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24581U - 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24581U
CN216824581U CN202123454263.4U CN202123454263U CN216824581U CN 216824581 U CN216824581 U CN 216824581U CN 202123454263 U CN202123454263 U CN 202123454263U CN 216824581 U CN216824581 U CN 216824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body
cap body
fire extinguisher
inner cylinder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542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ong Port Fire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ong Port Fire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ong Port Fire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ong Port Fire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542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24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24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24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包括一端开口的柱形本体、设于柱形本体中的药柱和冷却片、盖设于柱形本体一端的帽体、开设于帽体端面的喷孔;帽体具有静止状态和泄爆状态:帽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帽体盖设于柱形本体一端;帽体处于泄爆状态时,帽体相对柱形本体向外滑动,柱形本体一端与帽体之间沿其滑动方向间隔排列,两者之间形成与连通的泄爆口。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不仅能够避免灭火器在启动后炸开造成安全事故,还能够避免泄爆口喷出的气体导致握持灭火器的手受伤;由于泄爆口和喷孔相邻,泄爆喷出的灭火剂气体还能够进一步对火源进行灭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灭火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药柱燃烧时会释放大量的灭火剂气体,当药柱和喷孔之间的冷却片堵塞较为严重时,内柱体中的气压增加,严重时会炸裂内柱体,造成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中,在内柱体柱身的中间位置设置泄爆口,以使灭火剂气体喷射通路发生堵塞时能够不经过冷却片直接排出泄压。但是,对于手持式灭火器,在紧急情况下,存在单手握持灭火器中部或双手前后握持灭火器侧部的情况,如果将泄爆口开在灭火器中部,仍旧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使用时安全性较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包括一端开口的柱形本体、设于所述柱形本体中的药柱和冷却片、盖设于所述柱形本体一端的帽体、开设于所述帽体端面的喷孔;
所述帽体具有静止状态和泄爆状态:
所述帽体处于所述静止状态时,所述帽体盖设于所述柱形本体一端;
所述帽体处于所述泄爆状态时,所述帽体相对所述柱形本体向外滑动,所述柱形本体一端与所述帽体之间沿其滑动方向间隔排列,两者之间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泄爆口。
优选地,所述内柱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帽体一端的且贴设于所述柱形本体外侧的滑动片、用于将所述滑动片固定在所述柱形本体上的固定件。
更优选地,所述滑动片有多条,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排列地绕设于所述柱形本体外侧,至少一条所述滑动片上设有所述固定件。
更优选地,所述滑动片上开设有平行于所述帽体滑动方向的导向槽,所述柱形本体上设有穿设于所述导向槽中的导向件。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固定件沿远离所述帽体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帽体的一端。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向件为螺栓件,所述螺栓件包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柱形本体的身部、设于所述身部另一端的头部,所述头部和所述柱形本体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槽的宽度。
更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分别穿设于所述滑动片和所述柱形本体中的固定螺丝。
更优选地,所述滑动片为平面件或贴合于所述柱形本体的曲面件。
优选地,所述帽体包括套设于所述柱形本体上的筒形本体、设于所述筒形本体一端的环形端面,所述喷孔设于所述环形端面中。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将帽体设置在柱形本体喷射灭火剂气体的一端,当柱形本体中气压过高时,灭火剂气体能够推动帽体远离柱形本体,并通过两者之间的泄爆口向外泄出。该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不仅能够避免灭火器在启动后炸开造成安全事故,还能够避免泄爆口喷出的气体导致握持灭火器的手受伤;由于泄爆口和喷孔相邻,泄爆喷出的灭火剂气体还能够进一步对火源进行灭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柱形本体;2、药柱;3、冷却片;4、帽体;41、筒形本体;42、环形端面;5、喷孔;6、滑动片;61、导向槽;7、固定件;8、导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下文说的左右方向参考图1,图1中的左即为下文中的左,图1中的右即为下文中的右。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包括右端开口的柱形本体1、设于柱形本体1中的药柱2和冷却片3、盖设于柱形本体1右端的帽体4、开设于帽体4端面的喷孔5。药柱2和冷却片3从左往右依次排列,药柱2为气溶胶药柱2。
上述帽体4包括套设于柱形本体1右端部的筒形本体41、设于筒形本体41右端的环形端面42,上述喷孔5设于该环形端面42中。筒形本体41的内径与柱形本体1的外径相同,通过这个设置能够避免灭火器正常启动后,灭火剂气体从两者之间的间隙处向外泄出。
参见图2所示,上述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还包括连接在筒形本体41左端的且贴设于柱形本体1外侧的滑动片6、用于将滑动片6固定在柱形本体1上的固定件7。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片6有四条,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排列地绕设于柱形本体1外侧,其中相对的两条滑动片6的左端设有固定件7。该固定件7为分别穿设于滑动片6和柱形本体1中的固定螺丝。该固定螺丝在内柱体中气体压强达到1.3Mpa之后被拉断。固定螺丝断裂后,帽体4可相对柱形本体1向右运动,以使得帽体4左端与柱形本体1右端之间间隔排列,两者之间形成与外界连通的用于泄压的泄爆口。相对的另两片滑动片6的左端未设置固定螺丝。
现有技术中,有将泄爆口开设在内柱体柱身的中间位置处,以使灭火剂气体能够不经过冷却片3直接排出泄压。但是,对于手持式灭火器,在紧急情况下,存在单手握持灭火器中部或双手前后握持灭火器侧部的情况,如果将泄爆口开在灭火器中部,即便内柱体外侧套有一层塑料壳体,握持处较大的冲击力和热量仍旧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需要设置筒形本体41沿轴向的长度,使得筒形本体41仅能包覆柱形本体1右端一小段距离。通过这个设置,泄爆时,帽体4仅需相对柱形本体1向右运动一小段距离,两者之间就能够形成环形的泄爆口,泄爆面积大,泄爆效果好,安全性较高。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片6为贴合于柱形本体1外表面的曲面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滑动片6可以为平面件。
