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0263U - 注液孔组件、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注液孔组件、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0263U
CN216850263U CN202122606186.3U CN202122606186U CN216850263U CN 216850263 U CN216850263 U CN 216850263U CN 202122606186 U CN202122606186 U CN 202122606186U CN 216850263 U CN216850263 U CN 216850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flow guide
liquid
liquid inlet
injec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061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伟振
伍永彬
林蹬华
宋书涛
程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061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0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0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0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液孔组件、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解决了注液孔有漏液残留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注液孔组件所述注液孔组件包括壳体顶盖和密封盖板;所述壳体顶盖上开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包括依次对接的沉孔部、导流部和进液部,所述沉孔部和所述进液部分别位于所述导流部的上下两侧;其中,所述导流部的孔壁形成有漏斗状的斜面结构,所述导流部的孔径由所述沉孔部向所述进液部的方向逐渐变小。本申请在对电芯进行电解液充液时,即使有电解液残留于注液孔内,也能基于该漏斗状的斜面而流入二次电池的电解液池中,避免了注液孔内电解液的残留。

Description

注液孔组件、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液孔组件、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充电电池广泛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以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充电电池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针对充电电池的工作性能需求也越来越多。
而电池的电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气体,电芯会发生鼓胀而影响电池安全性能,再加之密封盖板的焊接爆点,容易导致漏液等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是鉴于上述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液孔组件及二次电池,能够避免壳体顶盖上的注液孔处电解液残留,且能提供更佳的密封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注液孔组件及二次电池。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注液孔组件,所述注液孔组件包括壳体顶盖和密封盖板;所述壳体顶盖上开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包括依次对接的沉孔部、导流部和进液部,所述沉孔部和所述进液部分别位于所述导流部的上下两侧;其中,所述导流部的孔壁形成有漏斗状的斜面结构,所述导流部的孔径由所述沉孔部向所述进液部的方向逐渐变小。
由此,本申请通过将注液孔的导流部的孔壁设置为漏斗状的斜面结构,在对电芯进行电解液充液时,即使有电解液残留于注液孔内,也能基于该漏斗状的斜面而流入二次电池的电解液池中,避免了壳体顶盖的注液孔内电解液的残留。
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沉孔部的孔壁形成有漏斗状的斜面结构,所述沉孔部的孔径由注液孔的开口处向所述导流部方向逐渐变小,所述沉孔部的最小孔径与所述导流部的最大孔径相同。本申请实施例的沉孔部通过漏斗状的设置,可以方便密封盖板的盖设,从而可以提升注液孔组件的密封效果。
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顶盖的显露部分设置有隆起部;所述隆起部围设于所述沉孔部四周而形成所述沉孔部。本申请实施例的沉孔部设置于壳体顶盖的外沿,且围设于所述沉孔部四周,加强了所述沉孔部的结构强度。
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沉孔部、所述导流部和所述进液部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且所述进液部的孔径小于所述导流部的最小孔径。本申请实施例的沉孔部、导流部和进液部以相同的中轴线布局,更方便加工,且提升了注液孔组件的结构强度。
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液孔组件还包括能插置于进液部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内封盖、外封盖和柱状连接部;所述内封盖和所述外封盖设置于所述柱状连接部的两端;其中,所述柱状连接部具有与所述进液部匹配的形状,所述柱状连接部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进液部的孔径。本申请实施例的密封塞能够更佳地对电池的电解液进行密封,使电池不易漏液。
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封盖的外径大于所述柱状连接部的外径。本申请实施例的密封塞插置于进液部中时,可以通过内封盖将进液部的上开口封堵住,进一步密封电池的电解液。
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封盖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内封盖的外径。本申请实施例的密封塞插置于进液部中时,可以通过外封盖将进液部的下开口封堵住,进一步密封电池的电解液。
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盖板具有与所述沉孔部的漏斗状的斜面结构匹配的盖设部,所述盖设部能够插置于所述沉孔部。本申请实施例的密封盖板的设置,进一步密封了电池,防止电解液泄露。
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盖设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外封盖形状匹配的凹槽;所述盖设部插置于所述沉孔部中时,所述外封盖置于所述凹槽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盖设部与沉孔部的凹槽形状匹配,使注液孔组件的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
本申请通过将沉孔部的孔壁也设置为漏斗状的斜面结构,避免了整个注液孔内电解液的残留,为防止壳体顶盖太薄导致电池结构不稳定,壳体顶盖上还设置有隆起部,将沉孔部设置于该隆起部。且密封塞的盖体与进液部为过盈配合,在密封塞插置于进液部后,即使电解液中产生气体,由于密封塞设置有盖体,反而会使密封塞与进液部的密封更紧密,使注液孔具有更佳的密封效果。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上设置有所述的注液孔组件。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所述的电池单体。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所述用电装置包括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由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降低二次电池的密封盖板焊接爆点的发生,在长期使用后仍具有较佳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注液孔组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注液孔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注液孔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密封塞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顶盖;101沉孔部;102导流部;103进液部;
