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12614U - 一种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12614U
CN217612614U CN202221055660.6U CN202221055660U CN217612614U CN 217612614 U CN217612614 U CN 217612614U CN 202221055660 U CN202221055660 U CN 202221055660U CN 217612614 U CN217612614 U CN 217612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extinguisher
smoke
tube
hole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556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双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0556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12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12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12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包括灭火器本体和发烟管,所述灭火器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部设置有喷孔,所述发烟管包括管底和圆柱状的管体,所述管底设有贯通其厚度方向的发烟孔;所述管体与所述前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喷孔朝向所述管底,所述管底与所述前端部之间留有间隔,所述管底、所述管体和所述前端部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烟雾染料。在遇到危险时,可喷出有色烟雾吓退袭击者;灭火时,拆下发烟管,喷出气溶胶进行灭火,使得气溶胶灭火器兼具灭火和防身的功能,提高了气溶胶灭火器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
背景技术
灭火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消防工具,传统的灭火器体积较大并不便于携带。气溶胶灭火器相比传统的灭火器,其灭火能力更强,体积也更小巧,因而也更便于向便携式发展,以便在发生火情时,人们可取出随身携带的气溶胶灭火器进行灭火作业。
现有的气溶胶灭火器只有灭火这一功能,而且火情属于突发事件,因此,气溶胶灭火器对于随身携带的物品来说适用性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在遇到危险时,可喷出有色烟雾吓退袭击者;在需要灭火时,拆下发烟管,能够喷出气溶胶进行灭火,使得气溶胶灭火器兼具灭火和防身的功能,提高了气溶胶灭火器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包括灭火器本体和发烟管,所述灭火器本体包括壳体和启动机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灭火剂,所述壳体的前端部设置有喷孔,所述喷孔贯通所述容置腔;所述启动机构安装于壳体,且其启动线伸入所述灭火剂;
所述发烟管包括管底和圆柱状的管体,所述管底设有贯通其厚度方向的发烟孔;所述管体与所述前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喷孔朝向所述管底,所述管底与所述前端部之间留有间隔,所述管底、所述管体和所述前端部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烟雾染料。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内壁呈阶梯结构,包括靠近所述管底的小孔段和远离所述管底的大孔段,所述大孔段可拆卸插装于所述前端部外;所述容置空间位于所述小孔段。
优选地,所述前端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
所述管体的内壁设置有向内凸起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凹槽能够卡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为弧形槽,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管体包括位于其开口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外表面呈锥形面,所述环形凸起设置于所述锥形部的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前端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优选地,所述管底的内表面从边缘向中心的方向逐渐靠近所述管底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管底的内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凸台;所述发烟孔贯通所述凸台。
