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9612B - 一种灭火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灭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9612B
CN105169612B CN201510562883.XA CN201510562883A CN105169612B CN 105169612 B CN105169612 B CN 105169612B CN 201510562883 A CN201510562883 A CN 201510562883A CN 105169612 B CN105169612 B CN 1051696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ylinder
shell
cylinder
fire extinguisher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628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69612A (zh
Inventor
李忠
刘红
周玉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ong Port Fire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ong Port Fire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ong Port Fire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ong Port Fire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628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9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9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9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69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9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火器,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外壳、插设在所述外壳壳腔内的内筒,所述内筒的前端设有带喷口的喷口部,所述灭火器还包括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外壳前端部上的壳帽,所述内筒的喷口部收容在所述壳帽内,所述灭火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壳腔内的位于所述内筒后端上的启动装置以及套设在所述外壳或所述壳帽外周部上的荧光环。通过将启动装置设置在外壳的壳腔内,有效地避免了使用人员因不小心碰撞到启动按钮而导致启动装置错误启动的现象发生,同时在外壳或壳帽的外周部上设置荧光环,使得在夜间操作时,使用人员能快速、准确地找到灭火器,从而完成灭火。

Description

一种灭火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灭火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灭火器中,其启动元件大多设于灭火器的壳体外部,通过按压启动按钮,使启动装置产生高压电流,从而引起点火元件工作,再点燃点火药层,依次引燃灭火药剂,实现稳定燃烧,达到灭火目的。因常用的灭火器上的启动按钮均设于壳体外且突出壳体表面,使用人员在日常操作中不小心按到或碰撞到启动按钮时,易发生自动即误启动的危险,而采用按压手柄进行启动灭火的灭火器,通常需要采用保险销进行锁定,灭火时,需先拔出保险销后、再按压手柄,从而实现灭火,而因保险销位于灭火器壳体外,在不经意间易被碰落,也易导致自动喷射灭火气溶胶的情况发生,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灭火器,有效地防止了因使用人员不小心碰撞到启动按钮而发生自动启动的现象,同时设置荧光环,便于使用人员在夜间能快速、准确地找到灭火器,进行灭火。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火器,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外壳、插设在所述外壳壳腔内的内筒,所述内筒的前端设有带喷口的喷口部,所述灭火器还包括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外壳前端部上的壳帽,所述内筒的喷口部收容在所述壳帽内,所述灭火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壳腔内的位于所述内筒后端上的启动装置以及套设在所述外壳或所述壳帽外周部上的荧光环。
优选地,所述启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的启动器、设于所述启动器后端上的启动按钮,所述壳帽的前端上还固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可配合地插设在所述外壳的壳腔内并抵压在所述启动按钮的后端上。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周外侧部上还设有若干凸筋,所述凸筋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喷口部呈倒喇叭状固设在所述内筒的前端上。
优选地,所述内筒包括插设在所述外壳壳腔内的存储有灭火药剂的第一内筒、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内筒前端筒外侧壁上的存储有冷却剂的第二内筒,所述喷口部设于所述第二内筒的前端上,所述第二内筒收容在所述壳帽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内筒的筒侧壁上开设有泄爆口、所述第二内筒的筒侧壁上设有可遮挡在所述泄爆口上或远离所述泄爆口的遮挡部,所述第二内筒具有静止状态与泄爆状态,当所述第二内筒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第二内筒静止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前端筒外侧壁上,所述遮挡部遮挡在所述泄爆口上;当所述第二内筒处于泄爆状态时,所述第二内筒沿所述第一内筒的长度方向向前滑动,所述遮挡部远离所述泄爆口,所述内筒还包括用于切换所述第二内筒工作状态的控制机构。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内筒与所述第二内筒间的保险细铜栓,所述保险细铜栓的两端可分别依次穿过第一内筒的筒侧壁、所述第二内筒的筒侧壁后固定在所述第二内筒的筒外侧壁上或与所述第一内筒、所述第二内筒相脱离。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内筒的筒侧壁上还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内筒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内筒相固定连接、另一端可滑动地卡设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动件。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滑动件为螺柱,所述第二内筒的筒侧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螺柱的螺纹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开设位置与所述滑槽的开设位置相对应,所述螺柱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孔相螺纹连接、另一端可滑动地卡设在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内筒与所述第二内筒间还设有用于两者密封的密封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新型灭火器,通过将启动装置设置在外壳的壳腔内,有效地防止了因使用人员不小心碰撞导致的启动装置自动启动的现象发生,同时设置荧光环,使得在夜间使用时,使用人员能快速、准确地找到灭火器,从而完成灭火,提高了灭火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灭火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灭火器中内筒部分的剖视图;