104隆起部;40密封盖板;201盖设部;202凹槽;
30密封塞;301外封盖;302柱状连接部;303内封盖;
1000车辆;
100电池,200控制器,300马达;
10箱体,11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
20电池单体,21端盖,21a电极端子,22壳体,23电芯组件,
23a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本发明人注意到,为保障充电电池能够循环使用,降低电池的生产使用成本,二次电池越来越多地被使用。而电池的电芯在注液时,往往会导致电解液的残留,这样,在对二次电池进行焊接密封时,很容易导致密封盖板焊接爆点。并且,二次电池的电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气体,导致电池的密封塞,加之密封盖板的焊接爆点导致漏液等事故。
为了缓解电池焊接过程中的电解液的残留的问题,发明人研究发现,可以对电池的注液口组件进行倾斜面设计,能够改善其电解液残留;但是,倾斜面结构的设计,会导致注液孔的密封效果不佳,基于以上考虑,为了解决注液口上电解液残留的问题,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注液孔组件结构,通过将注液孔的导流部的孔壁设置为漏斗状的斜面结构,在对电芯进行电解液充液时,即使有电解液残留于注液孔内,也能基于该漏斗状的斜面而流入二次电池的电解液池中,避免了壳体顶盖的注液孔内电解液的残留。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注液孔组件可以使用于电池单体、电池中,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池单体、电池不限用于车辆、船舶或飞行器等用电装置中。还可以使用具备本申请公开的电池单体、电池等组成该用电装置的电源系统。
以下详细阐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注液孔组件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注液孔组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注液孔组件包括壳体顶盖10和密封盖板40;密封盖板40盖设于壳体顶盖10上,用于对二次电池的顶盖部分进行密封,且能提供一整体外观。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注液孔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顶盖10上开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包括依次对接的沉孔部101、导流部102和进液部103,其中,所述沉孔部101和所述进液部103分别位于所述导流部102的上下两侧;其中,所述导流部102的孔壁形成有漏斗状的斜面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中,沉孔部101、导流部102和进液部103均为孔结构,沉孔部101、导流部102和进液部103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
如图2所示,导流部102的孔壁形成有漏斗状的斜面结构,具体为,所述导流部102的孔径由所述沉孔部101向所述进液部103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沉孔部101的最小孔径与所述导流部103的最大孔径相同。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注液孔的导流部102的孔壁设置为漏斗状的斜面结构,在对电芯进行电解液充液时,即使有电解液残留于注液孔内,也能基于该漏斗状的斜面而流入二次电池的电解液池中,避免了壳体顶盖10的注液孔内电解液的残留。
本申请实施例的导流部102的结构,摒弃了传统的注液孔的台阶式设计,从而可以避免电解液的残留。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彻底不使注液孔内有电解液残留,所述沉孔部101的孔壁同样也形成有漏斗状的斜面结构,其中,所述沉孔部101的孔径由注液孔的开口处向所述导流部102方向逐渐变小。通过将沉孔部101的孔壁也设置为漏斗状的斜面结构,在通过注液孔对电芯进行电解液注液时,无论电解液洒漏于注液孔的任何部位,都会通过进液部103流入到二次电池的电解液液槽中,不会在注液孔有任何的残留。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注液孔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壳体顶盖10具有更坚固的结构,在所述壳体顶盖10的显露部分设置有隆起部104;所述隆起部104围设于所述沉孔部101四周而形成所述沉孔部101,也即所述沉孔部101设置于所述隆起部104中。在壳体顶盖10的注液孔四周设置相应的隆起结构,以设置沉孔部101,避免因为所述壳体顶盖10太薄导致壳体容易破裂等。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沉孔部101、所述导流部102和所述进液部103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且所述进液部103的孔径小于所述导流部102的最小孔径。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密封塞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注液孔组件还包括能插置于进液部的密封塞30,所述密封塞30包括内封盖303、外封盖301和柱状连接部302;所述内封盖303和所述外封盖301设置于所述柱状连接部302的两端;其中,所述柱状连接部302具有与所述注液孔103匹配的形状,所述柱状连接部302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进液部103的孔径。这样,如图1所示,当将密封塞30插置于所述注液孔103内时,由于柱状连接部302的外径与所述进液部103的内径匹配,柱状连接部302能够紧密地卡置于进液部103内,且由于柱状连接部302的长度与进液部103的厚度适配,当密封塞30插置于所述进液部103内时,所述内封盖303和所述外封盖301正好盖设进液部103的两端,起到对进液部103进一步密封的效果。
为保证密封塞30的密封效果,可以采用橡胶、软质塑料等,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更好地对进液部103进行密封,且密封塞30的材质,也比较耐电解液的腐蚀。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内封盖303的外径大于所述柱状连接部302的外径。
本申请实施例中,柱状连接部302可以为圆柱状,也可以为多面体形状,只要其外径较进液部103的孔径尺寸大,能紧密密封进液部103即可。本申请实施例优选柱状连接部302为圆柱状。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外封盖301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内封盖303的外径。在将密封塞30插置于注液孔的进液部103时,由于内封盖303需要穿过进液部103,因此,内封盖303的外径设置的不易过大,其外径需超过进液部103的孔径,且能保证内封盖303的整体能穿过进液部103。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密封盖板40具有与所述沉孔部101的漏斗状的斜面结构匹配的盖设部201,所述盖设部201能够插置于所述沉孔部101。盖设部201插置于沉孔部101的插置结构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为达到更佳的密封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盖设部201还设置有与所述外封盖301形状匹配的凹槽202;所述盖设部201插置于所述沉孔部101中时,所述外封盖301可以插置于所述凹槽202中。