优选地,所述发烟孔与所述喷孔均设置有一个,且二者共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的前端设置有所述喷孔,后端的侧壁设置有按键孔,所述容置腔设置于所述内筒内,所述启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内筒内,且通过所述按键孔裸露出所述启动机构的键帽;
所述外筒滑动插装于所述内筒外,且在第一滑动位置遮挡所述按键孔,在第二滑动位置裸露出所述按键孔;
所述管体的内壁与所述外筒的外壁可拆卸插装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气溶胶灭火器,在遭遇袭击等危险时,使用者可启动气溶胶灭火器,灭火器本体从其前端部喷出气溶胶,气溶胶进入到发烟管内,与发烟管内的烟雾染料混合,气溶胶携带着烟雾染料从发烟孔喷出,从而使得气溶胶灭火器能够对外喷出有色烟雾,以吓退袭击者或者起到警示的作用;在遇到火情时,可将发烟管卸下,灭火器本体的前端部对准火源,直接从喷孔喷出气溶胶进行灭火,使得气溶胶灭火器兼具灭火和防身功能,在作为一件便携式的随身携带物上,人们只需要带一件物品即可同时预防突发的火情和袭击事件,提高了气溶胶灭火器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气溶胶灭火器的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气溶胶灭火器的剖视图;
图4是发烟管的剖视图;
图5是发烟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气溶胶灭火器处于第二滑动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中:1、灭火器本体;2、发烟管;
11、前端部;12、喷孔;13、环形凹槽;14、外筒;15、内筒;
21、管底;22、管体;23、发烟孔;24、小孔段;25、大孔段;26、环形凸起;27、限位面;28、锥形部;29、凸台;30、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为了方便描述,是以图1和图6所示的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的状态描述“前”、“后”,气溶胶的喷出方向为“前”,反向为“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前”、“后”对于气溶胶灭火器使用时或者装配时的方位并未做限定。
参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包括灭火器本体1和发烟管2,灭火器本体1包括壳体和启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灭火剂,壳体的前端部11设置有喷孔12,喷孔12贯通容置腔;启动机构安装于壳体,且其启动线伸入灭火剂。
发烟管2包括管底21和圆柱状的管体22,管底21设有贯通其厚度方向的发烟孔23;管体22环绕连接于管底21的边缘。管体22与前端部11可拆卸连接,喷孔12朝向管底21,管底21与前端部11之间留有间隔,管底21、管体22和前端部11围成容置空间30,容置空间30内设置有烟雾染料。
壳体整体可以为圆柱状结构,壳体内形成容置腔,壳体的前端部11设有喷孔12,该喷孔12与容置腔连通,容置腔内设置有灭火剂,启动机构安装于壳体,且启动机构位于容置腔之外,启动机构的启动线伸入到容置腔内并与灭火剂接触。在需要用气溶胶灭火器进行灭火时,通过启动机构(可以为按压启动机构)点燃灭火剂,灭火剂燃烧释放气溶胶,气溶胶自前端部11的喷孔12朝前端部11的前方喷出,从而实现灭火的目的。
发烟管2与前端部11可拆卸的连接,使得发烟管2可以与灭火器本体1分开,也可以与灭火器本体1连接在一起;在发烟管2与灭火器本体1连接在一起的情形下,管底21朝前,管底21与前端部11之间留有间隔,并在该间隔位置形成容置空间30,容置空间30内设有烟雾染料,管底21上设有发烟孔23。在通常状态下发烟管2与灭火器本体1连接在一起,当使用者遭遇袭击等危险时,可直接取出气溶胶灭火器,并通过启动机构,灭火器本体1从其前端部11向前喷出气溶胶,气溶胶进入到发烟管2内(容置空间30),与烟雾染料混合后,从发烟孔23喷出,从发烟孔23喷出的是携带着烟雾染料的气溶胶所形成的有色烟雾,从而起到吓退袭击者和示警的作用。
由于发烟管2初始就与灭火器本体1连接,使得人们在遭遇袭击危险时,能够通过气溶胶灭火器迅速喷出有色烟雾,起到对自我的保护作用。
烟雾染料可以为块状或片状的有色的无机物,以使得烟雾染料不会从发烟孔23中漏出,气溶胶在容置空间30内会对烟雾染料进行冲击,使得烟雾染料分裂成粉末状,并随同气溶胶从发烟孔23喷出形成有色烟雾;或者,气溶胶的高温使得烟雾染料升华,从而随同气溶胶从发烟孔23喷出形成有色烟雾。
烟雾染料例如可以为氧化铁等,在烟雾染料为氧化铁时,从发烟孔23喷出红色的烟雾。
