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43299U - 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43299U
CN216843299U CN202220287024.XU CN202220287024U CN216843299U CN 216843299 U CN216843299 U CN 216843299U CN 202220287024 U CN202220287024 U CN 202220287024U CN 216843299 U CN216843299 U CN 216843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ump
channel
air chamber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870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emei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emei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emei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emei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870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43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43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43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涉及电子血压计领域,该泵阀一体式装置包括供气装置、上壳、隔板以及下壳;所述隔板紧密夹于所述上壳与下壳连接之间;所述上壳包括供气通道、排气通道以及上气室;所述隔板包括进气口以及弹性体;所述上气室分别与所述供气通道、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排气通道下方;所述下壳包括进气通道以及第一下气室;所述进气通道分别与所述供气装置以及所述第一下气室连接;所述第一下气室设于所述弹性体下方,分别与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进气通道连通。取得简单的结构组成实现机械式的进气与泄压一体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血压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日益发展,通过气压方式进行动作的各类产品大幅增加,当其作用时,仍须通过一泄压阀使得产品内的气体得以排出。目前人们常使用一单独泄压阀来进行排气的控制,多为线圈电动式。为此,是否可实现机械式的进气与泄压功能,结构组成简单可靠,不额外消耗电能为一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机械式的进气与泄压功能,同时保证结构组成简单可靠,既可不额外消耗电能,又可避免后期维护成本过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取得简单的结构组成实现机械式的进气与泄压一体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该泵阀一体式装置包括供气装置、上壳、隔板以及下壳;所述隔板紧密夹于所述上壳与下壳连接之间;所述上壳包括供气通道、排气通道以及上气室;所述隔板包括进气口以及弹性体;所述上气室分别与所述供气通道、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排气通道下方;所述下壳包括进气通道以及第一下气室;所述进气通道分别与所述供气装置以及所述第一下气室连接;所述第一下气室设于所述弹性体下方,分别与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壳还包括导气通道以及多个第二下气室;多个所述第二下气室均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所述导气通道将多个所述第二下气室均与所述第一下气室连通。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壳还包括凹陷区域,所述上气室设于所述凹陷区域中,所述隔板嵌于所述凹陷区域内。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壳还包括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围绕在所述凹陷区域四周。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壳还包括凸出区域以及固定区域;所述固定区域围绕在所述凸出区域四周,且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凸出区域与所述隔板均嵌于所述凹陷区域内;所述固定装置穿过所述固定孔,将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固定。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壳设有多个定位柱,多个所述定位柱均设于所述凸出区域中。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隔板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与所述定位柱的数量相等;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定位孔,将所述隔板与所述下壳固定。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壳还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围绕在所述上气室四周。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壳还包括单向阀门,所述单向阀门设于所述进气通道上。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供气通道包括供气柱,所述供气柱设于所述上壳一侧,并且与所述供气通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包括:
供气装置提供气体经下壳,利用设有进气口以及弹性体的隔板,在气压下弹性体可贴近- 远离排气通道。供气时,弹性体贴近排气通道,气体经供气通道进入设备;停止供气时,弹性体远离排气通道,进入设备的气体经供气通道回流并由排气通道排出,从而达到机械式进气-泄压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壳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壳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壳与供气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供气装置100、上壳200、隔板300、下壳400、供气通道201、排气通道202、上气室203、进气口301、弹性体302、进气通道401、第一下气室402、导气通道403、凹陷区域204、固定孔205、支撑梁206、单向阀门404、凸出区域405、固定区域406、供气柱207、定位孔303、定位柱407、固定装置408、第二下气室40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参见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该泵阀一体式装置包括供气装置100、上壳200、隔板300以及下壳400。各部件具体介绍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300紧密夹于所述上壳200与下壳400连接之间;所述上壳200包括供气通道201、排气通道202以及上气室203;所述隔板300包括进气口301以及弹性体302;所述上气室203分别与所述供气通道201、所述进气口301以及所述排气通道202连通;所述弹性体302设于所述排气通道202下方;所述下壳400包括进气通道401以及第一下气室402;所述进气通道401分别与所述供气装置100以及所述第一下气室402连接;所述第一下气室402设于所述弹性体302下方,分别与所述进气口301以及所述进气通道401连通。
具体地,隔板300包括进气口301以及弹性体302,隔板300紧密夹于所述上壳200与下壳400 连接之间,使得气体从下壳400进入上壳200时,仅可通过隔板300的进气口301流动,弹性体 302指具有受力向上形变能力,其后不受力则将形变凸起拉回的弹性块,弹性体302正常状态下远离排气通道202。第一下气室402指与进气通道401连通,继而供气装置100工作提供气体产生气压从而使弹性体302向上形变的区域,设于所述弹性体302下方。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供气装置100为气泵,固定设于下壳400下方。
该泵阀一体式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供气装置100进入工作产生气体,气体经过进气通道401进入到第一下气室402;同时第一下气室402产生气压使得隔板300的弹性体302受力向上形变,弹性体302贴近排气通道202使得上气室203呈封闭状;气体再经隔板300的进气口301试图进入上气室203以及供气通道201,但上气室203由于弹性体302贴近处于封闭状态,因此气体仅能经供气通道201进入设备,实现供气工作。供气装置100停止工作不再产生气体,不再有气体经过进气通道401进入到第一下气室402;同时第一下气室402产生气压不足以使得隔板300的弹性体302受力向上形变,隔板300 的弹性体302将形变凸起拉回,弧形弹性远离近排气通道202使得上气室203呈流通状;进入上气室203的气体通过供气通道201回流,试图经上气室203以及进气口301,但上气室203由于弹性体302远离处于流通状态,且上气室203与排气通道202连通,排气通道202与外界连通,因而气体自动从该泵阀一体式装置经排气通道202排出,实现泄压工作。
继续参见图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壳400还包括导气通道403以及多个第二下气室409;多个所述第二下气室409均与所述供气装置100连接;所述导气通道403将多个所述第二下气室 409均与所述第一下气室402连通。
具体地,下壳400可包括多个第二下气室409以及导气通道403,通过导气通道403将各个第二下气室409均与第一下气室402连通,而设于隔板300的弹性体302下方的第一下气室402 与隔板300的进气口301连通,进气口301与供气通道201连通;多个所述第二下气室409以及第一下气室402均与所述供气装置100连接,因而供气装置100产生的气体均可通过进入多个所述第二下气室409以及第一下气室402,并且各个第二下气室409均与第一下气室402连通,处于第二下气室409的气体均可经设于隔板300的弹性体302下方的第一下气室402,再经隔板300 的进气口301,最后经供气通道201进入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200还包括凹陷区域204,所述上气室203设于所述凹陷区域204中,所述隔板300嵌于所述凹陷区域204内。
具体地,上壳200设计有与隔板300的轮廓相同大小的凹陷区域204,以使隔板300紧密嵌入到凹陷区域204中,上气室203指隔板300嵌入到凹陷区域204之间的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200还包括固定孔205,所述固定孔205围绕在所述凹陷区域204四周。
具体地,上壳200还设计有固定孔205,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孔205指螺丝孔,固定孔205 设于凹陷区域204四周的边角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400还包括凸出区域405以及固定区域406;所述固定区域406围绕在所述凸出区域405四周,且设有固定装置408;所述凸出区域405与所述隔板300均嵌于所述凹陷区域204内;所述固定装置408穿过所述固定孔205,将所述上壳200与所述下壳400固定。
同时,所述下壳400设有多个定位柱407,多个所述定位柱407均设于所述凸出区域405中。
再有,所述隔板300设有多个定位孔303,所述定位孔303的数量与所述定位柱407的数量相等;所述定位柱407穿过所述定位孔303,将所述隔板300与所述下壳400固定。
具体地,下壳400设计有凸出区域405以及固定区域406,凸出区域405指与隔板300的轮廓相同大小的部分,而且凸出区域405包括多个定位柱407,其中隔板300设有与定位柱407的数量相等的多个定位孔303,装载该泵阀一体式装置时,可依照下壳400的凸出区域405上的定位柱407穿过隔板300的定位孔303,从而防止隔板300发生位移导致装载错位,再有凸出区域405 与隔板300的轮廓相同,使得下壳400的凸出区域405可与隔板300一同嵌入到上壳200的凹陷区域204中,进一步地加强该泵阀一体式装置的上壳200、隔板300以及下壳400三者之间的牢固性。在一实施例中,固定装置408为螺栓以及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200还包括支撑梁206,所述支撑梁206围绕在所述上气室203四周。
具体地,上壳200还设计有支撑梁206,支撑梁206围绕在所述上气室203四周,既可以加固上壳200的上气室203整体结构,又可以使上气室203底部更平整,防止隔板300的弹性体302 受力向上形变时未能完全贴合排气通道202产生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400还包括单向阀门404,所述单向阀门404设于所述进气通道401上。
具体地,下壳400的进气通道401上设计有单向阀门404,单向阀门404使得气体仅能从供气装置100流经进气通道401进入第一下气室402,防止气体从进气通道401回流至供气装置100。
进一步地,所述供气通道201包括供气柱207,所述供气柱207设于所述上壳200一侧,并且与所述供气通道201连接。
具体地,供气通道201还设计有凸出状的供气柱207,既可延伸供气通道201,也便于区分供气通道201与排气通道202,更利于供气通道201与设备之间的连接。