本申请通过将注液孔的导流部102的孔壁设置为漏斗状的斜面结构,在对电芯进行电解液充液时,即使有电解液残留于注液孔内,也能基于该漏斗状的斜面而流入二次电池的电解液池中,避免了注液孔内电解液的残留。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密封塞30采用工字型结构,能够更佳地密封进液部103,即使电解液中有气体析出,由于密封塞30的内封盖贴置于进液部103的孔径口,进一步提升了密封塞30的密封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记载了一种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上设置有所述的注液孔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记载了一种电池,包括所述的电池单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池可以但不限用于车辆、船舶或飞行器等用电装置中。可以使用具备本申请公开的电池单体、电池等组成该用电装置的电源系统,这样,有利于缓解并自动调节电芯膨胀力恶化,补充电解液消耗,提升电池性能的稳定性和电池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用电装置,用电装置可以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等等。其中,电动玩具可以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装置为车辆1000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000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000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00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0,电池100可以设置在车辆1000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100可以用于车辆1000的供电,例如,电池100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车辆10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200和马达300,控制器200用来控制电池100为马达300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000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不仅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000提供驱动动力。
请参照图6,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00的爆炸图。电池100包括箱体10和电池单体20,电池单体20容纳于箱体10内。其中,箱体10用于为电池单体20提供容纳空间,箱体10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相互盖合,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单体20的容纳空间。第二部分12可以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部分11可以为板状结构,第一部分11盖合于第二部分12的开口侧,以使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也可以是均为一侧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部分11的开口侧盖合于第二部分12的开口侧。当然,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形成的箱体10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
在电池100中,电池单体20可以是多个,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20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单体20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箱体10内;当然,电池100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20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形式,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10内。电池10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该电池100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用于实现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的电连接。
其中,每个电池单体20可以为二次电池或一次电池;还可以是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但不局限于此。电池单体20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
请参照图7,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2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电池单体20是指组成电池的最小单元。如图3,电池单体20包括有端盖21、壳体22、电芯组件23以及其他的功能性部件。
端盖21是指盖合于壳体22的开口处以将电池单体20的内部环境隔绝于外部环境的部件。不限地,端盖21的形状可以与壳体22的形状相适应以配合壳体22。可选地,端盖21可以由具有一定硬度和强度的材质(如铝合金)制成,这样,端盖21在受挤压碰撞时就不易发生形变,使电池单体20能够具备更高的结构强度,安全性能也可以有所提高。端盖21上可以设置有如电极端子21a等的功能性部件。电极端子21a可以用于与电芯组件23电连接,以用于输出或输入电池单体20的电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21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在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泄放内部压力的泄压机构。端盖21的材质也可以是多种的,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端盖21的内侧还可以设置有绝缘件,绝缘件可以用于隔离壳体22内的电连接部件与端盖21,以降低短路的风险。示例性的,绝缘件可以是塑料、橡胶等。
壳体22是用于配合端盖21以形成电池单体20的内部环境的组件,其中,形成的内部环境可以用于容纳电芯组件23、电解液以及其他部件。壳体22和端盖21可以是独立的部件,可以于壳体22上设置开口,通过在开口处使端盖21盖合开口以形成电池单体20的内部环境。不限地,也可以使端盖21和壳体22一体化,具体地,端盖21和壳体22可以在其他部件入壳前先形成一个共同的连接面,当需要封装壳体22的内部时,再使端盖21盖合壳体22。壳体22可以是多种形状和多种尺寸的,例如长方体形、圆柱体形、六棱柱形等。具体地,壳体22的形状可以根据电芯组件23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大小来确定。壳体22的材质可以是多种,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电芯组件23是电池单体100中发生电化学反应的部件。壳体22内可以包含一个或更多个电芯组件23。电芯组件23主要由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或层叠放置形成,并且通常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有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构成电芯组件的主体部,正极片和负极片不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各自构成极耳23a。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可以共同位于主体部的一端或是分别位于主体部的两端。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发生反应,极耳23a连接电极端子以形成电流回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记载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池本体,所电池本体上设置有前述图1至图4所示的注液孔组件。本申请实施例中,二次电池包括锂电池、铅酸蓄电池、磷酸铁锂蓄电池等,这些蓄电池可以作为电源应用于各种产品或用电环境中,如可以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以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仅为示例,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范围内具有与技术思想实质相同的构成、发挥相同作用效果的实施方式均包含在本申请的技术范围内。