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7562U - 尘盒结构、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 Google Patents

尘盒结构、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97562U
CN216797562U CN202122293538.4U CN202122293538U CN216797562U CN 216797562 U CN216797562 U CN 216797562U CN 202122293538 U CN202122293538 U CN 202122293538U CN 216797562 U CN216797562 U CN 216797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late
dust
valve
dust box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935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eam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eam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eam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935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97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97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975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尘盒结构、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该尘盒结构包括尘盒本体,设于尘盒本体上的进气阀结构和卸尘阀结构;尘盒本体内设有集尘腔、进气口、卸尘口,进气口和卸尘口分别连通设于集尘腔的两侧;进气阀结构设于进气口靠近集尘腔一侧,卸尘阀结构设于卸尘口处;卸尘阀结构包括设于卸尘口处的第一阀门板结构;第一阀门板结构包括与卸尘口的侧壁连接的第一阀板固定部,用于遮挡或开启卸尘口的第一阀板自由部,转动连接第一阀板固定部和第一阀板自由部的第一阀板连接部。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尘盒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在对尘盒中的脏污进行清理时,尘盒的卸尘口无法充分开启,使得对尘盒中的脏污的清理速度较慢,清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尘盒结构、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尘盒结构、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自动化的清洁设备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例如,扫地机作为一种清洁设备,可对地面进行清扫,并可将清扫的灰尘、毛发等脏污收集至清洁设备内部设置的尘盒中。当尘盒中收集的脏污较多时,就需要将尘盒中的脏污清理出来。
在传统技术中,可直接将尘盒中的脏污倾倒出来,这种尘盒清理方式不够卫生,也不方便,严重影响用户体验效果。因此,出现了一种自动集尘技术,可通过自动吸尘设备对清洁设备中的尘盒中的脏污自动进行清理,使用简单方便,能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效果。但是,由于传统的尘盒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在对尘盒中的脏污进行清理时,尘盒的卸尘口无法充分开启,使得对尘盒中的脏污的清理速度较慢,清理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关技术中尘盒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在对尘盒中的脏污进行清理时,尘盒的卸尘口无法充分开启,使得对尘盒中的脏污的清理速度较慢,清理效果不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尘盒结构,包括:
尘盒本体,所述尘盒本体内设有集尘腔,且所述尘盒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另一侧开设有卸尘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卸尘口分别连通设于所述集尘腔的两侧;
进气阀结构,设于所述尘盒本体上,并活动设于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集尘腔一侧;以及,
卸尘阀结构,设于所述尘盒本体上,并活动设于所述卸尘口处;
其中,所述卸尘阀结构包括活动挡设于所述卸尘口处的第一阀门板结构;
