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26730U - 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26730U
CN216826730U CN202220385581.5U CN202220385581U CN216826730U CN 216826730 U CN216826730 U CN 216826730U CN 202220385581 U CN202220385581 U CN 202220385581U CN 216826730 U CN216826730 U CN 216826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ifying
channel
shunting
flow
flow div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855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欣袁
徐教云
�田�浩
胡中志
阳明君
游润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2203855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26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26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26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涉及喷射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分流部和整流部,所述分流部和整流部之间通过调节结构连接合为一体,所述分流部可相对整流部旋转改变与整流部的配合角度;所述分流部包括分流道A和主流道,所述整流部包括分流道B和整流道;所述分流道A与分流道B之间可配合形成供流体通过的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部可通过旋转改变与整流部的配合角度来调节分流通道的开口大小;所述主流道和整流道之间可连通形成开口大小不变的主流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可实现对流体的分压调节,使得射流元件可适应复杂的工况环境,在面对流体变化时仍可以正常工作,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流体是射流元件的工作介质,现有的射流元件往往只能在固定流量的作用下进行工作,一旦流体的状态发生改变,原有的射流元件便不再适用,需重新设计新的射流元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可实现对流体的分压调节,使得射流元件可适应复杂的工况环境,在面对流体变化时仍可以正常工作,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包括分流部和整流部,所述分流部和整流部之间通过调节结构连接合为一体,所述分流部可相对整流部旋转改变与整流部的配合角度;所述分流部包括分流道A和主流道,所述整流部包括分流道B和整流道;所述分流道A与分流道B之间可配合形成供流体通过的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部可通过旋转改变与整流部的配合角度来调节分流通道的开口大小;所述主流道和整流道之间可连通形成开口大小不变的主流通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当流体压强增大时,一部分流体经分流通道泄出,自射流元件外部流过,不作用于射流元件,只起到降低流体压强的作用,另一部分流体经主流通道进入射流元件,作为射流元件的有效流量;面对不同压强的流体,可调节分流部与整流部的相对位置,使分流道A与分流道B配合形成开口大小适宜的分流通道,完成对流体的分压,而主流通道的开口大小不变,则可确保作用于射流元件的流量为定值,确保射流元件可以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流体的分压调节,使得射流元件可适应复杂的工况环境,在面对流体变化时仍可以正常工作,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于分流部的齿圈结构A和设于整流部的齿圈结构B,所述齿圈结构A与齿圈结构B相互咬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分流部和整流部的调节与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齿圈结构A沿分流部轴向外凸/内凹,所述齿圈结构B沿整流部轴向内凹/外凸;齿圈结构A和齿圈结构B配合时的结合面与分流部与整流部配合时的抵接面交错设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形成迷宫式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主流道为与分流部共轴线的圆柱形通孔结构,所述整流道为与整流部共轴线的圆柱形通孔结构,所述主流道与整流道的开口形状匹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圆柱形通孔结构使得主流道和整流道形成的整流通道不会随分流部与整流部之间的调节而发生改变,确保作用于射流元件的流量大小一致。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分流道A以主流道为圆心均布于分流部,并沿轴线方向贯通所述分流部;若干所述分流道B以整流道为圆心均布于整流部,并沿轴线方向贯通所述整流部;所述分流道A与分流道B的位置相匹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当分流部相对整流部旋转时,分流道A与分流道B之间会相互交错,使分流通道的开口大小增大或减小,以适应不同工况的流体。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部和/或整流部的侧壁处设有密封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分流部和整流部与安装基体之间的密封性,确保流体不会自缝隙处外泄,有效提高射流元件的控制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主流道相对匹配整流道的一端设有导流段,所述导流段为外大内小的扩口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减少流体对主流道的冲击,提高分流部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流体的分压调节,使得射流元件可适应复杂的工况环境。
2、本实用新型分流部与整流部之间的调节、装配便捷。
3、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使得流体不会自缝隙处外泄,有效提高射流元件的控制精度。
5、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少流体对主流道的冲击,提高分流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流部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分流部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整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整流部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整流部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1-分流部,2-整流部,3-调节结构,4-密封槽,5-导流段,101-分流道A,102-主流道,201-分流道B,202-整流道,301-齿圈结构A,302-齿圈结构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分流部1和整流部2,所述分流部1和整流部2之间通过调节结构3连接合为一体,所述分流部1可相对整流部2旋转改变与整流部2的配合角度;所述分流部1包括分流道A101和主流道102,所述整流部2包括分流道B201和整流道202;所述分流道A101与分流道B201之间可配合形成供流体通过的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部1可通过旋转改变与整流部2的配合角度来调节分流通道的开口大小;所述主流道102和整流道202之间可连通形成开口大小不变的主流通道。具体地说,当流体压强增大时,一部分流体经分流通道泄出,自射流元件外部流过,不作用于射流元件,只起到降低流体压强的作用,另一部分流体经主流通道进入射流元件,作为射流元件的有效流量;面对不同压强的流体,可调节分流部1与整流部2的相对位置,使分流道A101与分流道B201配合形成开口大小适宜的分流通道,完成对流体的分压,而主流通道的开口大小不变,则可确保作用于射流元件的流量为定值,确保射流元件可以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流体的分压调节,使得射流元件可适应复杂的工况环境,在面对流体变化时仍可以正常工作,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设于分流部1的齿圈结构A301和设于整流部2的齿圈结构B302,所述齿圈结构A301与齿圈结构B302相互咬合。具体地说,相互咬合的结构便于分流部1和整流部2的调节与装配。