此外,在不脱离本申请主旨的范围内,对实施方式施加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将实施方式中的一部分构成要素加以组合而构筑的其它方式也包含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注液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组件包括壳体顶盖和密封盖板;所述壳体顶盖上开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包括依次对接的沉孔部、导流部和进液部,所述沉孔部和所述进液部分别位于所述导流部的上下两侧;其中,所述导流部的孔壁形成有漏斗状的斜面结构,所述导流部的孔径由所述沉孔部向所述进液部的方向逐渐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部的孔壁形成有漏斗状的斜面结构,所述沉孔部的孔径由注液孔的开口处向所述导流部方向逐渐变小,所述沉孔部的最小孔径与所述导流部的最大孔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盖的显露部分设置有隆起部;所述隆起部围设于所述沉孔部四周而形成所述沉孔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注液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部、所述导流部和所述进液部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且所述进液部的孔径小于所述导流部的最小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组件还包括能插置于进液部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内封盖、外封盖和柱状连接部;所述内封盖和所述外封盖设置于所述柱状连接部的两端;其中,所述柱状连接部具有与所述进液部匹配的形状,所述柱状连接部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进液部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液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封盖的外径大于所述柱状连接部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液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盖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内封盖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液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具有与所述沉孔部的漏斗状的斜面结构匹配的盖设部,所述盖设部能够插置于所述沉孔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液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设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外封盖形状匹配的凹槽;所述盖设部插置于所述沉孔部中时,所述外封盖置于所述凹槽中。
10.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液孔组件。
1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单体。
12.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CN202122606186.3U 2021-10-28 2021-10-28 注液孔组件、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 Active CN216850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6186.3U CN216850263U (zh) 2021-10-28 2021-10-28 注液孔组件、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6186.3U CN216850263U (zh) 2021-10-28 2021-10-28 注液孔组件、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0263U true CN216850263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8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06186.3U Active CN216850263U (zh) 2021-10-28 2021-10-28 注液孔组件、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02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89150U (zh) 注液孔密封装置、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CN214477678U (zh) 盖板、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5988964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7507612U (zh) 连接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7306722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213729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6354660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361642U (zh)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6750115U (zh) 电池顶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903150U (zh)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134503U (zh) 电芯顶盖、电芯、电池、用电设备以及注液嘴
CN216850263U (zh) 注液孔组件、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
CN217719785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719740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872177U (zh) 电池箱体上盖、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6698635U (zh) 圆柱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6389539U (zh) 电池单体的顶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8351695U (zh) 电池盖板、盖板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7740662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468689U (zh) 泄压机构、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589163U (zh) 电池壳体、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448249U (zh) 箱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EP4203160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power consum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ttery cell
CN220444296U (zh) 电池单体的灌胶支架、电池单体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20382283U (zh) 用电装置、电池、电池单体及其极柱和盖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