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5955U - 一种发卡束带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卡束带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5955U
CN216805955U CN202123202337.5U CN202123202337U CN216805955U CN 216805955 U CN216805955 U CN 216805955U CN 202123202337 U CN202123202337 U CN 202123202337U CN 216805955 U CN216805955 U CN 216805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plate
machine
cards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023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杰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eixi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eixi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eixi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eixi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023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5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5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5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卡束带一体机,它涉及发卡捆扎技术领域。它包括:发卡机,其用于发卡;束带机,其用于对所述发卡机发出的卡进行束带;以及,传输装置,其设于所述发卡机和所述束带机之间,用于将所述发卡机发出的卡传输到所述束带机上;所述传输装置包括:输送带,其位于所述发卡机下侧,且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束带机;落卡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发卡机的输出端上、且位于所述输送带上侧,用于收集所述发卡机发出的卡,再将卡下落到所述输送带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将发卡机与束带机结合起来,自动化程度高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发卡束带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卡捆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卡束带一体机。
背景技术
自动发卡机广泛应用于印刷包装行业,适用于片状产品与折叠式产品成叠的卡片、硬纸张、铝铂、铝塑、名片、游戏卡片、片状标签、保修卡、说明书、彩页、奖票等产品自动分开,成单个传送到输送带上进行分张。
束带机是一部特别为轻型物品包装而设计的机器,可以使用「纸带」或「透明胶带」捆包,采用热熔式粘接,产品捆包简便、美观。适合纸制品、药品、化妆品、电子产品及一般轻型物品使用。也可以跟据生产需要配合输送带,实现无人化捆包。达到节省人力,提高包装质量的目标!
但现有的发卡机和束带机都是单独使用,自动化程度低,需耗费大量人工,急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发卡束带一体机,具有将发卡机与束带机结合起来,自动化程度高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卡束带一体机,包括:
发卡机,其用于发卡;
束带机,其用于对所述发卡机发出的卡进行束带;以及,
传输装置,其设于所述发卡机和所述束带机之间,用于将所述发卡机发出的卡传输到所述束带机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
输送带,其位于所述发卡机下侧,且输出端朝向所述束带机;
落卡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发卡机的输出端上、且位于所述输送带上侧,用于收集所述发卡机发出的卡,再将卡下落到所述输送带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落卡装置包括:
第一落卡板;
第二落卡板,其与所述第一落卡板相对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一落卡板配合,收集所述发卡机发出的卡;以及,
落卡板驱动装置,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落卡板和所述第二落卡板左右运动;
当调节所述第一落卡板和所述第二落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卡的宽度时,卡掉落到所述输送带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落卡板和所述第二落卡板均呈L型,其底部用于承载卡,其侧部用于对卡的宽度方向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落卡板上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落卡板上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用于对所述发卡机发出的卡的前端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落卡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挡板前后位置的第一挡板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落卡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挡板前后位置的第二挡板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
两个滑条;其分别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两侧,用于承载所述发卡机发出的卡,且供卡在上面滑动;以及,
若干间隔设置的隔档,其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随所述输送带运动,且工作端从两个所述滑条的中间伸出;