供气装置100提供气体经下壳400,利用设有进气口301以及弹性体302的隔板300,在气压下弹性体302可贴近-远离排气通道202。供气时,弹性体302贴近排气通道202,气体经供气通道201进入设备;停止供气时,弹性体302远离排气通道202,进入设备的气体经供气通道201 回流并由排气通道202排出,从而达到机械式进气-泄压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结合和组合。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尚且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电子血压计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气装置、上壳、隔板以及下壳;所述隔板紧密夹于所述上壳与下壳连接之间;所述上壳包括供气通道、排气通道以及上气室;所述隔板包括进气口以及弹性体;所述上气室分别与所述供气通道、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排气通道下方;所述下壳包括进气通道以及第一下气室;所述进气通道分别与所述供气装置以及所述第一下气室连接;所述第一下气室设于所述弹性体下方,分别与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阀一体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还包括导气通道以及多个第二下气室;多个所述第二下气室均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所述导气通道将多个所述第二下气室均与所述第一下气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阀一体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还包括凹陷区域,所述上气室设于所述凹陷区域中,所述隔板嵌于所述凹陷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阀一体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还包括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围绕在所述凹陷区域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阀一体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还包括凸出区域以及固定区域;所述固定区域围绕在所述凸出区域四周,且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凸出区域与所述隔板均嵌于所述凹陷区域内;所述固定装置穿过所述固定孔,将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阀一体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设有多个定位柱,多个所述定位柱均设于所述凸出区域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阀一体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与所述定位柱的数量相等;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定位孔,将所述隔板与所述下壳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阀一体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还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围绕在所述上气室四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阀一体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还包括单向阀门,所述单向阀门设于所述进气通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阀一体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通道包括供气柱,所述供气柱设于所述上壳一侧,并且与所述供气通道连接。
CN202220287024.XU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 Active CN216843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7024.XU CN216843299U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7024.XU CN216843299U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43299U true CN216843299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89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87024.XU Active CN216843299U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43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3476B2 (en) Fuel cell systems including space-saving fluid plenum and related methods
JP5965423B2 (ja) 燃料電池車両
EP0806498A1 (en) A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ydrogen and oxygen
JP6137120B2 (ja) 燃料電池用エンドプレート、燃料電池、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20090233139A1 (en) Fuel cell stack
JP7460323B2 (ja) モジュール式のベース活性領域を有する燃料電池
CN207781676U (zh) 软包电池模组框架组件及包含其的软包电池模组
JP2016096032A (ja) 燃料電池
JP5941791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9543610B2 (en) Fuel cell vehicle
CN216843299U (zh) 一种泵阀一体式装置
US10461353B2 (en) Fuel cell stack
JP4459793B2 (ja) 燃料電池端板および燃料電池
JP7086028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4494925B2 (ja) 燃料電池ユニット
JP6117738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6986000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及びエンドプレート
JP2007188664A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CN111293342B (zh) 燃料电池系统
JP2007018813A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5332324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EP2297806B1 (en) Electrolytic cell stack with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interlock sealing gasket
CN113764716A (zh) 燃料电池系统
CN111963900A (zh) 一种充气控制器及充气床垫
JP6469351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