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36810U - 一种起重小车及起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起重小车及起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36810U
CN216836810U CN202220257797.3U CN202220257797U CN216836810U CN 216836810 U CN216836810 U CN 216836810U CN 202220257797 U CN202220257797 U CN 202220257797U CN 216836810 U CN216836810 U CN 216836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hock absorber
trolley
hinge point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577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强
邱兆国
赵迎九
曹磊
刘江浩
石鑫
初柳辰
谢文宗
郑雪峰
赵建君
王泽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577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36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36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36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小车及起重设备,包括:车架;车轮架;避震组件,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两个铰点与所述车架、所述车轮架相连接;车轮,设置在所述车轮架上,所述车轮适于沿轨道滚动并带动所述车架沿轨道移动。避震组件与车架相连接的铰点以及避震组件与车轮架相连接的铰点都是并排设计了两个。由于连接方式是铰接,当起重小车受到风力影响欲产生晃动时,每个铰点处会产生小幅度摇摆,这种小幅度的摇晃,能够让起重小车车身过滤掉,且不至于让车身太软。而在大幅度上,由于避震组件两端分别设置的两个铰点之间存在互相制约,避震组件的连接处是无法摇动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避震组件的连接处容易在出现大幅度摆动,连接结构不够稳定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起重小车及起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小车及起重设备。
背景技术
集装箱岸桥作为集装箱码头关键装卸设备,直接对船作业,对码头整体装卸效率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提升岸桥的装卸效率,岸桥上起重小车的高速化是一条可行的途径。由于岸桥轨道和起重小车车轮的制造和安装精度,起重小车在运行中会有一些震动,而提高速度之后,高速运动会放大震动的幅度,影响作业效率以及岸桥和起重小车的寿命,严重时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实现起重小车的高速化必须减小起重小车的震动幅度。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其上针对起重小车设置有避震组件,如图7、图8所示,避震组件1a一端连接在起重小车的车架1b上,另一端直接连接在车轮1c的车轮轴处。
上述方案中,避震组件1a一端与起重小车的车架1b通过连接座1d的侧向铰点连接,连接座1d需要在侧向上承担车架1b的部分载荷,同时,避震组件1a另一端通过一根连接杆1e直接与车轮1c的车轮轴呈侧向的垂直连接,连接杆1e需要在侧向上承担车架1b和避震组件1a的部分载荷,当起重小车起升过程中,车架1b和车轮1c受到风力作用时,这种侧向的连接方式容易在连接处出现大幅度摆动,而且仅由一根连接杆1e将避震组件1a与车轮1c的车轮轴连接的连接结构不够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避震组件的连接处容易在出现大幅度摆动,连接结构不够稳定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小车,包括:
车架;
车轮架;
避震组件,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两个铰点与所述车架、所述车轮架相连接;
车轮,设置在所述车轮架上,所述车轮适于沿轨道滚动并带动所述车架沿轨道移动。
可选地,所述避震组件位于所述车轮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避震组件包括:
第一减震器,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轮架上,所述第一减震器位于所述车轮的正上方;
第二减震器,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轮架上,所述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震器为橡胶弹簧减震器。
可选地,所述橡胶弹簧减震器包括:
壳体,底部设置有第一铰点,所述第一铰点铰接在所述车轮架上;
橡胶主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若干弹簧,设置在所述橡胶主体内部,至少一个所述弹簧适于伸出所述壳体顶部并设置有第二铰点,所述第二铰点铰接在所述车架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减震器为油气阻尼减震器。
可选地,所述油气阻尼减震器包括:
缸体,底部设置有第三铰点,所述第三铰点铰接在所述车轮架上;
活塞,设置在所述缸体中;
活塞杆,与所述活塞相连接,所述活塞杆适于伸出所述缸体顶部并设置有第四铰点,所述第四铰点铰接在所述车架上。
可选地,所述避震组件的两端的铰点的轴线均与所述车轮的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设备,包括:
轨道;
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起重小车,所述车轮适于沿所述轨道滚动并带动所述起重小车沿所述轨道移动。