所述第一阀门板结构包括与所述卸尘口的侧壁连接的第一阀板固定部,用于遮挡或开启所述卸尘口的第一阀板自由部,以及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阀板固定部和所述第一阀板自由部的第一阀板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板连接部设为柔性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板连接部设为柔性橡胶结构或柔性塑料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板连接部上形成有第一转动凹槽,所述第一转动凹槽设于所述第一阀板固定部和所述第一阀板自由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卸尘阀结构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卸尘口处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阀门板结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阀门板结构完全遮蔽所述卸尘口。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阀门板结构的第一阀板自由部与所述卸尘口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或,
相邻的所述第一阀门板结构的所述第一阀板自由部的边缘相互搭接。
可选地,所述进气阀结构包括活动设于所述进气口处的第二阀门板结构;
所述第二阀门板结构包括第二阀板固定部、第二阀板自由部和第二阀板连接部;
所述第二阀板固定部与所述进气口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阀板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阀板固定部和所述第二阀板自由部,所述第二阀板自由部用于遮挡或开启所述进气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阀板连接部为柔性橡胶结构或柔性塑料结构;
所述第二阀板连接部上形成有第二转动凹槽,所述第二转动凹槽设于所述第二阀板固定部和所述第二阀板自由部之间,且所述第二转动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集尘腔设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清洁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设备本体上的如上所述的尘盒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清洁系统,包括:
自动集尘设备,其包括集尘设备本体;
如上所述的清洁设备;
其中,所述集尘设备本体中设有与所述清洁设备的尘盒结构对接的脏污自动抽吸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尘盒结构,通过在尘盒本体内设置的集尘腔可对灰尘脏污进行存储,需要清理集尘腔中的灰尘脏污时,可向尘盒本体一侧开设的进气口处设置的进气阀结构处输送气流,气流可自动打开进气阀结构以通过进气口可向集尘腔中输送气流,集尘腔中的气流向尘盒本体另一侧开设的卸尘口处设置的卸尘阀结构输送,并将卸尘阀结构打开以使得气流从卸尘口输出,而气流在由进气口进入集尘腔、并由集尘腔输出卸尘口外的过程中,可将集尘腔中的存储的灰尘脏污从卸尘口输送出去,实现对尘盒结构的卸尘腔中的灰尘脏污的自动清理。
而且,通过在卸尘口处挡设的卸尘阀结构中设置可自由转动的第一阀门板结构,使得气流在输送至卸尘口处时,对第一阀门板结构产生向外侧开启的冲击力,就可使得原本遮挡住卸尘口的第一阀板自由部向远离卸尘口的方向移动,可达到开启卸尘口的目的。而且,由于第一阀板自由部通过第一阀板连接部与第一阀板固定部转动连接,使得第一阀板自由部在远离卸尘口的过程中可绕着第一阀板连接部转动,从而可以增大第一阀板自由部的开启角度,从而使得卸尘口的开启更加充分,使得气流可以更快地通过卸尘口输出到尘盒结构外,从而就可以加快对集尘腔中的灰尘脏污的清理速度,清理也更加干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尘盒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尘盒结构(开启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尘盒结构的卸尘阀结构部分分解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尘盒结构的进气阀结构部分分解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尘盒结构的第一阀门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尘盒结构的卸尘阀结构(多个第一阀门板结构搭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尘盒结构的卸尘阀结构(多个第一阀门板结构开启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尘盒结构的第二阀门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清洁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清洁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0、清洁设备;12、设备主体;14、尘盒结构;100、尘盒本体;102、集尘腔;104、卸尘口;106、进气口;200、卸尘阀结构;202、第一阀门板结构;210、第一阀板固定部;220、第一阀板自由部;230、第一阀板连接部;232、第一转动凹槽;300、进气阀结构;302、第二阀门板结构;304、阀门盖板;310、第二阀板固定部;320、第二阀板自由部;330、第二阀板连接部;332、第二转动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尘盒结构14,包括尘盒本体100,以及设于尘盒本体100上的进气阀结构300和卸尘阀结构200。