工作时,所述发卡机发出的卡落在两个所述滑条之间,所述隔档在所述输送带的带动下,推动所述滑条上的卡向所述束带机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
两块导向板,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滑条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
推卡装置,其设置于所述输送带靠近所述束带机一侧的上方,用于将所述输送带上的卡推动到所述束带机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推卡装置包括:
推脚;
推脚升降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推脚的上侧、用于带动所述推脚上下运动;以及,
推脚移动装置,其供所述推脚升降装置装配、用于带动所述推脚升降装置、进而带动所述推脚左右运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发卡机与束带机之间设有传输装置,能将发卡机发出的卡直接传输到束带机上,无需耗费大量人力,自动化程度高。
2、在本实用新型中,传输装置包括:输送带和落卡装置,通过设有落卡装置,能够将若干张卡层叠起来,再一起下落到输送带上,使得束带机能自动对一叠卡进行束带,每叠卡的数量由程序控制。
3、在本实用新型中,落卡装置包括:第一落卡板、第二落卡板和落卡板驱动装置,通过设有落卡板驱动装置,可以调节第一落卡板和第二落卡板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对卡进行收集或者使之下落,开始时,发卡机发出的卡会收集在第一落卡板和第二落卡板上,之后调节第一落卡板和第二落卡板之间的距离,使之大于卡的宽度,发卡机发出的卡就掉落到输送带上,进入下一个流程。
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两个滑条和若干间隔设置的隔档,使得工作时,发卡机发出的卡落在两个滑条之间,隔档在输送带的带动下,推动滑条上的卡向束带机移动,这种带动卡移动的方式,由于是隔档来推动卡移动,能使每叠卡的一端保持对齐,使得束带时,无需对卡再次进行对齐。
5、在本实用新型中,传输装置还包括:推卡装置。通过设有推卡装置,能将输送带上的卡推动到束带机上,过渡顺畅,且依旧保持卡的对齐,全程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发卡机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落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落卡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传输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是推卡装置在传输装置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推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过桥板在整个设备中的界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发卡机;2、束带机;3、传输装置;4、第一支撑架;5、第二支撑架;31、输送带;32、落卡装置;33、滑条;34、隔档;35、导向板;36、推卡装置;37、过桥板;321、第一落卡板;322、第二落卡板;323、落卡板驱动装置;324、第一挡板;325、第二挡板;326、第一挡板调节装置;327、第二挡板调节装置;361、推脚;362、推脚升降装置;363、推脚移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在以下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阅读理解,以输送带31运动的方向为左右方向。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发卡束带一体机,如图1所示,包括:发卡机1,束带机2和传输装置3。发开机用于发卡。束带机2用于对发卡机1发出的卡进行束带。传输装置3设于发卡机1和束带机2之间,用于将发卡机1发出的卡传输到束带机2上。发卡机1可以只有一台也可以有多台,在本实施例中,以两台发卡机1为例。这样的设置,无需耗费大量人力,自动化程度高。
值得注意的是,传输装置3设于发卡机1和束带机2之间这句话应理解为:传输装置3作为发卡机1与束带机2的一个传送载体;而传输装置3与发卡机1之间的位置关系应理解为:发卡机1既可以设置于传输装置3的一端,可以设置于传输装置3的侧边。而当有多台发卡机1时,多台发卡机1的位置灵活处理,不互相干涉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两台发卡机1设于传输装置3的同一侧边。
工作时,第一步,发卡机1将按照设定程序将卡发送到传输装置3上;第二步,传输装置3将卡传送到束带机2上;第三步,束带机2对卡进行束带,完成所有步骤。当然,根据需要,可以在束带机2后再设置收集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传输装置3的工作面与束带机2的工作面在同一高度,如图1所示,在传输装置3的下侧设有第一支撑架4;为了使发卡机1的输出端位于传输装置3的工作面的上方,在每台发卡机1的下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架5。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如图1、图5、图6和图7所示,传输装置3包括:输送带31和落卡装置32。输送带31位于发卡机1下侧,且输送带31的输出端朝向束带机2。这里的朝向既可以是靠近也可以是接触。落卡装置32设置于发卡机1的输出端上、且位于输送带31上侧。落卡装置32用于收集发卡机1发出的卡,再将卡下落到输送带31上。通过设有落卡装置32,能够将若干张卡层叠起来,再一起下落到输送带31上,使得束带机2能对一叠卡进行束带,而无需人工进行堆叠,每叠卡的数量由程序控制,更加精准。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发卡机1带有计数功能。
具体地,如图2-图4所示,落卡装置32包括:第一落卡板321、第二落卡板322和落卡板驱动装置323。其中,第一落卡板321和第二落卡板322相对设置,两者配合用于收集发卡机1发出的卡。落卡板驱动装置323则是用于带动第一落卡板321和第二落卡板322左右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落卡板驱动装置323带动第一落卡板321和第二落卡板322反向移动。