可选地,所述起重设备为集装箱岸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小车,包括:车架;车轮架;避震组件,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两个铰点与所述车架、所述车轮架相连接;车轮,设置在所述车轮架上,所述车轮适于沿轨道滚动并带动所述车架沿轨道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起重小车,避震组件与车架相连接的铰点以及避震组件与车轮架相连接的铰点都是并排设计了两个。由于连接方式是铰接,当起重小车受到风力影响欲产生晃动时,每个铰点处会产生小幅度摇摆,即车架或车轮架会绕铰点小幅度摇摆,这种小幅度的摇晃,能够让起重小车车身过滤掉,且不至于让车身太软。而在大幅度上,由于避震组件两端分别设置的两个铰点之间存在互相制约,车架或车轮架与避震组件的连接处是无法摇动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避震组件的连接处容易在出现大幅度摆动,连接结构不够稳定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小车,所述避震组件位于所述车轮的上方。
通过车轮架连接避震组件和车轮,摒弃了连接杆e的连接方式,避免了侧向的垂直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避震组件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小车,所述避震组件包括:第一减震器,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轮架上,所述第一减震器位于所述车轮的正上方;第二减震器,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轮架上,所述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平行设置。
第一减震器位于车轮的正上方,起主要减震作用,第二减震器平行设置在第一减震器的一侧,配合第一减震器进一步优化减震效果,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独立运作又共同作用,吸收震动的动能,大大减小震动的幅度。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小车,所述第一减震器为橡胶弹簧减震器,所述橡胶弹簧减震器包括:壳体,底部设置有第一铰点,所述第一铰点铰接在所述车轮架上;橡胶主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若干弹簧,设置在所述橡胶主体内部,至少一个所述弹簧适于伸出所述壳体顶部并设置有第二铰点,所述第二铰点铰接在所述车架上。
作为起主要减震作用的减震装置,橡胶弹簧减震器为特殊的橡胶主体与弹簧配合结构,橡胶主体内部放置多个弹簧,弹簧外部用橡胶浇注,将弹簧包含在橡胶主体之中。通过选择加入的不同刚度的弹簧和不同材料的橡胶主体,使橡胶主体与弹簧配合结构呈现全新的刚度和阻尼曲线,并且在橡胶主体与弹簧配合结构处于不同的压缩量时有不同的特性。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小车,所述第二减震器为油气阻尼减震器,所述油气阻尼减震器包括:缸体,底部设置有第三铰点,所述第三铰点铰接在所述车轮架上;活塞,设置在所述缸体中;活塞杆,与所述活塞相连接,所述活塞杆适于伸出所述缸体顶部并设置有第四铰点,所述第四铰点铰接在所述车架上。
在实际使用中,油气阻尼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更好,但存在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发热的现象,因此本实施例采用油气阻尼减震器和橡胶弹簧减震器配合使用的方式,缓解了油气阻尼减震器的发热问题,同时解决了橡胶弹簧减震器的相较油气阻尼减震器强度较弱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小车,所述避震组件的两端的铰点的轴线均与所述车轮的轴线平行。
避震组件上四处铰点承受的载荷沿与车轮的轴线平行方向发布,在避震组件与车架或车轮架之间产生小幅度晃动时,沿上述方向设置的靠近车架一侧的一组铰点相互制约,同样地,靠近车轮架一侧的一组铰点相互制约,从而提高了避震组件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起重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避震组件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橡胶弹簧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橡胶弹簧减震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气阻尼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背景技术中提供的避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背景技术中提供的避震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本申请附图标记:
1、车架;2、车轮架;3、车轮;4、轨道;
5、避震组件;51、橡胶弹簧减震器;511、壳体;512、第一铰点;513、橡胶主体;514、弹簧;515、第二铰点;52、油气阻尼减震器;521、缸体;522、第三铰点;523、活塞;524、活塞杆;525、第四铰点;
6、起重小车;
背景技术附图标记:
1a、避震组件;1b、车架;1c、车轮;1d、连接座;1e、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起重小车,如图1-图5所示,是一种用于装卸的起重装置,通常应用于一些大型起重设备上,例如集装箱岸桥。
集装箱岸桥作为集装箱码头关键装卸设备,直接对船作业,对码头整体装卸效率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提升岸桥的装卸效率,岸桥上起重小车的高速化是一条可行的途径。由于岸桥轨道和起重小车车轮的制造和安装精度,起重小车在运行中会有一些震动,而提高速度之后,高速运动会放大震动的幅度,影响作业效率以及岸桥和起重小车的寿命,严重时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实现起重小车的高速化必须减小起重小车的震动幅度。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其上针对起重小车设置有避震组件,如图7-图8所示,避震组件1a一端连接在起重小车的车架1b上,另一端直接连接在车轮1c的车轮轴处。
上述方案中,避震组件1a一端与起重小车的车架1b通过连接座1d的侧向铰点连接,连接座1d需要在侧向上承担车架1b的部分载荷,同时,避震组件1a另一端通过一根连接杆1e直接与车轮1c的车轮轴呈侧向的垂直连接,连接杆1e需要在侧向上承担车架1b和避震组件1a的部分载荷,当起重小车起升过程中,车架1b和车轮1c受到风力作用时,这种侧向的连接方式容易在连接处出现大幅度摆动,而且仅由一根连接杆1e将避震组件1a与车轮1c的车轮轴连接的连接结构不够稳定。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小车,如图1、图2所示,包括:车架1、车轮架2、避震组件5、车轮3等。