其中:1、外壳;11、凸筋;2、内筒;21、第一内筒;211、灭火药剂;212、泄爆口;213、滑槽;22、第二内筒;221、冷却剂;222、喷口;3、启动装置;31、装置本体;32、启动器;33、启动按钮;4、壳帽;41、凸起部;5、荧光环;6、滑动件(螺柱);7、密封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灭火器,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外壳1、插设在外壳1壳腔内的内筒2,该内筒2的前端设有带喷口222的喷口部,该喷口部呈倒喇叭状设于内筒2的前端上。通过该方式设置喷口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喷口222堵塞的发生概率。
该灭火器还包括设于外壳1壳腔内的位于内筒2后端上的启动装置3,参见图2所示,该启动装置3包括装置本体31、设于装置本体31内的启动器32、设于启动器32后端上的用于触发启动器32启动的启动按钮33。目前,现有的启动装置3均是突出外壳1表面设置的,当使用人员不小心碰撞到启动装置3的启动按钮33时,易发生启动装置3自动启动的现象,从而导致灭火器误喷放,对使用人员及周围环境带来伤害。而在本实施例中,将启动装置3设置在外壳1壳腔内,有效地避免了该情况的发生。
该灭火装置还包括套设在外壳1前端部上的壳帽4,参见图1所示,内筒2的喷口部收容在壳帽4内,该壳帽4的前端上还固设有凸起部41,该凸起部41可配合地插设在外壳1的壳腔内抵压在启动按钮33的后端上。当需对启动装置3进行启动时,可将壳帽4拆卸下来,将其带凸起部41的一端插设在外壳1的壳腔内并抵压在启动按钮33的后端上,按压壳帽4,带动启动按钮33向前推移,触发启动器32启动。
为了便于使用人员在夜间使用时,能及时、准确的找到灭火器,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在外壳1或壳帽4的外周部上还套设有荧光环5。
为了防止在灭火过程中,灭火器脱离使用人员,对使用人员或周围环境造成伤害,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所示,该外壳1的周外侧部上还设有若干凸筋11,该凸筋11沿外壳1的长度方向延伸。在这里,所有的凸筋11沿同一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地设置在外壳1的周外侧部上。通过设置凸筋11,增加了外壳1表面与使用人员手掌间的摩擦阻力,有效地防止了在灭火过程中,因喷发压力大而造成灭火器脱离使用人员的现象发生,同时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该内筒2包括插设在外壳1壳腔内的存储有灭火药剂211的第一内筒21、可滑动地套设在第一内筒21前端筒外侧壁上的存储有冷却剂221的第二内筒22,该喷口222部设于第二内筒22的前端上,第二内筒22收容在壳帽4内。为了防止在灭火过程中,因喷口222被冷却剂221堵塞,内筒2筒内压力过高,导致内筒2发生爆炸爆燃的现象,同时产生较大的后座力对使用人员造成伤害。该第一内筒21的筒侧壁上开设有泄爆口212、第二内筒22的筒侧壁上设有可遮挡在泄爆口212上或远离泄爆口212的遮挡部。当然,该泄爆口212可以有多个,所有的泄爆口212还可沿同一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地开设在第一内筒21的筒侧壁上。
该第二内筒22具有静止状态与泄爆状态,当第二内筒22处于静止状态时,第二内筒22静止地套设在第一内筒21的前端筒外侧壁上,遮挡部遮挡在泄爆口212上;当第二内筒22处于泄爆状态时,第二内筒22沿第一内筒21的长度方向向前滑动,遮挡部远离泄爆口212,该内筒2还包括用于切换第二内筒22工作状态的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内筒21与第二内筒22间的保险细铜栓,该保险细铜栓的两端可分别依次穿设通过第一内筒21的筒侧壁、第二内筒22的筒侧壁后固定在第二内筒22的筒外侧壁上或与第二内筒22、第一内筒21相脱离。当内筒2筒内压力未超过设定值时,该保险细铜栓固定在第一内筒21、第二内筒22间,第二内筒22处于静止状态;当内筒2筒内压力超过设定值时,保险细铜栓断裂,第二内筒22处于泄爆状态,露出泄爆口212。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内筒21的筒侧壁上还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213,参见图3所示,该内筒2还包括一端与第二内筒22相固定连接、另一端可滑动地卡设在滑槽213内的滑动件6。在这里,该滑动件6为螺柱6,该第二内筒22的筒侧壁上开设有与螺柱6的螺纹相配合的固定孔,该固定孔的开设位置与滑槽213的开设位置相对应。螺柱6的一端与固定孔相螺纹连接、另一端可滑动地卡设在滑槽213内。当然,该滑槽213可以有多个,相应地,该滑动件6、固定孔也有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二内筒22沿第一内筒21的长度方向滑移的过程中,冷却剂221从第一内筒21与第二内筒22的间隙处溢出,在这里,参见图3所示,在第一内筒21与第二内筒22间还设有密封件7。该密封件7可以是套设在第一内筒21筒外侧壁周部上的密封圈7,该密封圈7的内圈与第一内筒21的筒外侧壁相密封设置,外圈与第二内筒22的筒内侧壁相密封设置。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灭火器,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外壳、插设在所述外壳壳腔内的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前端设有带喷口的喷口部,所述灭火器还包括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外壳前端部上的壳帽,所述内筒的喷口部收容在所述壳帽内,所述灭火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壳腔内的位于所述内筒后端上的启动装置以及套设在所述外壳或所述壳帽外周部上的荧光环,所述内筒包括插设在所述外壳壳腔内的存储有灭火药剂的第一内筒、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内筒前端筒外侧壁上的存储有冷却剂的第二内筒,所述喷口部设于所述第二内筒的前端上,所述第二内筒收容在所述壳帽内,所述第一内筒的筒侧壁上开设有泄爆口、所述第二内筒的筒侧壁上设有遮挡在所述泄爆口上或远离所述泄爆口的遮挡部,所述第二内筒具有静止状态与泄爆状态,当所述第二内筒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第二内筒静止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前端筒外侧壁上,所述遮挡部遮挡在所述泄爆口上;当所述第二内筒处于泄爆状态时,所述第二内筒沿所述第一内筒的长度方向向前滑动,所述遮挡部远离所述泄爆口,