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24563U - 一种灭火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灭火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24563U
CN216824563U CN202122627990.XU CN202122627990U CN216824563U CN 216824563 U CN216824563 U CN 216824563U CN 202122627990 U CN202122627990 U CN 202122627990U CN 216824563 U CN216824563 U CN 216824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extinguishing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
control box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279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荣
乔顺平
张继胜
苏少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ury Lianbao New Fire Technology Jiangxi Co ltd
Beijing Century Fire Protection New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ury Lianbao New Fire Technology Jiangxi Co ltd
Beijing Century Fire Protection New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ury Lianbao New Fire Technology Jiangxi Co ltd, Beijing Century Fire Protection New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Century Lianbao New Fire Technology Jiang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279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24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24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24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台联动式灭火系统和车辆,灭火系统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模块,至少一个模块包括控制箱,至少一个模块包括灭火设备,且控制箱与灭火设备相连,用于控制灭火设备释放灭火剂或停止释放灭火剂;和喷射管路,与灭火设备连通,用于喷射灭火剂。本方案将灭火系统的主体拆分为多个模块,形成分体式灭火系统。这样,每个模块的体积较小,需要的安装空间也较小,使得灭火系统的各个模块可以躺卧在客舱内,这样便于充分利用客舱内的非乘坐空间或客舱外的空间来安装各个模块。如此,客舱内部乘坐空间不会被灭火系统占用,也无需拆除座椅,从而保证了客舱载客座椅数量,也有利于提高整车内部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一种灭火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消防技术,尤指一种多台联动式灭火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的灭火系统,体积较大,在公共交通车辆客舱内使用时会存在以下问题:占用客舱内部乘坐空间,安装时需要拆除一个或两个座椅,减少了载客座椅数量,也影响车辆内部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灭火系统,采用分体式的结构,可以减小各个模块的体积,这样便于将模块安装在车辆客舱内的非乘坐空间内或者安装在客舱外部,从而避免载客座椅数量减少,也有利于提高整车内部美观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灭火系统,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模块,至少一个所述模块包括控制箱,至少一个所述模块包括灭火设备,且所述控制箱与所述灭火设备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灭火设备释放灭火剂或停止释放灭火剂;和喷射管路,与所述灭火设备连通,用于喷射灭火剂。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灭火系统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模块和喷射管路。多个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控制箱,控制箱用于控制灭火系统。多个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灭火设备,灭火设备用于释放灭火剂。喷射管路与灭火设备连通,用于将灭火设备释放的灭火剂喷射出去,实现灭火功能。
