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1837U - 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1837U
CN216801837U CN202122536076.4U CN202122536076U CN216801837U CN 216801837 U CN216801837 U CN 216801837U CN 202122536076 U CN202122536076 U CN 202122536076U CN 216801837 U CN216801837 U CN 216801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ging die
roll forging
die body
block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3607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书生
刘青
姜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SANLIAN FOR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SANLIAN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SANLIAN FOR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SANLIAN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3607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1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1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1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位于左侧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辊锻模本体;加工块,所述加工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加工块的一侧设置有铣头;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用于固定所述辊锻模本体,通过液压缸伸缩轴推动固定块向稳定块靠近,通过固定块对辊锻模本体进行限位,避免加工过程中辊锻模本体晃动导致辊锻模本体加工出现误差,当需要转动辊锻模本体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轴转动带动辊锻模本体转动到未加工的位置,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锻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根据申请号:CN201620743180.7的中国专利可知,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辊锻机模具固定机构,该组件使用光轴将挡圈与轧辊进行连接,由于光轴不带螺纹,调整时可采用锤敲击光轴尾端强制其退出,更换方便。紧定螺杆改结构加装螺母套,该套镶嵌在挡圈中,紧定时同时用扳手夹住紧定螺杆及螺母套,使调节螺杆顶紧固定圈,实现模具的夹紧,挡圈不易损坏,螺母套随时可以更换。
目前辊锻机模具固定机构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在对圆形辊锻模模具加工,需要转动圆形辊锻模模具才能对圆形辊锻模模具进行全面加工,而该方案中需要取下重新固定增加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位于左侧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辊锻模本体;加工块,所述加工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加工块的一侧设置有铣头;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用于固定所述辊锻模本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铣头,当辊锻模本体通过固定组件进行固定,通过铣头内部安装的铣刀对辊锻模本体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达到加工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液压缸伸缩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圆壁面套设有辅助螺杆;稳定块,所述稳定块固定安装在位于右侧位置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稳定块的位置与所述固定块的位置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液压缸,通过液压缸伸缩轴推动固定块向稳定块靠近,通过固定块对辊锻模本体进行限位,避免加工过程中辊锻模本体晃动导致辊锻模本体加工出现误差,当对辊锻模本体限位后,通过转动辅助螺杆使辅助螺杆靠近辊锻模本体,进一步的对辊锻模本体进行固定,提升固定效果。
较佳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开设在位于右侧位置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转动槽的内圆壁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伸缩轴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辊锻模本体与驱动电机驱动轴螺纹套设在一起,当需要转动辊锻模本体时,工作人员通过松动辅助螺杆对辊锻模本体的固定,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轴转动带动辊锻模本体转动到未加工的位置,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较佳的,所述加工块的一侧开设有推动槽,所述推动槽的内圆壁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推动铣头靠近辊锻模本体进行加工,通过电动推杆方便工作人员控制铣头对辊锻模本体加工的精度,提升实用性。
较佳的,位于右侧位置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开设冷却孔,所述冷却孔的内部套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安装有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冷却管,当铣头对辊锻模本体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员需等待辊锻模本体自然冷却后取下,通过冷却管内部的冷却水通过滴管均匀的滴落到辊锻模本体表面进行降温,从而达到降低加工时间。
较佳的,所述底板的顶面开设有回收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回收槽,通过回收槽对加工产生的废屑与废水进行收集,避免废屑与废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污染环境,从而达到环保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液压缸,通过液压缸伸缩轴推动固定块向稳定块靠近,通过固定块对辊锻模本体进行限位,避免加工过程中辊锻模本体晃动导致辊锻模本体加工出现误差,当对辊锻模本体限位后,通过转动辅助螺杆使辅助螺杆靠近辊锻模本体,进一步的对辊锻模本体进行固定,提升固定效果,辊锻模本体与驱动电机驱动轴螺纹套设在一起,当需要转动辊锻模本体时,工作人员通过松动辅助螺杆对辊锻模本体的固定,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轴转动带动辊锻模本体转动到未加工的位置,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通过设置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推动铣头靠近辊锻模本体进行加工,通过电动推杆方便工作人员控制铣头对辊锻模本体加工的精度,提升实用性,当铣头对辊锻模本体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员需等待辊锻模本体自然冷却后取下,通过冷却管内部的冷却水通过滴管均匀的滴落到辊锻模本体表面进行降温,从而达到降低加工时间,通过回收槽对加工产生的废屑与废水进行收集,避免废屑与废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污染环境,从而达到环保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推动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支撑板;3、安装槽;4、加工块;5、铣头;6、辊锻模本体;7、液压缸;8、固定块;9、螺纹孔;10、辅助螺杆;11、稳定块;12、转动槽;13、驱动电机;14、推动槽;15、电动推杆;16、冷却孔;17、冷却管;18、回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2,位于左侧支撑板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3,两个支撑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辊锻模本体6,底板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加工块4,加工块4的一侧设置有铣头5,安装槽3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用于固定辊锻模本体6,通过设置铣头5,当辊锻模本体6通过固定组件进行固定,通过铣头5内部安装的铣刀对辊锻模本体6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固定组件包括液压缸7,液压缸7固定安装在安装槽3的内部,液压缸7伸缩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9,螺纹孔9的内圆壁面螺纹套设有辅助螺杆10,位于右侧位置支撑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稳定块11,稳定块11的位置与固定块8的位置相对应,通过设置液压缸7,通过液压缸7伸缩轴推动固定块8向稳定块11靠近,通过固定块8对辊锻模本体6进行限位,避免加工过程中辊锻模本体6晃动导致辊锻模本体6加工出现误差,当对辊锻模本体6限位后,通过转动辅助螺杆10使辅助螺杆10靠近辊锻模本体6,进一步的对辊锻模本体6进行固定,提升固定效果。
