,踏板31的前端设置有穿孔,立杆11可以穿过穿孔后与车架20的头管21配合连接。
如图2和图5所示,踏板组件30还包括:座椅外罩33和后壳34,座椅外罩33设置于踏板加强件32上,并且罩设在座椅底架53上,后壳34设置于踏板加强件32的后端。也就是说,在踏板加强件32的后端还设置有座椅外罩33和后壳34,其中,座椅外罩33和后壳34可以罩设在座椅底架53上,以实现对座椅底架53的遮挡,而且座椅外罩33和后壳34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踏板加强件32上。并且,后壳34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以避让滑板车100的后车轮70,从而可以提升滑板车100的整体性。此外,在座椅外罩33上设置有穿孔,连接杆52可以穿过穿孔后与座椅底架53上。
如图2所示,电池41连接有充电端43,座椅外罩33上设置有充电口,充电端43 设置于充电口。也就是说,在座椅外罩33上设置充电端43,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座椅外罩33上的充电口与电池41的充电端43电连接,从而实现对电池41的充电。此外,在充电口处还可以设置防水盖,防水盖在电池41未充电时盖设在充电口处,可以将充电口密封起来,避免水和灰尘进入充电口,在电池41需要充电时,取下防水盖露出充电口,即可对电池41进行充电。而且,充电口设置在座椅外罩33上倾斜的位置处,从而使得座椅外罩33上有水时,方便水流走,避免水在充电口周围汇聚,从而可以避免充电口进水。
如图1-图3所示,滑板车100还包括:前叉66、前灯67和前灯壳68,前叉66设置于立杆11的下端,前灯67设置于前灯壳68上,前灯壳68设置于前叉66上,前灯壳68还设置于踏板加强件32上。如此设置,立杆11和前叉66固定连接,前灯壳68 套设在前叉66上,并且前灯壳68的一部分还设置在踏板加强件32上,从而可以实现对前灯壳68的固定。具体地,前灯壳68与踏板组件30之间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此外,前灯67设置在前灯壳68上,通过前灯67可以在亮度较低时照亮道路,提升滑板车100的行驶安全性。以及,在后车轮70上设置有后挡泥板,后挡泥板上设置有后灯,后灯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滑板车100的行驶安全。
此外,如图5所示,踏板加强件32包括:加强框321和翻边322,加强框321设置于车架20上,翻边322设置于加强框321的边缘处,并且翻边322向下翻折设置,翻边322至少部分地遮挡车架20。也就是说,加强框321与顶盖42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及,踏板31与加强框321之间通过卡扣实现连接。此外,在加强框321的边缘处设置有翻边322,在踏板加强件32固定在车架20上时,翻边322可以遮挡在车架20 的外侧,从而可以提升滑板车100的整体性。其中,翻边322和加强框321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以进一步地加强踏板加强件32的结构强度。
如图4所示,车架20包括:头管21和纵管22,纵管22在横向上相对设置,纵管22的前端与头管21焊接成一体结构。其中,头管21内设置有轴承,前叉66设置于穿过轴承,以使前叉66偏移时带动前车轮69相对头管21发生偏移,从而实现车辆的转向。并且,纵管22为两个,两个纵管22的前端连接有头管21,两个纵管22的后端设置有座椅底架53,如此设置可以提升车架20的结构强度。其中,纵管22靠近头管21 的一端弯折设置,如此可以提升车架20的结构强度。
滑板车100的长度为d,d满足关系式:d≤950mm。也就是说,滑板车100的车身整体长度小于950mm,整体结构小巧耐看,用户骑行舒适感增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扶杆,所述手扶杆包括:立杆和把横,所述把横设置于所述立杆上,所述立杆和所述把横成型为一体,所述把横的中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立杆的内部中空且设置为第一走线通道;
仪表,所述仪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且连接有第一线束,所述第一线束设置于所述第一走线通道内;
刹把,所述刹把设置于所述把横的一端且连接有第二线束,所述第二线束设置于所述第一走线通道内;
油把,所述油把设置于所述把横的另一端且连接有第三线束,所述第三线束设置于所述把横内且与所述仪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门锁,所述电门锁设置于所述把横且连接有第四线束,所述第四线束容置于所述把横内且与所述仪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架、踏板组件和控制器,所述立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前侧,所述踏板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车架且位于所述踏板组件的下方,所述车架设置有第二走线通道,所述第一线束从所述第一走线通道延伸至所述第二走线通道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和电池舱,所述电池和所述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电池舱,所述电池舱设置于所述车架且位于所述踏板组件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舱包括:底舱和顶盖,顶盖盖设在所述底舱上;
所述滑板车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所述踏板组件、所述顶盖和所述底舱后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椅组件,所述座椅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或设置于所述踏板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组件包括:座椅、连接杆和座椅底架,所述座椅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顶部,所述座椅底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座椅底架且相对所述座椅底架可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组件包括:踏板和踏板加强件,所述踏板加强件设置于所述车架,所述踏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踏板加强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组件还包括:座椅外罩和后壳,所述座椅外罩设置于所述踏板加强件上且罩设在所述座椅底架上,所述后壳设置于所述踏板加强件的后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车架且位于所述踏板组件的下方,所述电池连接有充电端,所述座椅外罩上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端设置于所述充电口。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叉、前灯和前灯壳,所述前叉设置于所述立杆的下端,所述前灯设置于所述前灯壳上,所述前灯壳设置于所述前叉上,所述前灯壳还设置于所述踏板加强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加强件包括:加强框和翻边,所述加强框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翻边设置于所述加强框的边缘处且向下翻折设置,所述翻边至少部分地遮挡所述车架。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头管和纵管,所述纵管在横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纵管的前端与所述头管焊接成一体结构。
CN202123389228.9U 2021-12-29 2021-12-29 滑板车 Active CN216861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9228.9U CN216861692U (zh) 2021-12-29 2021-12-29 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9228.9U CN216861692U (zh) 2021-12-29 2021-12-29 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61692U true CN216861692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48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89228.9U Active CN216861692U (zh) 2021-12-29 2021-12-29 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616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27154B2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JP2004074911A (ja) 電動車両
EP3061679B1 (en) Rear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WO2010013480A1 (en) Scooter type vehicle
US7604382B2 (en) Vehicle component assembly for a straddle type vehicle
CN100404361C (zh) 机动二轮车
JP5697189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88530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ウィンカ装置
CN102642477B (zh) 电动车辆
CN216861692U (zh) 滑板车
US7690461B2 (en) All terrain vehicle
KR101114080B1 (ko) 자동 이륜차의 배선 유지 구조
EP2554464B1 (en) Motorcycle
JP4999450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リザーブタンク配置構造
CN102001388A (zh) 机动二轮车
EP3889014B1 (en) Straddled vehicle
JP2683165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US20050006169A1 (en) Front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KR100768369B1 (ko) 자동 이륜차
JP2908502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キャリア取付構造
JPH0323432Y2 (zh)
JPS639505Y2 (zh)
JPH0834380A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S5839986Y2 (ja) 自動二輪車、自動三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エンダ廻り構造
JPS623084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