相关技术中,灭火系统的主体(包括控制器组件和灭火组件)集成在一个箱体内,为一体式箱体的立式结构,因而体积较大,需要的安装空间也较大,故而会占用客舱内部乘坐空间,需要拆除一个或两个座椅才能安装。而本方案将灭火系统的主体拆分为多个模块,使得灭火系统形成分体式灭火系统。这样,每个模块的体积较小,需要的安装空间也较小,使得灭火系统的各个模块可以躺卧在客舱内,这样便于充分利用客舱内的非乘坐空间(如座椅下的空间、客舱最后排座椅后面的空间等)或客舱外的空间(如车顶上或底盘下或空调风道内)来安装各个模块。如此,客舱内部乘坐空间不会被灭火系统的模块占用,也无需拆除座椅,从而保证了客舱载客座椅数量,也避免灭火系统凸显导致客舱内部看起来不和谐,因而有利于提高整车内部的美观性。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灭火设备包括:箱壳和装在所述箱壳内的灭火剂;或者,至少一个所述灭火设备包括:箱壳和至少一个设于所述箱壳内的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灭火剂储存容器和装在所述灭火剂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灭火系统还包括:灭火开关,位于所述控制箱外,并与所述控制箱相连,用于手动启动所述灭火系统,使所述喷射管路喷射灭火剂。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块设置成立方体状;和/或所述模块的尺寸设置成与车辆客舱座椅下的空间或风道内的空间适配,以使所述模块适于安装在车辆客舱座椅下的空间内或风道内。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灭火设备内装有液态灭火剂或气态灭火剂。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灭火设备设有用于向所述灭火设备内补充灭火剂的加注口,所述加注口处设有用于封盖所述加注口的加注口盖。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箱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设置成与所述灭火设备连通,用于驱动所述灭火设备释放灭火剂。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灭火设备内装有液态灭火剂,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水泵,所述灭火系统还包括:测试管路,设置成与所述灭火设备及所述水泵连通;和测试开关,设在所述控制箱上,用于启动所述水泵,以驱动所述灭火设备释放的灭火剂进入所述测试管路并回流至所述灭火设备内。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喷射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灭火设备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并设有至少一个灭火剂喷口。所述控制箱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管路远离所述灭火设备的一端,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管路远离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所述测试管路远离所述灭火设备的一端;所述水泵与所述三通阀相连。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灭火设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控制箱的数量为一个;和/或,所述灭火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灭火设备相连的启动装置,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壳体;产气装置,包括一体式的密封容器和封存在所述密封容器内的驱动介质,所述密封容器与所述壳体相连;引发装置,与所述产气装置相配合,用于打开所述密封容器,以使所述驱动介质喷出所述密封容器并形成用于驱动所述灭火设备内的灭火剂喷出的气体;所述引发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灭火系统,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内设有客舱,所述客舱内设有座椅;所述灭火系统的模块位于所述客舱内,并位于所述座椅下的空间内。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灭火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启动装置与灭火设备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启动装置与灭火设备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6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模块,11控制箱,111水泵,112三通阀,1121第一端口,1122第二端口,1123第三端口,12灭火设备;2喷射管路,21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221灭火剂喷口;3灭火开关;4测试管路;102车体,1022客舱,1024 座椅。