车架1,为起重小车主要的承载结构,适于设置在轨道4上方。
车轮架2,为后续的车轮3的安装结构,为车轮3提供安装位置。
避震组件5,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两个铰点与车架1、车轮架2相连接。
具体地,避震组件5上设置有至少四个铰点,位于上方对应车架1设置的两个铰点分别与车架1铰接;位于下方对应车轮架2设置的两个铰点分别与车轮架2铰接。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避震组件5为两个减震器,两减震器靠近车架1的一端各设置有两个铰点分别与车架1的两个位置铰接;两减震器靠近车轮架2的一端各设置有两个铰点分别与车架1的两个位置铰接。
进一步的,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避震组件5为一个减震器,减震器的两端各设置有两个交接部,两端分别通过两个铰点与车架1和车轮架2铰接。
车轮3,设置在车轮架2上,车轮3适于沿轨道4滚动并带动车架1沿轨道4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小车,避震组件5与车架1相连接的铰点以及避震组件5与车轮架2相连接的铰点都是并排设计了两个。由于连接方式是铰接,当起重小车受到风力影响欲产生晃动时,每个铰点处会产生小幅度摇摆,即车架1或车轮架2会绕铰点小幅度摇摆,这种小幅度的摇晃,能够让起重小车车身过滤掉,且不至于让车身太软。而在大幅度上,由于避震组件5两端分别设置的两个铰点之间存在互相制约,车架1或车轮架2与避震组件5的连接处是无法摇动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避震组件5的连接处容易在出现大幅度摆动,连接结构不够稳定的缺陷。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避震组件5位于车轮3的上方。
具体地,如图7、图8所示,现有技术中避震组件1a通过一根连接杆1e直接与车轮1c的车轮轴呈侧向的垂直连接,连接杆1e需要在侧向上承担车架1b和避震组件1a的部分载荷,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将避震组件5位于车轮3的上方,通过车轮架2连接避震组件5和车轮3,摒弃了连接杆1e的连接方式,避免了侧向的垂直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避震组件5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将车轮架2设置在避震组件5的上方,同样避免了侧向的垂直连接,提高了避震组件5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避震组件5包括: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
第一减震器,一端铰接在车架1上,另一端铰接在车轮架2上,第一减震器位于车轮3的正上方。
第二减震器,一端铰接在车架1上,另一端铰接在车轮架2上,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平行设置。
具体地,第一减震器位于车轮3的正上方,起主要减震作用,第二减震器平行设置在第一减震器的一侧,配合第一减震器进一步优化减震效果,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独立运作又共同作用,吸收震动的动能,大大减小震动的幅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3、图4所示,第一减震器为橡胶弹簧减震器51。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3、图4所示,橡胶弹簧减震器51包括:壳体511、第一铰点512、橡胶主体513、弹簧514、第二铰点515等。
壳体511,底部设置有第一铰点512,第一铰点512铰接在车轮架2上。
橡胶主体513,设置在壳体511中。
若干弹簧514,设置在橡胶主体513内部,至少一个弹簧514适于伸出壳体511顶部并设置有第二铰点515,第二铰点515铰接在车架1上。
具体地,作为起主要减震作用的减震装置,橡胶弹簧减震器51为特殊的橡胶主体513与弹簧514配合结构,橡胶主体513内部放置多个弹簧514,弹簧514外部用橡胶浇注,将弹簧514包含在橡胶主体513之中。通过选择加入的不同刚度的弹簧514和不同材料的橡胶主体513,使橡胶主体513与弹簧514配合结构呈现全新的刚度和阻尼曲线,并且在橡胶主体513与弹簧514配合结构处于不同的压缩量时有不同的特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第二减震器为油气阻尼减震器52。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油气阻尼减震器52包括:
缸体521,底部设置有第三铰点522,第三铰点522铰接在车轮架2上。
活塞523,设置在缸体521中。
活塞杆524,与活塞523相连接,活塞杆524适于伸出缸体521顶部并设置有第四铰点525,第四铰点525铰接在车架1上。
具体地,在实际使用中,油气阻尼减震器52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更好,但存在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发热的现象,因此本实施例采用油气阻尼减震器52和橡胶弹簧减震器51配合使用的方式,缓解了油气阻尼减震器52的发热问题,同时解决了橡胶弹簧减震器51的相较油气阻尼减震器52强度较弱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避震组件5的两端的铰点的轴线均与车轮3的轴线平行。
具体地,避震组件5的两端的铰点的轴线均与车轮3的轴线平行的设置,使得避震组件5上四处铰点承受的载荷沿与车轮3的轴线平行方向发布,在避震组件5与车架1或车轮架2之间产生小幅度晃动时,沿上述方向设置的靠近车架1一侧的一组铰点相互制约,同样地,靠近车轮架2一侧的一组铰点相互制约,从而提高了避震组件5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起重设备,如图6所示包括:轨道4、起重小车6等。
轨道4,设置在起重设备上,适于约束起重小车6的运动路径。
实施例1中提供的的起重小车6,车轮3适于沿轨道4滚动并带动起重小车6沿轨道4移动。由于实施例1中提供的的起重小车6应用于本实施例还提供起重设备,因此本实施例还提供起重设备自然具有起重小车6的一切优点,因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起重设备为集装箱岸桥。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1);