人们在遭遇火情时,可将发烟管2从前端部11卸下,此时可通过独立的灭火器本体1喷出气溶胶进行灭火;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同时兼具防身和灭火的功能,在作为一件便携式的随身携带物上,人们只需要带一件物品即可同时预防突发的火情和袭击事件,提高了气溶胶灭火器的适用性。
管体22可以套设于前端部11的外侧壁,也可以为前端部11套设在管体22的外侧壁,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管体22的内壁呈阶梯结构,包括靠近管底21的小孔段24和远离管底21的大孔段25,大孔段25可拆卸插装于前端部11外,即管体22套设于前端部11的外侧壁;容置空间30位于小孔段24。
在发烟管2与灭火器本体1连接在一起的情形下,管体22的小孔段24在前,大孔段25在后,发烟管2通过其大孔段25套设在前端部11的外侧,也即大孔段25的内径与前端部11的外径相适配,从而使得大孔段25能够套设在前端部11的外侧;大孔段25与小孔段24之间形成朝向大孔段25一侧的限位面27,即阶梯结构的阶梯面,在发烟管2与灭火器本体1连接在一起的情形下,前端部11的前端面与该限位面27相抵,也即整个大孔段25均套设在前端部11的外侧,从而确保发烟管2与灭火器本体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此时,管体22只有小孔段24未直接套设在前端部11的外侧,使得小孔段24所围成的空间(对应容置空间30)能够用来设置烟雾染料。因而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控制小径段的长度来确定容置空间30的大小,通过控制大径段的长度来确定发烟管2与灭火器本体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管体22与前端部11可以通过卡接、插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一种实施例中,管体22与前端部11同时采用插装和卡接配合连接,具体地,参见图2-图5,前端部11的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13。管体22的内壁设置有向内凸起的环形凸起26,环形凸起26与环形凹槽13能够卡接配合。
管体22内壁的环形凸起26与前端部11外表面的环形凹槽13卡接,实现发烟管2与灭火器本体1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确保在对外喷出有色烟雾时,不会使得发烟管2与灭火器本体1脱开;且这种卡接方式,能够便于发烟管2的拆卸,尤其在发生紧急火情时,能够快速拆除发烟管2,使气溶胶尽快喷出进行灭火作业。
在一种实施例中,环形凹槽13与前端部11的前端面之间留有第一间距;环形凸起26位于大孔段25,且环形凸起26与限位面27之间留有第二间距。
在发烟管2与灭火器本体1连接在一起的情形下,大孔段25套接在前端部11的外侧,且大孔段25与前端部11还通过环形凸起26和环形凹槽13进行卡接,同时,在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大致相等的情形下,使得前端部11的前端面能够与限位面27相抵接。
优选地,环形凹槽13为弧形槽;环形凸起26与环形凹槽13相适配。便于发烟管2的拆卸。
优选地,参见图3和图4,管体22包括位于其开口的锥形部28,锥形部28的外表面呈锥形面。
管体22背离管底21的一侧形成开口,并通过该开口与前端部11进行插装。在发烟管2与灭火器本体1连接在一起的情形下,锥形面位于前端部11的外围,在需要将发烟管2与灭火器本体1分离时,人们一只手握住灭火器本体1,另一只手抓住发烟管2,且另一只手会与开口的端面接触,锥形面使得另一只手在抓住发烟管2时更为舒适,不会产生硌手的情形,方便人们将发烟管2与灭火器本体1分离。
在其它实施例中,管体22的开口可以不设置锥形部28,如管体22在开口处为等壁厚的管状结构。
在开口处设置锥形部的实施例中,环形凸起26设置于锥形部28的内表面。通过锥形面的设置使得管体22在开口处的壁厚变薄,使其在该处易于发生变形,进而易于解除发烟管2与前端部11的卡接,且通过这种壁厚渐变的方式,能够保证开口处的管体22强度,使其变形量不会太大,在无外力干涉时处于卡接状态的管体22与前端部11又不会分离。
当然,环形凸起26也可以设置与锥形部28之外。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管体22与前端部11螺纹连接。管体22的内侧设有内螺纹,前端部11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管体22与前端部11之间为螺纹连接,使得发烟管2与灭火器本体1之间连接的更为牢固,防止对外喷出有色烟雾时,将发烟管2冲开。而在需要卸下发烟管2时,只需旋转发烟管2,就可将发烟管2与灭火器本体1分离。
优选地,参见图4,管底21的内表面自管底21的边缘向中心的方向逐渐靠近管底21的外表面。