图2和图3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00’启动装置;
1’壳体,11’外壳,111’第一安装腔,1111’密封腔,112’第二安装腔,113’第三安装腔,114’第四安装腔,115’喷口,116’喷出通道,117’避让腔,12’密封塞,13’支撑座,131’安装孔,132’过气通道,133’避让孔,14’密封盖, 141’限位槽;
2’产气装置;3’引发装置,31’撞针,311’滑动部,312’针刺部,32’引发器,321’电阻,322’连接线;4’密封阀;5’虹吸管;6’弹性件;
210’灭火设备,220’灭火剂;
图4和图5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00”启动装置;
1”壳体,11”第一外壳,111”壳身,1111”第一安装口,1112”第二安装口, 112”第一盖子,113”密封组件,1131”第二盖子,1132”密封塞,1133”第一密封膜片,1135”过气通道,12”支撑座,13”密封腔;
2”产气装置;3”引发装置,31”撞针,32”引发器,321”电阻,322”连接线;
210”灭火设备,2102”第二外壳,2104”第三盖子,2106”灭火剂喷口,2108”第一开口,2110”第二开口,2112”第二密封膜片,2114”安装槽,220”灭火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灭火系统,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模块1和喷射管路2。
其中,至少一个模块1包括控制箱11,至少一个模块1包括灭火设备 12,且控制箱11与灭火设备12相连,用于控制灭火设备12释放灭火剂或停止释放灭火剂。
喷射管路2与灭火设备12连通,用于喷射灭火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灭火系统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模块1和喷射管路2。多个模块1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控制箱11,控制箱11用于控制灭火系统。多个模块1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灭火设备12,灭火设备12用于释放灭火剂。喷射管路2与灭火设备12连通,用于将灭火设备12释放的灭火剂喷射出去,实现灭火功能。
相关技术中,灭火系统的主体(包括控制组件和灭火组件)集成在一个箱体内,为一体式箱体的立式结构,因而体积较大,需要的安装空间也较大,故而会占用客舱1022内部乘坐空间,需要拆除一个或两个座椅1024才能安装。而本方案将灭火系统的主体拆分为多个模块1,使得灭火系统形成分体式灭火系统。这样,每个模块1的体积较小,需要的安装空间也较小,使得灭火系统的各个模块1可以躺卧在客舱1022内,这样便于充分利用客舱1022内的非乘坐空间(如座椅1024下的空间、客舱1022最后排座椅1024后面的空间等)或客舱1022外的空间(如车顶上或底盘下或空调风道内)来安装各个模块1。如此,客舱1022内部乘坐空间不会被灭火系统的模块1占用,也无需拆除座椅1024,从而保证了客舱1022载客座椅1024数量,也避免灭火系统凸显导致客舱1022内部看起来不和谐,因而有利于提高整车内部的美观性。
在一种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包括控制箱11的模块1整体上为箱式结构,可以仅包括控制箱11,也可以还包括其他结构,比如还包括储物箱或少量的灭火装置或者其他结构。
在一种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包括灭火设备12的模块1整体上也为箱式结构,可以仅包括灭火设备12,也可以还包括其他结构,比如还包括控制器或者还包括下述实施例中的启动装置,而控制器或启动装置可以也位于在模块1的内部。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当控制箱11启动时,可以是所有的灭火设备12均释放灭火剂,以实现高效灭火;或者也可以是部分灭火设备12释放灭火剂,以实现精准灭火。
相应地,当灭火开关3启动时,可以是所有的灭火设备12均释放灭火剂,以实现高效灭火,则该灭火系统为多台联动式灭火系统;或者也可以是部分灭火设备12释放灭火剂,以实现精准灭火。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灭火设备12包括:箱壳(图中未示出)和装在箱壳内的灭火剂(图中未示出)。
该方案中,箱壳相当于灭火剂储存容器,一个灭火设备12相当于一个灭火装置。在箱壳容积固定的情况下,灭火设备12作为单个灭火装置,能够盛装相对较多的灭火剂,有利于提高灭火设备12的灭火剂容量。
此外,一个灭火设备12作为一个灭火装置,有利于简化灭火设备12的结构,也有利于简化灭火设备12与喷射管道及控制箱11的连接结构。
在另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灭火设备12包括:箱壳(图中未示出)和至少一个设于箱壳内的灭火装置(图中未示出)。灭火装置包括灭火剂储存容器和装在灭火剂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
该方案中,箱壳相当于一个或多个灭火装置的储存箱。一个灭火设备12 相当于一个或多个灭火装置。在箱壳容积固定的情况下,箱壳内的单个灭火装置能够盛装相对较少的灭火剂,便于合理利用常规小容量的灭火装置,且便于合理利用各种形状的灭火装置,也可以搭配使用不同容量和/或不同形状的灭火装置。