通过设有落卡板驱动装置323,可以调节第一落卡板321和第二落卡板322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对卡进行收集或者使之下落,开始时,发卡机1发出的卡会收集在第一落卡板321和第二落卡板322上,之后调节第一落卡板321和第二落卡板322之间的距离,使之大于卡的宽度,卡就从第一落卡板321和第二落卡板322上落到输送带31上,进入下一个流程。此外,设有落卡板驱动装置323还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卡,根据卡的大小调整第一落卡板321和第二落卡板322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落卡板321和第二落卡板322均呈L型,其底部用于承载卡,其侧部用于对卡的宽度方向进行限位。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卡在第一落卡板321和第二落卡板322上堆叠时,每叠卡的宽度方向都对齐。
更进一步地,第一落卡板321上设置有第一挡板324,第二落卡板322上设置有第二挡板325。第一挡板324和第二挡板325用于对发卡机1发出的卡的前端进行限位,即对每叠卡的长度方向进行对齐。
在上述的基础上,第一落卡板32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挡板324前后位置的第一挡板调节装置326;第二落卡板322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挡板325前后位置的第二挡板调节装置327。通过设有第一挡板调节装置326和第二挡板调节装置327,能够调整卡在第一落卡板321和第二落卡板322上的位置,还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卡,根据卡的大小调整第一挡板324和第二挡板325的位置。
由于层叠的卡在输送带31上移动时,卡与卡之间会出现偏移,进而会影响最终束带的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如图5-图7所示,传输装置3还包括:两个滑条33和若干间隔设置的隔档34。两个滑条33分别位于输送带31的上方两侧,用于承载发卡机1发出的卡,且供卡在上面滑动。若干间隔设置的隔档34设置于输送带31上,随输送带31运动,且工作端从两个滑条33的中间伸出。
通过设有两个滑条33和若干间隔设置的隔档34,使得工作时,发卡机1发出的卡落在两个滑条33之间,隔档34在输送带31的带动下,推动滑条33上的卡向束带机2移动。这种带动卡移动的方式,由于是隔档34来推动卡移动,能使每叠卡被推动的一端始终保持对齐,即卡的宽度方向保持对齐,使得束带时,无需对卡再次进行对齐。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隔档34转动式装配于输送带31。初始时,隔档34垂直于输送带31的上表,隔档34将落在两个滑条33上的卡推动向前;当隔档34到设定位置时,隔档34倒伏在输送带31上,与输送带31的上表面平行,此时,隔档34不再推动卡前进,隔档34也不会影响到输送带31的运行;到达下一个设定位置时,隔档34重新竖立起来。
在设有两个滑条33和若干间隔设置的隔档34的基础上,如图5-图7所示,传输装置3还包括:两块导向板35。两块导向板35分别位于两个滑条33的两侧。通过设有导向板35,使得卡在滑条33上移动时,卡的长度方向也保持对齐。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如图7-图8所示,传输装置3还包括:推卡装置36。推卡装置36设置于所述输送带31上方,且位于靠近束带机2的一侧,用于将输送带31上的卡推动到束带机2上。通过设有推卡装置36,能将输送带31上的卡推动到束带机2上,不会造成堵塞,过渡顺畅,且依旧保持每叠卡中,卡和卡之间的对齐,全程自动化控制。
具体地,如图7-图8所示,推卡装置36包括:推脚361、推脚升降装置362和推脚移动装置363。推脚361作为具体的执行件,用于将输送带31上的卡推动到束带机2上。推脚升降装置362设置于推脚361的上侧、用于带动推脚361上下运动。推脚移动装置363供推脚升降装置362装配、用于带动推脚升降装置362、进而带动推脚361左右运动。推脚升降装置362和推脚移动装置363相互配合,带动推脚361将输送带31上的卡推动到束带机2上。在本实施例中,推脚361有两只,推动时更加稳定。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如图1和图9所示,所示,在束带机2和输送带31之间设置有用于供卡通过的过桥板37。具体地,过桥板37装配于束带机2工作面的上侧,且位于输送带31的下侧;束带机2内部设有用于带动过桥板37来回运动,以遮住或敞开束带机2下侧环节面的驱动件。工作时,首先过桥板37的一端先遮住束带机2下侧环节面,另一端依旧保持在输送带31的下侧;接着推卡装置36将输送带31上的卡顺着过桥板37,推动到束带机2上;然后驱动件带动过桥板37向输送带31的方向移动,以使束带机2下侧环节面敞开,进而束带机2对位于其上侧的这一叠卡进行环节、收紧、熔焊、切带,完成了束带。通过设有过桥板37,有效避免卡发卡机1发出的卡在由输送带31到束带机2之间传输时出现卡顿、错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述:
第一步,发卡机1按照设定程序将卡发出,送到落卡装置32上,此时落卡装置32上堆叠了一叠卡;
第二步,落卡装置32撑开,将这一叠卡下落到两个滑条33上;
第三步,隔档34在输送带31的带动下,推动滑条33上的这一叠卡,沿着滑条33,向束带机2方向移动;
第四步,这一叠卡到达设定位置时,输送带31停止,隔档34倒伏,推卡装置36将滑条33上的这一叠卡顺着过桥板37,推动到束带机2上;
第五步,驱动件带动过桥板37向输送带31的方向移动,以使束带机2下侧环节面敞开;
最后,束带机2对位于其上侧的这一叠卡进行环节、收紧、熔焊、切带,完成了束带。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发卡束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卡机(1),其用于发卡;
束带机(2),其用于对所述发卡机(1)发出的卡进行束带;以及,
传输装置(3),其设于所述发卡机(1)和所述束带机(2)之间,用于将所述发卡机(1)发出的卡传输到所述束带机(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卡束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3)包括:
输送带(31),其位于所述发卡机(1)下侧,且输出端朝向所述束带机(2);
落卡装置(32),其设置于所述发卡机(1)的输出端上、且位于所述输送带(31)上侧,用于收集所述发卡机(1)发出的卡,再将卡下落到所述输送带(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卡束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卡装置(32)包括:
第一落卡板(321);
第二落卡板(322),其与所述第一落卡板(321)相对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一落卡板(321)配合,收集所述发卡机(1)发出的卡;以及,
落卡板驱动装置(323),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落卡板(321)和所述第二落卡板(322)左右运动;