而且,尘盒本体100内可设有集尘腔102,且尘盒本体100的一侧可开设有进气口106、另一侧可开设有卸尘口104,进气口106和卸尘口104分别连通设于集尘腔102的两侧。进气阀结构300活动设于进气口106处、并位于靠近集尘腔102一侧,使得进气阀结构300在受由进气口106向集尘腔102方向的力作用时会向集尘腔102的内侧开启;卸尘阀结构200活动设于卸尘口104处、并位于远离集尘腔102的一侧,使得卸尘阀结构200在受由集尘腔102向卸尘口104方向的力作用时会向集尘腔102的外侧开启。
通过在尘盒本体100内设置的集尘腔102可对灰尘脏污进行存储,需要清理集尘腔102中的灰尘脏污时,可向尘盒本体100一侧开设的进气口106处设置的进气阀结构300处输送气流,气流可自动打开进气阀结构300以通过进气口106可向集尘腔102中输送气流,集尘腔102中的气流向尘盒本体100另一侧开设的卸尘口104处设置的卸尘阀结构200输送,并将卸尘阀结构200打开以使得气流从卸尘口104输出,而气流在由进气口106进入集尘腔102、并由集尘腔102输出卸尘口104外的过程中,可将集尘腔102中的存储的灰尘脏污从卸尘口104输送出去,实现对尘盒结构14的卸尘腔102中的灰尘脏污的自动清理。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卸尘阀结构200可包括活动挡设于卸尘口104处的第一阀门板结构202,通过第一阀门板结构202可对卸尘口104进行遮挡或开启,使集尘腔102与外界隔离或使集尘腔102通过卸尘口104与外界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阀门板结构202可包括与卸尘口104的侧壁连接的第一阀板固定部210,用于遮挡或开启卸尘口104的第一阀板自由部220,以及转动连接第一阀板固定部210和第一阀板自由部220的第一阀板连接部230。
通过在卸尘口104处挡设的卸尘阀结构200中设置可自由转动的第一阀门板结构202,使得气流在输送至卸尘口104处时,对第一阀门板结构202产生向集尘腔104外侧开启的冲击力,就可使得原本遮挡住卸尘口104的第一阀板自由部220向远离卸尘口104的方向移动,可达到开启卸尘口104的目的。而且,由于第一阀板自由部220通过第一阀板连接部230与第一阀板固定部210转动连接,使得第一阀板自由部220在远离卸尘口104的过程中可绕着第一阀板连接部230转动,从而可以增大第一阀板自由部220的开启角度,从而使得卸尘口104的开启更加充分,使得气流可以更快地通过卸尘口104输出到尘盒结构外,从而就可以加快对集尘腔102中的灰尘脏污的清理速度,清理也更加干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板连接部230可设为柔性结构。通过将第一阀板连接部230设为柔性结构,使得第一阀门板结构202的第一阀板自由部220与第一阀板固定部210柔性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阀板自由部220在受到气流冲击时可自由转动以使得卸尘口104开启。而且,在气流不再对第一阀门板结构202进行冲击时,第一阀板自由部220在第一阀板连接部230的柔性连接作用下,具有柔性复位的能力,使得第一阀板自由部220重新对卸尘口104进行遮挡。此外,通过将第一阀板自由部220和第一阀板固定部210进行柔性连接,可以较好地实现第一阀门板结构202的密封性,成本也较低。
此外,也可将第一阀板连接部230设为铰链结构,可通过铰链结构对第一阀板自由部220和第一阀板固定部210实现转动连接。
而且,第一阀板连接部230设为柔性结构时,第一阀板连接部230可设为柔性橡胶结构或柔性塑料结构。柔性橡胶结构或柔性塑料结构具有良好的柔性,可轻松地翻转,成本也较低。在本实施例中,可将第一阀板连接部230可设为硅胶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阀板连接部230上形成有第一转动凹槽232,第一转动凹槽232设于第一阀板固定部210和第一阀板自由部220之间,第一转动凹槽232的开口背对集尘腔102设置。通过在第一阀板固定部210和第一阀板自由部220之间设置转动凹槽,使得第一阀板自由部220具有更大的转动角度,使得卸尘口104具有更大的开启度。而且,可使得第一转动凹槽232直接开设于第一阀板连接部230的中间,从而在第一阀板固定部210和第一阀板自由部220之间形成转动凹槽;也可使得第一阀板连接部230的厚度小于第一阀板固定部210的厚度,并小于第一阀板自由部220的厚度,从而在第一阀板固定部210和第一阀板自由部220之间形成转动凹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凹槽232可设为V形槽。
此外,也可使得第一阀板连接部230的厚度与第一阀板自由部220的厚度相同,即第一阀板固定部210和第一阀板自由部220之间平整连接。
而且,第一阀门板结构202可包括一个第一阀板自由部220,以及连接该第一阀板自由部220和第一阀板固定部210的一个柔性的第一阀板连接部230。
此外,第一阀门板结构202可包括多个第一阀板自由部220,且相邻的两个第一阀板自由部220均通过一个柔性的第一阀板连接部230柔性连接,一侧的一个第一阀板自由部220通过一个柔性的第一阀板连接部230与第一阀板固定部210柔性连接,另一侧的一个第一阀板自由部220处于自由状态。这样,可使得第一阀门板结构202形成为多段式柔性阀板结构。
此外,第一阀板自由部220可设为硬质板体,也可设为柔性板体,也可部分设为硬质板体另外部分设为柔性板体(可在硬质板体的一侧或两侧注塑柔性板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板自由部220可设为柔性板体。第一阀板自由部220也可设为柔性橡胶结构或柔性塑料结构。进一步地,可将第一阀板自由部220设为硅胶板,并与第一阀板连接部230设为一体。
此外,第一阀板固定部210可设为硬质板体,也可设为柔性板体,也可部分设为硬质板体、另外部分设为柔性板体(可在硬质板体的一侧或两侧注塑柔性板体)。