参考图1和图3,固定组件还包括转动槽12,转动槽12开设在位于右侧位置支撑板2的一侧,转动槽12的内圆壁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伸缩轴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螺纹,通过设置驱动电机13,辊锻模本体6与驱动电机13驱动轴螺纹套设在一起,当需要转动辊锻模本体6时,工作人员通过松动辅助螺杆10对辊锻模本体6的固定,通过驱动电机13驱动轴转动带动辊锻模本体6转动到未加工的位置,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加工块4的一侧开设有推动槽14,推动槽14的内圆壁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5,通过设置电动推杆15,通过电动推杆15推动铣头5靠近辊锻模本体6进行加工,通过电动推杆15方便工作人员控制铣头5对辊锻模本体6加工的精度,提升实用性,位于右侧位置的支撑板2的顶面开设冷却孔16,冷却孔16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冷却管17,冷却管17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安装有滴管,位于右侧位置的支撑板2的顶面开设有注水孔,通过设置冷却管17,当铣头5对辊锻模本体6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员需等待辊锻模本体6自然冷却后取下,通过冷却管17内部的冷却水对辊锻模本体6表面进行降温,从而达到降低加工时间,底板1的顶面开设有回收槽18,通过设置回收槽18,通过回收槽18对加工产生的废屑与废水进行收集,避免废屑与废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污染环境,从而达到环保的效果。
工作原理: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使用时,通过设置铣头5,当辊锻模本体6通过固定组件进行固定,通过铣头5内部安装的铣刀对辊锻模本体6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通过液压缸7伸缩轴推动固定块8向稳定块11靠近,通过固定块8对辊锻模本体6进行限位,避免加工过程中辊锻模本体6晃动导致辊锻模本体6加工出现误差,当对辊锻模本体6限位后,通过转动辅助螺杆10使辅助螺杆10靠近辊锻模本体6,进一步的对辊锻模本体6进行固定,提升固定效果,辊锻模本体6与驱动电机13驱动轴螺纹套设在一起,当需要转动辊锻模本体6时,工作人员通过松动辅助螺杆10对辊锻模本体6的固定,通过驱动电机13驱动轴转动带动辊锻模本体6转动到未加工的位置,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通过电动推杆15推动铣头5靠近辊锻模本体6进行加工,通过电动推杆15方便工作人员控制铣头5对辊锻模本体6加工的精度,提升实用性,当铣头5对辊锻模本体6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员需等待辊锻模本体6自然冷却后取下,通过冷却管17内部的冷却水对辊锻模本体6表面进行降温,从而达到降低加工时间,通过回收槽18对加工产生的废屑与废水进行收集,避免废屑与废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污染环境,从而达到环保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2),位于左侧所述支撑板(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3),两个所述支撑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辊锻模本体(6);加工块(4),所述加工块(4)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的顶面,所述加工块(4)的一侧设置有铣头(5);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用于固定所述辊锻模本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所述液压缸(7)伸缩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9),所述螺纹孔(9)的内圆壁面套设有辅助螺杆(10);稳定块(11),所述稳定块(11)固定安装在位于右侧位置所述支撑板(2)的一侧,所述稳定块(11)的位置与所述固定块(8)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转动槽(12),所述转动槽(12)开设在位于右侧位置所述支撑板(2)的一侧,所述转动槽(12)的内圆壁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伸缩轴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块(4)的一侧开设有推动槽(14),所述推动槽(14)的内圆壁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右侧位置所述支撑板(2)的顶面开设冷却孔(16),所述冷却孔(16)的内部套设有冷却管(17),所述冷却管(17)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安装有滴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面开设有回收槽(18)。
CN202122536076.4U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 Active CN216801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6076.4U CN216801837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6076.4U CN216801837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1837U true CN216801837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47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36076.4U Active CN216801837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1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68196U (zh) 一种车铣复合的数控车床
CN211249947U (zh) 一种液压管加工用夹具
CN204019121U (zh) 销轴自动铣两端面钻中心孔机床
CN216801837U (zh) 一种辊锻模加工设备
CN212683122U (zh) 一种数控机械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机
CN210633302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钻床
CN209578173U (zh) 一种管道内螺纹加工车床
CN209737189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钣金加工的数控内圆磨机床
CN213438461U (zh) 一种装夹治具用底座
CN211940149U (zh) 一种高精度内外圆加工磨床
CN211136780U (zh) A型齿双环金属磨轮
CN210731163U (zh) 一种限位块加工用的切削机
CN21028068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车削一体化装置
CN202964295U (zh) 一种支撑细长刀具的夹具
CN218168951U (zh) 一种用于齿轮生产的铣齿机辅助定位装置
CN210879088U (zh) 一种机械加工件的平整加工装置
CN217071996U (zh) 一种便于更换磨具的研磨机
CN215941635U (zh) 一种防断裂数控车床用内铣刀
CN218425833U (zh) 一种加工三角防盗螺栓飞边的机床
CN216883656U (zh) 一种减速机快速装配工装
CN220970990U (zh) 一种机床用多功能回转工作台机床装置
CN212857882U (zh) 一种数控转塔冲床模具导套钻孔工装
CN215968046U (zh)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推拉窗型材加工用角磨装置
CN220971771U (zh) 一种不锈钢管用内壁毛刺去除装置
CN210633426U (zh) 一种加工数控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