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61126U - 车辆悬架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悬架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61126U
CN216861126U CN202220216516.XU CN202220216516U CN216861126U CN 216861126 U CN216861126 U CN 216861126U CN 202220216516 U CN202220216516 U CN 202220216516U CN 216861126 U CN216861126 U CN 216861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structure
sleeve
vehicle suspension
vehicl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165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显华
李世苗
任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Petrole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Petrole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Petrole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Petrole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165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61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61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61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悬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悬架结构及车辆。上述的车辆悬架结构包括:调节件;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套设在调节件的外部,并与调节件螺纹连接;弹性件,弹性件的部分套设在调节件的外部,弹性件的剩余部分套设在第一套筒的外部,弹性件的第一端与第一套筒连接,在调节件相对于第一套筒移动时,调节件能够带动弹性件伸缩,以调节车辆悬架结构的刚度。上述的车辆悬架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悬架结构的刚度不能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悬架结构,实现了车辆悬架结构的刚度连续可调,能够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进行刚度调节,有效地避开了共振区域,减小了整车的振动,提高了车辆驾驶室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车辆悬架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悬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悬架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压裂车工作时,大泵的振动频率与底盘车的振动频率相近很容易产生共振,从而引起车辆的强烈晃动,进而影响在驾驶室内操作人员的体验感,同时也影响驾驶室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一问题,对车辆悬架结构的刚度进行调节使其固有频率远离大泵工作时的固有频率,从而减少整车振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悬架结构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悬架结构的刚度不能调节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悬架结构,包括:调节件;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在所述调节件的外部,并与所述调节件螺纹连接;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部分套设在所述调节件的外部,所述弹性件的剩余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外部,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在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移动时,所述调节件能够带动所述弹性件伸缩,以调节所述车辆悬架结构的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悬架结构,所述第一套筒的外部套接有截止环,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截止环抵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悬架结构,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直径,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本体的外部,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面抵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悬架结构,还包括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调节件的第一本体转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悬架结构,所述接头包括连接的第三本体和第四本体,所述第三本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本体的直径,所述调节件的第一本体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环形凹槽卡接,并能沿所述环形凹槽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悬架结构,还包括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套设在所述弹性件的外部,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调节件的第一本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悬架结构,所述第二套筒包括筒体和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筒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调节件的第一本体的顶面连接,其中,所述顶板设有通孔,所述接头的第四本体贯穿所述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悬架结构,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开口直径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悬架结构,所述第二套筒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调节件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悬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悬架结构,通过将第一套筒与调节件螺纹连接,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套筒固定连接,在第一套筒旋进或旋出时弹性件长度可调,实现了车辆悬架结构的刚度连续可调,能够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进行刚度调节,有效地避开了共振区域,减小了整车的振动,提高了车辆驾驶室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悬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调节件;11:第一本体;12:第二本体;20:第一套筒;30:弹性件;40:截止环;50:接头;51:第三本体;52:第四本体;53:第五本体;60:第二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结合图1和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悬架结构和车辆。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悬架结构包括:调节件10、第一套筒20和弹性件30。第一套筒20套设在调节件10的外部并与调节件10螺纹连接,弹性件30的部分套设在调节件10的外部,弹性件30的剩余部分套设在第一套筒20的外部,弹性件30的第一端与第一套筒20连接,在调节件10相对于第一套筒20移动时,调节件10能够带动弹性件30伸缩,以调节车辆悬架结构的刚度。
具体来说,调节件10用于与车辆驾驶室连接,第一套筒20用于与车辆的主梁连接。调节件10能够相对于第一套筒20上下往复移动,以调节弹性件30的长度,也即调节车辆悬架结构的刚度,以改变车辆的固有频率,使其避开共振区域。第一套筒20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调节件10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该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根据具体工作状态,旋进或旋出第一套筒20可以调节弹性件30的长度。具体地,旋转调节件10向下运动,调节件10挤压弹性件30,弹性件30收缩,旋转调节件10向上运动,弹性件30伸长。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30的第一端可与第一套筒20固定连接,以对弹性件30的第一端进行定位。可选地,也可在第一套筒20的外部套接定位件,弹性件30的第一端与定位件抵触,实现弹性件30第一端的固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件10包括连接的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第二本体12的直径小于第一本体11的直径,弹性件30的部分套设在第二本体12的外部,在调节件10向下移动时,第一本体11挤压弹性件30的第二端,使弹性件30收缩,进而调节车辆悬架结构的刚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套筒20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第一套筒20每旋进或旋出一个螺距,弹性件30的伸缩量即可调节一个螺距,即能对车辆悬架结构的刚度进行一次调节,从而使车辆的悬架结构具有多种刚度。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30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悬架结构,通过将第一套筒与调节件螺纹连接,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套筒固定连接,在第一套筒旋进或旋出时弹性件长度可调,实现了车辆悬架结构的刚度连续可调,能够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进行刚度调节,有效地避开了共振区域,减小了整车的振动,提高了车辆驾驶室的舒适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套筒20的外部套接有截止环40,弹性件30的第一端与截止环40抵触。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截止环40用于对弹性件30进行定位,旋转调节件10的过程中,调节件10挤压弹性件30,弹性件30的第一端与截止环40的表面抵触,以对弹性件30的第一端进行固定。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件10包括连接的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第二本体12的直径小于第一本体11的直径,弹性件30的部分套设在第二本体12的外部,弹性件30的第二端与第一本体11的底面抵触。