管底21的外表面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曲面,不论哪种,其内表面从边缘至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向远离开口的方向延伸,使内表面呈部分球面或者锥形面,从而增大了容置空间30的容积,以能够容纳更多的烟雾染料;且对气溶胶或者烟雾能够起到导流的作用。同时,前端部11的喷孔12位于前端部11的端面的中心区域,管底21的内表面为部分球面,使得管底21的内表面上的各点与喷孔12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球面的球心接近于喷孔12的位置),使得从喷孔12喷出的气溶胶进入到容置空间30后,管底21的内表面各处受到气溶胶的压力基本相同,从而防止管底21局部受压过高而造成管底21的破裂。
在其它实施例中,管底21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可以均为平面,该平面可以垂直于管体22的轴线。
优选地,参见图4和图5,管底21的内表面在其中心处设置有凸台29;发烟孔23贯通凸台29。
凸台29自管底21的内表面向开口的一侧凸起,发烟孔23在管体22的轴向上贯通整个凸台29,使得发烟孔23的内端(靠近开口的一端)相比管底21的内表面更接近于开口。从喷孔12喷向管底21的气溶胶,经凸台29外周壁的引导向后流动,使得这部分气溶胶重新在容置空间30内与烟雾染料充分混合,从而确保喷出的有色烟雾具有足够深的颜色。
凸台29的设置,还增强了发烟孔23处的结构强度(尤其是对于管底21的中心厚度变薄的情形下),防止发烟孔23喷出有色烟雾的过程中被损毁。
当然,也可在发烟孔23的外端设置柱塞,以堵住发烟孔23;或者,通过贴纸的形式将发烟孔23的外端封住,在使用时,可取下柱塞或揭下贴纸,便可通过发烟孔23喷出有色烟雾;当然,如采用贴纸的形式时,可不揭下贴纸,而是直接摁下启动机构,有色烟雾会顶开贴纸,而从发烟孔23喷出。在将发烟孔23封住的情形下,烟雾染料可以为粉状。
优选地,发烟孔23与喷孔12均设置有一个,且二者共轴设置。
发烟孔23位于管底21的中心位置,前端部11的喷孔12位于前端部11的端面的中心区域,在发烟管2与灭火器本体1连接在一起的情形下,发烟孔23与喷孔12轴线对齐,因而喷孔12所喷出的气溶胶正对着发烟孔23,使得喷孔12所喷出的气溶胶经过容置空间30后能够迅速从发烟孔23喷出。
当然,发烟孔23与喷孔12可以错位设置,使得在轴线上发烟孔23与喷孔12不对齐,使得喷孔12所述喷出的气溶胶需在容置空间30内进行冲击,使得烟雾染料与气溶胶充分混合,进而确保所喷出的有色烟雾内具有足够浓度的烟雾染料,提升其防身功能。
灭火器本体可以为采用的手持式灭火器的任一种结构,只是在其壳体的前端部设置于发烟管2的配合结构即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灭火器本体为滑动式结构,具体地,参见图6,壳体包括外筒14和内筒15,内筒15的前端设置有喷孔12,后端的侧壁设置有按键孔(图中未示出),容置腔设置于内筒15内,启动机构安装于内筒15内,且通过按键孔裸露出启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的键帽。
外筒14滑动插装于内筒15外,且在第一滑动位置(图3示)遮挡按键孔,在第二滑动位置(图6示)裸露出按键孔。
管体22的内壁与外筒14的外壁可拆卸插装连接。
外筒14能够相对内筒15进行滑动,在第一滑动位置时,外筒14从外侧遮挡按键孔,此时无法直接按压启动机构的键帽,因而无法使得气溶胶本体喷出气溶胶;在需要使用时,向前滑动外筒14达到第二滑动位置,从而露出按键孔处的键帽,从而能够通过启动机构启动气溶胶灭火器。
发烟管2直接与外筒14插装配合,因而外筒14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发烟管2也跟随着前后移动;而且,在第二滑动位置时,参见图6,外筒14的一部分伸到喷孔12的前侧,加长了发烟管2与喷孔12之间的距离,使得容置空间30变大(伸到喷孔12前侧的部分外筒14加大了容置空间),从喷孔12喷出的气溶胶,冲击烟雾染料,使得烟雾染料分散在变大后的容置空间内,使得烟雾染料与气溶胶充分地混合,确保从发烟孔23所喷出的有色烟雾具有足够深的颜色,从而吓退袭击者。
而在采用气溶胶灭火器进行灭火时,卸下发烟管2后,也需将外筒14滑动到第二滑动位置,露出键帽,通过启动机构启动气溶胶灭火器,从喷孔12喷出气溶胶,经喷孔12前侧的部分外筒14约束,最终从外筒14的前端喷出,喷孔12前侧的部分外筒14能够防止气溶胶向后流动,从而防止气溶胶灼伤使用者。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灭火器本体和发烟管,所述灭火器本体包括壳体和启动机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灭火剂,所述壳体的前端部设置有喷孔,所述喷孔贯通所述容置腔;所述启动机构安装于壳体,且其启动线伸入所述灭火剂;
所述发烟管包括管底和圆柱状的管体,所述管底设有贯通其厚度方向的发烟孔;所述管体与所述前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喷孔朝向所述管底,所述管底与所述前端部之间留有间隔,所述管底、所述管体和所述前端部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烟雾染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内壁呈阶梯结构,包括靠近所述管底的小孔段和远离所述管底的大孔段,所述大孔段可拆卸插装于所述前端部外;所述容置空间位于所述小孔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