并且,将一个或多个灭火装置放在箱壳内,使得灭火设备12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车体上进行安装,有利于降低装配难度。箱壳也可以对内部的灭火装置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当然,根据需要和装配空间的大小,箱壳外也可以设置灭火装置。换言之,灭火系统的模块可以包括本方案的灭火设备12和其他的灭火装置,其他的灭火装置位于灭火设备12的箱壳外。另外,灭火设备12也可以不设置成箱式结构,即:灭火设备12也可以不包括箱壳,直接以裸露在外的灭火装置的形式存在,只要灭火设备12的尺寸大小适合安装在客舱的非乘坐空间内即可。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灭火系统还包括:灭火开关3,如图1所示。灭火开关3位于控制箱11外,并与控制箱11相连,用于手动启动灭火系统,使喷射管路2喷射灭火剂。
灭火开关3的设置,便于用户根据需要手动启动灭火系统,使喷射管路 2及时喷出灭火剂。其中,灭火开关3设在控制箱11,一般设在操作人员便于操作的位置,比如设在车辆驾驶舱的仪表台上,便于司机及时按下灭火开关3。
进一步,灭火开关3还可以与报警系统连接。当灭火开关3按下时,在启动灭火系统的同时,也启动报警系统,发出警报声、警报灯等报警信号,也可以自动向消防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部门报警。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灭火开关3。比如,灭火系统还包括火情检测装置 (如温度传感器、烟感器等),通过火情检测装置来检测火情,当检测到火情时,控制箱11自动启动灭火系统喷射灭火剂。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模块1设置成立方体状。
将模块1设置成立方体状,使得模块1的结构较为规整,既便于加工成型,也便于安装,并有利于提高模块1的稳定性。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模块1的尺寸设置成与车辆客舱1022座椅 1024下的空间适配,以使模块1适于安装在车辆客舱1022座椅1024下的空间内,如图6所示。
将模块1的尺寸设置成与车辆客舱1022座椅1024下的空间适配,便于将模块1安装在座椅1024下的空间,从而避免座椅1024的拆卸,也不会对乘客造成影响。并且,将模块1隐藏在座椅1024下,也有利于提高整车内部美观性。
此外,将模块1安装在座椅1024下,还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计模块1 的具体位置和数量,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灭火系统的装配;也便于将灭火系统的管路、线路等结构隐藏在车身本身设计的安装空间内,而安装空间位于客舱1022外,与客舱1022的内部空间之间隔了一层客舱1022壁,因此管路、线路等结构只需穿过客舱1022壁即可与座椅1024下的模块1实现连接,因而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车辆结构,并提高灭火系统的可靠性。
其中,模块1的尺寸与车辆客舱1022座椅1024下的空间适配,指的是模块1的尺寸小于车辆客舱1022座椅1024下的空间或与座椅1024下的空间大致相当。多个模块1的尺寸可以保持一致,也可以部分一致,也可以完全不一致。由于一排座椅1024通常包括多个座椅1024,因此一个模块1可以安装在一个座椅1024下或两个座椅1024下或更多个座椅1024下,故而不同的模块1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与若干个座椅1024下的空间适配。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图中未示出)中,模块1的尺寸设置成与车辆风道内的空间适配,以使模块1适于安装在车辆的风道内。
该方案可进一步避免灭火系统对客舱空间的占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客舱的美观性。
当然,模块1的尺寸也可以设置成与车辆其他位置的空间适配,以使模块1适于安装在车辆的其他位置,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灭火设备12的数量为多个,如图1所示,控制箱11的数量为一个。
将灭火设备12的数量设计为多个,有利于增加灭火剂的储存量,从而有利于提高灭火效果。将控制箱11的数量设计为一个,一个控制箱11即可对多个灭火设备12进行控制,有利于简化灭火系统的结构,降低产品成本。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灭火设备12内装有液态灭火剂或气态灭火剂。
液态灭火剂可以为但不局限于水,灭火效果好,价格低廉,来源广泛,且不会对车内乘客造成伤害。
气态灭火剂可以为但不局限于二氧化碳,灭火效果好,价格低廉,来源广泛,且不会对车内乘客造成伤害。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灭火设备12设有用于向灭火设备12内补充灭火剂的加注口(图中未示出),加注口处设有用于封盖加注口的加注口盖 (图中未示出)。
加注口的设置,便于及时向灭火设备12内补充灭火剂。加注口盖保证灭火设备12的密封性,便于灭火剂喷出。
