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31734U - 一种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31734U
CN216831734U CN202220212266.2U CN202220212266U CN216831734U CN 216831734 U CN216831734 U CN 216831734U CN 202220212266 U CN202220212266 U CN 202220212266U CN 216831734 U CN216831734 U CN 216831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machine
suction
air
machine body
b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122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延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inar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inar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inar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inar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122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31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31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31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包括:吸料机本体,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内部设有吸料通道和吹落通道,且所述吸料机本体的顶部设有吸料机上盖;吹气吸气单元,设置在所述吸料机上盖上,所述吹气吸气单元能够对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内部进行吹气或吸气;收集单元,与所述吹落通道相连通;切换阀单元,具有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利用吸料机排料时间去除玻纤絮,解决了不能够连续生产问题的同时,还减少了生产工序,缩减了生产成本,使产品质量得到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长纤浸润包覆造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长纤浸润包覆造粒生产过程中长纤粒子需混合、搅拌、输送等作业,此过程无法避免产生玻纤絮的问题,造成品质不良,客户投诉。
如图1所示,经过切粒机切粒后所生产出的长纤粒子需通过输送管路1a和吸料机2a连续输送至成品桶3a内,在输送过程中,由于速度快,粒子之间的剧烈运动碰撞摩擦,会导致长纤粒子表面玻纤丝脱落,由于长纤粒子和玻纤丝重量差的原因,由吸料机负压吸料过程中,长纤粒子重,落入成品桶3a中,玻纤丝轻盈纤细,就会吸附在过滤网孔板4a上聚少成多,形成玻纤絮5a。因吸料机1a的工作原理为吸料和排料往复循环工作,当吸料机排料时,吸附在过滤网孔板上4a的玻纤丝不断的累积成玻纤絮5a因失去负压的原因,也会同长纤粒子一同掉落至成品桶3a内,造成品质严重异常。
现有解决方式为如图2所示:在成品桶3a底部包装用的太空包6a边上放置工业风扇7a,工业风扇7a的出风口高度调整至成品桶3a和太空包6a之间,通过成品桶3a下方的排料阀门8a控制出料速度,打开工业风扇7a,调整合适的风扇转速,由于长纤粒子和玻纤絮重量误差极大,下落过程中,玻纤絮就会被吹走,长纤粒子落入太空包6a中包装入库。
该方式存在问题:1)、因只能少量均匀排料才能彻底有效的去除玻纤絮,完全跟不上前端机台连续生产速度,当成品桶3a装满后只能停机等候;2)、受各方面影响,人工作业,无法形成统一标准,存在违规操作,弄虚作假,造成品质不可控;3)、由于玻纤絮是由玻纤丝聚集而成,玻纤丝轻盈纤细,在工业风扇7a吹散过程中,就会分散开无组织乱飘,不易清理收集,造成环境污染;4)、吹散的玻纤絮容易进入肺里及扎在皮肤上,使皮肤刺痒难受,严重危害现场作业人员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产作业效率高、品质可控、容易清理收集、安全性高的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
一种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包括:
吸料机本体,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内部设有吸料通道和吹落通道,且所述吸料机本体的顶部设有吸料机上盖;
吹气吸气单元,设置在所述吸料机上盖上,所述吹气吸气单元能够对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内部进行吹气或吸气;
收集单元,与所述吹落通道相连通;
切换阀单元,具有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当所述切换阀单元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吸料通道关闭,所述吹落通道打开,所述吹气吸气单元能够从上往下吹气,将玻纤絮吹入到吹落通道中并经收集单元进行收集,当所述切换阀单元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吸料通道打开,所述吹落通道关闭,所述吹气吸气单元吸气产生负压进行吸料作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气吸气单元包括:
气孔,阵列设置在所述吸料机上盖上,所述气孔上安装有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通过气管并联连接至气路分气块上,所述气路分气块与压缩空气管路相连接;
负压吸管,设置在所述吸料机上盖上,所述负压吸管上设有换气阀,所述换气阀打开后对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内部形成负压;
滤网孔板,设置在所述吸料机上盖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阀单元包括:
转轴,旋转设置在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内部边侧;