所述齿圈结构A301沿分流部1轴向外凸,所述齿圈结构B302沿整流部2轴向内凹;齿圈结构A301和齿圈结构B302配合时的结合面与分流部1与整流部2配合时的抵接面交错设置,形成迷宫式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所述主流道102为与分流部1共轴线的圆柱形通孔结构,所述整流道202为与整流部2共轴线的圆柱形通孔结构,所述主流道102与整流道202的开口形状匹配。具体地说,圆柱形通孔结构使得主流道102和整流道202形成的整流通道不会随分流部1与整流部2之间的调节而发生改变,确保作用于射流元件的流量大小一致。
两个所述分流道A101以主流道102为圆心均布于分流部1,并沿轴线方向贯通所述分流部1;两个所述分流道B201以整流道202为圆心均布于整流部2,并沿轴线方向贯通所述整流部2;所述分流道A101与分流道B201的位置相匹配。具体地说,当分流部1相对整流部2旋转时,分流道A101与分流道B201之间会相互交错,使分流通道的开口大小增大或减小,以适应不同工况的流体。
所述分流部1和整流部2的侧壁处设有密封槽4。具体地说,确保分流部1和整流部2与安装基体之间的密封性,确保流体不会自缝隙处外泄,有效提高射流元件的控制精度。
所述主流道102相对匹配整流道202的一端设有导流段5,所述导流段5为外大内小的扩口结构。具体地说,可有效减少流体对主流道102的冲击,提高分流部1的使用寿命。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7)

1.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部(1)和整流部(2),所述分流部(1)和整流部(2)之间通过调节结构(3)连接合为一体,所述分流部(1)可相对整流部(2)旋转改变与整流部(2)的配合角度;所述分流部(1)包括分流道A(101)和主流道(102),所述整流部(2)包括分流道B(201)和整流道(202);所述分流道A(101)与分流道B(201)之间可配合形成供流体通过的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部(1)可通过旋转改变与整流部(2)的配合角度来调节分流通道的开口大小;所述主流道(102)和整流道(202)之间可连通形成开口大小不变的主流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设于分流部(1)的齿圈结构A(301)和设于整流部(2)的齿圈结构B(302),所述齿圈结构A(301)与齿圈结构B(302)相互咬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结构A(301)沿分流部(1)轴向外凸/内凹,所述齿圈结构B(302)沿整流部(2)轴向内凹/外凸;齿圈结构A(301)和齿圈结构B(302)配合时的结合面与分流部(1)与整流部(2)配合时的抵接面交错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102)为与分流部(1)共轴线的圆柱形通孔结构,所述整流道(202)为与整流部(2)共轴线的圆柱形通孔结构,所述主流道(102)与整流道(202)的开口形状匹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分流道A(101)以主流道(102)为圆心均布于分流部(1),并沿轴线方向贯通所述分流部(1);若干所述分流道B(201)以整流道(202)为圆心均布于整流部(2),并沿轴线方向贯通所述整流部(2);所述分流道A(101)与分流道B(201)的位置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部(1)和/或整流部(2)的侧壁处设有密封槽(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102)相对匹配整流道(202)的一端设有导流段(5),所述导流段(5)为外大内小的扩口结构。
CN202220385581.5U 2022-02-24 2022-02-24 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 Active CN216826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85581.5U CN216826730U (zh) 2022-02-24 2022-02-24 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85581.5U CN216826730U (zh) 2022-02-24 2022-02-24 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26730U true CN216826730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0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85581.5U Active CN216826730U (zh) 2022-02-24 2022-02-24 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26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97476A1 (en) Bearing assembly system with integral lubricant distribution and well drilling equipment comprising same
CN214331503U (zh) 一种平行于端面的任意截面均为正圆的偏心蝶阀
CN216826730U (zh) 射流元件用整流分流装置
CN110030443A (zh) 密封导管接头
CN211550631U (zh) 一种带螺纹压紧密封的六通球阀装置
CN111485843A (zh) 自动可换向双向水眼磨鞋
JP2016183720A (ja) スイベルジョイント
US9795973B2 (en) Needle for a jet device
CN212389297U (zh) 自动可换向双向水眼磨鞋
CN214146676U (zh) 阀门密封组件及具有其的阀门
CN211161198U (zh) 一种轨道用轧辊
EP3156702A1 (en) Valve seat ring and multi-way valve having valve seat ring
CN108561360A (zh) 一种溢流阀
CN209969692U (zh) 摆角铣头转轴夹紧机构及摆角铣头
CN110886851A (zh) 一种硬密封下满足气泡级泄漏量的调节阀
CN206010615U (zh) 能够在刀盘旋转时供液的刀盘冷却装置
CN112475860B (zh) 一种气浮辅助装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0949924U (zh) 一种蝶阀密封圈浮动调节结构
CN112145709A (zh) 一种调速阀
CN210949923U (zh) 一种蝶阀用密封圈
CN216381734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冷却系统的自动稳流器
CN215510217U (zh) 一种机床刀具冷却液外转内的装置
CN217412395U (zh) 一种连铸自由辊
CN113309885B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单向阀
CN219303915U (zh) 电池注液设备的密封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注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