其中,加注口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对于灭火设备12包括箱壳和装在箱壳内的灭火剂的方案,直接向加注口处添加液态灭火剂,灭火剂即可进入灭火设备12内。
对于灭火设备12包括箱壳和装在箱壳内的至少一个灭火装置的方案,箱壳内可以相应设置连通加注口和灭火剂储存容器的管路,以保证加注口处添加的灭火剂可以补充进入对应的灭火剂储存容器内。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控制箱11包括驱动部件,如水泵111(如图 1所示)或除水泵之外能够驱动灭火剂喷出的部件。驱动部件设置成与灭火设备12连通,用于驱动灭火设备12释放灭火剂。
其中,当灭火设备内装有液态灭火剂时,驱动部件包括水泵111,则该灭火系统包括泵组式灭火装置,水泵111可以为液态灭火剂提供动力,使灭火设备12顺利高效地释放灭火剂。
进一步,灭火系统还包括:测试管路4(如图1所示)和测试开关(图中未示出)。
其中,测试管路4设置成与灭火设备12及水泵111连通。测试开关,设在控制箱11上,用于启动水泵111,以驱动灭火设备12释放的灭火剂进入测试管路4并回流至灭火设备12内。
测试管路4和测试开关的设置,保证了在没有发生火情的情况下水泵111可以定期运转,且灭火剂在灭火系统内实现内循环,而不会经喷射管路 2喷出。这样可以避免水泵111长时间不用导致故障甚至损坏,从而保证灭火系统可以长久地保持有效。
具体地,当测试时,可以将测试开关调节到测试档,则水泵111启动,灭火设备12释放灭火剂,且释放的灭火剂会流经测试管路4,并最终回流至灭火设备12内,实现在灭火系统内的内循环。当测试完毕时,将测试开关复位。将测试开关设在控制箱11上,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其中,测试过程中,灭火剂可以仅经过测试管路4,而不经过喷射管路 2;也可以既流经测试管路4,也流经喷射管路2。
进一步,如图1所示,喷射管路2包括第一管路21和第二管路22。第一管路21与灭火设备12连通。第二管路22与第一管路21连通,并设有至少一个灭火剂喷口221。控制箱11还包括三通阀112,如图1所示,三通阀 112包括第一端口1121、第二端口1122和第三端口1123。第一端口1121 连通第一管路21远离灭火设备12的一端。第二端口1122连通第二管路22 远离第一管路21的一端。第三端口1123连通测试管路4远离灭火设备12 的一端。水泵111与三通阀112相连。
当测试开关被打开时,第一端口1121及第三端口1123被导通;当灭火剂开关被打开时,第一端口1121及第二端口1122被导通。
该方案中,测试过程中,灭火设备12释放的灭火剂经测试管路4和第一管路21实现内循环。灭火过程中,灭火设备12释放的灭火剂经第一管路 21和第二管路22喷射出去,实现灭火功能。
这样,测试过程和灭火过程共用了一部分喷射管路2,有利于减少测试管路4的长度,从而简化灭火系统的管路结构,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在另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灭火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灭火设备相连的启动装置。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壳体、产气装置和引发装置。所述引发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相连。
具体地,产气装置包括一体式的密封容器和封存在所述密封容器内的驱动介质,所述密封容器与所述壳体相连。引发装置与所述产气装置相配合,用于打开所述密封容器,以使所述驱动介质喷出所述密封容器并形成用于驱动所述灭火设备内的灭火剂喷出的气体。
其中,启动装置具体可参考下述启动装置100’、启动装置100”理解。灭火设备具体可参考下述灭火设备210’、灭火设备210理解。壳体具体可参考下述壳体1’、壳体1”理解。产气装置具体可参考下述产气装置2’、产气装置 2”理解。引发装置具体可参考下述引发装置3’、引发装置3”理解。
本实施例提供的灭火系统,通过将驱动介质封装在一体式的密封容器内,并在需要灭火时能够通过引发装置打开密封容器,使驱动介质喷出密封容器并形成驱动灭火剂喷出的气体,进而使得灭火剂在压力的作用下喷出灭火。这样,灭火剂无需带压储存,因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的贮压式灭火装置的漏压问题,既省去了定期充压的维护费用,也提高了灭火装置的使用可靠性,同时也可以省去压力表。
而产气装置的密封容器为一体式结构,是一个密封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部件,没有密封圈、密封胶、密封盖、密封螺栓等结构,可独立存放,因而不存在漏压问题,驱动介质可以稳定地封存在密封容器内,不会泄露。
另外,现有的非贮压式灭火装置,都是将引发装置置于产气装置内部,采用电引发器或热引发器引发产气装置喷出气体,由于产气装置为火工品,不能用于气体灭火装置,因而只能适用于干粉灭火装置。而本方案提供的启动装置,将引发装置置于产气装置外部,通过打开密封容器使密封容器泄压的方式来引发产气装置产气,且产气装置为非火工品,因而不仅可以适用于干粉灭火装置,还可以适用于气体灭火装置和液体灭火装置,从而极大地扩展了非贮压式灭火装置的范围,并解决了贮压式灭火装置领域存在多年的泄压问题。