此外,卸尘阀结构200可包括活动设于卸尘口处的至少一个第一阀门板结构202,至少一个第一阀门板结构202完全遮蔽卸尘口。在非清污状态下,卸尘阀结构200的第一阀门板结构202的第一阀板自由部220将卸尘口104完全遮蔽住;在清污状态下,卸尘阀结构200的第一阀门板结构202的第一阀板自由部220向外侧翻转,以开启卸尘口104。而且,卸尘阀结构200可包括设于卸尘口104处的一个第一阀门板结构202,也可包括设于卸尘口104处的多个第一阀门板结构202(如图5和图6所示)。
而且,一个或多个第一阀门板结构202均可连接固定于卸尘口104的内侧壁的顶部(或一侧边),第一阀门板结构202的第一阀板自由部220的端部活动卡设于卸尘口104的内侧壁的底部(或相对的另一侧边)。而且,第一阀门板结构202的第一阀板自由部220可与卸尘口104的内侧壁过盈配合,使得第一阀板自由220部的周侧与卸尘口104的内侧壁活动卡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多个第一阀门板结构202的第一阀板固定部210可呈环状连接设于卸尘口104的内侧壁上,使得多个第一阀板自由部220围设于卸尘口104处。而且,在多个第一阀门板结构202中,相邻的第一阀门板结构202的第一阀板自由部220的边缘相互搭接。即可将多个第一阀板自由部220的边缘两两相互搭接在一起,使得在不清污时可对卸尘口104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在清污时也方便开启。
此外,如图2和图4所示,进气阀结构300可包括活动设于进气口106处的第二阀门板结构302,通过第二阀门板结构302可对进气口106进行遮挡或开启,使集尘腔102的进气端与外界隔离或使集尘腔102通过进气口106与外界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阀门板结构300可包括第二阀板固定部310、第二阀板自由部320和第二阀板连接部330。第二阀板固定部310可与进气口106的内侧壁连接,第二阀板连接部320可转动连接第二阀板固定部310和第二阀板自由部320,第二阀板自由部320可对进气口106进行遮挡或开启。
同理,通过使得第二阀板自由部320与第二阀板固定部310通过第二阀板连接部330转动连接,使得第二阀板自由部320在远离进气口106的过程中可绕着第二阀板连接部330转动,从而可以增大第二阀板自由部320的开启角度,从而使得进气口106的开启更加充分,可增大气流通过进气口106进入尘盒结构的集尘腔102中的量,从而就可以加快对集尘腔102中的灰尘脏污的清理速度,清理更加干净。
具体地,也可将第二阀板连接部330设为柔性结构。通过将第二阀板连接部330设为柔性结构,使得第二阀门板结构302的第二阀板自由部320与第二阀板固定部310柔性连接,从而使得第二阀板自由部320在受到气流冲击时可自由转动以使得进气口106开启。
此外,也可将第二阀板连接部330设为铰链结构,可通过铰链结构对第二阀板自由部320和第二阀板固定部310实现转动连接。
同理,在将第二阀板连接部330设为柔性结构时,第二阀板连接部330可设为柔性橡胶结构或柔性塑料结构。柔性橡胶结构或柔性塑料结构具有良好的柔性,可轻松地翻转,成本也较低。在本实施例中,可将第二阀板连接部330可设为硅胶结构。
同理,也可使得第二阀板连接部330上形成有第二转动凹槽332,第二转动凹槽332设于第二阀板固定部310和第二阀板自由部320之间,且第二转动凹槽332的开口朝向集尘腔102设置。通过在第二阀板固定部310和第二阀板自由部320之间设置转动凹槽,使得第二阀板自由部320具有更大的转动角度,使得进气口106具有更大的开启度。而且,可使得第二转动凹槽332直接开设于第二阀板连接部330的中间,从而在第二阀板固定部310和第二阀板自由部320之间形成转动凹槽;也可使得第二阀板连接部330的厚度小于第二阀板固定部310的厚度,并小于第二阀板自由部320的厚度,从而在第二阀板固定部310和第二阀板自由部320之间形成转动凹槽。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动凹槽332也可设为V形槽。
此外,进气阀结构300可包括盖设于第二阀门板结构302上的阀门盖板304,可固定第二阀门板结构302。该阀门盖板304盖设于第二阀门板结构302的第二阀板固定部310上,并可向第二阀板自由部320上延伸,将第二阀板自由部320部分盖住,使得第二阀板自由部320在翻转开启进风口106后,可将其下压使其关闭进风口106。
同理,第二阀门板结构302可包括一个第二阀板自由部320,以及连接该第二阀板自由部320和第二阀板固定部310的一个柔性的第二阀板连接部330。
此外,第二阀门板结构302可包括多个第二阀板自由部320,且相邻的两个第二阀板自由部320均通过一个柔性的第二阀板连接部330柔性连接,一侧的一个第二阀板自由部320通过一个柔性的第二阀板连接部330与第二阀板固定部310柔性连接,另一侧的一个第二阀板自由部320处于自由状态。
此外,第二阀板自由部320可设为硬质板体,也可设为柔性板体,也可部分设为硬质板体另外部分设为柔性板体(可在硬质板体的一侧或两侧注塑柔性板体)。
具体地,也可使得第二阀板自由部320设为柔性板体。第二阀板自由部320也可设为柔性橡胶结构或柔性塑料结构。进一步地,可将第二阀板自由部320设为硅胶板,并与第二阀板连接部330设为一体。
此外,第二阀板固定部310可设为硬质板体,也可设为柔性板体,也可部分设为硬质板体另外部分设为柔性板体(可在硬质板体的一侧或两侧注塑柔性板体)。
此外,进气阀结构300可包括活动设于进气口106处的至少一个第二阀门板结构302,至少一个第二阀门板结构302完全遮蔽进气口106。在非清污状态下,进气阀结构300的第二阀门板结构302的第二阀板自由部320将进气口106完全遮蔽住;在清污状态下,进气阀结构300的第二阀门板结构302的第二阀板自由部320向外侧翻转,以开启进气口106。而且,进气阀结构302可包括设于进气口106处的一个第二阀门板结构302,也可包括设于进气口106处的多个第二阀门板结构302。