当调节所述第一落卡板(321)和所述第二落卡板(322)之间的距离大于卡的宽度时,卡掉落到所述输送带(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卡束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落卡板(321)和所述第二落卡板(322)均呈L型,其底部用于承载卡,其侧部用于对卡的宽度方向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卡束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落卡板(321)上设置有第一挡板(324);所述第二落卡板(322)上设置有第二挡板(325);所述第一挡板(324)和所述第二挡板(325)用于对所述发卡机(1)发出的卡的前端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卡束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落卡板(32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挡板(324)前后位置的第一挡板调节装置(326);所述第二落卡板(322)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挡板(325)前后位置的第二挡板调节装置(32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卡束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3)还包括:
两个滑条(33);其分别位于所述输送带(31)的上方两侧,用于承载所述发卡机(1)发出的卡,且供卡在上面滑动;以及,
若干间隔设置的隔档(34),其设置于所述输送带(31)上,随所述输送带(31)运动,且工作端从两个所述滑条(33)的中间伸出;
工作时,所述发卡机(1)发出的卡落在两个所述滑条(33)之间,所述隔档(34)在所述输送带(31)的带动下,推动所述滑条(33)上的卡向所述束带机(2)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卡束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3)还包括:
两块导向板(35),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滑条(33)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卡束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3)还包括:
推卡装置(36),其设置于所述输送带(31)靠近所述束带机(2)一侧的上方,用于将所述输送带(31)上的卡推动到所述束带机(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卡束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卡装置(36)包括:
推脚(361);
推脚升降装置(362),其设置于所述推脚(361)的上侧、用于带动所述推脚(361)上下运动;以及,
推脚移动装置(363),其供所述推脚升降装置(362)装配、用于带动所述推脚升降装置(362)、进而带动所述推脚(361)左右运动。
CN202123202337.5U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发卡束带一体机 Active CN216805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02337.5U CN216805955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发卡束带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02337.5U CN216805955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发卡束带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5955U true CN216805955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54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02337.5U Active CN216805955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发卡束带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5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69351A1 (en) Automatic stacking device
US9315339B2 (en) Batch conveying unit for a unit for converting plate-like elements in a packaging production line
CN105293156B (zh) 检品机用掰纸上纸机
US3822793A (en) Apparatus for stacking flexible sheets
CN111619902A (zh) 瓦楞纸自动码垛系统
CN109850252B (zh) 一种用于间歇式输送纸板机构的操作方法
CN216805955U (zh) 一种发卡束带一体机
CN109291682B (zh) 一种全自动化笔记本生产线
CN201745772U (zh) 包装盒对位装置
CN216887418U (zh) 一种新型发卡束带一体机
US4991374A (en) Packaging machine for slide-fastener manufacture
WO2021196305A1 (zh) 一种高速薄膜捆扎机
CN216885892U (zh) 一种装订分拣系统
RU2468972C2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укладки документов в коробки
KR101845740B1 (ko) 책자 포장용 운반장치
CN211619511U (zh) 喷码点数收料机
JP5646872B2 (ja) 箱詰め装置における箱搬送装置
CN212531260U (zh) 一种书本自动转向的收本装置
CN104321254A (zh) 加工大量敞口袋的装置和方法
KR101845749B1 (ko) 제본된 단위별 책자 포장을 위한 적재이송장치
CN218114123U (zh) 一种包装材料整形装置
CN210527030U (zh) 计数收纸装置
CN217398026U (zh) 纸垛进料整齐堆叠搬运设备
CN220430692U (zh) 拖鞋机的扎带进料装置
CN110371752A (zh) 片状物料堆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