车轮架(2);
避震组件(5),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两个铰点与所述车架(1)、所述车轮架(2)相连接;
车轮(3),设置在所述车轮架(2)上,所述车轮(3)适于沿轨道(4)滚动并带动所述车架(1)沿轨道(4)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组件(5)位于所述车轮(3)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组件(5)包括:
第一减震器,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1)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轮架(2)上,所述第一减震器位于所述车轮(3)的正上方;
第二减震器,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1)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轮架(2)上,所述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器为橡胶弹簧减震器(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弹簧减震器(51)包括:
壳体(511),底部设置有第一铰点(512),所述第一铰点(512)铰接在所述车轮架(2)上;
橡胶主体(513),设置在所述壳体(511)中;
若干弹簧(514),设置在所述橡胶主体(513)内部,至少一个所述弹簧(514)适于伸出所述壳体(511)顶部并设置有第二铰点(515),所述第二铰点(515)铰接在所述车架(1)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器为油气阻尼减震器(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阻尼减震器(52)包括:
缸体(521),底部设置有第三铰点(522),所述第三铰点(522)铰接在所述车轮架(2)上;
活塞(523),设置在所述缸体(521)中;
活塞杆(524),与所述活塞(523)相连接,所述活塞杆(524)适于伸出所述缸体(521)顶部并设置有第四铰点(525),所述第四铰点(525)铰接在所述车架(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组件(5)的两端的铰点的轴线均与所述车轮(3)的轴线平行。
9.一种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4);
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起重小车(6),所述车轮(3)适于沿所述轨道(4)滚动并带动所述起重小车(6)沿所述轨道(4)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设备为集装箱岸桥。
CN202220257797.3U 2022-02-08 2022-02-08 一种起重小车及起重设备 Active CN216836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7797.3U CN216836810U (zh) 2022-02-08 2022-02-08 一种起重小车及起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7797.3U CN216836810U (zh) 2022-02-08 2022-02-08 一种起重小车及起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36810U true CN216836810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89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57797.3U Active CN216836810U (zh) 2022-02-08 2022-02-08 一种起重小车及起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36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66087U (zh) 一种减震式大块玻璃运输车
CN112373260B (zh) 减震底盘系统及移动式装置
CN203358606U (zh) 一种转向架组合式二系悬挂减振装置
US20050116436A1 (en) Flexible connection device between a bogey side beam and an axle-box
CN216836810U (zh) 一种起重小车及起重设备
CN114701531A (zh) 一种关节车组
CN207670519U (zh) 一种复合式履带底盘悬挂结构
CN110001344A (zh) 一种主动抬升扭转梁悬架结构
RU94014242A (ru) Ходовой механизм для рельсового подвижного состава
CN111994113B (zh) 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210859632U (zh) 一种列车转向架用橡胶减振器
CN205930746U (zh) 转向架
CN201547178U (zh) 减振装置及双横臂悬架
CN116279635A (zh) 一种自蓄能动力转向架及车辆
CN205930742U (zh) 转向架
CN201914036U (zh) 一种双后桥联动卡车悬架
CN114069133A (zh) 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的双重减震电动车电池
CN210760784U (zh) 一种轴箱内置式转向架构架
CN209904764U (zh) 转向架及地铁用电驱动工程检测车
CN112879483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紧凑型三维隔振抗冲击装置
CN214564454U (zh) 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缓冲装置
CN216969671U (zh)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转向架的一系双轴箱悬挂装置
CN211444748U (zh) 一种高速岸桥小车车轮避振系统
CN205930744U (zh) 转向架
CN218320359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的减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