此外,相较于现有的非贮压式干粉灭火装置,采用本方案的启动装置,可以避免点火引发不当导致干粉爆炸的情况发生,同时减少火工品运输、储存及使用中的风险,从而避免了灭火装置自身爆炸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降低了火工品管理风险。相较于现有的贮压式气体灭火装置,采用本方案的启动装置,可以将贮压式气体灭火装置变成非贮压式气体灭火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气体灭火装置的漏压问题,并提高了气体灭火装置的灭火可靠性。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引发装置包括:撞针和引发器。其中,撞针与密封容器对应设置,用于刺破密封容器,以使密封容器被打开。引发器与产气装置和撞针中的至少一者相配合,用于驱动产气装置和撞针中的至少一者向靠近另一者的方向运动,以使撞针刺破密封容器。
其中,撞针具体可参考下述撞针31’、撞针31”理解。引发器具体可参考下述引发器32’、引发器32”理解。
引发装置包括撞针和引发器。引发器可以用于驱动撞针运动,使撞针靠近密封容器并刺破密封容器。或者,引发器也可以用于驱动产气装置运动,使产气装置靠近撞针,进而实现撞针刺破密封容器。或者,引发器也可以同时用于驱动撞针和产气装置运动,使产气装置和撞针相互靠近,直至撞针刺破密封容器,这样有利于提高引发速度。只要撞针与密封容器逐渐靠近,撞针就可以利用尖端部位快速刺破密封容器,且不会产生火花,使用安全,且打开效率高。
当然,引发装置不局限于上述方案。比如引发装置也可以包括刀具和电机,电机驱动刀具运动,使刀具切割密封容器,使密封容器被打开;或者,引发装置也可以包括小型电钻,通过电钻打开密封容器。
其中,引发器可以包括电引发器和/或热引发器。
在一个示意性的示例中,驱动介质为气态介质。
驱动介质可以为气态介质,储存在密封容器内,当密封容器打开时,快速喷出。其中,驱动介质可以为氮气、氩气、二氧化碳、空气等介质,压力等级高于1.2MPa。
在另一个示意性的示例中,驱动介质为液态介质。
驱动介质也可以为液态介质,能够以液态形式封装在密封容器内,在密封容器打开后汽化变成气体喷出,如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丙烷等。换言之,驱动介质为液态转气态的介质。
或者,驱动介质也可以为固态介质,以固态形式封装在密封容器内,在密封容器打开后升华变成气体喷出,如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等。换言之,驱动介质为固态转气态的介质,直接通过密封容器泄压变成气态,而不是通过燃烧或者爆炸产生气体,因而产气装置依然为非火工品。
或者,驱动介质包括气态介质、液态介质和固态介质的任意组合。换言之,驱动介质也可以包括气态介质和液态介质。或者驱动介质也可以包括气态介质和固态介质。或者驱动介质也可以包括液态介质和固态介质。或者驱动介质也可以包括气态介质、液态介质和固态介质。只要封存在密封容器内的两种不同状态的介质或三种不同状态的介质相互之间不发生反应,且均能够在密封容器被打开后以气态的形式喷出即可。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包括启动装置的灭火系统的两个具体示例。
具体示例1
如图3所示,该具体示例提供了一种灭火系统(省去控制箱),包括启动装置100’和灭火设备210’,灭火设备210’内装有气体灭火剂。
如图2所示,启动装置100’包括:壳体1’、产气装置2’、引发装置3’、密封阀4’、虹吸管5’和弹性件6’。壳体1’包括:外壳11’、密封盖14’、密封塞12’和支撑座13’。产气装置2’包括密封容器和封装在密封容器内的驱动介质。引发装置3’包括撞针31’和引发器32’。引发器32’为电引发器,与控制箱11电连接。弹性件6’为压缩弹簧。
外壳11’设有第一安装腔111’、第二安装腔112’、第三安装腔113’、避让腔117’和第四安装腔114’。密封塞12’设在第一安装腔111’内,支撑座13’设在第二安装腔112’内。支撑座13’设有避让孔133’和安装孔131’。撞针31’包括滑动部311’和针刺部312’。滑动部311’位于第一安装腔111’内,并与外壳11’滑动配合。针刺部312’插入避让孔133’内。密封塞12’与撞针31’之间形成密封腔1111’。密封容器包括头部和身部。头部安装在安装孔131’内,身部插入灭火设备210’内。支撑座13’还设有四个过气管路132’。密封阀4’安装在第三安装腔113’内。密封盖14’局部插入第四安装腔114’内,并封盖第四安装腔114’。密封盖14’设有限位槽141’,压缩弹簧的一部分插入限位槽141’内,另一部分穿过避让腔117’与密封阀4’相抵靠。外壳11’还设有喷出管路116’和喷口115’。虹吸管5’的一端插入喷出管路116’内,虹吸管5’的另一端插入灭火设备210’内。
其中,密封盖14’与外壳11’螺纹连接固定。虹吸管5’与外壳11’螺纹连接固定。支撑座13’与外壳11’螺纹连接固定。密封阀4’是金属件,套设有O 型密封圈。撞针31’也是金属件,套设有两个O型密封圈。密封塞12’是硅胶件。
电引发器的启动电流为225mA至600mA,安全电流为200mA,电阻值为4.5Ω±0.5Ω。产气装置2’的外形为椭圆形,驱动介质为氮气。撞针31’的硬度为HR60,针头的直径为2mm±0.5mm。产气装置2’喷出气体的方式通过电引发器外界电源驱动。
灭火剂220’为七氟丙烷。灭火设备210’的外形为圆柱形或棱柱形。启动装置100’和灭火设备210’上均无压力表。喷口115’为三管路结构,并连接有虹吸管5’。
当电引发器的连接线322’接通电源后,电阻321’发热使密封腔1111’气压升高,挤压撞针31’刺破产气装置2’的密封容器,密封容器内的氮气通过过气管路132’进入灭火设备210’内,将灭火设备210’内的七氟丙烷灭火剂挤入虹吸管5’,顶起密封阀4’从喷口115’喷出。
具体示例2
如图5所示,该具体示例提供了一种灭火系统(省去控制箱),包括启动装置100”和灭火设备210”,灭火设备210”内装有气体灭火剂。
