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2493U - 导光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导光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92493U
CN216792493U CN202220564582.6U CN202220564582U CN216792493U CN 216792493 U CN216792493 U CN 216792493U CN 202220564582 U CN202220564582 U CN 202220564582U CN 216792493 U CN216792493 U CN 216792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guide
middle frame
guide structure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645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明杰
陈超
余传芳
张德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645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92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92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92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导光结构及电子设备,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该导光结构包括导光部和安装部;导光部与安装部相连,导光部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和遮光面。本公开能够提高光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导光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光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导光结构是一种用于传导光信号的零件,其常配置于电子设备内。
在相关技术中,导光结构为透明结构件,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光信号从入光面进入导光结构,在导光结构的内部传输后,由出光面输出。
然而,若电子设备内配置有例如显示屏等会发光的电子器件,则这些电子器件发出的光线将会影响到导光结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结构及电子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导光部和安装部;
所述导光部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所述导光部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和遮光面。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光结构的外表面具有遮光层;
覆盖有所述遮光层的导光结构的外表面为所述遮光面,未覆盖所述遮光层的导光结构的外表面为所述入光面或所述出光面。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光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相互间隔。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光部包括: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
所述第一导光体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导光体和所述安装部相连;
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第一导光体远离所述第二导光体的一侧,所述入光面位于所述第二导光体远离所述第一导光体的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导光体的侧面具有外凸缘;
所述外凸缘的第一面背离所述第二导光体凸出,且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所述外凸缘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导光体相连,所述外凸缘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相邻。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部具有粘接层;
所述粘接层位于所述安装部的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面,或位于所述安装部的靠近所述入光面的一面。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粘接层具有缺口;
所述缺口朝向所述导光部。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光结构为硬质硅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前文所述的导光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中框,所述中框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相反两侧;
所述导光结构的安装部位于所述中框的第一侧,且与所述中框相连,所述导光结构的导光部贯穿所述中框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传感器和主板;
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中框的第一侧,且与所述中框相连;
所述主板位于所述中框的第二侧,且与所述中框相连;
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中框和所述主板之间,且与所述主板相连;
所述入光面与所述显示屏相抵,所述出光面朝向所述传感器的感应端。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红外光感模块;
所述红外光感模块位于所述中框的第二侧,且所述红外光感模块与所述中框相连。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安装部实现导光结构在电子设备内的安装,通过导光部实现光信号的传输。由于导光部的外表面由入光面、出光面和遮光面组成,所以光信号仅能够由入光面进入,在导光部的内部传输后,再由出光面输出。如此一来,导光结构不会受到其他光源的影响。
也就是说,通过将导光部的除了入光面和出光面之外的所有外表面均设计为遮光面,使得光信号能够准确的在入光面和出光面之间传输,不会受到其他光源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0、导光部;
110、入光面;120、出光面;130、遮光面;140、第一导光体;150、第二导光体;160、外凸缘;
20、安装部;
30、粘接层;
310、缺口;
40、中框;
50、显示屏;
60、传感器;
70、主板;
80、红外光感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导光结构是一种用于传导光信号的零件,其常配置于电子设备内。
在相关技术中,导光结构为透明结构件,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光信号从入光面进入导光结构,在导光结构的内部传输后,由出光面输出。