所述管体的内壁设置有向内凸起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凹槽能够卡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为弧形槽;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位于其开口处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外表面呈锥形面;所述环形凸起设置于所述锥形部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前端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底的内表面从边缘向中心的方向逐渐靠近所述管底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底的内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凸台;所述发烟孔贯通所述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烟孔与所述喷孔均设置有一个,且二者共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的前端设置有所述喷孔,后端的侧壁设置有按键孔,所述容置腔设置于所述内筒内,所述启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内筒内,且通过所述按键孔裸露出所述启动机构的键帽;
所述外筒滑动插装于所述内筒外,且在第一滑动位置遮挡所述按键孔,在第二滑动位置裸露出所述按键孔;
所述管体的内壁与所述外筒的外壁可拆卸插装连接。
CN202221055660.6U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 Active CN217612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5660.6U CN217612614U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5660.6U CN217612614U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12614U true CN217612614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49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55660.6U Active CN217612614U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12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08401A (en) Jetting apparatus of fire extinguishing gas
CN107998560B (zh) 一种手持式灭火器及灭火方法
CN104492009A (zh) 灭火棒
JP4804907B2 (ja) 警報機能付携行型拘束網展開装置
CN217612614U (zh) 一种可喷发有色烟雾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
WO2011030998A1 (ko) 호스형 소화기
JP4975436B2 (ja) 携行型拘束網展開装置
CN110170127A (zh) 一种可充电电池组的微小型灭火装置及其灭火方法
CN110639149A (zh) 一种无压灭火降温弹及其灭火方法
JP2011167441A (ja) 発炎筒兼用消火装置
JP4828857B2 (ja) 携行型拘束網展開器および携行型拘束網展開装置
US20040190288A1 (en) Multi-purpose flashlight
CN201085867Y (zh) 具有二次扩散灭火剂功能的灭火弹
CN112891791B (zh) 一种便携式气溶胶灭火器
JP2013063128A (ja) 消火装置
CN214679726U (zh) 一种气溶胶灭火器
CN104127976A (zh) 一种投掷灭火弹
US20050139367A1 (en)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and method
CN210933532U (zh) 一种无压灭火降温弹
EP2234677B1 (en) A portable aerosol fire-extinguisher with a striker starting device
CN220714635U (zh) 一种保温杯式灭火棒
KR101107573B1 (ko) 호신용 분사기
CN208372337U (zh) 一种新型拉环投掷式灭火弹
RU111005U1 (ru) Пожаротушащая капсула
CN220257007U (zh) 灭火器壳体以及灭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