而且,也可使得一个或多个第二阀门板结构302均连接固定于进气口106的内侧壁的顶部(或一侧边),第二阀门板结构302的第二阀板自由部320的端部活动卡设于进气口106的内侧壁的底部(或相对的另一侧边)。而且,第二阀门板结构302的第二阀板自由部320可与进气口106的内侧壁过盈配合,使得第二阀板自由部320的周侧与进气口106的内侧壁活动卡接在一起。
具体地,也可使得多个第二阀门板结构302的第二阀板固定部310呈环状连接设于进气口106的内侧壁上,使得多个第二阀板自由部320围设于进气口106处。而且,在多个第二阀门板结构302中,相邻的第二阀门板结构302的第二阀板自由部320的边缘相互搭接。
实施例2
如图9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设备10,包括设备本体12,以及设于设备本体12上的尘盒结构14。通过设备本体12可对地面或其他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可去除地面或其他物体表面的灰尘、杂物、污渍等脏污,使地面或其他物体表面保持清洁。而尘盒结构14可将设备本体从地面清除的灰尘脏污进行收集存储。
上述清洁设备可设为扫地机器人,也可设为地面清洗机、无人洗地机、吸尘器,等等。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系统,包括自动集尘设备,以及与自动集尘设备配合的清洁设备10。自动集尘设备包括集尘设备本体,以及设于集尘设备本体中的脏污自动抽吸机构。集尘设备本体中设置的脏污自动抽吸机构可与清洁设备10的尘盒结构14对接。
在清洁设备10对地面或其他物体表面进行清洁的过程中,当清洁设备10上设置的尘盒结构14中存储的灰尘脏污达到一定量时,清洁设备10可自动向自动集尘设备移动(或者自动集尘设备自动向清洁设备移动),并使得尘盒结构14与自动集尘设备的脏污自动抽吸机构对接,脏污自动抽吸机构可自动将尘盒结构14中存储的灰尘脏污抽吸出来。
可使得尘盒结构14的进气口与大气对应,尘盒结构14的卸尘口与脏污自动抽吸机构对接。脏污自动抽吸机构对接对卸尘口104进行抽吸时,可使得遮挡于卸尘口104处的卸尘阀结构200开启,使得尘盒结构14的集尘腔102与脏污自动抽吸机构对接,便于脏污自动抽吸机构对集尘腔102中的灰尘脏污进行抽吸,此时可将进气口106处设置的进气阀结构300抽吸开启,使得空气通过进气口106进入集尘腔102、并通过集尘腔102流过卸尘口104并进入脏污自动抽吸机构,从而就可以将集尘腔102中的灰尘脏污抽吸到自动集尘设备。
在脏污自动抽吸机构完成对尘盒结构14的集尘腔102中的灰尘脏污的清理后,清洁设备10可自动与自动集尘设备的脏污自动抽吸机构分离,重新进行清洁工作。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尘盒结构(14),其特征在于,包括:
尘盒本体(100),所述尘盒本体(100)内设有集尘腔(102),且所述尘盒本体(100)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106)、另一侧开设有卸尘口(104),所述进气口(106)和所述卸尘口(104)分别连通设于所述集尘腔(102)的两侧;
进气阀结构(300),设于所述尘盒本体(100)上,并活动设于所述进气口(106)靠近所述集尘腔(102)一侧;以及,
卸尘阀结构(200),设于所述尘盒本体(100)上,并活动设于所述卸尘口(104)处;
其中,所述卸尘阀结构(200)包括活动挡设于所述卸尘口(104)处的第一阀门板结构(202);
所述第一阀门板结构(202)包括与所述卸尘口(104)的侧壁连接的第一阀板固定部(210),用于遮挡或开启所述卸尘口(104)的第一阀板自由部(220),以及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阀板固定部(210)和所述第一阀板自由部(220)的第一阀板连接部(2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结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板连接部(230)设为柔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盒结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板连接部(230)设为柔性橡胶结构或柔性塑料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尘盒结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板连接部(230)上形成有第一转动凹槽(232),所述第一转动凹槽(232)设于所述第一阀板固定部(210)和所述第一阀板自由部(22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尘盒结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尘阀结构(200)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卸尘口(104)处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阀门板结构(202),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阀门板结构(202)完全遮蔽所述卸尘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尘盒结构(14),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阀门板结构(202)的第一阀板自由部(220)与所述卸尘口(104)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或,