平面阀板,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平面阀板能够旋转到打开状态,使所述吸料通道关闭,所述吹落通道打开,所述平面阀板还能够旋转到关闭状态,使所述吸料通道打开,所述吹落通道关闭;
气缸,固定在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斜面排泄口,倾斜设置在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斜面排泄口与所述吹落通道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平面阀板旋转到打开状态时,所述平面阀板的倾斜角度和所述斜面排泄口的倾斜角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设置在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磁性开关能够检测所述平面阀板是否打开至设定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单元包括透气型纱网布袋,所述透气型纱网布袋连接在所述斜面排泄口的出口处。
上述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有效的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利用吸料机排料时间去除玻纤絮,解决了不能够连续生产问题的同时,还减少了生产工序,缩减了生产成本;
2)、解决因人工清理作业不规范和不可控因素,清理频次的增加,使产品质量得到保障;
3)、分离出的玻纤絮自动落入收集单元中,解决了无组织乱飘,不易清理,环境污染,危害健康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长纤粒子的输送方式;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长纤玻纤絮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吹气吸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滤网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切换阀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阀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3-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包括:
吸料机本体1,所述吸料机本体1的内部设有吸料通道11和吹落通道12,且所述吸料机本体1的顶部设有吸料机上盖13;
吹气吸气单元2,设置在所述吸料机上盖13上,所述吹气吸气单元2能够对所述吸料机本体1的内部进行吹气或吸气;
收集单元3,与所述吹落通道12相连通;
切换阀单元4,具有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当所述切换阀单元4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吸料通道11关闭,所述吹落通道12打开,所述吹气吸气单元2能够从上往下吹气,将玻纤絮吹入到吹落通道12中并经收集单元3进行收集,当所述切换阀单元4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吸料通道11打开,所述吹落通道12关闭,所述吹气吸气单元2吸气产生负压进行吸料作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吹气吸气单元2包括:
气孔21,阵列设置在所述吸料机上盖13上,所述气孔21上安装有气管接头22,所述气管接头22通过气管并联连接至气路分气块上,所述气路分气块与压缩空气管路相连接;
负压吸管23,设置在所述吸料机上盖13上,所述负压吸管23上设有换气阀25,所述换气阀25打开后对所述吸料机本体1的内部形成负压;
滤网孔板24,设置在所述吸料机上盖13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将吸料机上盖13的上平面均匀钻4*4个气孔21,并安装气管接头22,用气管将气管接头22全部并联连接至气路分气块,利用电磁阀控制压缩空气管路的压缩空气(气压设定值能够吹落吸附的玻纤絮即可,大小约为0.5Mpa),使滤网孔板24上形成向下的气流将玻纤絮迅速吹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阀单元4包括:
转轴41,旋转设置在所述吸料机本体1的内部边侧;
平面阀板42,一端与所述转轴41固定连接,所述平面阀板42能够旋转到打开状态,使所述吸料通道11关闭,所述吹落通道12打开,所述平面阀板42还能够旋转到关闭状态,使所述吸料通道11打开,所述吹落通道12关闭;
气缸43,固定在所述吸料机本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气缸43的活塞杆与连接杆45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接杆45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41固定连接;
斜面排泄口44,倾斜设置在所述吸料机本体1的外侧壁上,且所述斜面排泄口44与所述吹落通道12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气缸43的活塞杆在伸出或缩回的过程中,会带动连接杆45旋转,从而通过转轴41带动平面阀板42旋转到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可选地,平面阀板42的表面还可以固定橡胶平板,用于密封吹落通道12防止漏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平面阀板42旋转到打开状态时,所述平面阀板42的倾斜角度和所述斜面排泄口44的倾斜角度相同。如此,打开后的平面阀板42与斜面排泄口44(如: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均会形成下坡,从而保证玻纤絮顺畅滑落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磁性开关46,所述磁性开关46设置在所述吸料机本体1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磁性开关46能够检测所述平面阀板42是否打开至设定位置。本实施例中,吸料机的启动信号与磁性开关46输出信号联锁,驱动电磁阀控制压缩空气管路的压缩空气进行吹气,切换阀单元4故障时联锁吸料机停止工作,从而保证使用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收集单元3包括透气型纱网布袋,所述透气型纱网布袋连接在所述斜面排泄口44的出口处。如此,以便于收集玻纤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步骤如下:
1)、吸料机循环工作时间设定为:吸料时间30S(根据吸料机容积调整),排料时间5S(根据玻纤絮吹落效果调整);