如图4所示,启动装置100”包括:壳体1”、产气装置2”、引发装置3”。壳体1”包括第一外壳11”和支撑座12”,支撑座12”与第一外壳11”围设出密封腔13”。第一外壳11”包括壳身111”、第一盖子112”和密封组件113”,密封组件113”包括第二盖子1131”、密封塞1132”和第一密封膜片1133”。壳身 111”的两端形成第一安装口1111”和第二安装口1112”。产气装置2”和撞针 31”位于壳身111”内。支撑座12”安装在第一安装口1111”处。密封塞1132”安装在第二安装口1112”处,密封塞1132”设有过气管路1135”。第一盖子112”和第二盖子1131”均与壳身111”螺纹连接。第一密封膜片1133”被第二盖子 1131”和壳身111”夹紧。
产气装置2”包括密封容器和封装在密封容器内的驱动介质。驱动介质为液态二氧化碳。
引发装置3”包括撞针31”和引发器32”。引发器32”为电引发器,电引发器的电阻321”位于密封槽1121”内,电引发器的连接线322”穿过第一盖子 112”延伸至第一盖子112”外,与控制箱11电连接。
灭火设备210”包括第二外壳2102”和第三盖子2104”。第二外壳2102”设有第一开口2108”和第二开口2110”。启动装置100”安装在第一开口2108”处,且位于第二外壳2102”内部。第三盖子2104”安装在第二开口2110”处,且位于安装槽2114”内。第三盖子2104”与安装槽2114”的槽壁之间夹设有第二密封膜片2112”。第三盖子2104”设有灭火剂喷口2106”。
启动装置100”和灭火设备210”上均无压力表。
当出现火情时,电引发器的连接线322”接通电源后,电阻321”发热,使密封腔13”气压升高,支撑座12”受力移动,带动产气装置2”向靠近撞针31”的方向移动,使撞针31”刺破密封容器,密封容器内的气体通过过气管路 1135”顶破第一密封膜片1133”喷出,灭火设备210”内的灭火剂220”受到挤压顶破第二密封膜片2112”喷出。
上述实施例中,灭火系统采用的是自带产气装置且产气装置为非火工品的非贮压式灭火装置。
当然,灭火系统也可以采用常规的贮压式灭火装置、自带产气装置且产气装置为火工品的非贮压式灭火装置,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灭火装置,如泵组式的灭火装置。由于没有脱离本申请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102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灭火系统,安装在车体102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灭火系统,因而具有上述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车体102内设有客舱1022,客舱1022内设有座椅1024。灭火系统的模块1位于客舱1022内,并位于座椅 1024下的空间内。
将模块1设在客舱1022内座椅1024下的空间内,既可以避免座椅1024 的拆卸,也不会对乘客造成影响。并且,将模块1隐藏在座椅1024下,也有利于提高整车内部美观性。
此外,将模块1安装在座椅1024下,还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计模块1 的具体位置和数量,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灭火系统的装配;也便于将灭火系统的管路、线路等结构隐藏在车身本身设计的安装空间内,而安装空间位于客舱1022外,与客舱1022的内部空间之间隔了一层客舱1022壁,因此管路、线路等结构只需穿过客舱1022壁即可与座椅1024下的模块1实现连接,因而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车辆结构,并提高灭火系统的可靠性。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车辆可以为但不局限于:公交车、大巴、中巴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间隔设置的模块,至少一个所述模块包括控制箱,至少一个所述模块包括灭火设备,且所述控制箱与所述灭火设备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灭火设备释放灭火剂或停止释放灭火剂;和
喷射管路,与所述灭火设备连通,用于喷射灭火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灭火设备包括:箱壳和装在所述箱壳内的灭火剂;或者
至少一个所述灭火设备包括:箱壳和至少一个设于所述箱壳内的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包括灭火剂储存容器和装在所述灭火剂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灭火开关,位于所述控制箱外,并与所述控制箱相连,用于手动启动所述灭火系统,使所述喷射管路喷射灭火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块设置成立方体状;和/或
所述模块的尺寸设置成与车辆客舱座椅下的空间或风道内的空间适配,以使所述模块适于安装在车辆客舱座椅下的空间内或风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火设备内装有液态灭火剂或气态灭火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火设备设有用于向所述灭火设备内补充灭火剂的加注口,所述加注口处设有用于封盖所述加注口的加注口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箱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设置成与所述灭火设备连通,用于驱动所述灭火设备释放灭火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灭火设备内装有液态灭火剂,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水泵,所述灭火系统还包括:
测试管路,设置成与所述灭火设备及所述水泵连通;和
测试开关,设在所述控制箱上,用于启动所述水泵,以驱动所述灭火设备释放的灭火剂进入所述测试管路并回流至所述灭火设备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火设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控制箱的数量为一个;和/或
所述灭火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灭火设备相连的启动装置,所述启动装置包括:
壳体;
产气装置,包括一体式的密封容器和封存在所述密封容器内的驱动介质,所述密封容器与所述壳体相连;
引发装置,与所述产气装置相配合,用于打开所述密封容器,以使所述驱动介质喷出所述密封容器并形成用于驱动所述灭火设备内的灭火剂喷出的气体;所述引发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和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灭火系统,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内设有客舱,所述客舱内设有座椅;
所述灭火系统的模块位于所述客舱内,并位于所述座椅下的空间内。
CN202122627990.X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灭火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16824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7990.XU CN216824563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灭火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7990.XU CN216824563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灭火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24563U true CN216824563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8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27990.XU Active CN216824563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灭火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24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42734B2 (ja) 消火装置
JP6449313B2 (ja) 消火システム
CN211986738U (zh) 储能箱
ITNA990070A1 (it) Estintore automatico di incendio pirotecnico.
CN106050476A (zh) 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装置及其点火方法
CN212631501U (zh) 一种车辆灭火装置
JP6231266B2 (ja) 電気自動車向け消火システム
CN112451875B (zh) 用于车辆轮胎的灭火系统
CN216824563U (zh) 一种灭火系统和车辆
JP2014033824A (ja) 電気自動車向け消火システム
CN209575563U (zh) 一种全氟己酮电动客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箱火灾防控装置
RU189180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жаротушения автомобиля
CN114177555A (zh) 一种多启动装置灭火设备
CN113648564A (zh) 灭火设备和车辆
CN104353204A (zh) 一种车用自动灭火装置
KR20140003853A (ko) 엔진룸 화재 자동 소화장치
US7600781B2 (en) Inflator
CN105536180A (zh) 一种基于气体发生器驱动常压液体灭火剂的消防灭火器
CN108057192A (zh) 无源式汽车火灾自动抑制方法及其装置
CN216676772U (zh) 一种多启动装置灭火设备
CN215585341U (zh) 一种多喷口灭火设备
CN206730315U (zh) 一种针对港口流动机械发动机舱的消防保护系统
CN213609518U (zh) 电动车用密封式主动防火锂电池结构
CN215608915U (zh) 具有智慧消防系统的汽车
KR20200065395A (ko) 수소 폭압 실증시험용 수소가스 압축주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