相邻的所述第一阀门板结构(202)的所述第一阀板自由部(220)的边缘相互搭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尘盒结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结构(300)包括活动设于所述进气口(106)处的第二阀门板结构(302);
所述第二阀门板结构(302)包括第二阀板固定部(310)、第二阀板自由部(320)和第二阀板连接部(330);
所述第二阀板固定部(310)与所述进气口(106)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阀板连接部(330)连接所述第二阀板固定部(310)和所述第二阀板自由部(320),所述第二阀板自由部(320)用于遮挡或开启所述进气口(10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尘盒结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板连接部(330)为柔性橡胶结构或柔性塑料结构;
所述第二阀板连接部(330)上形成有第二转动凹槽(332),所述第二转动凹槽(332)设于所述第二阀板固定部(310)和所述第二阀板自由部(320)之间,且所述第二转动凹槽(332)的开口朝向所述集尘腔(102)设置。
9.一种清洁设备(10),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12),以及设于所述设备本体(12)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尘盒结构(14)。
10.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动集尘设备,其包括集尘设备本体;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设备(10);
其中,所述集尘设备本体中设有与所述清洁设备(10)的尘盒结构(14)对接的脏污自动抽吸机构。
CN202122293538.4U 2021-09-22 2021-09-22 尘盒结构、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Active CN216797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93538.4U CN216797562U (zh) 2021-09-22 2021-09-22 尘盒结构、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93538.4U CN216797562U (zh) 2021-09-22 2021-09-22 尘盒结构、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97562U true CN216797562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39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93538.4U Active CN216797562U (zh) 2021-09-22 2021-09-22 尘盒结构、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975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4576B2 (en) Robot cleaner, station and cleaning system
RU2277372C2 (ru) Пылесборник робота-пылесоса
TWI419671B (zh) 具有掃地與吸塵功能的清潔裝置
KR102455228B1 (ko) 로봇 청소기
US20090049640A1 (en) Robot cleaner system having robot cleaner and docking station
WO2022166030A1 (zh) 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03417162A (zh) 自主真空吸尘器
CN103417163A (zh) 自主真空吸尘器
KR20070074146A (ko) 청소기 시스템
JP2005000554A (ja) 電気掃除機
WO2021208608A1 (zh) 集尘导通结构、清洁系统、充电站、移动机器人及尘盒
CN102379658A (zh) 吸尘清洁模块
CN216797562U (zh) 尘盒结构、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2015446U (zh) 一种二合一分体吸尘器
CN211437313U (zh) 风管吸扫清理一体机
CN211534243U (zh) 扫地机
CN216256941U (zh) 尘盒结构、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7118305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7118304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7118306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5191290U (zh) 一种吸拖一体机
CN217066233U (zh) 杆体机构及清洁设备
JP3194564B2 (ja) 自動掃除機
CN218009552U (zh) 尘盒、地面清洁设备及系统
US20230210332A1 (en) Cleaning robot and cleaning machin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