所述内筒还包括用于切换所述第二内筒工作状态的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的启动器、设于所述启动器后端上的启动按钮,所述壳帽的前端上还固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能够配合地插设在所述外壳的壳腔内并抵压在所述启动按钮的后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周部上还设有若干凸筋,所述凸筋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部呈倒喇叭状固设在所述内筒的前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内筒与所述第二内筒间的保险细铜栓,所述保险细铜栓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过第一内筒的筒侧壁、所述第二内筒的筒侧壁后固定在所述第二内筒的筒外侧壁上或与所述第一内筒、所述第二内筒相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筒的筒侧壁上还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内筒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内筒相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地卡设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为螺柱,所述第二内筒的筒侧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螺柱的螺纹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开设位置与所述滑槽的开设位置相对应,所述螺柱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孔相螺纹连接、另一端滑动地卡设在所述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筒与所述第二内筒间还设有用于两者密封的密封件。
CN201510562883.XA 2015-09-07 2015-09-07 一种灭火器 Active CN105169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2883.XA CN105169612B (zh) 2015-09-07 2015-09-07 一种灭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2883.XA CN105169612B (zh) 2015-09-07 2015-09-07 一种灭火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9612A CN105169612A (zh) 2015-12-23
CN105169612B true CN105169612B (zh) 2018-08-03

Family

ID=54892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62883.XA Active CN105169612B (zh) 2015-09-07 2015-09-07 一种灭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96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8354B (zh) * 2016-04-20 2021-01-26 廖上进 一种灭火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36978U (zh) * 2011-09-28 2012-05-30 陕西坚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灭火器
CN104492009A (zh) * 2015-01-04 2015-04-08 胡永华 灭火棒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12461Y (zh) * 2001-11-09 2002-09-25 吴建勋 冷气溶胶灭火器
CN2664711Y (zh) * 2003-07-31 2004-12-22 王斌 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
JP5266172B2 (ja) * 2009-09-17 2013-08-21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消火装置
CN202236980U (zh) * 2011-09-28 2012-05-30 陕西坚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灭火装置
MY170386A (en) * 2012-06-19 2019-07-27 Pyrogen Mfg Sdn Bhd Portable fire extinguisher
CN103463759B (zh) * 2013-09-27 2015-11-04 江西清华实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灭火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36978U (zh) * 2011-09-28 2012-05-30 陕西坚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灭火器
CN104492009A (zh) * 2015-01-04 2015-04-08 胡永华 灭火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9612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0343891B2 (en) New portable aerosol fire-fighting device
CN104492009A (zh) 灭火棒
TW200808401A (en) Jetting apparatus of fire extinguishing gas
CN105169612B (zh) 一种灭火器
CN212282627U (zh) 带有安全泄压装置的消防灭火器
CN105169590B (zh) 一种带泄爆口的便携式灭火器
CN105169589B (zh) 一种便携式灭火器
CN209019798U (zh) 多用途撞击器
CN112891791B (zh) 一种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
CN105169588B (zh) 一种便携式灭火器
CN103463759B (zh) 便携式灭火器
CN104127976A (zh) 一种投掷灭火弹
CN214679726U (zh) 一种气溶胶灭火器
CN204910562U (zh) 一种便携式灭火器
CN105169592B (zh) 一种灭火器
CN205031813U (zh) 一种带泄爆口的便携式灭火器
CN107670206B (zh) 一种带挡片的泄爆装置
CN112587843A (zh) 一种可实现二次灭火的外置式灭火装置
CN204364728U (zh) 灭火棒
KR200371862Y1 (ko) 전등 겸용 소화기
JP4884786B2 (ja) 携行型拘束網展開装置
CN217612614U (zh) 一种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
CN105169594B (zh) 用于灭火器的保险机构及灭火器
CN218685880U (zh) 便携式灭火弹
CN212282652U (zh) 应用于消防灭火器上的安全保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