具体来说,在对弹性件30的压缩量进行调节时,第一本体11挤压弹性件30,使弹性件30收缩。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悬架结构还包括接头50,接头50与调节件10的第一本体11转动连接。具体来说,接头50用于与车辆的驾驶室连接,旋转调节件10使调节件10向下或向上移动,可以实现车辆悬架结构刚度的改变,进而调整车辆的固有频率。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接头50包括连接的第三本体51和第四本体52。第三本体51的直径大于第四本体52的直径,调节件10的第一本体11设有环形凹槽,第三本体51与环形凹槽卡接,并能够沿环形凹槽转动。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本体51与第四本体52均为圆柱体结构,第三本体51的直径小于环形凹槽的直径,以使调节件10能够相对于接头50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本体52用于与车辆的驾驶室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接头50还包括第五本体53,第五本体53与第四本体52连接,第五本体53用于与车辆的驾驶室连接。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悬架结构还包括第二套筒60,第二套筒60套设在弹性件30的外部,第二套筒60与调节件10的第一本体11连接。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套筒60可以为筒形件,第二套筒60的筒壁可与第一本体11的圆周面连接;可选地,第二套筒60的端面也可与第一本体11的底面连接,第二套筒60用于防止灰尘、泥土等落在弹性件30上,影响弹性件30的收缩量,进而影响车辆悬架结构刚度调节的范围。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套筒60包括筒体和顶板,顶板与筒体的一端连接,顶板与调节件10的第一本体11的顶面连接。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套筒60套设在调节件10的外部,第二套筒60的顶板与调节件10的第一本体11的顶面连接,顶板上开设有通孔,接头50的第四本体52穿过该通孔。进一步地,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通孔的直径与调节件10第一本体11上环形凹槽的开口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套筒60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调节件10的长度,以免在调节件10移动过程中,因第二套筒60长度较长,影响弹性件30压缩量的调节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悬架结构。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车辆可以为压裂车、消防车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通过设置车辆悬架结构,使车辆的固有频率可以连续调节,能够根据具体工况进行调节,从而避开共振区域,减小了车辆整车的振动,提高了车辆驾驶室的舒适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件;
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在所述调节件的外部,并与所述调节件螺纹连接;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部分套设在所述调节件的外部,所述弹性件的剩余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外部,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在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移动时,所述调节件能够带动所述弹性件伸缩,以调节所述车辆悬架结构的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部套接有截止环,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截止环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直径,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本体的外部,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面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调节件的第一本体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连接的第三本体和第四本体,所述第三本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本体的直径,所述调节件的第一本体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环形凹槽卡接,并能沿所述环形凹槽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套设在所述弹性件的外部,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调节件的第一本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包括筒体和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筒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调节件的第一本体的顶面连接,其中,所述顶板设有通孔,所述接头的第四本体贯穿所述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开口直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调节件的长度。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悬架结构。
CN202220216516.XU 2022-01-26 2022-01-26 车辆悬架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6861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16516.XU CN216861126U (zh) 2022-01-26 2022-01-26 车辆悬架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16516.XU CN216861126U (zh) 2022-01-26 2022-01-26 车辆悬架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61126U true CN216861126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53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16516.XU Active CN216861126U (zh) 2022-01-26 2022-01-26 车辆悬架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611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29062B2 (en) Bump stopper cap
CN216861126U (zh) 车辆悬架结构及车辆
CN214888548U (zh) 一种基于分段式可调节的减震器
CN104070995B (zh) 一种变速箱下方侧抗扭拉杆总成
CN212945475U (zh) 一种带阻尼减振的微调精密镗刀
CN218152145U (zh) 扣压式单筒减振器
US10439274B2 (en) Pivot axle arrangement
JP2010264779A (ja) アッパーマウン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CN216447359U (zh) 减振器液压缓冲组件及渐变式行程调节减振器
CN211335503U (zh) 稳定杆连杆及车辆
JP2002347420A (ja) 車輌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のアッパーマウント機構
CN210132963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减震器安装结构
CN201786989U (zh) 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
JP4138715B2 (ja) ダンパーのマウント構造
CN211764764U (zh) 转向节与滑柱组件及具有其的悬架系统和车辆
CN220453114U (zh) 一种防松落调平支脚及车载支撑结构
CN220243554U (zh) 一种应用于无人机云台的挂载结构
CN214564440U (zh) 一种减震器塔顶上座
JP2019137355A (ja) 車両用のアッパーマウント及びサスペンション
JP3195593B2 (ja)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における車高調整装置
CN216768185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减震器
CN213808612U (zh) 一种轻量化减振器
CN212225863U (zh) 基于分段式可调节的减震器
CN215831020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调压弹簧
CN205780521U (zh) 减振器、减振系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