2)、吸料机启动,气缸43驱动平面阀板42旋转至关闭状态,密封吹落通道12,换气阀25打开提供负压,开始吸料,在吸料的30S时间内,由于长纤粒子重就会往下落入成品桶中,脱落的玻纤丝向上吸附在滤网孔板24上聚少成多,形成玻纤絮。
3)、当吸料完成后,吸料机开始排料,输出信号使气缸43动作驱动平面阀板42旋转至打开状态,磁性开关46输出信号使吸料机上盖13的压缩空气开始吹气,形成向下气流,吹落吸附在滤网孔板24上的玻纤絮,通过斜面排泄口44通道流入到透气型纱网布袋,达到去除和收集玻纤絮功能。
4)、吸料机吸料和排料往复循环动作,机台连续生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料机本体,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内部设有吸料通道和吹落通道,且所述吸料机本体的顶部设有吸料机上盖;
吹气吸气单元,设置在所述吸料机上盖上,所述吹气吸气单元能够对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内部进行吹气或吸气;
收集单元,与所述吹落通道相连通;
切换阀单元,具有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当所述切换阀单元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吸料通道关闭,所述吹落通道打开,所述吹气吸气单元能够从上往下吹气,将玻纤絮吹入到吹落通道中并经收集单元进行收集,当所述切换阀单元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吸料通道打开,所述吹落通道关闭,所述吹气吸气单元吸气产生负压进行吸料作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吸气单元包括:
气孔,阵列设置在所述吸料机上盖上,所述气孔上安装有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通过气管并联连接至气路分气块上,所述气路分气块与压缩空气管路相连接;
负压吸管,设置在所述吸料机上盖上,所述负压吸管上设有换气阀,所述换气阀打开后对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内部形成负压;
滤网孔板,设置在所述吸料机上盖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单元包括:
转轴,旋转设置在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内部边侧;
平面阀板,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平面阀板能够旋转到打开状态,使所述吸料通道关闭,所述吹落通道打开,所述平面阀板还能够旋转到关闭状态,使所述吸料通道打开,所述吹落通道关闭;
气缸,固定在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斜面排泄口,倾斜设置在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斜面排泄口与所述吹落通道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平面阀板旋转到打开状态时,所述平面阀板的倾斜角度和所述斜面排泄口的倾斜角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设置在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磁性开关能够检测所述平面阀板是否打开至设定位置。
6.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单元包括透气型纱网布袋,所述透气型纱网布袋连接在所述斜面排泄口的出口处。
CN202220212266.2U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 Active CN216831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12266.2U CN216831734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12266.2U CN216831734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31734U true CN216831734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85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12266.2U Active CN216831734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31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13793U (zh) 一种色纺纱生产用除棉尘回收设备
CN216831734U (zh) 一种长纤浸润包覆造粒去除和收集玻纤絮装置
CN205867849U (zh) 一种纺织用水浴除尘装置
CN214992222U (zh) 一种大圆机除毛絮装置
CN208115359U (zh) 一种高效智能化布袋除尘机
CN207362400U (zh) 一种并条机清洁装置
CN209722398U (zh) 一种高效率的粗纱机吸绒装置
CN208701273U (zh) 一种可自动除尘加湿的抓棉机
CN205990930U (zh) 一种节水型矿山除尘设备
CN208004320U (zh) 一种用于茶叶抖筛机的进料装置
CN203292132U (zh) 粉尘吸料器
CN210561089U (zh) 一种无纺布针刺机
CN209722397U (zh) 一种节能型自动吸绒装置
CN210847095U (zh) 一种蚕茧的清理装置
CN212884025U (zh) 一种玻璃吹扫装置
CN211133467U (zh) 防沉降废毛收集装置
CN213160043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纺织机械用除尘装置
CN113731036A (zh) 一种环保化纤除尘设备
CN208354568U (zh) 一种烟草加工分级自动除尘装置
CN211635754U (zh) 一种纺织服装制造设备的除尘装置
CN114790615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纺布生产用卷绕装置
CN209969162U (zh) 一种除尘吸风罩
CN208614022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
CN219630949U (zh) 一种无纺布加工用除絮机构
CN116460111B (zh) 一种短切毡胶粉回收再利用系统及其回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