参见图2所示,上述滑动片6上开设有平行于帽体4滑动方向(即图1中从左向右的方向)的导向槽61,柱形本体1上设有穿设于导向槽61中的导向件8。导向槽61设于固定件7的右侧,导向件8同样设于固定件7的右侧。在本实施例中,滑动片6和导向槽61均平行于左右方向,导向件8为连接在柱形本体1外侧的螺栓件,螺栓件包括一端用于连接柱形本体1的身部、设于身部另一端的头部。头部和柱形本体1之间间隔设置,以留出用于让滑动片6滑动的间隙,头部的直径大于导向槽61的宽度,能够避免滑动片6和柱形本体1相互脱离。
通过这个设置,药柱2引燃后,内柱体中气压升高,帽体4具有向右运动的趋势,该作用力作用于固定件7上。当内柱体中的气体压强达到一定值时,固定件7被拉断,帽体4能够相对柱形本体1向右运动,以通过泄爆口对内柱体中的气体进行泄压。
通过将导向件8设于固定件7的右侧,能够避免内柱体中压力过大时先拉断导向件8,导致帽体4向外飞出。为了使导向件8承受的压力较小,将导向件8设于导向槽61的最右端。这是由于,当导向件8和固定件7距离较近时,固定件7断裂后,导向槽61左端向右运动一小段距离就会抵住导向件8,此时帽体4和柱形本体1之间的间隙较小,内柱体中气体压力仍然较大,容易直接拉断导向件8。将导向件8设置在导向槽61的右端,与导向槽61左端之间保持较长的一段距离,使得帽体4在向右滑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泄爆口泄出一部分灭火剂气体,避免导向槽61拉断导向件8。
该帽体4具有静止状态和泄爆状态:
灭火器未启动时,帽体4处于静止状态,帽体4盖设于柱形本体1右端,两者通过固定件7相互固定连接;
灭火器启动且内柱体中气压未超过临界值时,帽体4处于静止状态,帽体4盖设于柱形本体1右端,两者通过固定件7相互固定连接,灭火剂气体通过喷孔5向外喷出;
灭火器启动且内柱体中气压急剧升高并超过临界值时,帽体4处于泄爆状态,在灭火剂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帽体4相对柱形本体1向右滑动,柱形本体1右端与帽体4左端之间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泄爆口,灭火剂气体通过该泄爆口泄压,同时通过喷孔5喷出灭火。由于泄爆口和喷孔5距离较近,泄出的灭火剂气体同样能够用于灭火。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的柱形本体、设于所述柱形本体中的药柱和冷却片、盖设于所述柱形本体一端的帽体、开设于所述帽体端面的喷孔;
所述帽体具有静止状态和泄爆状态:
所述帽体处于所述静止状态时,所述帽体盖设于所述柱形本体一端;
所述帽体处于所述泄爆状态时,所述帽体相对所述柱形本体向外滑动,所述柱形本体一端与所述帽体之间沿其滑动方向间隔排列,两者之间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泄爆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柱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帽体一端的且贴设于所述柱形本体外侧的滑动片、用于将所述滑动片固定在所述柱形本体上的固定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片有多条,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排列地绕设于所述柱形本体外侧,至少一条所述滑动片上设有所述固定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片上开设有平行于所述帽体滑动方向的导向槽,所述柱形本体上设有穿设于所述导向槽中的导向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固定件沿远离所述帽体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帽体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为螺栓件,所述螺栓件包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柱形本体的身部、设于所述身部另一端的头部,所述头部和所述柱形本体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槽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分别穿设于所述滑动片和所述柱形本体中的固定螺丝。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片为平面件或贴合于所述柱形本体的曲面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包括套设于所述柱形本体上的筒形本体、设于所述筒形本体一端的环形端面,所述喷孔设于所述环形端面中。
CN202123454263.4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 Active CN216824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4263.4U CN216824581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4263.4U CN216824581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24581U true CN216824581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14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54263.4U Active CN216824581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245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29170B2 (ja) 爆発放散型のエアロゾル消火装置の内筒
EP2762203B1 (en) Portable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US7316090B2 (en) Defense device, preferably self-defense device and storage unit used therein
US5420766A (en) Defensive light device
RU2601250C2 (ru) Способ взрыворазряда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аэрозольного пожаротушения
US10429153B2 (en) Personal defense device
CN216824581U (zh) 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内柱体
US5515767A (en) Device for firing a projectile
MX2014003474A (es) Aparato portatil extintor de incendios.
WO2013023603A1 (zh) 一种带喷口的泄爆装置
CN114259672A (zh) 一种手持式温控灭火器
KR20060122763A (ko) 소화 및 폭발 억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999285B1 (ko) 휴대용 소화기
JP2008051442A (ja) 薬剤散布容器
KR102102767B1 (ko) 분말소화제가 충진된 화재진압용 탄환녹말소화기
CN107670206B (zh) 一种带挡片的泄爆装置
CN105169612B (zh) 一种灭火器
CN105169592B (zh) 一种灭火器
CN2296515Y (zh) 一种灭火飞雷
CN209865092U (zh) 灭火器
KR20020040170A (ko) 소화기
KR200231454Y1 (ko) 탄알형 가스분사기 약제통
KR200351433Y1 (ko) 최류 가스분사기 겸용 진압봉
SU1695952A1 (ru) Забрасываемый огнетушитель
KR20220118730A (ko) 수류탄형 소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