然而,若电子设备内配置有例如显示屏等会发光的电子器件,则这些电子器件发出的光线将会影响到导光结构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结构,图1为该导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在本实施例中,导光结构包括导光部10和安装部20,导光部10与安装部20相连,导光部10包括入光面110、出光面120和遮光面130。
通过安装部20实现导光结构在电子设备内的安装,通过导光部10实现光信号的传输。由于导光部10的外表面由入光面110、出光面120和遮光面130组成,所以光信号仅能够由入光面110进入,在导光部10的内部传输后,再由出光面120输出。如此一来,导光结构不会受到其他光源的影响。
也就是说,通过将导光部10的除了入光面110和出光面120之外的所有外表面均设计为遮光面130,使得光信号能够准确的在入光面110和出光面120之间传输,不会受到其他光源的影响。
由前文可知,遮光面130为减少导光结构受到其他光源影响的关键,下面对遮光面130的设置进行介绍。
继续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导光结构的外表面具有遮光层,覆盖有遮光层的导光结构的外表面为遮光面130,未覆盖遮光层的导光结构的外表面为入光面110或出光面120。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导光结构为透明材质,利用遮光漆对导光结构的外表面进行喷涂,从而形成遮光层。覆盖有遮光层的导光结构的外表面为遮光面130,剩余的区域即为入光面110或出光面120。如此设计,能够灵活的设计入光面110、出光面120和遮光面130,并确保除了入光面110和出光面120之外的所有外表面均不能进光。
示例性地,遮光漆为黑色的油漆,从而能够起到良好的遮光效果。
示例性地,导光结构为硬质硅胶,能够保证导光结构的透光性。
继续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导光部10与安装部20之间具有夹角,入光面110和出光面120相互间隔。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导光部10用于为光信号提供传输通道,入光面110和出光面120相互间隔,能够避免二者相互影响,使得光信号既能够良好的进入导光部10,又能够良好的输出导光部10。安装部20用于实现导光结构在电子设备中的稳固安装。由于导光部10和安装部20之间具有夹角,所以二者不会相互影响,保证了各自功能的良好实现。
示例性地,导光部10为长条状结构件,入光面110位于导光部10的一端,出光面120位于导光部10的另一端,从而能够尽可能的将入光面110和出光面120隔开。
示例性地,安装部20为板状结构件,通过安装部20的一面作为安装面,实现安装部20在电子设备内的连接。如此一来,能够保证安装部20的连接稳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导光部10和安装部20为一体式结构件,由于安装部20不涉及到光信号的传输,所以安装部20整体均涂设有遮光漆,即整体覆盖有遮光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光部10和安装部20也能够是两个单独的部件,通过粘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继续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导光部10包括:第一导光体140和第二导光体150。第一导光体140的一侧分别与第二导光体150和安装部20相连,出光面120位于第一导光体140远离第二导光体150的一侧,入光面110位于第二导光体150远离第一导光体140的一侧。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导光部10由第一导光体140和第二导光体150组成,由于第一导光体140分别与第二导光体150和安装部20相连,所以进一步的保证导光部10和安装部20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的保证导光部10和安装部20之间的连接牢固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光体150的侧面具有外凸缘160,外凸缘160的第一面背离第二导光体150凸出,且与安装部20相连,外凸缘160的第二面与第一导光体140相连,外凸缘160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相邻。如此设计,通过外凸缘160提高了导光部10和安装部20之间的连接面积,使得导光部10和安装部20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
示例性地,安装部20具有粘接层30,粘接层30位于安装部20的远离入光面110的一面,或位于安装部20的靠近入光面110的一面。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粘接层30来实现安装部20在电子设备内的连接安装。由于粘接层30既能够位于安装部20的远离入光面110的一面,也能够位于安装部20靠近入光面110的一面,所以使得安装部20在电子设备内的安装非常灵活。
示例性地,粘接层30为泡棉胶。由于泡棉胶具有弹性,所以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在组装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误差,避免了因装配误差而导致导光结构与其他部件之间产生干涉。
为了避免粘接层30因挤压形变,而与导光部10产生干涉,在本实施例中,粘接层30具有缺口310,缺口310朝向导光部10。如此设计,由于粘接层30的缺口310朝向导光部10,所以即使是粘接层30因挤压而产生了形变,也不会与导光部10产生干涉,影响导光部10对光信号的传输。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包括图1所示的导光结构。
由于电子设备包括图所示的导光结构,所以其具有图1所示的导光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等。
继续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中框40,中框4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相反两侧。导光结构的安装部20位于中框40的第一侧,且与中框40相连,导光结构的导光部10贯穿中框4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中框40为导光结构提供了安装基础,使得导光结构能够稳固的安装在电子设备中。
继续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50、传感器60和主板70。显示屏50位于中框40的第一侧,且与中框40相连。主板70位于中框40的的第二侧,且与中框40相连。传感器60位于中框40和主板70之间,且与主板70相连。入光面110与显示屏50相抵,出光面120朝向传感器60的感应端。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显示屏50和主板70均连接在中框40上,传感器60则连接在主板70上,所以通过中框40实现了显示屏50和传感器60在电子设备内的稳固连接。并且,由于显示屏50位于中框40的第一侧,传感器60位于中框40的第二侧,导光结构贯穿中框4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以能够有效的较好的利用电子设备内的纵向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入光面110与显示屏50的玻璃面板相抵,所以外界的光信号能够贯穿玻璃面板并进入入光面110。
示例性地,传感器60为光距传感器,导光结构用于传输外界的可见光。
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功能性,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红外光感模块80。红外光感模块80位于中框40的第二侧,且红外光感模块80与中框40相连。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红外光感模块80用于传输不可见光,例如红外光等。由于红外光感模块80和导光结构分别位于中框40的相对两侧,所以能够较好的利用电子设备内的纵向空间。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导光部(10)和安装部(20);
所述导光部(10)与所述安装部(20)相连,所述导光部(10)包括入光面(110)、出光面(120)和遮光面(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的外表面具有遮光层;
覆盖有所述遮光层的导光结构的外表面为所述遮光面(130),未覆盖所述遮光层的导光结构的外表面为所述入光面(110)或所述出光面(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10)与所述安装部(20)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入光面(110)和所述出光面(120)相互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10)包括:第一导光体(140)和第二导光体(150);
所述第一导光体(140)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导光体(150)和所述安装部(20)相连;
所述出光面(120)位于所述第一导光体(140)远离所述第二导光体(150)的一侧,所述入光面(110)位于所述第二导光体(150)远离所述第一导光体(14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体(150)的侧面具有外凸缘(160);
所述外凸缘(160)的第一面背离所述第二导光体(150)凸出,且与所述安装部(20)相连,所述外凸缘(160)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导光体(140)相连,所述外凸缘(160)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0)具有粘接层(30);
所述粘接层(30)位于所述安装部(20)的远离所述入光面(110)的一面,或位于所述安装部(20)的靠近所述入光面(110)的一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30)具有缺口(310);
所述缺口(310)朝向所述导光部(10)。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为硬质硅胶。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导光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中框(40),所述中框(4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相反两侧;
所述导光结构的安装部(20)位于所述中框(40)的第一侧,且与所述中框(40)相连,所述导光结构的导光部(10)贯穿所述中框(4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50)、传感器(60)和主板(70);
所述显示屏(50)位于所述中框(40)的第一侧,且与所述中框(40)相连;
所述主板(70)位于所述中框(40)的第二侧,且与所述中框(40)相连;
所述传感器(60)位于所述中框(40)和所述主板(70)之间,且与所述主板(70)相连;
所述入光面(110)与所述显示屏(50)相抵,所述出光面(120)朝向所述传感器(60)的感应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红外光感模块(80);
所述红外光感模块(80)位于所述中框(40)的第二侧,且所述红外光感模块(80)与所述中框(40)相连。
CN202220564582.6U 2022-03-15 2022-03-15 导光结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6792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4582.6U CN216792493U (zh) 2022-03-15 2022-03-15 导光结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4582.6U CN216792493U (zh) 2022-03-15 2022-03-15 导光结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92493U true CN216792493U (zh) 2022-06-21

Family

ID=81999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64582.6U Active CN216792493U (zh) 2022-03-15 2022-03-15 导光结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924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065551A1 (en) Optical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ssembly, display device, and terminal
WO2019100877A1 (en) Display screen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1830849U (zh) 电子设备
CN109309738B (zh) 接近光传感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KR100897973B1 (ko) 윈도우 일체형 방식 터치 스크린의 신호 인가부
CN105116968A (zh)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
US9367155B2 (en) Touch panel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040155A (zh) 一种光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841551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598663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和指纹处理方法
US11057507B2 (en)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4262177A1 (en) Terminal
CN204925914U (zh)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08615005B (zh) 指纹识别组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CN216792493U (zh) 导光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0123563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375104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7608122B (zh) 显示屏、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3641262B (zh) 电子设备
CN107181837B (zh) 显示器及移动终端
CN214138245U (zh) 薄型化的车载触控背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11083253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3072733U (zh) 壳体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CN112866443B (zh) 电子设备的中框及电子设备
US11703630B2 (en) Mini-LED backlight panel and mini-LED backlight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